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 朱德的扁擔(精選13篇)

朱德的扁擔

發布時間:2023-11-16

朱德的扁擔(精選13篇)

朱德的扁擔 篇1

  主備人

  集備教師:

  學科

  語文

  課題:13 朱德的扁擔

  課型:新授

  知識點

  學情分析

  知識點:初步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學情分析: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學生只有在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會認15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按筆順規則書寫8個字。

  目標定位

  1.會認15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2、自主積累詞語。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教  學  程  序

  關注點  修改補充

  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個謎語,想猜一猜嗎?請聽:生在樹上,落在肩上,干活躺下,休息靠墻。(這是扁擔。)出示投影,板書:扁擔。現在我國的農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嶇,還有很多東西如水、糧等需要用扁擔來挑。在科技不發達的古時候,更是離不開肩挑手提。說起扁擔,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   

  2.板書課題:13.朱德的扁擔   

  3.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相機簡要介紹朱德及課文背景。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將不認識的字作上記號,在有疑問的地方畫上問號。   

  2.聽課文朗讀錄音,通過聽,你認識了哪些字,記住了哪些字? 

  3.把這篇課文讀給同桌聽,和同桌一起討論識記生字,解決疑問,標出自然段。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互聽互評,糾正字音。

  三、集中識字。

  1.在本課中,你找出了哪些生字?根據學生回答,貼出生字卡片.   2.這一課的生字這么多,你能記住嗎?有什么好辦法?

  3.將生字按難易分類,把容易識記的字卡拿出來指名認讀。

  ( 擔戰士軍令井岡山糧食 )

  (指出“擔”是個多音字,本課讀dàn擔子、扁擔,還有一個讀音是什么?(dān擔心)。指導學生讀好后鼻音:令糧)      

  4.交流識字方法,引導學生記住形聲字:糧禁坪浩蕩     

  5.多種形式認讀生字:同桌互讀,小老師帶讀,指名讀

  四、鞏固練習。

  1.游戲:識字大餐。

  將學生分成兩大組,每組選派一名代表上臺,老師念出本課生字,學生指相對應的生字卡片,看誰指得又快又準確。指得快又對的為優勝。

  2.再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你能把課文準確地讀出來嗎?指名朗讀課文,集體糾正發音。

  五、作業設計! 

  將本課的生字和課文讀給家人聽。

  關注點、修改補充

  鞏固與拓展訓練:

  一、看拼音寫詞語。

  shēnɡ chǎn   tónɡ zhì   huì shī    quàn shuō  zhū hónɡ         hónɡ jūn     ɡōnɡ jī    bì dìnɡ    shǒu hòu    rì jì

  三、連線。

  穿          糧食                監守            敵人

  戴          山路                粉碎            部隊

  挑          草鞋                儲備            根據地

  走          斗笠                帶領            糧食

  教   學   反   思

朱德的扁擔 篇2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悟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朱德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2、引導感悟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

  三、教學準備:學生搜集有關朱德的資料或故事、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熟讀課文,了解兩軍會師的背景,學習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齊讀課題

  2、檢查生字詞

  二、講讀課文

  (一)講讀第二自然段

  1、了解戰士們挑糧的原因

  過渡:當時井岡山上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

  (出示朱德挑糧圖)師述:(朱德挑糧上坳,糧食絕對可靠。

  大家齊心協力,粉碎敵人圍剿。)

  朱德是在什么情況下去挑糧的呢?請小朋友們自由朗讀第二自

  然段。(出示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

  2)指名交流

  a因為井岡山上生產糧食不多,所以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糧。

  b為了粉碎敵人的圍攻,必須儲備足夠的糧食。

 。c紅:足夠的糧食)師問:足夠的糧食是指  生:很多很多的糧食。師補充:對了,必須要有充足的糧食。

  3)齊讀這兩句話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兩句話。

  2、品味艱辛

  過渡:戰士們從井岡山上到茅坪去挑糧食,茅坪是井岡山北面一個很遠的地方,到那么遠的地方去挑糧,是為了避開敵人。從井岡山到茅坪的這段路程,書上是怎么描寫的呢?請一個小朋友來讀一讀。

  1)指名讀

  2)(出示山圖)師述:請小朋友們來看圖,井岡山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上,山高林密,地勢險峻。一般的人是很難走上去的?梢韵胂髴鹗總儚木畬降矫┢喝ヌ艏Z容易嗎?(生:不容易)

  你從哪些詞中體會到不容易?

  a生:我從“五六十里”體會到不容易。(點紅:五六十里)

  師:“五六十里”有多遠,你們知道嗎?(師:不知道,老師告訴你們相當于從江都到揚州一來一回,他們挑糧要用一整天的時間,一般天蒙蒙亮就下山,一直要挑到天黑,可以說是路途遙遠。)

  b生:我從“山高路陡”體會到不容易。(點紅:山高路陡)

  師:什么是“山高路陡”?(生:山很高,路很陡,直上直下,還很窄,非常難走。)

  3)指導朗讀

  師:你能讀好這句話嗎?自己試一試。

  a生自由練讀   b指名讀(讀出挑糧的艱辛)  c齊讀

  4)師引讀:挑糧雖然路途遙遠,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糧, 生齊讀:大家都爭著去。

 。ǘ┲v讀第三自然段

  過渡:朱德同志也跟戰士們一道去挑糧。

  1、(出示朱德圖)師:你們瞧,朱德正挑著擔子從遠處走來,你看到的朱德是什么樣子的?請一個小朋友來說一說。

  2、指名說(頭上  脖子上  挽著袖子)

  3、師:書上是怎么描寫的?請小朋友們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去找一找相關的句子。

  4、指名說

  (出示句子: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

  1)體會“滿滿”

  a師:你覺得應該怎樣讀好這句話?再請一個小朋友讀,老師聽出來了,你強調了“滿滿”這個詞,你從“滿滿”當中體會到了什么?

  生:糧食多。糧食重。朱德力氣大。挑得很吃力。

  b師:女生一起來讀一讀,注意讀好這個詞。(女生齊讀)

  2)想象遇到的困難

  a師:朱德同志當時已經四十多歲了,挑著這么重的糧食走這么遠的路,而且山高路陡,想象一下他會遇到什么困難呢?

  生:a扁擔壓在肩上時間長了,會發麻、會磨破皮,會流血。

  b被碎石一絆很容易跌倒

  c累了只能硬撐著或歇一會兒

  d渴了只能強忍著

  e餓了只能吃點野果

  f時間長了,草鞋磨破了,腳上也磨出了血泡

  g遇到下雨下雪,衣服全被淋濕了,路很滑,還有摔下山崖的危險

  b師:小朋友們想象力真豐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把你的體會讀出來(生齊讀)

  5、師:作為一名軍長,他工作很忙,除了挑糧,還要指揮打仗。況且只是抽一部分人去挑糧,他完全可以不去挑,為什么他還要跟戰士們一塊兒去挑呢?

  生:a他是軍長要起帶頭作用

  b他并沒有把自己當作軍長,就當自己是一名普通的戰士

  6、1)師引讀:戰士們都勸他    生:不要去挑

  師:戰士們會怎么勸他呢?

  生:a你是軍長,你工作那么忙,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累壞了怎么辦?

  b你別去挑了,累壞了就沒人指揮打仗了。

  2)師引讀:但是他   生:不肯

  師:為什么不肯?他會說些什么呢?

  生:a我不累,我一定要去挑

  b我是軍長,我要帶頭挑

  7、師引讀:戰士們見勸不住他,有個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擔  生:藏了起來

  1)師:朱德又是怎么做的呢?

 。ǔ鍪揪渥樱翰涣,朱德同志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并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師:齊讀這句話 (生齊讀)

  2)師:想一想他為什么要連夜趕做一根扁擔,并在上面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a同桌討論

  b指名交流

  (a 做上記號,就表明這根扁擔是他的,專門用來挑糧的,誰也不許拿走,他還要繼續堅持挑糧

  b 他連夜趕做,說明他第二天還要去挑

朱德的扁擔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人民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熱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學習生字,學習第三自然段

  教學準備:課件

  板書設計:13、朱德的扁擔

  戰 士 們勸―――藏

  越 敬

  發 愛

  朱德 趕做――――寫上“朱德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扁擔圖,指導觀察。

  講解:記,在這里是做記號的意思。

  2、揭題:這是一根“朱德的扁擔”。(出示課題)

  3、出示朱德像:朱德爺爺與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是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深受人發群眾的愛戴。

  4、朱德爺爺為什么要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二、初讀指導

  1、各自按拼音輕聲讀課文,要求:

  (1)標出各自然段序號

 。2)畫出生字詞,結合上下文,想想它們的意思。

 。3)讀正確。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出示生字詞:朱德 同志 井岡山 敵人

 。2)領讀生字詞

 。3)指名讀生字詞

  (4)齊讀生字詞

  3、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1)出示生字詞

  堅守 粉碎 圍攻 必須 生產 山高路陡

  (2)理解生字詞

 。3)領讀生字詞

  4、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

 。1)出示生字詞:翻山越嶺 勸

 。2)齊讀生字詞

  5、各自試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

  三、課堂作業

  1、習題2。

  2、讀讀,抄抄,寫寫生字詞。

  3、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同志 生產 紅軍 會師 井岡山

  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默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了解到了什么。

 。2)什么叫會師?(兩支部隊會合在一起)

  (3)簡介背景:井岡山在我國江西省,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勢險要。1927年,毛主席帶領紅軍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帶領一支隊伍上山,與毛主席的隊伍會師。

 。4)齊讀第一自然段。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輕聲讀第二自然(1)輕聲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

  * 部隊為什么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糧?

 。 從井岡山到茅坪去挑糧有什么困難?

 。2)先根據課文內容口頭填空,然后再回答以上問題。

 。猿3R扇说矫┢喝ヌ艏Z。

  *從井岡山到茅坪,路很遠,有,,非常難走。

  (3)引讀:可是―――,提問:從“爭”字可看出大家心里是怎么想的?

 。4)指導朗讀,讀出條件的艱苦,大家的熱情。

  過渡:那朱德是怎么做的呢?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2)出示:朱德同志也跟戰士們一道去挑糧。

 。 說說你怎樣準備讀好這一句。

 。 指導突出“也”和“一道”

  (3)朱德爺爺是怎樣挑糧的?誰能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先指名自由說,再指導學生按順序說。先說穿著,再說動作。

  (4)出示:他穿著草帽,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

  * 朱德爺爺當時已經40多歲了,工作又忙,可他跟戰士們穿戴一樣,挑的糧食也跟戰士們一樣是滿滿的,看到這里,你心里會怎么想?

 。 指導用敬佩的語氣讀。(強調“一塊兒”、“滿滿的”)

 。5)此情此景,戰士們看到又會有何感想呢?

  出示:戰士們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累壞了怎么辦?

 。 想想大家會怎么勸他,朱德同志又會和睦相處以說。

  * 指導讀出戰士們對朱德的關心之情。

  (6)勸不管用,有個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擔藏起來。戰士們心里又會怎么想?

 。7)可他們哪里想到,引讀:不料――朱德同志連夜又趕做了一要扁擔,并寫上了“朱德記”三個字。

 。斓聻槭裁匆B夜趕做?又為什么要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 朱德拿著自己做的帶有記號的扁擔心里會怎么想?

  (8)引讀:大家見了―――

  (9)是啊,朱德同志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極在地鼓舞了大家,當時井岡山流傳著這么一首歌謠:朱德挑谷上山,糧食絕對可靠。大家齊心協力,粉碎敵人圍剿。

 。10)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四、課堂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朗讀全文,總結課文。

  1、師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總結填空: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蛻鹗總円粔K兒(。┑氖,贊頌了朱德爺爺( )的高尚的品質,表達了大家對朱德同志的(。

  二、寫字指導

  1、須按筆順描紅的字。

  2、其他要描紅的字

  怎么記字形‘

  生字開花。

  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三、課堂作業

  1、描紅練習

  2、擴詞練習

朱德的扁擔 篇4

  教學要求:

  1、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士一起挑糧的生動故事,體會革命領袖身先士卒,與戰士同甘共苦的品質,感受戰士們對朱德同志的敬愛之情。

  2、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出山路的艱險,挑糧的艱難, 讀出朱德和戰士間的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學習第一節的第一句話。

  1、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一位紅軍的軍長,他的名字叫“朱德”。(板書課題)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朱德在革命戰爭中的一個故事,故事發生在1928年,毛澤東同志帶著起義的隊伍來到了井岡山,而后,朱德同志帶領隊伍也來到井岡山,這兩支隊伍會合在了一起,(把兩面紅旗合在一起,板畫一面大紅旗),這就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井岡山會師,(出示圖片)大家看,兩支隊伍會合了,力量強大了,多么開心呀!讀好:會師。

  3、讀好第一句。

  4、板書:扁擔  指名讀  問:扁擔是用來干什么的?(挑東西)

  朱德用扁擔來干什么?(挑糧)

  過渡:朱德是一軍首領,帶兵打仗,他為什么要用扁擔去挑糧呢?

  二、學習第一、第二小節。

  1、學生自由讀第一、二小節。

  2、出示第二小節一、二句。交流:

 。1)井岡山上糧食不多。

 。2)紅軍要粉碎敵人的圍攻,必須儲備足夠的糧食。

  指導讀好詞語:

  圍攻:敵人派出大軍包圍攻打,形勢多嚴峻呀!

  是呀!敵人在山下把紅軍團團圍住,多么瘋狂地舉動!

  但是我們不能讓敵人得逞,必須要粉碎敵人的圍攻。

  堅守:紅軍誓死也要保住這個根據地,一定要堅持到底,這就叫“堅守”。

  點評:讀得意志堅定!

  很有信心!一定會成功的!

  儲備足夠的糧食:人是鐵,飯是鋼,要打敗敵人,我們紅軍還要“儲備足夠的糧食。”

  點評:儲存的糧食真多呀!

  糧食越多越好!

  戰士們夠吃幾個月了!

  3、連起來讀。

  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戰士們去挑糧,朱德也去挑糧了,大家看朱德軍長是怎么挑糧的?

  三、學習第三小節。(怎么挑糧的?)

  1、出示圖片:說說朱德是怎么去挑糧的?看看他的穿著打扮?(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2、引導看:籮筐里、額頭汗珠、扁擔

  讀好:“滿滿一擔糧食”

  點評:是呀,籮筐里都快裝不下了!

  多沉哪,扁擔都變彎了!真夠多的。

  3、讀好這句話。

  4、朱德和戰士們挑糧容易嗎?(不容易)

  5、為什么說他們挑糧不容易呢?出示句子。

  交流:

  (1)路遠:五六十里   師解釋,讀好詞語。

 。2)山高路陡:(看山圖)這山又高有直,爬山非常吃力。 讀好詞語。

 。3)想象說:大家在挑糧的時候可能會怎么樣?

  (4)揭示:非常難走

 。5)讀好這句話。

  過渡:雖然山高路陡,挑糧非常困難,可大家革命熱情高漲,爭著去挑糧,朱德軍長也和戰士們一道去挑糧,一同吃苦,這就叫同甘共苦 ,你們看,朱德還是走在最前面呢,這就叫身先士卒。多么感人的一幕呀!讓我們讀好它。

  6、齊讀!皬木畬降健粔K兒爬山!

  7、這么好的朱軍長,戰士們多么敬愛朱德同志呀!

  8、出示:越發敬愛 那為什么說大家越發敬愛他呢?出示句子,自由讀。

  9、交流:為什么越發敬愛朱德同志?

 。1)大家勸他不要去挑糧,他不肯,藏了扁擔還連夜趕做一根。

 。2)為什么勸他不要挑糧?(工作忙)朱德同志忙些什么?(自由說)

 。3)角色扮演:老師扮演朱德,學生演戰士們來勸一勸朱德,讓他不要去挑糧了。

 。4)有沒有勸住他?(沒有)于是一位戰士偷偷地把他的扁擔……(藏了起來)

  可沒想到,朱德同志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并且寫上了“朱德記”。(出示圖片)現在你知道了這“記”表示什么意思?(做記號,表示是朱德的。)板書:的

  師:對,“朱德記”就表示這根扁擔是朱德的。

  四、總結:

  現在,這根扁擔就珍藏在軍事博物館。過了這么70多年,當我們來到軍事博物館,看到朱德的扁擔,我們還會想到朱德同志穿著草鞋、戴著斗笠,和戰士們一起翻山越嶺挑糧的感人畫面讓我們永遠記住這根特別的扁擔“朱德的扁擔”。(齊讀)

  《朱德的扁擔》教學反思

  由于低年級是語文閱讀教學的起步階段,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是很強,因此產生的問題多數也是零散的,沒有太多的探究價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上為其逐步培養的。在教學《朱德的扁擔》這一課時,我通過“多讀課文”的方法,引導孩子自己感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朱德的扁擔》這篇課文旨在通過發生在朱德同志身上的一件小事,讓學生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和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而這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難度似乎大了一點。因此,我在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介紹朱德這個人物以及他在課文中所處的環境,在此基礎上再接著講讀重點段落(第三段)。表現朱德高貴品質的兩個關鍵成語我是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感受,自己提問來突破這個重難點的!耙陨碜鲃t”學生能在引導下,自己說出來,這使我十分興奮。可見二年級的孩子知識面還是很寬闊的!“同甘共苦”通過一步一步地引導,也讓學生在自己的“讀”中逐漸感悟、理解和掌握。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目的是讓學生不同的個體真正走進文本,獲得與眾不同的感悟,促進語文能力的發展和思維能力的訓練,從而實現語文學習的終極目標。

朱德的扁擔 篇5

  教學要求: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及以下詞語:出產、扁擔。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發學生對革命先輩的敬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識字、朗讀課文。2.難點:了解戰士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又不藏了。

  教學準備:課件、簡筆畫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小朋友們,在全國人民隆重慶祝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的日子里,我們也學習了一個紅軍的故事。這個動人的故事傳頌至今已經跨過了78年的歲月,他講的就是紅軍的總司令——朱德的扁擔。

  2、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師:字要規規矩矩、一筆一畫的寫。“擔”這個字在這里讀輕聲。

  領讀——扁擔

  齊讀課題

  3、像這樣讀的輕聲詞課文里還有很多,上節課我們特別注意練習了。ㄍ队、指名讀)

  二、指導朗讀全文

  1、這些詞放在課文中你能讀好嗎?(出示第一小節)

  (1)小朋友把書輕輕打開,誰來讀第一小節。

 。ㄗ⒁饧钚栽u價,結合輕聲、停頓等在投影上做示范性標識)

 。2)【師畫:會師】“會師”是什么意思?(隊伍會合了)

  哪兩支隊伍會合了?(朱德同志……和毛澤東同志……會合了)

 。3)此時,紅軍在,山下不遠處?(引讀)

  小朋友有什么感覺?

  2、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紅軍怎么辦呢?請小朋友自己讀一讀第2小節。(投影出示)

 。1)紅軍怎么辦?指導讀第一句。

 。◣熤笇О验L句子的停頓讀正確,范讀、挑戰讀)

  【板書:粉碎圍攻】

  師:紅軍要堅守井岡山根據地,就得——粉碎圍攻。要想粉碎圍攻,必須怎么辦?

  【板書:儲備糧食】

 。2)師:井岡山上的糧食夠不夠?又該怎么辦?請同學們接著往下讀,你都讀懂了什么?

  交流:a、到茅坪挑糧

  b、從井岡山到茅坪的路很難走。

  師:你真會體會,哪些詞體現了路很難走?(在“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加著重符)

  體會重點詞“五六十里”(情境渲染:小朋友們知道五六十里山路有多遠嗎?要走多長時間嗎?老師早上六點鐘起床,就開始不停的走,要走到中午十二點才能走完,如果走山路的話,時間就更長了。你們想想紅軍戰士走的路是什么樣子的?)

  生想像練說(師引導:如果下雨、下雪呢?)

  朗讀:誰能用你的朗讀把紅軍挑糧的困難表現出來?(2-3生)

  c、那么遠,那么難走的路,紅軍怕嗎?哪個字表現出來了?(爭)

  d、設置情境、角色扮演朗讀課文高潮

  師:小朋友,我們都來做小紅軍,看誰最勇敢,不怕苦、不怕累,為粉碎敵人的圍攻去挑糧,來!連起來讀后2句。

  (齊讀、指名讀、競賽讀……)

  3、指導看圖,理解“滿滿的”,讀好第3小節。

  過渡:看,朱德同志作為紅軍的總司令也爭著挑糧去了。你瞧,這就是我們的挑糧隊伍,走在最前面的是,后面跟著的是。(投影圖片)

  (1)師:對,朱德同志也跟戰士們——【板書:一道挑糧】

 。2)仔細看看,誰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你眼前的朱德總司令?

 。3)再看看這擔糧食,給你什么感覺?

 。M滿的、堆的像小山、快掉下來了、把扁擔都壓彎了……)

 。4)引導觀察朱總司令的神態。

  為什么朱總司令的臉上笑瞇瞇的呢?他在想些什么?(生思考回答)

  師:當時朱德爺爺已經42歲了,為了粉碎敵人的圍攻,不怕苦,不怕累,真讓人佩服。

 。5)指導朗讀:

  范讀、評價、指名讀、展示讀

  4、過渡:朱總司令白天和戰士們一起去挑糧,晚上還要制定作戰計劃,他太辛苦了!戰士們看到了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1)戰士們怎么想的?所以大家勸他,不料?

 。3)朱總司令為什么要連夜趕做扁擔呢?

  【板書:連夜趕做】

  (4)【畫扁擔】

  師:這就是朱總司令連夜趕做的那根扁擔,它上面還寫了“朱德記”三個字。

  【板書:朱德記】

  師:一根普通的扁擔為什么要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引導:(理解扁擔深刻的內涵)

  結合板書師生合作總結:有了扁擔才能和——戰士們一起挑糧

  挑了糧才能——儲備足夠的糧食

  儲備足夠的糧食才能——粉碎敵人的圍攻

  師:朱德的扁擔是普通的扁擔嗎?

  三、總結全文

  1、朱總司令的扁擔是粉碎敵人圍攻的武器,也象征了他帶領紅軍戰士勇敢地戰勝困難的決心。

  2、讓我們懷著對朱爺爺的敬佩再次齊讀課題——朱德的扁擔

朱德的扁擔 篇6

  一、教學要求: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及以下詞語:出產、扁擔。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發學生對革命先輩的敬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識字、朗讀課文。

  2.難點:了解戰士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又不藏了。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四、教學準備:

  朱德同志像、扁擔圖片或實物、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談話。

  《吃水不忘挖井人》這感人的故事讓我們對關懷人民的革命領袖毛主席產生了敬愛之情,今天我們要認識另一位老一輩領導人。

  2.課件或圖片出示朱德像。認識“朱德”這兩個字。

  你們知識他是誰嗎?

  板書朱德。說說這兩個字怎么記。

  簡介朱德。

  3.這篇課文講的是關于朱德的什么事呢?

  板書:的扁擔請你們讀一下課題。

  4.課件或圖片出示扁擔圖,也可出示實物。認識“扁擔”這兩個字。

  這就是扁擔,誰知道用它可以干什么?

  “扁擔”這兩個字怎么記。

  [課題中“朱德”“扁擔”兩個詞里的四個字都是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其中有三個字是要求會寫的字。利用圖片,隨著出示課題分散識字。這樣字不離詞,音、形、義緊密結合,學生識記生字的效果好。]

 。ǘ┏踝x課文,認讀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

  要求:(1)圈出不認識的字,看拼音讀準字音。

  (2)標出自然段序號。

 。3)遇到不懂的詞句和問題作記號。

  2.小組學生互讀、互查、互教生字讀音,互相解疑。

  教師巡視,了解生字認讀情況。

  3.集體認讀生字詞。

  課件出示生字詞:井岡山同志一支隊伍不遠

  生產草鞋打仗

 。1)小老師教讀生字詞。

  要求:先讀詞中的生字,再讀詞。

 。2)開火車認讀。

  [生字放在詞語中認讀,有利于學生理解記憶。]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手勢告訴老師,這課有幾個自然段。

  2.請三名同學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看誰能讀正確。其他同學認真聽,想想這課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先評讀,再說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糧。戰士把他的扁擔藏起來,后來朱德在扁擔上寫了“朱德記”三個字,大家就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擔了。]

  4.學生質疑,教師梳理學生的問題。

 。1)什么是“斗笠”?

  (2)“會師”“朱德記”“不料”是什么意思?

 。3)戰士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不藏了?

  5.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采用不同方式解疑。

 。1)利用實物、圖片、插圖解決以下問題:

 、俪鍪举N有“斗笠”詞語的斗笠實物或課件。

  一起讀讀這個詞。

  這就是斗笠,是用竹篾夾油紙或竹葉等制成的。用來遮陽光和雨。

 、诔鍪究偹玖顜е恢ш犖樵诰畬胶兔飨瘯䦷煹膱D片或課件。

  你們看,朱德同志帶領隊伍到了井岡山和毛主席的隊伍會合了,書上用的是什么詞。(會師)

  “會師”就是指幾支獨立行動的部隊在戰地會合。

 、圩寣W生看書上插圖。

  “朱德記”三個字寫在哪兒呢?(扁擔上)

  “記”在這里表示標志、符號。

  在扁擔上寫“朱德記”表示這根扁擔是誰的呢?(朱德的)

 。2)引導學生帶著質疑3讀課文,找有關的句子,初步了解戰士為什么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

 、僮寣W生帶著質疑3默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有關的句子。

  ②讓學生讀有關的句子,說說戰士藏扁擔和后來又不藏的原因。

 。ㄒ驗閼鹗啃奶壑斓拢砸厮谋鈸。后來大家敬愛他,不再藏他的扁擔。)

  板書:心疼敬愛

 。ㄋ模┭凶x、感悟、理解戰士為什么心疼朱德。

  1.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找找哪些地方讓戰士心疼,找出相關的詞句。

  2.小組交流。結合自己找的詞句,談看法,互相補充。

  3.集體交流。

  學生先讀找出相應的句子,然后抓住重點詞,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談看法,教師相機指導。

  重點研讀以下句子。隨學生發言投影以下句子,隨機在重點詞下面點點。

 。1)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是敵人。

  從“不遠”這個詞看出敵人離井岡山很近,是要進犯井岡山。朱德到山下挑糧會遇到危險。

  (2)從井岡山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傧胂搿拔辶铩笔嵌噙h,要走多長時間。(天不亮出發,開黑才能回來。)

 、诙盖偷母呱,你有什么感覺?(難爬、累、喘不過來氣。)

  想想朱德還要挑著滿滿的一擔糧食走這樣難走的路就更難更累了。

  ③指導朗讀:評讀、賽讀。

  誰能把挑著糧爬這樣的山,來回走五六十里那種艱難的感覺讀出來。

 。3)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晚上,還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

  ①朱德穿著草鞋,肩上擔的滿滿的一擔糧食,走那么難走那么長的山路,實在讓人心疼。

 、谥斓掳滋焯艏Z,晚上還不能休息,而且不是一個夜晚,是整夜整夜地研究打仗,他太累了,太辛苦了。

  ③想想朱德最需要的是什么?(休息)

 、茏寣W生進入角色。

  如果你是紅軍戰士,你會對朱德同志說什么?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由練讀,小組交流讀、個人展示讀。

  5.教師小結:戰士們看朱德同志天不亮就出發和大家一起去挑糧,天黑了才回來,晚上還要研究工作,實在太累了,大家怕累壞了他,就勸他不要去挑糧,可他還是堅持跟戰士一起去挑糧,戰士們看著心疼,就把他的扁擔藏起來了。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文。

  上節課我們通過讀書、討論,知道了戰士心疼朱德,所以把他的扁擔藏起來。大家想,朱德找不到扁擔,沒辦法去挑糧,就可以多休息一會兒。

  (二)研讀讀課文,感悟理解。

  這節課,我們再認真讀書,找找大家因為什么敬愛朱德同志,而不藏他的扁擔。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請你們認真讀讀第三自然段,找找你是從哪些詞句中找到答案的。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體研討。教師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感悟理解。

  請同學們找出有關的詞句,讀一讀,說說自己的看法。

  (1)課件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①朱德為了不讓大家再藏他的扁擔,就在扁擔上寫了“朱德記”三個字。

  ②從“不料”這個詞看出朱德這樣做是大家沒想到的。從這句話能看出戰士藏扁擔是擋不住他和大家一起挑糧,共度難關的決心。

  (2)課件出示句子:大家見了,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俅蠹冶凰陨碜鲃t,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動。所以越發敬愛朱德同志。

  ②從“越發”這個詞看出大家更加敬愛朱德了。

 、鄞蠹覍χ斓庐a生了敬愛之情,所以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④再聯系上文,想想大家都敬愛他什么?

  (勇敢、不怕危險和戰士同甘共苦等)

 、葜笇W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話。

  (三)總結談話。

  讀了《朱德的扁擔》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了戰士心疼朱德而藏他的扁擔。當大家看到“朱德記”三個字,被他以身作則,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動而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朱德的扁擔》是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艱苦奮斗的象征。在1958年已是72歲高齡的朱德同志還親臨十三陵水庫勞動,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壩。

 。ㄋ模┩卣。

  關于朱德同志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請你們課后收集有關他的故事,開個故事會。

 。ㄎ澹┲笇鴮。

  1.讓學生讀、描字帖中的字,找出難寫的字。

  2.小組研究書寫方法。

  3.教師課件演示指導。

 。┎贾米鳂I。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收集有關朱德或其他革命先輩的故事、名言。

朱德的扁擔 篇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朱德、扁擔、堅守、圍攻、必須、勸、粉碎、山高路陡”等詞語的意思。

  3、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第3段。

  教學難點:理解朱德同志為什么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教學準備:朱德畫像、朱德的扁擔等圖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扁擔圖,誰知道這是什么?認讀“扁” 。

  問:扁擔是干什么用的?

  2、扁擔上寫著什么呢?(朱德記) 記,在這里是作記號的意思。

  (出示朱德像)老師講解:朱德爺爺與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是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深受人民的愛戴。

  認讀“德”,“朱德” ,學習“朱”

  3、這是一根“朱德的扁擔”。(揭題)

  4、朱德爺爺干嗎要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二、聽老師范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瀆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四、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詞。

  翹舌音:朱、志、守、產; 平舌音:碎;后鼻音:岡、攻、并;前鼻音:扁、產、粉

  2、分段朗讀課文,正音。

  3、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4、你有什么問題嗎?

  五、精讀,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1、2自然段。

  1、默讀第1自然段,想:這段告訴我們什么?

  板書:1928年  井岡山  會師

  學生畫出表示時間、地點 、事情的三個詞語。

  2、簡介背景:(看插圖)井岡山在我國江西省。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勢險要。1927年,毛主席帶領紅軍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地。1928年4 月,朱德同志帶領一支紅軍上井岡山,與毛主席的部隊會合了?矗瑑芍Р筷爼显谝黄鹆,戰士們是多么高興啊,他們跳啊,叫啊……多么興奮1

  文中哪個詞語表示兩支部隊會合在一起的意思?(會師)

  3、輕聲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思:部隊為什么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上到茅坪去挑糧有什么困難?

  4、讀課文寫挑糧原因的句子,理解“堅守、粉碎、儲備”的意思,練習填空回答問題:

  a.(  ),所以常常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糧。

  學習“堅、守”

  5、哪句話寫挑糧很困難?

  填空:b.從井岡山上到茅坪,路很遠,有(         ),(         ),非常難走。

  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叫山高路陡?想象一下,挑糧會遇到什么困難?

  指導朗讀,讀出困難大的語氣。

  6、引讀:可是——

  大家都爭著去,說明什么?

  7、教學“志、岡、必、產”,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一、認讀詞語:

  1、  扁擔、朱德、同志、堅守、圍攻、必須、生產、勸、并、記

  2、1、2自然段講了什么?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看插圖)看,這就是當年紅軍戰士們挑糧的情景。

 、僮咴谧钋懊娴氖钦l?誰能看圖給“一道兒”換個近義詞

  ②朱德爺爺是怎樣挑糧的?誰能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先指名有一句說一句。再指導學生按順序說:先說穿著,再說動作。)

  2、課文怎么寫的?讀1、2句。

  出示句子: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

  師范讀,突出“滿滿的、一塊兒”,問:你想到什么?戰士們想到了什么?

  3、用敬佩的語氣讀朱德挑糧句子,用擔心的語氣讀戰士們的句子。

  4、大家怎么做?朱德同志為什么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輕聲讀后面的課文。劃一劃,哪些句子告訴我們答案?

  板書:勸、  不肯

  藏    趕做  “朱德記”

  5、想一想,戰士藏朱德爺爺的扁擔心里怎么想?

  6、“不料”可以換成什么詞?(沒想到)

  指導讀出后面“不料”的語氣。

  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并寫上了“朱德記”三個字。

  引導學生讀好帶點詞語,說說你體會到什么?

  7、讀到這里,你心里怎么想朱德爺爺這個人?

  引讀:大家見了——,體會“越發敬愛”之情。

  8、是啊,朱德同志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極大地鼓舞了大家,當時井岡山流傳著這么一首歌謠:(投影出示)(齊拍手念)

  朱德挑谷上坳,

  糧食絕對可靠。

  大家齊心協力,

  粉碎敵人圍剿。

  9、有感情地朗讀第3段。

  三、學習“勸、并、記”。

  四、朗讀全文,總結課文

  五、課后閱讀朱德同志其他故事。

朱德的扁擔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認識二會字.理解"會師","根據地","圍剿"等,知道五六十里到底有多長.

  2,讓學生了解朱德同志不管工作多么忙,還和戰士們一起爬山挑糧,從而教育學生熱愛朱德同志,并學習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書寫生字,會用指定的詞語進行說話練習.

  2,教育學生熱愛朱德同志,并學習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

  課前準備:

  課前教師利用晨會或班會講朱德同志的故事.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

  二度設計

  第一課時

  一 看朱德畫像和插圖,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給你們介紹一位客人(出示朱德畫像),簡介人物.

  2,今天我們學的課文是講朱德的故事.

  板書課題: 13, 朱德的扁擔

  3,出示插圖.你能說說扁擔的用處.(學生介紹)

  教師補充介紹:現在我國的農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嶇,還有很多東西如水,糧等需要用扁擔來挑.在科技不發達的舊中國,更是離不開肩挑手提.說起扁擔,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

  對呀,就這樣一根普通的扁擔跟朱德這樣的偉人有著一段被世人傳為佳話的故事,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讀一讀.

  二 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自讀課文.

  要求:a,讀準字音,讀通順課文.

  b,標出自然小節數,用" "劃出生字詞,用"~~~"劃出要求認識的詞語,用" "標出要求認識的字,并讀一讀.

  2范讀課文,學生看書,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三 學習生字.

  指名讀生字.

  岡,必,守,勸,朱,產,攻,志

  指名讀詞語.

  井岡山,必須,會師,堅守,勸說,朱德,生產,圍攻,同志,粉碎,

  山高路陡,翻山越嶺

  四,讀課文.

  請同學再讀課文,相信你們一定能讀得更準確,更通順.

  逐段讀課文,逐節進行長句指導.

  如:紅軍要監守井岡山根據地,粉碎敵人的圍攻,必須儲備足夠的糧食.

  3,齊讀課文.

  五, 指導書寫.

  1,鞏固生字.

  2,組詞訓練.

  3,寫字指導:重點"必","攻"

  4,完成《習字冊》.

  六,作業

  書寫生字.再寫3個句子.

  理解課文中難解的詞.

  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二度設計

  第二課時

  一 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和詞語.

  聽句訓練. 從井岡山上到茅坪,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二 講讀課文.圍繞"藏"和"找"學習課文.

  1,過渡:我們上節課讀過了這篇課文,朱德用這根扁擔挑糧上山,為什么需要挑糧上山 (因為井岡山生產的糧食不多,不夠山上的戰士吃.如果糧食不夠吃,戰士們就會餓肚子.戰士們吃不飽,就沒力氣打仗了.) 你瞧,朱德正挑著擔子從遠處走來呢!

  2,(出示圖片)說說你看到的朱德.

  a,學生自由說話.

  b,回答后出示書中的句子: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

  指名讀,齊讀.

  c,你能談談自己的感受嗎

  從"滿滿"這個詞中,體會到了這么滿的一擔糧食肯定很重,朱德爺爺肯定要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挑起這么滿的一擔糧食.這么重的一擔糧食會把朱德爺爺的肩膀都壓紅了.可能還會流出血來.朱德爺爺可能是硬堅持住的.

  3,既然挑糧上山這么重要,為什么戰士們還要把朱德的扁擔藏起來呢 好好讀讀課文,想一想.

  (因為朱德同志工作很忙,還要挑糧上山,太累了.大家想,把扁擔藏起來,朱德就不用挑了,這樣就可以讓他輕松點.如果朱德不挑糧,可以更加專心研究國家大事.. 戰士們希望朱德不要過度疲勞.)

  4,指名讀三自然段第3句.

  5,挑糧上山到底累在哪里

  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第2自然段,找一找.

  如:從井岡山到毛坪,有五,六十里路,路很遠,而且山高路陡,十分難走.尤其挑著糧食就更吃力了.

  理解什么是"山高路陡" 什么是"崎嶇" 引導學生看圖想象挑糧的困難.

  (山很高,路也不平.路上有很多石頭,不像我們現在的水泥路.而且路很窄.下山時,石頭一絆很容易跌倒.如果下過雨,戰士們挑糧上山就更困難,路很滑,但是他們挑著擔子,不能用手幫忙.走一步,又會滑兩步.)

  6,剛才通過大家的想像,把挑糧的困難再現到了我們的面前.現在,你能用朗讀表現出來嗎

  指名讀第2自然段.

  7,過渡:是呀,這些就是戰士們藏扁擔的原因所在.一個"藏"字,讓你體會到了什么呢

  (從"藏"字,我體會到戰士們非常關心朱德軍長,從"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愛朱德.這種體貼和關心,其實也是一種愛戴.)

  真是"藏中見真情"哪!

  8,戰士們這種情有沒有實現呢 讓我們再一起讀讀第3自然段的4——7句.

  a,指名讀,讀到這兒你想說些什么呢

  朱德的找扁擔又讓你體會到了什么(朱德做事不怕困難.朱德做事有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我覺得朱德作為軍長,帶頭挑糧,非常負責.朱德很愛戰士們,很愛部隊,很樂意為部隊做事.)

  b,朱德同志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是的,朱德愿意與同事們同甘共苦.這就讓大家更加敬愛朱德同志了.同時也讓我們看見了他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三,總結補充.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了什么想法

  四,作業

  1,你還想知道更多關于朱德的故事嗎 請閱讀《朱德的故事》等課外書.

  2,把句子補充完整.

  朱德同志和戰士們一塊兒去挑糧,大家更加 .

  朱德同志和戰士們一塊兒去挑糧,大家更加敬愛朱德同志,同志們想 .

  雷鋒叔叔做了好事不留名,大家更加 .

  春天,百花齊放,公園里更加 .

  補充資料:

  朱德的扁擔

  朱德挑糧上坳,糧食絕對可靠;

  軍民齊心協力,粉碎敵人"會剿".

  這首膾炙人口的歌謠,令人情不自禁想起那流傳已久的朱德扁擔的故事.

  1928年4月底,朱德,陳毅率領一部分南昌起義和湘南暴動的隊伍,來到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后,國民黨把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千方百計想拔掉它.他們在軍事上的"會剿"失敗后,又實行經濟封鎖,妄圖把紅軍餓死,凍死,困死.為了準備新的反"會剿",粉碎敵人的經濟封鎖,井岡山根據地黨組織積極動員群眾為山上送糧.挑糧上山也成了紅軍的一項經常性工作.在那段艱苦的日子里,朱德經常親自帶領戰士們下山挑糧.

  從寧岡茅坪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政治,軍事,經濟的中心茨坪有五,六十里山路,峰險路陡,坎坎坷坷,曲曲彎彎,十分難走.井岡山軍民沒有被困難嚇倒,運糧隊伍不畏艱難往返這條灑滿血汗的山路,譜寫了官兵一致,患難與共的動人樂章!

  1928年冬,天剛麻麻亮,朱德軍長又帶領部分紅軍戰士和赤衛隊員到寧岡礱市挑糧.這天,朱軍長象往日一樣精神飽滿,穿著一身灰布軍裝,背著斗笠,扎著腰帶,打好綁腰,穿著草鞋下山去.來到礱市,戰士們有的用籮筐擔,有的用口袋背;沒有工具的戰士索性脫下長褲,把褲口扎緊,把糧食裝滿兩條褲腿往肩上一搭. 這樣,大家挑的挑,背的背,翻山越坳,穿行在走向井岡山的蜿蜒山徑上.

  那年,朱德軍長已經40歲了.他頭戴斗笠挑著滿滿一擔稻谷和年輕的戰士們一道走著.大家想:朱軍長晚上忙著思考作戰大計,白天還要挑糧,這可會累壞他.他們商量一起到朱德軍長面前提"抗議",勸他少挑些.朱軍長似乎看穿了大家的心思說:"小伙子們,今天我們來比比賽,看誰最先趕到黃洋界上的大荷樹那兒!" 一聽說比賽,戰士們勁頭來了:"好啊!誰先到大荷樹誰是英雄!"一個戰士靈機一動說:"朱軍長,比賽可以,但有個條件."朱軍長問:"什么條件 "戰士說:"你年輕大,不能挑那么多,分給我們一點."朱軍長一聽,爽朗地笑起來了:"那可不行!"說著,挑起擔子就走了,留下了陣陣笑聲……

  中午時分,隊伍趕到黃洋界大荷樹下休息,黃洋界海拔1300多米,地勢險要雄偉,一邊是高山峻嶺,一邊是萬丈懸崖.這里云海翻涌時如一望無際的汪洋大海, 故黃洋界又稱"汪洋界".休息時戰士們議論開來了,七嘴八舌地說,勸也勸不住,講也講不過,怎么辦最后大家叫一個機靈的小戰士把朱軍長的扁擔"偷"來藏起來了.戰士們認為這樣朱軍長可以休息了.那知道朱軍長砍來一根大毛竹,用柴刀做了一根又大又扎實的扁擔,叫軍需處長范樹德在扁擔上寫上"朱德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大字.從此,他的扁擔再也沒人敢"偷"了.

  戰士們看到朱軍長大步流星走在山路上,滿臉是汗,軍裝濕透了,扁擔壓得彎彎,感動不已.這時,山道上響起一陣陣歌聲:

  同志哥,扁擔閃閃亮,

  朱軍長帶頭挑糧上井岡;

  井岡兵馬強又壯,

  糧食充足裝滿倉;

  消滅白狗子,分田又分糧;

  保衛根據地,全國得解放……

  心隨情動——《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

  《要好好學字》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親切、和藹的形象,而本篇課文繼《要好好學字》后面,也向我們介紹了另一位領導人——朱德同志。為了堅守井岡山根據地,粉碎敵人的圍攻,朱德同志和同志們一起到山高路陡、距離遙遠的茅坪挑糧食的故事,表現了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也表現了戰士們對領袖的關心和敬愛。全文3個自然段,沒有一句對話,但通過人物的行動和心理,真實生動地反映了革命隊伍中官兵互敬互愛、同甘共苦的感人場面。如果單純地和孩子們就課文講課文,那肯定沒有多大的意思,因為現在的孩子,生在蜜罐里、長在太陽下,那種年代的事情是不肯能理解的,怎樣讓孩子們走進文本,理解課文,體會人物間的濃濃情意呢?又一次深入讀課文、翻閱資料,我決定通過增加一些背景故事來增強課文的生動性。如在讀到課文第二自然段時,對于“堅守”、“圍攻”說明紅軍和敵人所處的形勢是“守”和“攻”,既然要“堅守”就必須“儲備”足夠的糧食,這是當時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疤艏Z食”就得去山下的茅坪去,山高路陡,而且還要面臨著敵人的 “圍攻”,簡直難上加難!這時我又補充講了《閃閃紅星》、《安東子》等等英雄兒童的故事,這些故事孩子們或多或少有點感覺(電視、電影的傳播),原始的基礎補充說明當時形勢的危險,所面臨的重重困難。但盡管如此,戰士們仍然“爭著去”(表現了紅軍戰士的大無畏精神),自然而然地過渡到課文第三自然段的學習,第三自然段時全文的重點,生動的人物動作、心理描寫,仿佛讓我們再現了當時的場面,句子中重點詞語是理解課文的基礎,如“一道”、“那么忙”、“怎么辦”等等詞語的重點把握,另外詞語的理解再配合插圖的有效輔助,視覺感雙管齊下,觸動孩子內心的那根感情弦。一句“累壞了,怎么辦?”飽含著戰士們對領袖的深切關心和愛護,令人感動,于是他“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而且為表明他的決心,還寫上了“朱德記”三個字,意思是這根扁擔是朱德自己的,任何人都不能拿走。朱德的這一做法是戰士們沒有料到的,他的偉大人格深深打動了戰士們,難怪他們“越發敬愛朱德同志”,課文以小見大,于細微處見精神,讓我們看到了一位革命偉人的鮮活形象。

朱德的扁擔 篇9

  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教學重點

  1.會認15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按筆順規則書寫8個字。

  2.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詞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課文插圖。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個謎語,想猜一猜嗎?請聽:生在樹上,落在肩上,干活躺下,休息靠墻。(這是扁擔。)出示投影,板書:扁擔,F在我國的農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嶇,還有很多東西如水、糧等需要用扁擔來挑。在科技不發達的古時候,更是離不開肩挑手提。說起扁擔,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

  2.板書課題:6.朱德的扁擔

  3.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相機簡要介紹朱德及課文背景。(1928年4月底,朱德、陳毅率領一部分南昌起義和湘南暴動的隊伍,來到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國民黨把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千方百計想拔掉它。他們在軍事上的一、二次“圍剿”失敗后,又實行經濟封鎖,妄圖把紅軍餓死、凍死、困死。為了準備第三次反“圍剿”,粉碎敵人的經濟封鎖,地下黨組織積極動員群眾為山上送糧。挑糧上山也成了紅軍的一項經常性工作。那年,朱德軍長經常親自帶領戰士們下山挑。)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將不認識的字作上記號,在有疑問的地方畫上問號。

  2.聽課文朗讀錄音,通過聽,你認識了哪些字,記住了哪些字?

  3.把這篇課文讀給同桌聽,和同桌一起討論識記生字,解決疑問,標出自然段。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互聽互評,糾正字音。

  5.質疑:初步理解以下詞語

  坳:山間平地。

  圍剿:包圍起來消滅掉。

  經濟封鎖:用強制的力量使跟外界經濟聯系斷絕。

  綿延:連續不斷。

  三、集中識字。

  1.在本課中,你找出了哪些生字?

  根據學生回答,貼出生字卡片:

  朱(擔)糧絕軍令禁井岡坪戰士脫肩浩蕩

  2.這一課的生字這么多,你能記住嗎?有什么好辦法?

  3.將生字按難易分類,把容易識記的字卡拿出來指名認讀。

  如:擔戰士軍令井岡山糧食

  指出“擔”是個多音字,本課讀dàn擔子、扁擔,還有一個讀音是什么?(dān擔心)

  指導學生讀好后鼻音:令糧

  4.交流識字方法,引導學生記住形聲字:糧禁坪浩蕩

  5.多種形式認讀生字:同桌互讀,小老師帶讀,指名讀。

  四、鞏固練習。

  1.游戲:識字大餐。

  將學生分成兩大組,每組選派一名代表上臺,老師念出本課生字,學生指相對應的生字卡片,看誰指得又快又準確。指得快又對的為優勝。

  2.再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你能把課文準確地讀出來嗎?指名朗讀課文,集體糾正發音。

  五、作業設計。

  將本課的生字和課文讀給家人聽。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開火車認讀生字、詞語。

  2.指名朗讀課文。

  二、圍繞“藏”和“找”學習課文。

  1.過渡:我們上節課讀過了這篇課文,課題是“朱德的扁擔”。齊讀課題。朱德用這根扁擔干什么用?(挑糧上山。)為什么需要挑糧上山?(因為井岡山生產的糧食不多,不夠山上的戰士吃。如果糧食不夠吃,戰士們就會餓肚子。戰士們吃不飽,就沒力氣打仗了。)你瞧,朱德正挑著擔子從遠處走來呢!

  2.(出示投影)說說你看到的朱德。

  回答后出示書中的句子:他頭戴斗笠,挑著滿滿的一擔稻谷和年輕的戰士們一起走在崎嶇的山路上。

  從“滿滿”這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這么滿的一擔糧食肯定很重。朱德爺爺肯定要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挑起這么滿的一擔糧食。這么重的一擔糧食會把朱德爺爺的肩膀都壓紅了。可能還會流出血來。)

  3.既然挑糧上山這么重要,為什么戰士們還要把朱德的扁擔藏起來呢?好好讀讀課文,想一想。(因為朱德同志工作很忙,還要挑糧上山,太累了。大家想,把扁擔藏起來,朱德就不用挑了,這樣就可以讓他輕松點。如果朱德不挑糧,可以更加專心研究大事。戰士們希望朱德不要過度疲勞。)

  4.挑糧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如:從井岡山到毛坪,有五六十里路,路很遠,而且山高路陡,十分難走。尤其挑著糧食就更吃力了。

  什么是“山高路陡”?什么是“崎嶇”?引導學生看圖想象挑糧的困難。

  (山很高,路也不平。路上有很多石頭,不像我們現在的水泥路。而且路很窄。下山時,石頭一絆很容易跌倒。如果下過雨,戰士們挑糧上山就更困難,路很滑,但是他們挑著擔子,不能用手幫忙。)

  5.剛才通過大家的想象,把挑糧的困難再現到了我們的面前,F在,你能用讀表現出來嗎?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6.過渡:是呀,這些就是戰士們藏扁擔的原因所在。一個“藏”字,讓你體會到了什么呢?(從“藏”字,我體會到戰士們非常關心朱德軍長,從“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愛朱德。這種體貼和關心,其實也是一種愛戴。)真是“藏中見真情”!

  7.戰士們這種情有沒有實現呢?

  出示課文中的句子:朱德又找來毛竹,親自動手削了一根新扁擔,還在扁擔上寫了八個醒目的大字:“朱德扁擔不準亂拿”。

  朱德的找扁擔又讓你體會到了什么?(我覺得朱德作為軍長,帶頭挑糧,非常負責。朱德很愛戰士們,很愛部隊,很樂意為部隊做事。)

  是的,朱德愿意與同事們同甘共苦。這就讓大家更加敬愛朱德同志了。課文里的一個“找”字,也讓我們看見了他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三、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讀到這里,你明白第一自然段這首歌謠的含義了嗎?

  2.指名讀歌謠,說說自己的理解。

  這首歌謠表現了老百姓對朱德的愛戴和信任,有了像朱德這樣和戰士同甘共苦的首長,一定可以粉碎敵人的圍剿。

  四、總結補充。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2.你還想知道更多關于朱德的故事嗎?請閱讀《朱德的故事》等課外書。

  第三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朗讀課文。

  2.檢查認字情況。

  (1)抽讀生字卡片:

  朱(擔)糧絕軍令禁井岡坪戰士脫肩浩蕩

 。2)找朋友:給生字口頭組詞。

  二、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字卡片:朱擔糧軍井戰士肩

  指名認讀這幾個字,明確這8個字是要求能認會寫的。

  2.合作學習,識記字形。

  跟同桌討論學習,讀字音看字形,看看可以用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字的音形。

  指名匯報自學情況,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識記方法。

  如加偏旁:“未”字加一撇變成“朱”;“車”字戴帽子變成“軍”;

  用比較的方法記。旱獡肌Z站——戰

  開——井土——士房——肩

  3.指導書寫。

  (1)指名書空,強調字的筆順。

 。2)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說說在書寫時該注意什么。

  朱:第一筆“撇”,要寫得短一點,不要連在第二橫上。

  軍:上面部分是“禿寶蓋”,不是“寶蓋頭”,最后一筆是“豎”。

  士:下面一橫要寫得比上面一橫短。

  肩:下面不要寫成“月”,而是要把“月”的第一筆變成“豎”。

  4.學生練寫兩個,教師巡視,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和執筆的姿勢。

  三、鞏固練習。

  1.隨堂聽寫本課生字:朱擔糧軍井戰士肩

  2.給生字組詞。

  糧軍井肩

  戰士擔

朱德的扁擔 篇10

  一、教學要求: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及以下詞語:出產、扁擔。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發學生對革命先輩的敬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識字、朗讀課文。

  2.難點:了解戰士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又不藏了。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四、教學準備:

  朱德同志像、扁擔圖片或實物、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勗拰,引出課題。

  1.談話。

  《吃水不忘挖井人》這感人的故事讓我們對關懷人民的革命領袖毛主席產生了敬愛之情,今天我們要認識另一位老一輩領導人。

  2.課件或圖片出示朱德像。認識“朱德”這兩個字。

  你們知識他是誰嗎?

  板書朱德。說說這兩個字怎么記。

  簡介朱德。

  3.這篇課文講的是關于朱德的什么事呢?

  板書:的扁擔請你們讀一下課題。

  4.課件或圖片出示扁擔圖,也可出示實物。認識“扁擔”這兩個字。

  這就是扁擔,誰知道用它可以干什么?

  “扁擔”這兩個字怎么記。

  [課題中“朱德”“扁擔”兩個詞里的四個字都是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其中有三個字是要求會寫的字。利用圖片,隨著出示課題分散識字。這樣字不離詞,音、形、義緊密結合,學生識記生字的效果好。]

 。ǘ┏踝x課文,認讀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

  要求:(1)圈出不認識的字,看拼音讀準字音。

 。2)標出自然段序號。

 。3)遇到不懂的詞句和問題作記號。

  2.小組學生互讀、互查、互教生字讀音,互相解疑。

  教師巡視,了解生字認讀情況。

  3.集體認讀生字詞。

  課件出示生字詞:井岡山同志一支隊伍不遠

  生產草鞋打仗

 。1)小老師教讀生字詞。

  要求:先讀詞中的生字,再讀詞。

 。2)開火車認讀。

  [生字放在詞語中認讀,有利于學生理解記憶。]

 。ㄈ┰僮x課文,整體感知。

  1.用手勢告訴老師,這課有幾個自然段。

  2.請三名同學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看誰能讀正確。其他同學認真聽,想想這課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先評讀,再說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糧。戰士把他的扁擔藏起來,后來朱德在扁擔上寫了“朱德記”三個字,大家就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擔了。]

  4.學生質疑,教師梳理學生的問題。

 。1)什么是“斗笠”?

 。2)“會師”“朱德記”“不料”是什么意思?

 。3)戰士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不藏了?

  5.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采用不同方式解疑。

 。1)利用實物、圖片、插圖解決以下問題:

 、俪鍪举N有“斗笠”詞語的斗笠實物或課件。

  一起讀讀這個詞。

  這就是斗笠,是用竹篾夾油紙或竹葉等制成的。用來遮陽光和雨。

  ②出示總司令帶著一支隊伍在井岡山和毛主席會師的圖片或課件。

  你們看,朱德同志帶領隊伍到了井岡山和毛主席的隊伍會合了,書上用的是什么詞。(會師)

  “會師”就是指幾支獨立行動的部隊在戰地會合。

 、圩寣W生看書上插圖。

  “朱德記”三個字寫在哪兒呢?(扁擔上)

  “記”在這里表示標志、符號。

  在扁擔上寫“朱德記”表示這根扁擔是誰的呢?(朱德的)

 。2)引導學生帶著質疑3讀課文,找有關的句子,初步了解戰士為什么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

 、僮寣W生帶著質疑3默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有關的句子。

 、谧寣W生讀有關的句子,說說戰士藏扁擔和后來又不藏的原因。

 。ㄒ驗閼鹗啃奶壑斓,所以要藏他的扁擔。后來大家敬愛他,不再藏他的扁擔。)

  板書:心疼敬愛

  (四)研讀、感悟、理解戰士為什么心疼朱德。

  1.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找找哪些地方讓戰士心疼,找出相關的詞句。

  2.小組交流。結合自己找的詞句,談看法,互相補充。

  3.集體交流。

  學生先讀找出相應的句子,然后抓住重點詞,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談看法,教師相機指導。

  重點研讀以下句子。隨學生發言投影以下句子,隨機在重點詞下面點點。

 。1)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是敵人。

  從“不遠”這個詞看出敵人離井岡山很近,是要進犯井岡山。朱德到山下挑糧會遇到危險。

 。2)從井岡山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傧胂搿拔辶铩笔嵌噙h,要走多長時間。(天不亮出發,開黑才能回來。)

 、诙盖偷母呱剑阌惺裁锤杏X?(難爬、累、喘不過來氣。)

  想想朱德還要挑著滿滿的一擔糧食走這樣難走的路就更難更累了。

  ③指導朗讀:評讀、賽讀。

  誰能把挑著糧爬這樣的山,來回走五六十里那種艱難的感覺讀出來。

 。3)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晚上,還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

 、僦斓麓┲菪,肩上擔的滿滿的一擔糧食,走那么難走那么長的山路,實在讓人心疼。

  ②朱德白天挑糧,晚上還不能休息,而且不是一個夜晚,是整夜整夜地研究打仗,他太累了,太辛苦了。

 、巯胂胫斓伦钚枰氖鞘裁矗浚ㄐ菹ⅲ

  ④讓學生進入角色。

  如果你是紅軍戰士,你會對朱德同志說什么?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由練讀,小組交流讀、個人展示讀。

  5.教師小結:戰士們看朱德同志天不亮就出發和大家一起去挑糧,天黑了才回來,晚上還要研究工作,實在太累了,大家怕累壞了他,就勸他不要去挑糧,可他還是堅持跟戰士一起去挑糧,戰士們看著心疼,就把他的扁擔藏起來了。

  第二課時

 。ㄒ唬R讀課文。

  上節課我們通過讀書、討論,知道了戰士心疼朱德,所以把他的扁擔藏起來。大家想,朱德找不到扁擔,沒辦法去挑糧,就可以多休息一會兒。

 。ǘ┭凶x讀課文,感悟理解。

  這節課,我們再認真讀書,找找大家因為什么敬愛朱德同志,而不藏他的扁擔。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請你們認真讀讀第三自然段,找找你是從哪些詞句中找到答案的。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體研討。教師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感悟理解。

  請同學們找出有關的詞句,讀一讀,說說自己的看法。

 。1)課件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僦斓聻榱瞬蛔尨蠹以俨厮谋鈸驮诒鈸蠈懥恕爸斓掠洝比齻字。

 、趶摹安涣稀边@個詞看出朱德這樣做是大家沒想到的。從這句話能看出戰士藏扁擔是擋不住他和大家一起挑糧,共度難關的決心。

  (2)課件出示句子:大家見了,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俅蠹冶凰陨碜鲃t,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動。所以越發敬愛朱德同志。

 、趶摹霸桨l”這個詞看出大家更加敬愛朱德了。

 、鄞蠹覍χ斓庐a生了敬愛之情,所以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④再聯系上文,想想大家都敬愛他什么?

  (勇敢、不怕危險和戰士同甘共苦等)

 、葜笇W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話。

  (三)總結談話。

  讀了《朱德的扁擔》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了戰士心疼朱德而藏他的扁擔。當大家看到“朱德記”三個字,被他以身作則,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動而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吨斓碌谋鈸肥侵斓峦疽陨碜鲃t、艱苦奮斗的象征。在1958年已是72歲高齡的朱德同志還親臨十三陵水庫勞動,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壩。

  (四)拓展。

  關于朱德同志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請你們課后收集有關他的故事,開個故事會。

  (五)指導書寫。

  1.讓學生讀、描字帖中的字,找出難寫的字。

  2.小組研究書寫方法。

  3.教師課件演示指導。

 。┎贾米鳂I。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收集有關朱德或其他革命先輩的故事、名言。

朱德的扁擔 篇11

  《朱德的扁擔》講述的是朱德同志和戰士們為了堅守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一起到山高路陡、距離遙遠的茅坪挑糧的故事。文章以“朱德的扁擔”為題,與細微處見精神,語言簡潔平時,娓娓道來,既展現了一位以身作則、吃苦在前的紅軍指揮官形象,也表現了戰士們對朱德同志的關心、敬愛之情。

  教學之前,我給學生們布置了查閱資料的作業,以便于孩子開門更好的理解本課內容。學生對于刻了字的扁擔一定充滿了好奇,因此著眼于這根扁擔的特別之處,引導學生層層剝筍,進而了解紅軍戰士不畏困難和朱德同志勇挑重擔的革命精神。再者,由于學生對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知之甚少,因而在教學本課時,讓學生做好了課前預習,向家長了解,或在家長的幫助下搜集關于朱德同志的資料,初步認識朱德,課中適時介紹朱德并交代當時的背景,補充講解當時井岡山的軍事形勢,雖寥寥數語但可以為理解課文內容提供幫助。

  在整體感知課文后,引導學生進行質疑:讀了課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提的問題很多,有詞語類:會師、草鞋、斗笠、山高路陡、井岡山根據地、儲備等;有問題類:大家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擔給藏起來呢?朱德同志為什么又找來了一根扁擔?朱德同志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擔上寫上“朱德的扁擔”五個字?等等。引發學生在讀中思,讀中悟。

  在第2自然段的教學中抓住關鍵句“從井岡山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來學習,通過聯系生活經驗,結合圖畫體會“挑糧路”之長、之險,“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這句話中的“爭”字表現了戰士們不畏困難、不怕吃苦、爭相挑糧的高漲熱情,進而體會戰士們不怕困難、爭相挑糧的精神。

  本課教學中,只學了前兩個自然段,我主要引導學生以督促2悟,并進行隨文識字,大多數同學對這兩個段落里的字詞掌握較好。

朱德的扁擔 篇12

  《朱德的扁擔》這篇課文旨在通過發生在朱德同志身上的一件小事,讓學生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和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因為課文講述的內容與學生生活的經歷相差甚遠,學生學起來比較吃力,教師教學也不容易把握分寸,教學起來比較辛苦。因此,我在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學生對于不常見的扁擔一定充滿了好奇,因此我著眼于扁擔的特別之處,引導學生層層剝筍,進而了解紅軍戰士不畏困難、朱德同志勇挑重擔的革命精神。再者,由于孩子對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知之甚少,因而在教學本課時,我讓學生做好了課前預習,告訴了學生朱德是新中國的十大元帥之一的有關知識,還讓學生查閱十大元帥的資料。上課時,我讓大家把查閱到的十大元帥的資料進行交流。加深學生對時代的理解,時代的認識,所以課前我又搜集了大量關于井岡山以及朱德的相關資料,并制成課件,通過圖片和導讀讓學生了解歷史,走進時代。

  本節課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課上同學們讀書熱情,積極發言,敢于挑戰,課下給家人講了《朱德的扁擔》這個故事,以及閱讀了與朱德有關的革命故事,在孩子們心中注入了革命英雄人物的種子,讓他們走進了歷史,走進了那個艱苦奮斗的年代,讓他們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輩無私奉獻的結果!

  本節課采用的教學方法有,讓學生課前預習,結合課文拼音,加上與同學合作,師生合作,利用多次識讀、再認等方式,認識本課生字!

  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根據詞語手冊,觀看課件圖片,師生討論等方式來理解“山高路陡”等詞意,讓學生體會挑糧上山的艱難困苦!體會戰士和朱德挑糧的艱辛,正是這種原因,戰士是“藏”扁擔,朱德是“找”扁擔,兩大對比,兩大主線來講《朱德的扁擔》這個故事!以此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我先讓他們在小組互相說,然后在全班交流。

  讓學生在對比中體會戰士對朱德是愛戴和關心,朱德對戰士是愛護之情!這種同甘同苦的精神正是革命的最寶貴的精神,值得學生細細體會,永遠學習!

  最后讓學生演一演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塑造角色走進歷史,體會人物情感!

  總之,在解決教學難點的過程中,始終從重點內容入手,一開始從課文中的'遣詞中明白了挑糧的艱難,需要的是年輕力壯的戰士才能勝任。朱德年紀大了,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堅持要去,從而體味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敬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朱德的扁擔 篇13

  《朱德的扁擔》講的是為了堅守井岡山根據地,粉碎敵人圍攻,朱德同志和戰士們一起到山高路陡、距離遙遠的茅坪挑糧食的故事,表現了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也表現了戰士們對領袖的關心和敬愛。為了讓孩子們徹底感受到朱德同志的這種品質,我采用了觀察插圖與分析人物行動的方法:

  一、仔細觀察插圖,感受朱德的品質

  在弄清了為什么要去挑糧、朱德同志的身份的基礎上,讓孩子們認真觀察文中插圖,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

  起初,孩子們都沒有仔細觀察,只說看到了朱德同志也和其他戰士一起挑糧。我提醒孩子們要仔細觀察圖的每一個地方,每一個細節都不要放過,經過提醒,孩子們的觀察細致多了。

  有的說看到了朱德挑著糧食走在了最前面;有的說朱德的籮筐里滿滿的,一定很沉;有的說朱德穿著草鞋,戴著斗笠,和戰士們沒有任何區別;有的說周圍雜草叢生、山高路陡,但是朱德同志始終微笑著,他一定感覺和戰士們在一起很開心……說了很多。

  從圖中,孩子們看到了朱德同志作為一個將領,始終和戰士們在一起,沒有上下之分,他們感受到了一個親切的朱德,一個嚴格要求自己的朱德,一個沒有架子的朱德,一個以身作則、與戰士同甘共苦的朱德。

  不需要太多的言語,從圖中,孩子們就能基本感受到朱德的高貴品質。

  二、認真分析朱德的行動,體會朱德的品質

  在學習課文內容時,我始終引領孩子分析朱德的行動來體會朱德的品質。

  我先讓孩子們數一下第三小節共有幾句話,孩子們數出了7句,然后我們就一句句來分析。重點分析朱德的穿著、戰士們與朱德的舉動。

  其中,戰士們與朱德的舉動是重中之重,我問孩子們戰士們為了體諒朱德同志,想出了什么辦法?

  大家一起分析出了:勸、藏,我又問孩子們:當戰士們勸朱德不要去挑糧食時,朱德有怎樣的行動?當戰士們藏了朱德的扁擔之后,朱德同志又有怎樣的行動?

  孩子們從文中的“不肯”與“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并寫上了?朱德記?三個字”體會到了朱德的高貴品質。

  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地體會朱德的高貴品質,我們還即興編排了課本劇,從孩子們的對話中,我也感受到了孩子們對人物形象的理解。

朱德的扁擔(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6朱德的扁擔

    教學目標1.會認15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學習課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教學重點1.會認15個生字和1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

  • 13、朱德的扁擔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人民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熱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 朱德的扁擔(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士一起挑糧的生動故事,體會革命領袖身先士卒,與戰士同甘共苦的品質,感受戰士們對朱德同志的敬愛之情。2、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出山路的艱險,挑糧的艱難, 讀出朱德和戰士間的情。...

  • 13,朱德的扁擔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詞,認識二會字.理解"會師","根據地","圍剿"等,知道五六十里到底有多長.2,讓學生了解朱德同志不管工作多么忙,還和戰士們一起爬山挑糧,從而教育學生熱愛朱德同志,并學習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

  • 朱德的扁擔

    主備人 集備教師: 學科 語文 課題:13朱德的扁擔 課型:新授 知識點 學情分析 知識點:初步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學情分析: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學生只有在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

  • 13、朱德的扁擔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朱德、扁擔、堅守、圍攻、必須、勸、粉碎、山高路陡”等詞語的意思。3、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

  •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案(精選13篇)

    一、 讀背成語1.師談話激趣:成語是漢語的精華,一個人如果從小就誦讀它,他的語言能力就會得到鍛煉、 提高,文化知識也會越來越豐富,這學期我們就開始練習“讀背成語”這種童子功。2. 學生借助拼音試讀4條成語。...

  • 像媽媽一樣的鼓勵——《上天的螞蟻》案例分析(精選14篇)

    【背景】一次校外聽課,教師執教的課文是《上天的螞蟻》。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通過對一只小小的螞蟻立志憑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從通天樹爬到天上的故事,贊揚了螞蟻敢于立大志,為實現遠大志向而一往無前的精神。...

  • 抓住重點難點 突出教學特點《三只白鶴》說課小議(通用12篇)

    說課就是對同行口述所要上的課:介紹教材,闡述教法,說明依據。(后兩者可以融在一起說)說課的目的在于通過互相交流,達到共同提高。由于說課面對同行,時間有限,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機械地對照說課條款逐項予以詳盡敘述,而必須根據...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二三区不卡 | 欧产日产国产精品v原神 | 综合激情五月丁香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精品视频 | 熟妇好大好深好满好爽 | 免费成人高清在线视频 | 亚洲视频管 | 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av | 国产黄a三级一国产小仙女视频 | 久热RE这里精品视频在线6 | 粉嫩呦福利视频导航大全 |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视频 | 欧美色图10p |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 | 色视频91|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A片 | 欧美写真一区 | 欧美XXXX做受欧美1314 | 超碰人人91 |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2020 |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 国产乱搞| 免费的m3u8在线观看 | 99热r |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视频 | 欧美一级黄色小说 | 亚洲视频2 | 黑人巨大亚洲一区二区久 | 最近免费中文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特黄特色大片免费播放 | 四虎影视在线观看视频 | 伊人逼逼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限公司 | 色吊丝2288sds中文字幕 | 呻吟国产av久久一区二区 | 欧美在线天堂 | 日本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