《三個兒子》教學案例
《三個兒子》教學案例重慶市萬州區高峰小學 張臣艷
教學目標:
1、正確書寫生字“拎”、“桶”、“停”,并用“一個……一個……另一個……”練習說話;有感情地讀好人物語言,感受母愛。
2、讀懂課文,感受老爺爺話語的深刻含義。
3、感受父母勞動的艱辛,學會關心、孝順父母。
教學重點:正確書寫生字,并用“一個……一個……另一個……”練習說話;有感情地讀好人物的語言。
教學難點:感受父母勞動的艱辛,學會關心、孝順父母。
教學過程:(課件隨學習過程一一出示)
課前交流:
同學們,我們先聊聊天,你們的媽媽夸獎過你們嗎?還記得為什么夸獎?怎樣夸獎的嗎?媽媽的夸獎就是一種愛,在過“三·八”婦女節或過生日的時候,你又是怎樣回報媽媽的呢?(生說,師:真是孝順的孩子)
一、導入
1、上節課x老師帶著你們初讀了課文,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
2、《三個兒子》。指讀,請齊讀。
二、復習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交到很多新朋友,先和他們打個招呼吧。(詞語卡片)
指名讀(2遍)注意指導提示大家
注意輕聲:嗓子 晃蕩 拎著
注意變音:沉甸甸(一聲)(評:準確!)
——開火車讀(這一組準備)——齊讀(一起來記記它們)
三、學文
(一)學習1一7自然段,理解是怎樣的三個怎樣的兒子
1、按要求自讀。
出示要求:
(1)輕聲讀課文1一7自然段,用直線畫出三位媽媽說自己兒子的話。
(2)再把自己也當成媽媽,去讀一讀媽媽的話,讀出媽媽的感情來。
2、展示交流。指導學生朗讀。
交流一:
先來聽聽第一位媽媽是怎樣說的,指名讀,采訪:這位媽媽,剛才你在夸獎自己的兒子時是什么心情?(很自豪,)為什么?(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真讓人自豪!孩子們能夸獎得更自豪一些嗎?把你們練習的結果展示給我們聽聽。師引讀:一個媽媽說……
交流二:
(1)再來聽聽第二位媽媽怎么說的,請你讀。大家聽聽有沒有讀出媽媽的語氣來。采訪:你們覺得這個媽媽讀得怎么樣? (你能來幫他改善一下嗎?哦,你的想法很棒,你能來讀讀嗎?)
(或者大家提的意見都很有水平,像他們一樣,其他的同學也來練習一下,爭取讀的更好。自由練習)
交流三:
(1)前面兩位媽媽都夸了自己的兒子,第三位媽媽卻什么也沒說,這是為什么呀?生答,原來她的心情很平靜。
(2) 如果你是這位媽媽,會怎樣說這句話?指讀,師帶讀。
我們一起帶平靜的心情來讀讀這句話。
原來是這樣的三個兒子,我們初步了解了他們,下面,老師邀請三位媽媽和我一起分角色朗讀課文1-6自然段。看誰最能體會媽媽此刻的心情。其他同學就把自己當作正在休息的老爺爺,聽三位媽媽聊天吧!(請學生,自主分工,師讀敘述部分,準備好了嗎?)評
(二)學習第8自然段,體會媽媽辛苦
1、就是這三位媽媽,打了水,拎著水桶回家去,老爺爺跟在她們后邊慢慢地走著,接讀(課件出示8自然段)…….(師敘述7自,引讀8自……)你讀懂了什么? (水很重)(板圖:一桶水)你能讀好第一句話嗎?(讀的太好了,像他一樣讀讀。或,你認為怎樣讀好第一句話?“可”字還可換成什么詞?“可”字讀得重一些)
交流反饋:你還從哪些地方出水很重?(晃蕩,走走停停,痛,酸)相應詞句變紅,快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給這些詞語畫上標記吧。能通過讀表現出來嗎?師帶讀:水直晃蕩,……(“走走停停”讀慢一點)剛才,我們從作者的筆下體會到這桶水可重啦!你還能從插圖中什么地方去體會嗎?(水直晃蕩,水面有波紋;媽媽在揉手腕,她的手都酸痛了)從這里你還體會到媽媽此時什么感覺?(媽媽很辛苦,很累)此時,你覺得媽媽最需要的是什么?(兒子來幫她提水)讓我們共同去感受媽媽的辛苦和勞累吧!齊讀這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