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 7 我不是最弱小的(1篇)
師:我們朗讀課文就是代作者和課文中的人物說話,把作者要說的意思通過我們的朗讀表達出來,把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通過我們的朗讀體現出來。現在就請大家代作者或課文中的人物說話。(生自由朗讀)
師:剛才老師觀察,從有些同學的表情、姿勢看到他們讀得這樣投入!現在誰想代作者介紹薔薇花。(指名讀,出示句子“林中曠地附近長著一叢叢野薔薇……芳香撲鼻”,再指導朗讀。)
師:這一句話介紹了薔薇花怎么樣啊?(生答)
師:把這些意思介紹出來,你就是作者了。請大家自由練讀,代作者介紹。(生讀)
師:文中還有描寫野薔薇的句子嗎?(生答)
師:你這樣介紹,是為了介紹什么?(生答)
師:這時,你想些什么?最想做什么事?(生答)
[賞析]蔣仲仁先生說:“朗讀就是代作者和課文中的人物說話。”薄老師深諳前輩語文教育家的思想精髓,并把朗讀之“真經”巧妙地傳授給學生。課堂上,學生找出了描寫野薔薇的句子,入情入境地朗讀著,與作者、與文本展開對話,抓住相關詞句,在代作者介紹的過程中,體會雨前野薔薇花綻放之美,通過與雨中花兒之孱弱相比較,自然勾起學生的惻隱之心。閱讀教學走進了兒童的精神世界。
四、扮角色對話,悟情思
師:每個人、每株花都有生命,當生命受到打擊后,人們就會伸出援助之手。文中哪幾個人說了話?
生:薩沙和媽媽。
師:他們兩個人之間的對話是不能分的。薩沙說了幾次話?
生:三次。
師:請代薩沙說這三次話,自己想想薩沙是怎么想的。(生自由讀)
師:(指名讀第一句話后)說這句話時,你是怎么想的?(生答)
師:你們的父母、薩沙的父母為什么這樣做?
生:他們疼愛我們。因為我們弱小,所以要保護我們。(板書: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
師:(出示句子)媽媽怎樣說這句話的?
生:語重心長。(齊讀)
師:請小朋友們代薩沙說第二次說的話。(生自由讀)
師:(指名讀后)請問薩沙說這句話時,你是怎么想的?(生答)
師:薩沙是怎么做的?表現得怎樣?
師:請代作者介紹薩沙是怎么做的。(指名讀)這時,薩沙的心情怎樣?
生:薩沙感到很自豪,甚至比父親還強大。
師:誰愿意代薩沙說最后一句話。(指名讀第9自然段)請連貫地介紹薩沙和媽媽的對話。(生自由讀第3~8自然段,分角色讀,表演。)
師:(復現導入階段讀題“三要求”,生讀板書)這僅僅是薩沙的心聲嗎?
生:這也是父親、母親、托利亞和薔薇的心聲。
生:這是我們全班同學的心聲。
生:這也是外國人的心聲。
師:這是全人類的心聲。
[賞析]教師給予引導和恰到好處的評價,融入學生的身心,他們代薩沙說話,體會人物三次講話時的內心活動,感受人物由“奇怪”到“倔強”,再到“自豪”的心理變化過程;代媽媽說話,體會長輩的語重心長;分角色朗讀,同學間分組表演,通過角色轉換,進一步體驗到人類自身的內在力量。
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礎上,薄老師與學生以語言等符號為文本,以代作者、代文中人物介紹為手段,進行了精神層面上的多向交流與溝通、理解。學生披文入境,在與老師、與文本的對話中,不僅鍛煉了讀書、習字等語文能力,也經歷了愉快的精神旅行。教學終了時,學生發自肺腑地齊聲說:“我不是最弱小的!”同學們,不,課堂內所有人的心都震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