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學實錄(通用6篇)
守株待兔-教學實錄 篇1
編者的話:
聶紅云是凌河區解放小學的一位青年教師。她在凌河區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中獲“班主任日記交流一等獎”;在錦州市文科教師課堂教學基本功大賽中獲特等獎。本網此次發表的《守株待兔》、《我是國寶》、《風娃娃》和《看不見的風》四課的教學設計(教學實錄),就是聶紅云老師為這次課堂教學基本功大賽抽簽準備的,其中參賽課文是《守株待兔》。
課前:猜成語(幻燈出示)
師:首先我們互相認識一下好不好?我姓聶,你們可以叫我聶老師。來和我打個招呼吧。孩子們,你們的爸爸媽媽一定給你們講過很多故事吧!這里面一定有很多的成語故事,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做個游戲,叫“看圖猜成語”。
你們知道的成語可真多!今天我們就猜到這吧!下面我們開始上課。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出示守株待兔的圖片。
師:孩子們,你們能不能猜出這幅圖畫的是哪一則成語故事啊?
生:守株待兔。
師:對,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則很有趣的成語故事,注意看老師寫課題。
先寫一個寶蓋頭,下面是寸字,合起來念什么呢?寫拼音,注意把翹舌音讀準,請你再來拼讀一遍,第三聲,我們一起讀一遍。
看下一個字,株,在這里指的是樹樁,待,就是等待,
守在樹樁旁邊等待什么呀?
生:等兔子。
師:就是這只可愛的小兔子(出示圖片)。
下面老師要寫 “兔”字了,同學們注意看:一個刀字頭,就像兔子的長耳朵,再寫一個扁口,撇,豎彎勾。看這只小兔子,它還有一個毛茸茸的短尾巴呢。它在這里變成了一點。下面你也伸出小手指把它書空一遍。
生:書空。
師:再一起讀一讀課題。
生:讀課題。
二、隨文識字
師:大家再看看圖,是誰守在樹樁邊等待兔子啊?
生:是農夫。
師:貼圖(農夫)。
古代把農民叫農夫,板書古代,認識“代”
生:讀“代”字
師:這位農夫為什么要守株待兔呢?你們想知道嗎?請同學們打開書,把書端好,聽老師給你們讀一讀這個成語故事。
師:講讀故事 (配樂 )
有意思嗎?你也像老師這樣借助拼音讀一讀課文,一邊讀一遍圈出課文中要求我們認識的10個生字(同時屏幕出示生字)
師:剛才我們讀了一遍課文,(指板書)現在你知道這位農夫為什么要守株待兔了嗎?
生答:因為農夫撿了一只死兔子。
師:(邊板書“撿”邊說):原來他毫不費力白撿了一只兔子啊!
(認識“撿”)做撿的動作,看撿東西要用手,所以撿字的左邊是提手旁。大家拼拼吧,注意拼音要讀準。生:拼讀。
師:讀得真好!農夫怎么會撿到一只兔子呢?讀讀第一自然段,你就明白了。
生:讀
(屏幕出示“兔子見了人——把脖子撞斷了。”)
師: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
這句話里有還有四個生字寶寶呢!你愿不愿意做一次小老師,把你認識的那個字教給同學們!
生1:我認識了“慌”這個字,它是三拼音,請大家跟我讀一遍。這個字左邊是豎心旁,表示小兔子當時心里很害怕;右邊是“荒”字,記住了右邊的讀音就能記住這個字的讀音了。
師:板書“慌忙”,這兩個字都是豎心旁,從慌忙這個詞中我們能看出小兔子怎么樣啊?
生:很害怕 很緊張 很慌張 很慌亂。
師:是啊,它又緊張又害怕。
生2:我認識“逃”這個字。因為我以前認識“桃”,把木字旁換成走之旁,就是“逃”。
師:板書“逃走”。小兔子這么慌張的逃跑難道是遇到什么危險了?
生答:因為小兔子看到了農夫。
師:小兔子多害怕呀,所以才慌忙逃走。
指板書鞏固認讀“慌”“逃”。
生3:我認識“撞”這個字,我編了一句兒歌,“兒童伸手把門撞”。
它是翹舌音,我們再把它讀一遍
生4:我能用“斷”字組詞,斷開、折斷、斷裂、砍斷、斷線、撞斷。
板書:撞斷。
師:(指板書)說:這只小兔子太緊張了,又看到農夫,所以他一不小心撞斷了脖子,死了。
我們把這幾個生字再放回到這句話中,再來讀一讀,注意一定要把字音讀準(自讀)
(指名讀,指導讀“慌忙” “一不小心”)
三、律動
我們都替這只兔子著急啊,是吧。心里可緊張了!現在咱們來放松一下吧!
四、鞏固字詞
師:剛才我們認過得生字還能記得嗎?咱們試一試啊,你要是認識就大聲讀出來
生:讀生字和詞語。(課件認一認)
師:太棒了,這么短的時間里你們就認識了7個生字,真了不起,老師為你們感到自豪。剛才我們知道了農夫在田里干活時沒花一點力氣就白撿到了一只撞死的兔子,這意外的收獲真讓他開心啊!我們也用高興的心情讀一讀這句話(課件:這可是白撿來的-------兔肉)
注意這里也藏著一個生字,你要把它讀準。
這個生字你讀準了嗎?(卡片“肉”)聲母是r,大家一起讀,指名讀
師:出示圖片,你看農夫在想什么呢?
生:讀課文。
師:他還會想什么呢?
生:他會想,明天我還來這里等兔子。
生:他會想,要是天天都能撿到兔子就不用種田了,種田多辛苦啊!
師:是啊,他想,我不用種田了,明天我還來這里等著白撿兔子,我天天來。
農夫越想越高興,一路唱著歌提著兔子回家了。
師:看圖片,你看他多高興啊,多得意啊,我們再讀讀這一部分。
生:看大屏幕讀(他想----最后)齊讀
師:這為農夫真是太可笑了,讓我們再來讀一讀第一自然段吧,指名讀。(配樂)
師:孩子們,生字寶寶都從課文中跑出來了,你還能認識他們嗎?
(以下略)
(一)
1.字、詞語,
2.選詞填空
代 帶 待
今天,老師我們學習了一個發生在古的成語故事,名字叫《守株兔》。
(二)記字,寫字
按結構分
你用什么好辦法記住了哪個字?
指導寫字“兔”,“跑”
剩下的子我們下節課再寫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成語故事《守株待兔》知道了(指板書)
古代有一個農夫,在田里干活的時候白撿了一只兔子,它為什么能白撿到兔子呢?是因為兔子在慌忙逃走時,一不小心撞到了樹樁上,撞斷了脖子,死了。這樣的事情還會發生嗎?接下來農夫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下節課接著學習。
板書設計:
守株待兔
慌忙
古代 農夫 撿 兔子 逃走
撞斷
守株待兔-教學實錄 篇2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一文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27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二則寓言。《守株待兔》講的是古時候一個種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守在樹樁旁邊等著,結果再也沒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過學習要讓學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看成是會不斷發生的事情,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知識與能力目標:認識7個生字。會寫5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過程與方法目標:繼續練習默讀課文的方法,在讀的過程中感知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那個種田人“白撿”到野兔后“樂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撿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勞而獲,心存僥幸”的錯誤。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懂得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教學重點:
1.認識7個生字。會寫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學難點:
懂得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解題
師: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地方,我們一起到田地里去看一看。好不好?
生:好!
師:(課件出示田地圖)你們瞧,春天來了,田里已經長出了綠油油的小苗。在田邊曾發生過一個有趣的故事。想知道嗎?
生:想!
師:故事的名字就在老師的板書中。拿出小手來跟老師一起寫一寫課題。(板書課題)
生:跟著老師一起書空寫課題。
師:(指著‘守’)這個字怎么讀?
生:讀做“守”。
師:誰能給它組個詞?
生:防守。
生:守護。
師:“守”在這里指的“守侯”。(板書:守侯)
師:誰能用“待”來組詞?
生:看待。
生:等待。
師:“待”在這里指的是“等待”。(板書:等待)
師:“株”指什么?
二、范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課件演示課文錄像)伴隨著老師的朗讀請大家來欣賞課文錄像。
師:誰記得我剛才提出的問題?“株”在文中指的什么?
生:“株”指的是樹樁。
師:你們同意嗎?大家看看老師在畫什么呢?(板畫:樹樁)。樹樁是露出地面的大樹的一部分。(出示詞卡:樹樁)這個詞誰會讀?
生(齊):樹樁。
師:“樁”為什么是“木”字旁?哪位同學能說一說?
生:因為樹樁是樹木的一部分,所以是“木”字旁。
師:弄清楚了“株”的意思,我們再來看課題,“守株待兔”就是?
生(齊):守著樹樁等待兔子。
三、初讀課文,質疑課題
師:讀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誰守株待兔?
生:守株待兔的目的是什么?
生:守株待兔的結果怎樣?
師:同學們,答案就藏在我們的書里面。打開書,請大家讀課文。老師想問一問你們,初讀課文你想給自己提個什么要求呀?
生: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看書下面的拼音讀。
生: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老師。
生:不認識的字還可以問一問同桌。
師:下面請大家按照自己提出的要求自由朗讀課文。
生:自由朗讀課文。
四、深讀課文,明白寓意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課文讀完了, 老師要檢驗一下你們的讀書成果。你們知道誰守株待兔嗎?
生:種田人。
師:(板書:種田人)大家讀書真認真。種田人守株待兔的起因是什么?
生:有一天他在田里干活,一只野兔忽然從樹林里竄出來,撞到田邊的樹樁上死了。
師:(出示野兔圖片)同學們,瞧!這只野兔不知怎么的,它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想一想,“撞”會發出
什么樣的聲音?
生:嗵。
師:(出示字片:撞)跟老師讀。
生:撞。
師: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嗎?
生:一個兒童伸出手,就是“撞”。
生:“兒童”的“童”加上提手旁,就是“撞”。
師:這只野兔怎么會一頭撞死在樹樁上呢?請大家拿起書來,帶著這個問題,齊讀第一自然段。
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師:老師剛才聽你們在讀中,有一個字有個別人讀錯了。(出示字卡:竄)他讀成了“chuan”,對嗎?誰來糾正?
生:這個字讀“cuan”。
師:誰能領著大家讀一讀?
生:領讀“竄”字。
師:這個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生:有一串糖葫蘆頭頂戴了一個小帽子。
生:山洞里有一串香噴噴的烤肉。
師:“串”加穴寶蓋念“竄”。你知道老師用的是什么識字方法嗎?
生:“加一加”的識字方法。
師:“竄”是什么樣子呀?我們跟著種田人一起去看一看。(課件演示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的動畫)你們注意看
這只野兔怎么樣的從樹林里跑出來?
生:野兔飛快地從樹林里跑出來。
生:野兔向閃電一樣從樹林里跑出來。
生:野兔慌慌張張地從樹林里跑出來。
師:同學們,像剛才大家說的那樣,飛快地、慌亂地跑就是“竄”。
師:什么原因,野兔會這么慌張地從樹林里竄出來撞在樹樁上呢?大家猜一猜?
生:也許是一只老虎在追它。它就從樹林里竄出來,不小心撞到了樹樁上。
生:可能是一只頑皮的猴子爬上樹,他看見了兔子,拿了一塊石頭向兔子扔去。本來兔子的膽子就很小,他一扔,兔子就很慌亂地從樹林里竄出來,撞到了樹樁上。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想一想這段我們該怎么讀呢?誰來試著讀一讀?
生:朗讀第一自然段。
師:聲音真洪亮,讀得很流利。老師也想讀一讀行嗎?
生:行!
師:范讀第一自然段。誰能評價一下我的朗讀?
生:老師把“忽然”讀得很快,讓我感覺想不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生:老師把“竄”讀的很重很快,讓我感覺野兔真的從樹林里飛快地跑了出來。
師:大家聽得真仔細。同學們,你們愿意讀一讀嗎?還可以把你自己的體會也融入到朗讀中。
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課件出示句子: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
野兔。)師范讀。“白撿”是不是白天撿呀?
生:不是。
師:那“白撿”指什么?(板書:白撿)
生:沒花一點兒力氣就撿了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生:不費吹灰之力。
師:面對這樣意外的收獲,種田人的心情怎樣?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
生:樂滋滋。
師:我們一起樂滋滋的讀一讀這句話吧。“樂滋滋”是什么樣的表情?
生:很高興。(露出高興的神情)
生(齊):讀句子。
師:(拿出一只玩具兔子)誰愿意拎著這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來樂滋滋地說上兩句?
生:(手拎野兔)哎呀,你看我今天運氣真好!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今天回去得好好吃一頓。
生:(手拎野兔)我今天沒想到能撿到這么肥的野兔,讓我把它拿到集市上賣了,買兩斤酒喝。
師:你可真是個小酒鬼呀!(全班同學都笑了)同學們,這個樂滋滋的種田人還有一個更美的想法,想不想知道?
生:想!
生:(課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讀句子。(讀時強調了‘每天’)
師:從你的讀中我感受到這個種田人希望天天能撿到一只野兔。誰還能帶著自己的理解讀一讀這句話?
生:讀句子。(讀時強調了‘一只’)
師:從你的讀中我感覺這個種田人希望每天不多撿,只撿一只野兔他就滿足了。
師:同學們,能不能帶著你自己的理解,再來讀讀這句話?
生:個性化朗讀句子。
師:兔子撞死在樹樁上,這樣的好事情會不會每天都發生?
生:不會!
師:也許幾十天以后會再次發生,也許幾十年以后會再發生,也許永遠都不會再發生。像這樣不經常的,很少發生的事情,你能不能用一個詞來形容?
生:偶爾。
生:偶然。
師:這兩個同學說得非常好!我們把不經常,很少發生的事情,用“偶然”、“偶爾”來形容。今天我們又學到了一個新詞,跟老師讀一讀。(板書:偶然)
生:(齊讀)偶然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種田人他知不知道這是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呢?
生:不知道。
師:他是怎么做的?請大家默讀課文,讀完之后劃出有關語句。注意我有要求,默讀要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生:默讀課文后劃出有關語句。
師:誰來讀一讀你劃出的語句?
生: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師:(課件出示:從此句)大家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吧。
生(齊):讀句子。
師:(出示詞卡:從此)同學們這里有一個詞,誰來讀一讀?
生:從此。
師:從什么時候起,他就丟下了鋤頭?
生:從他撿到野兔以后,他就丟下了鋤頭。
師:(出示鋤頭圖片及“鋤”字)你們看,這就是鋤頭,知道鋤頭是干什么的嗎?
生:除草的。
生:挖土的。
師:老師來告訴你們吧。鋤頭是除草的、弄松土地的勞動工具。(手指‘鋤’)這個字誰認識?
生:鋤。
師:你們來領著我讀,好嗎?
生(齊):鋤,鋤,我領讀。
師:鋤,鋤,我會讀。謝謝你們。“鋤”為什么是“金”字旁?
生:因為鋤頭前面那部分是金屬做的,所以它是“金”字旁。
師:對。他丟下了鋤頭說明了什么?(板書:丟下)
生:他以后不再干活了。
師:種田的人,他不干活。那他能干什么呢?老師這里有兩句話。(課件出示句1:種田人丟下了鋤頭,坐在樹樁旁邊等著。句2:種田人丟下了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我請男同學讀第一句,女同學讀第二句。讀完以后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生:讀句子。
師: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了第一個句子沒有“整天”,第二個句子有“整天”。
師:這個同學觀察得非常細致。(板書:整天)有“整天”和沒有“整天”的句子,意思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誰來說說怎么不一樣了?
生:第一句沒有“整天”,不知道他什么時候在等。第二個句子有“整天”,就是不管刮風下雨,他都在那里等著不離開。
師:想一想第二句話該怎么讀呢?
生:讀第二句話。
師:誰來評價一下她的朗讀?
生:我感覺他把“整天”讀得很響亮,讓我覺得種田人不管白天黑夜他都在那里等著,不離開。
師: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吧。
生(齊):讀句子。
師:種田人為什么“守株待兔”?現在你們明白了嗎?(課件出示:因為這個種田人看見,他想,所以他。)誰能用上這樣的句式,說說原因?
生:因為這個種田人看見一只兔子撞死在樹樁上,他想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所以他種田坐在樹樁旁邊等著。
師:誰還愿意再來說一說?
生:因為這個種田人看見一只野兔撞死在樹樁上,他想這樣的好事會天天發生,所以他就守株待兔。
師:(課件出示:課文插圖)同學們,你們瞧!種田人丟下了鋤頭,他呀,不干活了。當別人在地里澆水施肥時,他在守株待兔;別人在地里拔草捉蟲時,他在守株待兔;當別人的莊稼大豐收的時候,他還在?
生(齊):守株待兔。
師:他守株待兔的結果怎么樣呢?我們一起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一句話。
生(齊):讀課文最后一句話。
師:他守株待兔的結果就是?
生:莊稼全完了。(板書:莊稼全完了)
五、深化明理,拓展延伸
師:現在假如你從種田人的身邊走過,你想對他說些什么?老師現在就是種田人,我在這里傻等兔子呢。哎呀,我都等了一年了,這兔子怎么還不來呀!
生:種田人,你好!
師:你好!
生:兔子是不會再來的,你趕緊把田里的野草除掉,種莊稼去吧。
師:還有哪個過路人,給我這個種田人說一說?
生:老鄉你好!你在干嗎呢?
師:我等兔子呢。
生:你別再等了,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偶然發生的,你應該好好干活去。
師:哦,同學們你們這么一說我知道了,這件事情是偶然發生的,要想有收獲,不能靠運氣。我呀,現在就扛起鋤頭,下地干活去。同學們,謝謝你們對我的幫助
生:不用謝。
師:課文就學到這里。像守株待兔這樣通過一個故事說明道理的文章,我們稱它為?
生:寓言。
師:(板書:寓言)我們中國流傳著許多寓言故事。(課件出示圖片)你們瞧,這是什么故事?
生:刻舟求劍。
師:(課件出示圖片)那這個呢?
生:亡羊補牢。
師:(課件出示圖片)這個是什么故事?
生:拔苗助長。
師:也叫“揠苗助長”。這是我們下一課要學習的一則寓言。
師:(課件出示圖片)這個故事呢?
生:掩耳盜鈴。
師:大家知道得寓言故事可真不少!課后有時間同學們可以讀一讀更多的寓言故事,有機會開一個寓言故事會,好不好?
生:好!
六、觀察分析,練習書寫
師:認讀了生字,學習了課文了。你們想不想寫寫字?
生:想。
師:拿出小手來,我們一起來寫一寫“丟”字。(教師范寫)“丟”是上下結構的字,我們先寫一短撇,再寫“來去”的“去”。
生:跟著老師一起書空。
師:同學們,寫這個字要注意些什么,誰來提醒大家?
生:“丟”字中間的那一豎不能和下面的撇折合寫成一筆。
生:“丟”字的第一筆是橫撇。
師:(課件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字)這是我們本課要求會寫的字。你發現還有沒有上下結構的字了?
生:有!
師:哪個字呀?
生:“守”字。
師:寫“守”的時候,怎么才能把它寫漂亮呢?
生:寶蓋頭要寫得稍微寬一點。
生:“寸”的那筆“橫”要寫得短一點。
師:現在我們就來練習寫字,好嗎?
生:好!
師:大家在書上的田字格里來寫一寫這兩個字。注意寫字姿勢。
生:練習寫這兩個生字。
師:誰寫好了,你可以和你的同桌互相評價一下。他的字如果寫得端正,你可以給他的字旁得一面小紅旗。如果他還寫得非常整潔,你可以給他的字旁畫一個笑臉。
生:寫完后和同桌互相評價。
師: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課后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家長聽,好不好?
生:好!
板書設計:
《寓言》
(種田人) 守株待兔
↓白 (守侯)(等待)
撿 ↓
竄 撞 野兔圖 樹樁圖
(偶然)↓
丟下鋤頭圖→整天等→莊稼完了
守株待兔-教學實錄 篇3
一、范讀揭題,說出大意
師:聽一位老師說,我們班同學特喜歡學寓言故事,是嗎?
生:那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寓言,題目叫《守株待兔》。下面請同學
們打開課本,聽老師把這個故事給大家讀一遍。聽的時候請同學們注意從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說明題目意思的話來。要求聽清楚了嗎?下面就聽老師來讀這個故事。
(師范讀課文)
師:課文中哪句話寫出了題目的意思?
生:從此他丟下了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師:其實,題目“守株待兔”這四個字每個字的意思在這句話里都能找到。比如“兔”就是指句子中的——
生:(齊)野兔。
師:“株”稍難一點,但我相信你們一定能找出來。
生:樹樁。
師:“守”在句子里雖然沒有相對應的詞,但是卻有相應的話說明了“守”的意思,能找出來嗎?
生:坐在……旁邊。
師:對,坐在旁邊不就是守著嗎?題目中每個字的意思都懂了嗎?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
生:題目的意思就是守著樹樁等兔子。
[教學從課題切入,引導學生自己讀課文,抓住課文中的句子理解題意,為下面的教學鋪路搭橋,妙在不徑直點明,卻勾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如此開課體現了精心安排又不著痕跡的教學藝術。]
師:那么,這個人為什么要守著樹樁等兔子呢?結果又怎么樣呢?請同學們各自把課文讀一遍。(生讀課文)這個人為什么坐在樹樁旁等兔子?
(板書:坐等)
生:因為他曾經在樹樁邊白撿了一只兔子。
(板書:白撿)
師:那他又怎么會在樹樁邊撿到野兔的呢?
生:因為有只野兔撞死在這樹樁上了。
(板書:撞死)
師:后來,他等到兔子了嗎?田里變得怎么樣?
生:他沒能等到兔子,田里長滿野草,莊稼全完了。
(板書:全完)
師:看了板書,同學們對這個故事的發展過程清楚了嗎?誰能根據板書把這個故事的大概意思說一說?
生:故事的大意是,有只野兔撞死在樹樁上,種田人白撿了一只野兔,心里很高興,就整天坐在樹樁旁等,野兔沒等著,莊稼全完了。
師:說得很完整。如果我們在句子間加上“于是”“結果”等詞就會使這一段話變得更加順暢。誰來試試?
生:一只野兔撞死在樹樁上,種田人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心里很高興,于是他就整天坐在樹樁旁等。結果,野兔沒等著,莊稼全完了。
[新課標強調學生自主探究,教者有意識地讓學生圍繞題目展開討論,不僅了解了故事的內容,而且通過板書,以“于是”“結果”等詞理清了文章的結構,可謂前后貫通,設計縝密。]
二、抓住細節,對話文本
師:看來這個故事還得從兔子撞死講起。那么,這只兔子究竟是怎么撞死的呢?我請個同學把第1自然段讀一讀。
(指名讀第1自然段)
師:你們知道兔子撞死的原因了嗎?兔子為什么從樹林里跑出來,課文中沒有交代,也許是獵人的追捕,也許是猛獸的追趕,究竟為什么,我們無從知道。但是就這一自然段看,有個字與兔子撞死關系很大,不知同學們看出來了沒有。這樣吧,請大家把這個字圈出來,我們等會兒一齊說。
生:(齊)“竄”。
師:那么,怎樣的跑才叫“竄”呢?
生:“竄”就是快跑。
生:“竄”還有亂跑、不注意方向、慌慌張張的意思。
師:因為兔子慌慌張張地跑,又跑得比較快,所以不小心撞在了樹樁上。我覺得這一自然段中交代的另外一個情況與兔子撞死也有一定的關系,你們看出來了嗎?看不出來?那就看老師來畫。
(師用簡筆畫勾勒樹林、樹樁及田里的禾苗)
師:兔子從樹林里竄出來與撞死在樹樁上有什么關系?
生:樹比較高大,目標大,容易發現;樹樁矮小,目標小,不容易發現。兔子從樹林里跑出后,以為沒事了,撞上了樹樁。
生:我補充一點,因為田里長著莊稼,遮住了田邊的樹樁,兔子沒看見,結果慌亂中撞在了樹樁上。
[簡單的一個“竄”字,體現出教者慧眼獨具。教者抓住這個細節,首先讓學生明白“竄”是怎樣的動作,在討論中理解“竄”的特點,接著通過簡筆畫,勾勒出“竄”的背景,使學生在讀、思、說中步步深入,從而領悟品詞析句及揣摩文句的方法。]
師:兔子撞死在樹樁上這樣的事會經常發生嗎?
生:不會。
師:也就是說出現這樣的事非常——
生:非常少見。
師:這里老師教大家一個詞——僥幸。僥幸就是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某樣東西或者是取得成功,或者是避免了災害。在這個故事中種田人就是——
生:(齊)僥幸地撿到一只撞死的野兔。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者不忘幫助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提煉和積累,同時,在積累的過程中,滲透對文章所蘊涵的道理的感悟,可見設計的精巧。]
師:那么,為什么說是白撿的呢?請同學們自由地輕聲讀第2自然段,找出能表示“白”這個字意思的話。
(生輕聲自由讀課文第2自然段)
師:找到了嗎?課文哪兒表示了“白”的意思?
生:課文中的“沒花一點兒力氣”寫出了“白”的意思。
師:對,“白撿”就是沒花一點兒力氣就拾到的意思。沒花一點兒力氣就拾到一只野兔,而且是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種田人的心里怎么樣呢?
(指名讀)
師:“樂滋滋”是什么樣子?我請個同學上來“樂”一下,再把種田人的想法自言自語地說出來。可以就說書上的話,也可以再補充一些。
(指名上講臺表演)
師:從他的樣子和說的話你們理解“樂滋滋”的意思了嗎?
生:“樂滋滋”就是因為滿意而表現出喜悅的樣子。
[表演既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幫助學生理解了詞語,使詞語帶著活生生的形象貯存在他們的腦海中]
師:第3自然段一開始說“從此他丟下了鋤頭”,“從此”是指從什么時候開始?
生:他撿到兔子后就把鋤頭丟掉了。
生:是說他一撿到兔子就開始了。
師:看來這人心里還挺急的。課文中寫他是怎么坐等兔子的呢?
生:他就一直坐在樹樁旁邊等兔子,別的什么也不做。
師:我們都知道他是一個什么人?
生:種田人。
師:種田人把鋤頭丟了就是把什么丟了?
生:就是把勞動工具丟掉了。
生:把工作丟了。
師:丟了的東西還打算要嗎?
生:不要了。
師:整天坐著等,還干活嗎?
生:不干活了。
生:他就坐著等兔子。
師:工具丟掉了,莊稼不管了,什么事兒都不干了,他一心想著再白撿野兔。如果我們用一個詞語來說,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思想?
生:這是一種不勞而獲的想法。
(板書:不勞而獲)
師:那么,你們想,他坐在樹樁旁等野兔時會怎么想呢?會自言自語地說些什么呢?
(師在種田人的上方畫一個橢圓形的框,表示種田人的心理活動)
生: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有野兔撞來了。
生:野兔一定會一個接一個地撞過來。
生:野兔啊野兔,你怎么還不來啊?
生:唉,坐得好累呀,還是到別處走走吧。不行,說不定兔子馬上就撞來了,還是在這里等吧。
師:結果擺在他面前的是怎樣一種情況呢?我們一起把課文的最后一句話讀一遍。(生齊讀第3自然的最后一句話)你們覺得在讀這句話時應該注意哪些詞語?
生:我覺得“一天一天”應該讀得慢些。
生:我認為要突出“再也沒有”“長滿”“全完”這些詞語。
師:讓我們一起讀一遍。(師生齊讀)最后,種田人不但再也沒有得到野兔,而且田野長滿了草,莊稼全完了。(師用簡筆畫勾勒野草)用個詞語來說,就是——
生:最后種田人落得個兩手空空。
生:最后種田人一無所獲。
(板書:一無所獲)
[教者能夠充分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巧妙地引導學生自己去感悟,去發現,從而揭示規律。還及時抓住重點詞語,多處穿插說話練習,將語文課程的詞句訓練落到了實處。]
三、揭示寓意、拓展學習
師:如果你是鄰家一位老農,當你看到這位年輕的種田人在那兒守株待兔時,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同桌討論)下面我請個同學到前面來當種田人,你們就勸他,教育他。誰來?
(指名當種田人)
師:誰來做老農教育他?想對他講的就上來。
老農1:小伙子,你別在這兒等了,兔子是不會來的。
種田人:現在沒來,不等于等會兒不來,再等會兒兔子就來了。
老農2:小伙子,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很難得的事。這樣的事不可能經常發生,你還是別等了。
老農3:你不該有僥幸心理,不應該把偶然發生的事情當做經常發生的事。
老農4:小伙子,我們是莊稼人,你趕緊把丟下的鋤頭拿起來,把地重新種上還來得及,不然,你今年就得喝西北風了。
……
師:剛才,“老農們”說的話你聽懂了嗎?不懂還可以問。懂了沒有?
種田人:我懂了。
師:懂了什么?
種田人:做事不能有僥幸心理,不能有不勞而獲的思想,不然最后將不無所獲。
[以表演的形式引導學生吸取課文的語言,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這個環節,引領學生在對話、體驗、傾聽、思考的過程形成自己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師:下面我請三位同學,一位說說題目的意思,一位說說故事的大意,一位講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誰來?
(指名發言)
[讓學生自己總結學習內容,使他們自行鞏固所學內容,內化領悟的道理。]
師:《守株待兔》是個成語故事,書上的課文是根據古文改寫的。那么這個《守株待兔》的故事古文是怎么寫的,你們想知道嗎?
生:(齊)想。
(師出示古文《守株待兔》)
師:我們一起輕輕地讀一遍。
(生齊讀古文)
師:有不理解的地方嗎?
(生提問,師解答)
[以古文教學來結束全課,新穎而用意深遠。教者仿佛是照顧到小學生活潑好奇的天性,其實是巧妙地為學生打開了一扇嶄新的語文學習之門。這既是本文教學的結束,更是古文閱讀美妙的精神之旅的開始。]
守株待兔-教學實錄 篇4
學習目標: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2.字詞目標: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理解詞語。
3. 培養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師: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寓言故事,看看今天的小故事里藏著什么大道理。一齊讀課題,個別讀。
2、師:“守”是個生字,一起跟老師寫。誰能給守找個朋友。
3、質疑:讀了課題有不懂的地方嗎?(守?株?待?守株待兔?誰守株待兔?為什么守株待兔?)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故事里邊。
二、初讀解題:
1、請小朋友放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2、老師請三位小朋友讀三小節,其他小朋友想一想,課文哪一句話最能寫出題目的意思?
3、指名讀出句子。(示句)
這是個長句子,里面藏著四個生字寶寶(生字顯紅),誰來讀讀這四個新詞。(生讀)——小朋友,你們知道“鋤”為什么是金字旁嗎?瞧,這就是鋤頭,它是農民伯伯種田時用來除草、松土的工具。 那“樁”為什么是木字旁?出示樹樁。——現在生字寶寶躲到句子里了,誰還會讀?(生讀,師引導讀好長句子)
4、解題:小朋友,其實題目“守株待兔”四個字每個字的意思在這句話里都能找到,誰找到了?那“守株待兔”的意思就是——。
5、你們真了不起,能根據句子讀懂字詞的意思,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請小朋友齊讀這句話,老師也想和你們比一比,師故意把“丟”讀成“放”,比一比,意思有什么不同?
三、學習1、2段。
1、是的,故事里的種田人再也不種田了,專門坐在樹樁邊等兔子,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讓他下如此大的決心去守株待兔。請小朋友們認真默讀第1、2小節,找出有關的句子,并想想從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想好了可同桌交流一下。
2、匯報:
句子一 “一天,他在田里——死了”
(1)誰先來匯報,生讀句子并說體會。
(2)野兔不知怎么的,撞死在樹樁上,其實這段話里,有一個字與兔子撞死的關系很大,請你們圈出來。——“竄”是個生字(顯紅),誰再來讀。——“竄出來”也就是(生說)——師點撥:怎樣的“跑”才叫“竄”?(飛快地跑、慌慌張張地跑)
(3)到底是什么原因讓這只野兔會這么慌張地從樹林里竄出來,大家來猜猜看。
(4)朗讀:野兔也許受到敵人的襲擊,他慌不擇路飛一般竄出樹林,誰再來讀讀這句話。(第一句顯紅)——點撥1:如果把“忽然”讀得稍快一點就好了。從 “忽然”你知道了什么?點撥2:我感覺到你把“忽然”讀快了,為什么?——是呀,這的確是非常意外的事,誰還能把“意外之喜”讀出來。——齊讀。
句子二:“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1)指名讀出句子并說體會。
(2)“白撿”就是指白天撿對吧,生說。——不用花力氣就得到東西,用一個詞來說就叫——(不勞而獲)
(3)朗讀:面對這意外的收獲,種田人的心情怎樣?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我們帶上樂滋滋的表情來讀讀這句話。——點撥:我感覺你們是不慌不忙地跑過去-—再讀一次。
句子三:他樂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
(1)引讀句子:他提著野兔——
(2)自己試著讀好這句話。
(3)展示朗讀:生1讀,你強調了“每天”,為什么?——生2讀,老師感覺到種田人特想得到一只野兔。——我們一起把種田人的美夢用朗讀表達出來吧。
(4)評判:小朋友,你們作為旁觀者來幫他分析分析,他做的美夢能實現嗎?為什么?
(5)是呀,野兔撞死在樹樁上,這只是一個意外,不可能天天都發生,也許幾十天以后,也許幾十年以后,也許永遠也碰不上了,像這樣很少發生的事情,用一個詞來說就是“偶然、偶爾”。
四、回歸第三段。
1、就是因為一次偶然碰到的好事,種田人(引讀)
2感悟“整天”:種田人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讓我們想象一下“當————,種田人————。”
3、朗讀:不管刮風下雨,白天黑夜,他毫不動搖地在那兒守株待兔,誰來讀。——你讀出了種田人的決心。——此時,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種田人?(愚蠢)——帶上自己的理解再來讀讀這句話。
4、種田人為什么守株待兔,現在你們明白了嗎?用上“因為種田人看見————,他想——-,所以————。”
5、同學們,你們瞧,種田人丟下了鋤頭,他呀,不干活了,當別人在地里澆水施肥時,他在守株待兔,當別人在地里拔草捉蟲時,他在守株待兔,當別人的莊稼大豐收的時候,他還在——。他守株待兔換來的結果是什么?齊讀。 ——誰能用四個字來說說結果?(一無所獲、一無所有)
五、感悟寓意,拓展延伸。
1、現在假如你從種田人的身邊走過,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師:老師現在就是種田人。我在這里等兔子,都快等了一年了,這兔子怎么還不來呀!
生:兔子不會再來了,你還是回家種田吧!
————
師:我都等一年了,放棄的話太可惜了。你們看種田人真的是執迷不悟,誰能用道理來勸勸他,讓他心服口服。
生:要想有收獲,要付出勞動才行。
——————
師:謝謝你們的教育,我現在已經懂了,這件事是偶然發生的,要想有收獲,不能靠運氣,要靠自己的勞動獲得。我呀,把這個教訓牢牢地記住。出示名言。
2、像守株待兔這樣寓言故事還有很多,你們瞧,(出示圖片)刻舟求劍、亡羊補牢、掩耳盜鈴等。課后有時間同學們可以讀一讀更多的寓言故事。
六|練習書寫。
守株待兔-教學實錄 篇5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2.字詞目標: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理解詞語。
3.培養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師: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寓言故事,看看今天的小故事里藏著什么大道理。一齊讀課題,個別讀。
2、師:“守”是個生字,一起跟老師寫。誰能給守找個朋友。
3、質疑:讀了課題有不懂的地方嗎?(守?株?待?守株待兔?誰守株待兔?為什么守株待兔?)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故事里邊。
二、初讀解題:
1、請小朋友放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2、老師請三位小朋友讀三小節,其他小朋友想一想,課文哪一句話最能寫出題目的意思?
3、指名讀出句子。(示句)
這是個長句子,里面藏著四個生字寶寶(生字顯紅),誰來讀讀這四個新詞。(生讀)——小朋友,你們知道“鋤”為什么是金字旁嗎?瞧,這就是鋤頭,它是農民伯伯種田時用來除草、松土的工具。那“樁”為什么是木字旁?出示樹樁。——現在生字寶寶躲到句子里了,誰還會讀?(生讀,師引導讀好長句子)
4、解題:小朋友,其實題目“守株待兔”四個字每個字的意思在這句話里都能找到,誰找到了?那“守株待兔”的意思就是——。
5、你們真了不起,能根據句子讀懂字詞的意思,
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請小朋友齊讀這句話,老師也想和你們比一比,師故意把“丟”讀成“放”,比一比,意思有什么不同?
三、學習1、2段。
1、是的,故事里的種田人再也不種田了,專門坐在樹樁邊等兔子,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讓他下如此大的決心去守株待兔。請小朋友們認真默讀第1、2小節,找出有關的句子,并想想從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想好了可同桌交流一下。
2、匯報:
句子一“一天,他在田里——死了”
(1)誰先來匯報,生讀句子并說體會。
(2)野兔不知怎么的,撞死在樹樁上,其實這段話里,有一個字與兔子撞死的關系很大,請你們圈出來。——“竄”是個生字(顯紅),誰再來讀。——“竄出來”也就是(生說)——師點撥:怎樣的“跑”才叫“竄”?(飛快地跑、慌慌張張地跑)
(3)到底是什么原因讓這只野兔會這么慌張地從樹林里竄出來,大家來猜猜看。
(4)朗讀:野兔也許受到敵人的襲擊,他慌不擇路飛一般竄出樹林,誰再來讀讀這句話。(第一句顯紅)——點撥1:如果把“忽然”讀得稍快一點就好了。從“忽然”你知道了什么?點撥2:我感覺到你把“忽然”讀快了,為什么?——是呀,這的確是非常意外的事,誰還能把“意外之喜”讀出來。——齊讀。
句子二:“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1)指名讀出句子并說體會。
(2)“白撿”就是指白天撿對吧,生說。——不用花力氣就得到東西,用一個詞來說就叫——(不勞而獲)
(3)朗讀:面對這意外的收獲,種田人的心情怎樣?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我們帶上樂滋滋的表情來讀讀這句話。——點撥:我感覺你們是不慌不忙地跑過去-—再讀一次。
句子三:他樂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
(1)引讀句子:他提著野兔——
(2)自己試著讀好這句話。
(3)展示朗讀:生1讀,你強調了“每天”,為什么?——生2讀,老師感覺到種田人特想得到一只野兔。——我們一起把種田人的美夢用朗讀表達出來吧。
(4)評判:小朋友,你們作為旁觀者來幫他分析分析,他做的美夢能實現嗎?為什么?
(5)是呀,野兔撞死在樹樁上,這只是一個意外,不可能天天都發生,也許幾十天以后,也許幾十年以后,也許永遠也碰不上了,像這樣很少發生的事情,用一個詞來說就是“偶然、偶爾”。
四、回歸第三段。
1、就是因為一次偶然碰到的好事,種田人(引讀)
2感悟“整天”:種田人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讓我們想象一下“當————,種田人————。”
3、朗讀:不管刮風下雨,白天黑夜,他毫不動搖地在那兒守株待兔,誰來讀。——你讀出了種田人的決心。——此時,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種田人?(愚蠢)——帶上自己的理解再來讀讀這句話。
4、種田人為什么守株待兔,現在你們明白了嗎?用上“因為種田人看見————,他想——-,所以————。”
5、同學們,你們瞧,種田人丟下了鋤頭,他呀,不干活了,當別人在地里澆水施肥時,他在守株待兔,當別人在地里拔草捉蟲時,他在守株待兔,當別人的莊稼大豐收的時候,他還在——。他守株待兔換來的結果是什么?齊讀。——誰能用四個字來說說結果?(一無所獲、一無所有)
五、感悟寓意,拓展延伸。
1、現在假如你從種田人的身邊走過,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師:老師現在就是種田人。我在這里等兔子,都快等了一年了,這兔子怎么還不來呀!
生:兔子不會再來了,你還是回家種田吧!
————
師:我都等一年了,放棄的話太可惜了。你們看種田人真的是執迷不悟,誰能用道理來勸勸他,讓他心服口服。
生:要想有收獲,要付出勞動才行。
——————
師:謝謝你們的教育,我現在已經懂了,這件事是偶然發生的,要想有收獲,不能靠運氣,要靠自己的勞動獲得。我呀,把這個教訓牢牢地記住。出示名言。
2、像守株待兔這樣寓言故事還有很多,你們瞧,(出示圖片)刻舟求劍、亡羊補牢、掩耳盜鈴等。課后有時間同學們可以讀一讀更多的寓言故事。
六|練習書
守株待兔-教學實錄 篇6
一、范讀揭題,說出大意
師:聽一位老師說,我們班同學特喜歡學寓言故事,是嗎?
生:那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寓言,題目叫《守株待兔》。下面請同學
們打開課本,聽老師把這個故事給大家讀一遍。聽的時候請同學們注意從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說明題目意思的話來。要求聽清楚了嗎?下面就聽老師來讀這個故事。
(師范讀課文)
師:課文中哪句話寫出了題目的意思?
生:從此他丟下了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師:其實,題目“守株待兔”這四個字每個字的意思在這句話里都能找到。比如“兔”就是指句子中的——
生:(齊)野兔。
師:“株”稍難一點,但我相信你們一定能找出來。
生:樹樁。
師:“守”在句子里雖然沒有相對應的詞,但是卻有相應的話說明了“守”的意思,能找出來嗎?
生:坐在……旁邊。
師:對,坐在旁邊不就是守著嗎?題目中每個字的意思都懂了嗎?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
生:題目的意思就是守著樹樁等兔子。
師:那么,這個人為什么要守著樹樁等兔子呢?結果又怎么樣呢?請同學們各自把課文讀一遍。(生讀課文)這個人為什么坐在樹樁旁等兔子?
(板書:坐等)
生:因為他曾經在樹樁邊白撿了一只兔子。
(板書:白撿)
師:那他又怎么會在樹樁邊撿到野兔的呢?
生:因為有只野兔撞死在這樹樁上了。
(板書:撞死)
師:后來,他等到兔子了嗎?田里變得怎么樣?
生:他沒能等到兔子,田里長滿野草,莊稼全完了。
(板書:全完)
師:看了板書,同學們對這個故事的發展過程清楚了嗎?誰能根據板書把這個故事的大概意思說一說?
生:故事的大意是,有只野兔撞死在樹樁上,種田人白撿了一只野兔,心里很高興,就整天坐在樹樁旁等,野兔沒等著,莊稼全完了。
師:說得很完整。如果我們在句子間加上“于是”“結果”等詞就會使這一段話變得更加順暢。誰來試試?
生:一只野兔撞死在樹樁上,種田人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心里很高興,于是他就整天坐在樹樁旁等。結果,野兔沒等著,莊稼全完了。
二、抓住細節,對話文本
師:看來這個故事還得從兔子撞死講起。那么,這只兔子究竟是怎么撞死的呢?我請個同學把第1自然段讀一讀。
(指名讀第1自然段)
師:你們知道兔子撞死的原因了嗎?兔子為什么從樹林里跑出來,課文中沒有交代,也許是獵人的追捕,也許是猛獸的追趕,究竟為什么,我們無從知道。但是就這一自然段看,有個字與兔子撞死關系很大,不知同學們看出來了沒有。這樣吧,請大家把這個字圈出來,我們等會兒一齊說。
生:(齊)“竄”。
師:那么,怎樣的跑才叫“竄”呢?
生:“竄”就是快跑。
生:“竄”還有亂跑、不注意方向、慌慌張張的意思。
師:因為兔子慌慌張張地跑,又跑得比較快,所以不小心撞在了樹樁上。我覺得這一自然段中交代的另外一個情況與兔子撞死也有一定的關系,你們看出來了嗎?看不出來?那就看老師來畫。
(師用簡筆畫勾勒樹林、樹樁及田里的禾苗)
師:兔子從樹林里竄出來與撞死在樹樁上有什么關系?
生:樹比較高大,目標大,容易發現;樹樁矮小,目標小,不容易發現。兔子從樹林里跑出后,以為沒事了,撞上了樹樁。
生:我補充一點,因為田里長著莊稼,遮住了田邊的樹樁,兔子沒看見,結果慌亂中撞在了樹樁上。
師:兔子撞死在樹樁上這樣的事會經常發生嗎?
生:不會。
師:也就是說出現這樣的事非常——
生:非常少見。
師:這里老師教大家一個詞——僥幸。僥幸就是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某樣東西或者是取得成功,或者是避免了災害。在這個故事中種田人就是——
生:(齊)僥幸地撿到一只撞死的野兔。
師:那么,為什么說是白撿的呢?請同學們自由地輕聲讀第2自然段,找出能表示“白”這個字意思的話。
(生輕聲自由讀課文第2自然段)
師:找到了嗎?課文哪兒表示了“白”的意思?
生:課文中的“沒花一點兒力氣”寫出了“白”的意思。
師:對,“白撿”就是沒花一點兒力氣就拾到的意思。沒花一點兒力氣就拾到一只野兔,而且是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種田人的心里怎么樣呢?
(指名讀)
師:“樂滋滋”是什么樣子?我請個同學上來“樂”一下,再把種田人的想法自言自語地說出來。可以就說書上的話,也可以再補充一些。
(指名上講臺表演)
師:從他的樣子和說的話你們理解“樂滋滋”的意思了嗎?
生:“樂滋滋”就是因為滿意而表現出喜悅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