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 《不懂就問》(通用13篇)

《不懂就問》

發布時間:2023-12-28

《不懂就問》(通用13篇)

《不懂就問》 篇1

  【學習導航】

  學會生字新詞,讀準字音,并能正確書寫;認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碰到不懂的問題要問。

  【應知應會】

  1.讀拼音寫詞語、句子。

  liánɡ hǎo  yǎnɡ chénɡ  sī xiǎnɡ    wū yā

  (   ) (    ) (   )   (  )

  sūn zhōnɡ shān xué xí hěn rèn zhēn.

  xué xí shí yào duō sī duō wèn.

  2.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并組詞。

  刂( )(    )        讠 ( )(    )

  ( )(    )           ( )(    )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流利地(  )  認真地(   ) 仔細地(   ) 厲聲地(   )

  【綜合練習】

  4.填一填,選一個詞語造句。

  一聲不響   一字不錯   一( )不( )  一( )不( )

  (      )                                          

  【開放探索】

  5.學習時遇到困難,我會                                                   

  6.有關學習的格言警句可真不少,我最喜歡的是                                                                                  

  我現在正在讀_______這本書,一共____頁。今天我讀到了___頁。我最喜歡的詞或句子是________。

  好習慣之一:養成不懂就問的良好學習習慣。

  參考答案:

  1.良好  養成  思想  烏鴉  孫中山學習很認真。  學習是要多思多問。

  2.利(流利)  剛(剛才);識(認識)  誦(朗誦)

  3.流利地背  認真地聽  仔細地講  厲聲地問

  4.一絲不茍  一塵不染  造句略

  5.略

  6.略

《不懂就問》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22個生字,會寫10個漢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在閱讀中獨立認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和朗讀課文,培養學生愛問、敢問、進而培養學生會問、善問。

  3、將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使學生感悟到不懂就問的益處,培養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好問”的習慣,把不懂就問化為學習的自覺行為和生要的學習方式。

  教學難點:讓學生懂的不懂就問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方法:朗讀法、調查法

  教學準備:收集關于孫中山的故事,生字,詞卡片。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談話。同學們,在你們的平時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不解或不知道的情況?你是怎樣做的呢?這節課我們通過學習來認識一個人物,他就是有這不懂就問這樣一個學習習慣。我們一起到書上了解一下吧。

  二、新授

  自學

  1、自讀識字。說說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怎樣解決。

  不會的字可問周圍的人,查字表中的拼音,聯系上下文猜一猜,查字典。

  讀文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字。

  2、識字反饋:把自己新認識的字讀給周圍的伙伴聽,并做一次小老師考考別人。

  識字

  讀卡片:要求如果遇到自己不熟的字要誠實大膽地舉起手向老師示意。這樣把學生熟悉的與不熟的字進行分類,可以只在黑板上貼出不熟的生字,再重點進行鞏固練習。

  交流

  1、自讀思考: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每段有幾名話?

  2、自主合作:以小組為單位,自主讀文。每小組可經通過討論找出不同的讀文主法如齊讀:分段讀

  誦讀

  以小組為單位,用不同的讀文方法匯報讀文。

  評價

  1、鞏固字音,理解字義,認讀10個生字并擴詞。

  2、由學生自己挑選出能獨立學會的較簡單的字如:孫、思、呆、例、等,并向其他同學介紹學習方法。學習可能會用拆分部件或通過熟字學生字的方法學習

  3、學寫生字:為了把字寫漂亮,大家一起來找一找,應注意哪些地方?和老師一起寫一寫,并比一比找出不足,不斷改進。

  第二課時

  一.新授

  交流

  再次感知課文,明確學習目的。

  1、再次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說說讀過這篇課文,你有什么問題?

  2、教材為什么要選這樣一篇課文讓我們來學習呢?

  寫字

  交流學習較難的生字。

  1、認讀學過的及沒有學過的生字并擴詞

  2、向困難挑戰,看誰能教會大家如何寫這幾個較難的生字

  3、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把字寫漂亮。

  練習

  照樣了說一說背誦地背誦地背誦

  地聽地說地

  口頭練習說一說,看誰說最合適,大家來評一評。

  1、學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你是怎樣做的?

  (1)你遇到過哪些問題不懂,你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

  (2)因為你好問,你得到了哪些益處(損失)

  教學反思:

《不懂就問》 篇3

  課題 不懂就問 課的類型 新授 日期   主 備 人 周潔 自我參與程度80 %   預設目標 1、能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認讀8個生字,積累8個詞語;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描摹和臨寫“私”等6個生字。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學習邊讀邊思考:想想為什么孫中山明知會挨打,還要向老師提問題。。 3、知道不懂就問是人的美德,更是學習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能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認讀。   教學難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懂得不懂就問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修改內容用紅色)   環節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體現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細讀課文,深入了解。   四、復習鞏固,課外拓展                       師:小朋友,我們在學校里學到了許多知識。而在古時候,人們把學校稱為“私塾”。 1、 板書并學習:私塾 師:以前,孩子們在私塾里是怎樣讀書的呢? 2、 出示第二小節。 3、 交流讀后的感受。 師小結:那時候的私塾老師一般都比較嚴厲,誰不聽話或不認真讀書的話,還會挨老師戒尺的打。上課時,學生大多不敢向老師提出問題。可是,孫中山卻敢于不懂就問。 4、 揭示課題:46、不懂就問 5、 學習生字:懂 過渡:這個故事到底講了些什么呢? 1、學生輕聲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讀通句子。 2、指名學生讀課文,教師隨機正音。 重點指導: 糊涂:“涂”在詞語中念輕聲。 詳、段:復習三拼音 霎:注意讀準翹舌音。 3、指導學生用簡單的幾句話來概括課文內容。 師:那時候在私塾上課,先生從來都是讓學生讀、背課文,至于書里的意思,從來是不說的。可孫中山想,這樣糊里糊涂的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就向他的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這是一個什么問題呢? 1、出示句子:于是,他壯著膽子站起來,問:“先生,您剛才讓我們背的這段肯問是什么意思?請您為我們講講吧!” 1教師引讀第3小節。 2理解“壯著膽子”的意思,體會孫中山此時緊張的心情。(初步感受孫中山明知可能會挨老師的打,但仍然勇敢地向老師提出問題的可貴精神。) 2、當他提出自己的問題后,老師和同學又是怎樣的呢?再讀課文4-8節。 3、學生讀后交流,教師隨機板書。 1板書: 同學們:嚇呆了、鴉雀無聲 老師:拿著戒尺、厲聲       收起戒尺、擺擺手、讓孫中山坐下       講得很詳細 師:老師為什么沒有打孫中山?(因為孫中山一字不漏地把課文背了出來。體會孫中山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好學生,因此,老師沒有用戒尺打他。) 2隨機指導: 鴉雀無聲:結合課文內容說說“鴉雀無聲”的含義。 厲聲:區分“厲”和“歷” 一字不漏:教師在田字格里范寫“漏”字,生書空,再在田字格里描寫一個。 戒尺:查字典理解。 4、朗讀課文4-8節。 師:既然孫中也怕挨打,那為什么還要向老師提問的呢? 5、學生交流后出示句子: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6.明白道理:不懂就問是人的美德,更是學習的良好習慣。   1、 用游戲的方式鞏固生字新詞。(游戲自定) 2、說話練習:說一個“不懂就問”的事例,可以說自己,也可以說別人。 3、拓展作業:了解孫中山的其他故事。                                            指名說。   自由交流。                     齊讀課題       自學。     請讀。 自由交流   請讀,小老師帶讀。 書空。     找朋友。   開火車讀,比賽讀,去拼音讀。   讀,標,核對。 交流。         師生對讀。   師生配合說話。     讀文,思考,交流。                                     師生配合讀文。 齊讀句子。 男女生輪讀句子。           指名說 ,點評,指名說 大組交流       由于“私塾”這個詞對現在的孩子來說比較陌生,由學校這個話題引出“私塾”,然后自然導入課文。這樣的情景創設,使學生輕松愉快地進入到學習情境中,真正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這個環節中,應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概括,目的是初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在讀熟、讀好句子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來理解、感受孫中山明知可能會挨老師的打,但仍然勇敢地向老師提出問題的可貴精神。     目標達成度   未達成 相應措施 參考資料 板書設計 不懂就問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同學們:嚇呆了、鴉雀無聲                        不懂就問 老師:拿著戒尺、厲聲                   收起戒尺、擺擺手、讓孫中山坐下                  講得很詳細            

《不懂就問》 篇4

  知識與技能

  1.認讀本課12個生字,會寫本課10個生字。

  2.自由讀課文,學會質疑。善于提問,在提問中了解課文內  容。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由拼讀、書寫掌握新字新詞。

  2.通過讀、問、議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懂就問。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新字、新詞。

  2.養成愛提問的好習慣。

  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讀12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自由讀文,粗知文章內容。

  教學重、難點:認字、寫字。

  教學方法:自學與討論相結合

  教學用具:1.孫中山畫像的掛圖

  2.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 教師出示孫中山畫像。

  2.提問:你們認識這是誰的畫像嗎?學生自由回答后,教師總結。對,這就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畫像。

  他是廣東人,生于1866年,于1925年因病去世。早年就有志反清。曾任中國同盟國臨時大總統。遺囑主張,“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同學們,你們想知道這位偉大的人物小時候是怎樣求學的嗎?請大家打開書看《不懂就問》一文。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畫出本課的生字。

  三、學習生字

  1.自由拼讀,先自行消化較容易的生字。

  2.出示要求認讀的生字卡片

  (1)讓讀得好的學生領讀。

  (2)同桌互相認讀、互相教。

  (3)開火車認讀生字。

  3.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卡片

  (1)先認讀,然后組詞。

  (2)學生互相講講生字的識記方法

  如:孫→(子)+(小)→孫(孫子)

  誦→通—+→誦(背誦)

  ……

  (3)學生學寫生字

  四、再讀課文

  剛才我們已經學會了本課的生字,那么讀起課文來應該很輕松。

  1.自由讀課文,要求做到正確、流利。

  2.齊讀課文。

  3.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匯報后,教師歸納:

  孫中山在私塾時,不僅會背書,還敢于向老師提問,老師為學生回答了問題,孫中山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填空:

  孫中山從此養成了( 良好的學習習慣  ),這個習慣就是(不懂就問   )。

  六、布置作業:

  1.抄寫本課生字。

  2.熟讀課文。

《不懂就問》 篇5

  教學目的:

  1、讓學生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的生字。

  3、讓學生理解糊里糊涂、私塾、搖頭晃腦的意思。

  4、通過學習這篇課文讓學生養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的第二自然段讓學生學習。

  教學難點:

  讓學生懂的不懂就問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方法:

  朗讀法、調查法

  學法指導:

  指導學生自讀自晤,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問。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認讀生字

  1、讓學生借助拼音讀認讀生字。

  2、說說在生活中哪里見到過這個字。

  3、給認讀生字組詞。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讓學生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圈起來。

  2、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內容。

  3、教師點評。

  三、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讓學生說說在生活中哪里見到過這個字。

  3、讓學生口頭組詞。

  4、分析生字的寫法。

  四、指導書寫

  板書設計:    不懂就問

  sún sòng sī lì gāng mā  Yā  Yǎng liáng

  孫  誦  私  利  剛  嗎   鴉   養   良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了解意思

  1、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說說你懂得了什么。

  2、找出你喜歡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讀。

  3、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二、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1、學生針對自己不懂的問題進行討論。

  2、對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給以指導。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讓學生理解“講解、糊里糊涂、搖頭晃腦的意思。

  三、擴展活動

  1、說說孫中山不懂就問的好習慣對你有什么影響?

  2、你平時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不懂的問題是怎么做的?

  四、小結課文

  說說你學習了不懂就問這篇課文之后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不懂就問

  不懂的事情

  就主動的問

  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不懂就問》 篇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的生字。

  3.讓學生理解糊里糊涂、私塾、搖頭晃腦的意思。

  4.通過學習這篇課文讓學生養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的第二自然段讓學生學習。

  教學難點:

  讓學生懂的不懂就問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策略:

  朗讀法、調查法。

  教學準備:

  指導學生自讀自晤,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問。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認讀生字

  1.讓學生借助拼音讀認讀生字。

  2.說說在生活中哪里見到過這個字。

  3.給認讀生字組詞。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讓學生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圈起來。

  2.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內容。

  3.教師點評。

  三、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讓學生說說在生活中哪里見到過這個字。

  3.讓學生口頭組詞。

  4.分析生字的寫法。

  四、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精讀課文,了解意思

  1.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說說你懂得了什么。

  2.找出你喜歡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讀。

  3.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二、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1.學生針對自己不懂的問題進行討論。

  2.對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給以指導。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讓學生理解“講解、糊里糊涂、搖頭晃腦的意思。

  三、擴展活動

  1.說說孫中山不懂就問的好習慣對你有什么影響?

  2.你平時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不懂的問題是怎么做的?

  課堂總結

  說說你學習了不懂就問這篇課文之后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不懂就問

  不懂的事情 就主動地問

  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不懂就問》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7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在閱讀中獨立認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將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使學生感悟到不懂就的 意處,養成“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書寫正確。

  2、讀懂課文,培養好習慣。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孫中山先生畫像,提問:畫像上的人物是誰?你知道有關他的什么知識嗎?

  2、 結合學生回答,簡要介紹:孫中山先生是我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一位偉大的革命家,他創立同盟會,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懷念,他的家鄉也因他改名為“中山市”。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一篇課文講的就是孫中山先生小時候在家鄉上學時發生的故事——《不懂就問》。(板書課題、指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提示方法:借助字典自己獨立或與同桌合作完成識字,    練習讀通課文

  2、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讀了課文你想問什么?(培養學生“愛問”、“敢問”的習慣。)

  三、鞏固生字,學習詞語。

  1、 聽老師讀課文,在課文里把生字詞用橫線劃下來,同桌互相認讀,檢查自學情況。

  出示詞語:

  背誦、 意思、 照例、 段落、 糊涂 、搖頭晃腦、 鴉雀無聲、

  拿著、厲聲、 既然 、養成、 良好、 流利

  2、學生自讀,然后指名開火車讀,教師相機正音。齊讀詞語兩遍。

  3、在這些詞語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讓學生自己提出不理解的詞語,由學生自己解決。)重點理解“搖頭晃腦”、“鴉雀無聲”、“厲聲”這三個詞語的意思?可用動作表示?

  4、抽讀生字卡,并用所讀生字組詞。

  四、細讀,理解課文

  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課文。

  2、這段中,你有什么不懂的 ?(學生發言討論,根據學生發言學習課文。)主要有:什么是“私塾”?相機學習后文中的“戒尺”。(讓孩子了解在“私塾”讀書的常規,與學校學習的不同。)

  3、指名朗讀,注意逗號,句號的停頓。師生共同評議。

  過渡:正因為“先生從來不講書里的意思”,所以有一天在私塾里發生了一件事,是什么呢?讓我們快學習后面的課文吧。

  學習2—7自然段

  默讀課文2--7段課文。思考討論一下問題:

  1、孫中山為什么要向先生提問?為什么孫中山提問的舉動把同學都嚇呆了?

  2、先生聽到孫中山的問題后,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呢?

  3、詞語練習

  (1)“背誦”可以說“認真地背誦”還可以說(     )地背誦。

  (      )地讀書      (      )地  聽

  (      )地  說       (   )地(   )

  (2)“一字不錯地背出來”  還有“一聲不響”  你還能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嗎?一不( )

  4、生講的“學問學問,不懂就問”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這句話?

  5、 分組討論:學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你是怎么做的?學習中不懂就問有什么好處?

  6、組匯報,各抒己見

  7、 指導朗讀課文最后一段,注意逗號和句號的停頓。

  教師范讀,引導學生區別逗號和句號停頓的時間長短,感受朗讀的頓挫;

  學生自讀,指名讀。

  8、自讀全文,注意讀出不同標點符號的表情。

  9、學完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五、小結全課,布置作業

《不懂就問》 篇8

  說課:

  《不懂就要問》是一篇略讀課文,講的是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里讀書,為了弄懂書里的意思,大膽地向先生提出問題的事。課文贊揚了孫中山勤學好問的品質。

  本文的學習重點是了解孫中山小時候是怎樣勤學好問的。課文的學習難點是理解“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的意思。

  1、教學時要激發興趣,讓學生自己多讀。要把閱讀提示中關于孫中山生平的介紹和提出的兩個問題聯系起來,讓學生讀一讀,想一想。引導學生讀課文時提出問題,并試著自己解決問題。

  2、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可采取分角色朗讀的方式讀課文,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要注意問句、感嘆句,根據句子所表達的意思讀出不同的語氣。

  3、本單元的訓練要點是“讀課文,邊讀邊想”,在教學時,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通過解決“為什么孫中山明知道要挨打,還要向老師提問?”這個問題,使學生知道孫中山從小就勤學好問,懂得認真讀書、不懂就問是我們應該具備的學習習慣。

  不懂就問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8個,積累8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文章主要內容,知道不懂就問是學習的好習慣。

  3、學習邊讀邊思考:為什么孫中山明知會挨打,還要向老師提問?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以前的孩子在哪里讀書,怎樣讀書的嗎 ?

  交流,出示(媒體1),課文第二小節:

  以前,小孩子大多在私塾上課。那時候上課,先生念,學生跟著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樣。學生讀熟了,先生就讓他們一個一個地背誦。書里的意思,先生從來不說。

  指名讀,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媒體2)了解“私塾”    學習“誦”

  2、師:確實在私塾里,先生指揮讓學生跟著念書、背書,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就是講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讀書的故事。

  出示(媒體3)介紹 孫中山

  3、出示課題(媒體4)

  39 不懂就問

  指名讀,學習“懂”,齊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那么孫中山究竟哪里不懂,提出了怎樣的問題?請同學們打開書,輕輕地讀讀課文,出示(媒體5 )    要求:讀準字音,認清自形,把課文讀通順。

  思考:孫中山哪里不懂,提出了怎樣的問題?

  2、出示(媒體6)詞語

  值得   厲聲   詳細   段落   膽子      

  一字不漏   糊里糊涂   背誦

  搖頭晃腦   鴉雀無聲   挨打   既然

  指名小老師領讀,齊讀。

  學習生字:段 :書空左半部分

  厲 :你要提醒大家什么?比較“歷”

  3、指名分節讀課文,思考剛才的問題。

  三、再讀課文,體會人物品質。

  1、孫中山有什么不懂,他提了什么問題?

  交流,(出示媒體7)

  于是,他壯著膽子站起來,問:“先生,您剛才讓我們背的這段課文是什么意思?請您為我們講講吧!”

  指導讀,學生質疑,或老師提問:孫中山為什么要壯著膽子問?

  齊讀。

  2、當孫中山提出問題后,同學們和老師的反應怎么樣?出示(媒體8)課文3~8

  用直線畫出同學們的反應,用曲線劃出老師的反應。

  指名交流同學的反應,出示媒體9

  這一問,把正在           念書的同學們嚇呆了,課堂里霎時    。

  質疑,或老師提問:同學們為什么會嚇呆了?(他們會想什么?)

  “ 鴉雀無聲”是什么意思,非常安靜還可以怎么說?

  交流老師的反應,媒體9 課文3~9節

  理解“厲聲”

  分角色讀5~7,師讀8

  師:老師的態度前后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不一樣?

  3、師小結:正因為孫中山的勤學好問,是先生轉變了態度,讓我們一起來讀讀3~8節, 再體會一下當時的情景。

  4、后來,有個同學問孫中山:“你向先生提問題,不怕挨打嗎?”

  出示媒體10 課文9~10

  他是怎么回答的?

  出示媒體11

  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指導讀句子,思考:為什么孫中山明知道要挨打,還要向老師提問?

  (學習認真,學了就要弄明白,勤學好問)

  5、小結:

  孫中山勤學好問,敢冒被老師打的危險;沈括勤學好問,為解謎團親自上山觀察;想他們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出示媒體12

  名人勤學苦練的小故事

  教學反思:

  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是:讀課文,邊讀邊思。本課是本單元的第五篇課文。在本課閱讀教學時,我以此訓練點為重點,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通過閱讀、思考,使學生解決問題,理解課文。教學時,教師提出了問題,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邊讀課文邊思考:為什么孫中山明知會挨打,還要向老師提問題),學生就很快地進入了自主學習中,他們各自獨立地邊讀、邊想、邊劃,動眼、動手、動腦。在學生自讀時,教師應通過巡視,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如:哪些學生已能解答問題,哪些學生在解答問題時遇到了困難。從而對下一步的學習做好準備。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不單單是老師講出來的,還要有學生去讀、去悟。因此,課堂上要給學生更多的地讀的機會,教師則是通過學生的朗讀,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理解、感悟和積累。本課教學中,對教材作了精心的處理,注重從整體著眼,明確課堂的難點和重點,圍繞“為什么孫中山明知會挨打,還要向老師提問題”這個主問題展開朗讀教學的,學生把討論解決這個問題作為中心目標,避免了課堂上的“碎問碎答”,學生在反復地朗讀(初讀、研讀、品讀)最終體會到“不懂就問是人的美德,更是學習的良好習慣。”的真正含義。

《不懂就問》 篇9

  教學目標:

  1、能識記11個生字;正確書寫“懂、念、段、糊、涂、晃、呆、雀、厲、漏、詳”11個生字。積累8個詞語。

  2、學習邊讀邊思考。朗讀課文,想想為什么孫中山明知會挨打,還要向老師提問題。

  3、正確朗讀課文;說一個“不懂就問”的事例。

  4、明知不懂就問是人的美德,更是學習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識記11個生字,正確書寫6個生字。懂得不懂就問是人的美德,更是學習的良好習慣。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小朋友,我們在學校里學到了許多知識。而在古時候,人們把學校稱為“私塾”。

  1、 板書并學習:私塾

  師:以前,孩子們在私塾里是怎樣讀書的呢?

  2、 出示第二小節。

  3、 交流讀后的感受。

  師小結:那時候的私塾老師一般都比較嚴厲,誰不聽話或不認真讀書的話,還會挨老師戒尺的打。上課時,學生大多不敢向老師提出問題。可是,孫中山卻敢于不懂就問。

  4、 揭示課題:39、不懂就問

  5、 學習生字:懂

  過渡:這個故事到底講了些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聲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讀通句子。

  2、指名學生讀課文,教師隨機正音。

  重點指導:

  糊涂:“涂”在詞語中念輕聲。

  詳、段:復習三拼音

  霎:注意讀準翹舌音。

  3、指導學生用簡單的幾句話來概括課文內容。

  三、細讀課文,深入了解。

  師:那時候在私塾上課,先生從來都是讓學生讀、背課文,至于書里的意思,從來是不說的。可孫中山想,這樣糊里糊涂的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就向他的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這是一個什么問題呢?

  1、出示句子:于是,他壯著膽子站起來,問:“先生,您剛才讓我們背的這段肯問是什么意思?請您為我們講講吧!”

  (1)教師引讀第3小節。

  (2)理解“壯著膽子”的意思,體會孫中山此時緊張的心情。(初步感受孫中山明知可能會挨老師的打,但仍然勇敢地向老師提出問題的可貴精神。)

  2、當他提出自己的問題后,老師和同學又是怎樣的呢?再讀課文4-8節。

  3、學生讀后交流,教師隨機板書。

  (1)板書:

  同學們:嚇呆了、鴉雀無聲

  老師:拿著戒尺、厲聲

  收起戒尺、擺擺手、讓孫中山坐下

  講得很詳細

  師:老師為什么沒有打孫中山?(因為孫中山一字不漏地把課文背了出來。體會孫中山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好學生,因此,老師沒有用戒尺打他。)

  (2)隨機指導:

  鴉雀無聲:結合課文內容說說“鴉雀無聲”的含義。

  厲聲:區分“厲”和“歷”

  一字不漏:教師在田字格里范寫“漏”字,生書空,再在田字格里描寫一個。

  戒尺:查字典理解。

  4、朗讀課文4-8節。

  師:既然孫中也怕挨打,那為什么還要向老師提問的呢?

  5、學生交流后出示句子: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齊讀句子。

  (2)男女生輪讀句子。

  6、 明白道理:不懂就問是人的美德,更是學習的良好習慣。

《不懂就問》 篇10

  之一

  文欣

  教學目標 :

  1. 認識本課17個生字,會寫9個漢字,用撲克憶喜歡的方法識字。在閱讀中獨立認字。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愛問、敢問、進而培養學生會問。

  3. 將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使學生感悟到不懂就問的益處,養成“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好問”的習慣,把“不懂就問”化為學習的自覺行為和重要的學習方式。

  教學難點 :

  培養學生“好問”的習慣,把“不懂就問”化為學習的自覺行為和重要的學習方式。

  教學流程:

  一、 談話導入  

  同學們,在你們平日的學習生活中,有沒遇到過不了解或者不知道的情況?你是怎么樣做的呢?這節課我們通過學習來認識一個人物,他就有著“不懂就問”的學習習慣。我們一起到書上了解一下吧!

  二、 自學自主讀文,提示學生學字方法,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識字。

  三、 識字分類識字,注重實效。

  四、 交流,整體感知

  1、 自讀思考:讀文后的感受

  2、 自主合作:以小組為單位,自讀課文。如齊讀、分角色讀、分自然段、表演讀文等。

  五、 誦讀小組匯報讀文,共同感知課文。

  六、 寫字

  1、 自主學習較簡單的生字。

  2、 交流學習較難的生字。

  >

《不懂就問》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2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按照“閱讀提示“的要求獨立閱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3.了解孫中山對待學問的態度,學習他勤學好問的精神。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出示孫中山先生的畫像)這位偉人,大家認識嗎?他就是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

  2.簡介孫中山先生生平事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介紹孫中山先生少年時候學習生活的課文。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劃出不懂的地方。 2.讀了這篇課文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三)研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讀了這篇課文之后,課文中的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3.討論:你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孫中山勤學好問?

  4.集體交流閱讀心得。

  5.指導朗讀課文。

  6.這篇課文你讀過之后想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7.討論交流:你在平時的學習中,怎樣做到勤學好問?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不懂就要問》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五)布置作業

  收集有關孫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六)板書設計

  不懂就要問

  不懂   →  提問  →  理解

《不懂就問》 篇12

  大家好!我是來自沈河區二經二校的教師孫凱,很高興能有這樣一個機會與各位老師探討課堂教學。我所要向大家匯報的這一課的教學設計一定會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我愿意把這幾年細心鉆研所總結出的成果展示給大家和大家共同探討,同時我也希望這種探討能是互動形式的,如大家有異議可以直接提出或會后和我探討,我都會十分歡迎。

  我要說的是二年級本學期的第一課《不懂就問》。

  第一環節:導入

  這是本學期的第一課,我們要考慮到可能會有很多的學生早已有所預習,因此,直接的引領學生進入課文會比繞著圈子設計問題導入更有親切感。我是這樣設計導語的:今天我們要來共同學習第一課,知道講的是誰的故事嗎?都有哪些同學事先讀過課文了?不錯,你們所做的就可以稱作是課前預習了。說說你除了讀文,還做了哪些準備?那么就讓我們來共同了解課文吧!之所以設計這樣的導語,我是這樣想的:1.使學生感覺到不是老師繞著圈子帶著他們走,而是和老師站在一起共同探索著向前走,這樣便于提高學生參與的主動性。2.學生已經到了二年級,長篇課文漸漸的增多,預習便會起著重要作用(有的老師可能已經在做了),它可節省許多課上的寶貴時間,因此我覺得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應該提高預習的意識。那在平時操作的過程中,可以找一些預習比較好的學生做介紹,慢慢的向其他學生滲透如何去有效的預習。這樣下來,老師教的輕松,學生學得的也很有成就感。另外,對于導入部分還有一點小建議,就是可以讓學生做課前的調查與收集有關“孫中山”及“舊的教學”的一些相關的信息,這樣除了有助于課上教學,還可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環節:自讀課文,自主識字

  每運行到自學的這一環節時,我都會事先提出或引導學生自主找出幾點自學要求,便于他們有目的的、有效的去讀文。具體有以下兩點要求:1.自選讀文方法:提倡讓學生在原來指讀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引導他們劃讀、大聲讀或默讀。2.自選識字方法:聽、問、查、猜,這是我和我班學生慣用的幾種方法,相信還有很多老師會有更多的識字方法。在自學的過程中不排除有的學生選擇自己一貫使用的方法,這里教師在尊重他們的選擇的基礎上應該適時的去加以引導,幫助他們掌握多種學習方法,以適應不同情況下的要求。本課可多滲透些“查字典”的內容,其原因是:1.本冊教材沒有查字表。2.上學期已初步學了查字典,本學期應該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進一步提高學生查字典的熟練程度,盡早幫助學生實現獨立閱讀。因此,課前要準備好字典。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們要調動學生查字典的興趣,幫助他們發現字典中的樂趣,使他們愿意用字典。在明確了有關讀文和識字的要求后,便可由學生進行自學了,教師也要適時的關注學生的自學情況。

  第三環節:認讀生字詞,聯系實際理解字詞義,學寫一部分生字。

  教師需事先準備好課件或生字、詞卡片。我通常是帶領學生先認詞,再認字。這么做是因為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認字比單一的識字難度會低一些。生活中我往往有這樣的體驗,例如:在記不清“頹”字如何寫時,我會找出它的詞語“頹廢”,這樣就可以把“頹”字從具體的語境中提取出來。

  1.認詞:在認讀詞語的過程中,我通常是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來識記。例如:在本課中,我設計認讀“背誦”一詞時,問學生:“你會背誦哪些古詩或成語?你能給你周圍的伙伴背一首或一句嗎?”在潛移默化中學生即能學會使用“背誦”一詞,又加強了對古詩及成語的積累,同時在交流中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在認讀“糊涂”一詞時,我設計引領學生說這樣一句話:我做事從來不糊涂,一向很清醒。在這句話里,學生會有很多的收獲,如:近義詞反義詞、“涂”字在詞語中的輕聲以及自信心的建立,也許還會有更多的我們看不到的收獲。“搖頭晃腦”和“嚇呆”一詞可讓學生做動作,做表情來理解詞義,當然,這兩個詞的意義決不是僅此而已,它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因此在讓學生說說這兩個詞在什么情況下用比較合適,進一步體會詞語的內在含義,并幫助學生學會使用。而“鴉雀無聲”一詞則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字面來簡單理解:一些鳥類的聲音在什么時候才能清楚的聽到?連這么小的聲音都沒有了,你說安靜嗎?想一想在什么情況下會有這種鴉雀無聲的現象?我們現在來利用10秒鐘一起創設這樣一個環境好嗎?這樣,幫助學生身臨其境的理解詞義。也許,我叨咕的這些聽起來比較費事,但當你真正操作起來,自然的流露的時候,你會覺得并不浪費時間,反而會比反復的識記更有效。因為我天天都在這樣進行,學生們已經習慣并喜歡上了這種有趣而不機械化的學習方式,以至于有時候都不用我去提問,他們自己便能根據詞語的性質而找不同的識記方法,因此,上課有時候對我來說是很輕松的。那在這里我還要說的是,教師一定要學會利用學生的信息源,這樣,不僅你教的輕松,學生學的知識面也廣。   當然,不是所有的詞語都靠這一環節來解決,有些詞語還需要在朗讀課文時根據課文內容加以推敲,例如:本課中“既然……就……”這一關聯詞,最好就是在讀通課文句子的基礎上再來加以練習,甚至還要在生活中不斷的應用才能掌握。其它還有一些詞語在一會講到朗讀教學時我會再提到。通過實踐,我總結出:把握好詞的教學,是幫助學生扎扎實實掌握基礎知識的一個捷徑。例如:平時在聽寫時我發現,學生寫別字的現象就很少。而有些語文的基礎知識,如反義詞、填適當的詞、造句……也不用刻意的去反復練習,學生們掌握的還是不錯的。很多負責任的老師平日里帶學生們做好多的卷紙和練習題,莫不如把這些基礎的知識都溶入到你每課的教學中來,你也輕松,學生也愿意學,也不至于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了。

  2.認字:在認讀生詞的基礎上認讀單字就比較簡單了,可以采取考查的形式,如:開火車、搶答、同桌互考等方式。本課共有17個認讀字,比較多,因此可以采用耿天嬌老師在示范課上的那種根據難易程度進行分類來識字。這里建議老師們多動腦筋,多找一些識記單字的方法,以確保學生投入的去學習。我在引導學生識記單子的時候,經常會把數學和語文結合到一起,例如:左面第四個字是什么?“拿”字右面第三個字是什么?或讓他們相互考一考…… 這樣我和學生都覺得很有趣,大家都很投入,自然學習效率就高。

  3.學寫部分的生字:這里我讓學生自己選出簡單的字來自學,對于你的尊重,學生一定會用自主的努力來回報你,主動的去學習會起到令人滿意的效果。當然這里并不是讓老師完全放手,我們還是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有問題及時反饋。還有一部分剩下的較難的字則留待第二課時完成。當然,這部分內容也可以放在最后學習,可根據自己班平日的學習習慣來定。

  第四環節:感知課文

  這一環節的主要任務是朗讀、評議。

  在這一環節中,我認為有些課文如果比較適合教師個人特點的,教師還是有必要為學生讀一讀的,但不要給學生一種示范、標準的印象,而是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作為他們當中的一員去參與他們的活動。例如,可以這樣說:“可以讓我先讀一讀嗎?”或“你們讀得真好,我也想讀一讀行嗎?” 但有些課文例如詩歌、童謠之類的,也可以讓讀得好的學生來范讀。這里,范讀并不是老師一個人的專利。我覺得這一課可以根據學生讀的好壞情況來決定教師是否需要范讀。在讀過之后引導學生給自己提出建議,在此基礎上再由他們自選喜歡的方式讀文并評議。我們班的孩子特別喜歡選擇合作讀文,因為從剛入學時我便引導他們學會合作,但在開始時似乎有些難度,因此,我從簡入手,每堂課中把握各種可以利用的機會時常讓學生在小范圍之間交流,如:自學識字時相互問一問、學寫生字時相互寫一寫、讀文時相互讀一讀、評一評、議一議……這樣使學生漸漸習慣這種學習方式,進而逐漸擴大交流范圍及程度,組織小組合作。在我的課堂上我時常組織學生小組合作讀文,這是一項艱巨又長久的工作,因起初的小組合作往往是即浪費時間又不解決實際問題的,甚至出現組員不合作的矛盾。針對這種情況我采取了很多措施,如:選擇自己組喜歡的方式讀文、對合作愉快的小組給予展示的機會、組織全班評議每組合作時的優點、對于有獨到想法的小組給予獎勵……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我和我現在所代的二年五班的學生已經熟悉和愛上了這種學習方式。

  這里我還要提到的就是在學生們朗讀、評議的時候,教師在把評議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的同時,還要注意引導學生理解個別的詞句,例如本課中孫中山“壯著膽子”說的話以及先生“厲聲”問到的話教師有必要適時的去強調,引導學生找出感情細節讀出語氣。還有就是先生面對孫中山的大膽提問所回答的那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學生體會起來會有一些難度,因此這里教師有必要范讀來幫助學生體會。另外,我要說的是朗讀教學不要刻意去追求面面俱到,也不可能作到,畢竟我們所面隊的是二年級的孩子,只要他們能基本讀下來并且有一些情感體驗就可以了,但是這里教師的適時引導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教師一定不要忽視平日里每一堂課對自己的鍛煉。還有,不要忽視課堂上的評議,通過評議可以促使學生認真傾聽,積極思考,發展語言,促進交往,相互教育……因此,包括聽別人讀,同桌相互讀,小組合作讀時,都應引導學生去評議,從中引導學生要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對于缺點最好提出建議而不是批評,這樣也易于讓別人接受。

  到此,我想第一課時也就接近尾聲了,那針對這一課的重點即:培養學生“好問”的習慣,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讀過這篇課文,你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的問題嗎?這個問題可以在朗讀課文時適時的出現,也可以在最后出現,或者把問題帶到課下由大家共同想辦法解決都可以。其目的就在于培養學生“好問”的好習慣,并讓這個好習慣伴隨著他們的成長。

  最后,我再用簡短的幾句話把第二課時的安排向大家交代一下:

  第二課時我準備完成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環節:復習生字、詞,學寫剩余的幾個生字。

  第二環節: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如:分角色讀,小組合作讀,表演讀……并全班匯報讀文,全班評議。并解決書后帶★號的問題。

  第三環節:匯報第一課時遺留的課后問題。

  第四環節:結合實際生活談一談,議一議“好問”的好處。

  以上,便是我對《不懂就問》這一課完整的兩課時的教學設計,一定會有不當之處,望諒解,并希望某一處細節能有助于您的課堂教學,同時也希望能通過我的這一課為大家帶來更多的思考與探討,這樣,也就達到我們教研活動的目的。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順利,碩果累累!

《不懂就問》 篇13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懂、誦、段、糊、涂、膽、厲、詳”等 8個生字。積累“不懂就問、背誦、糊里糊涂、厲聲、詳細、搖頭晃腦、鴉雀無聲、一字不漏”等8個詞語。正確書寫“誦、斷、糊、涂、厲、詳”等6個生字。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

  3、學習邊讀邊思考:想想為什么孫中山明知會挨打,還要向老師提問題。

  4、知道不懂就問是人的美德,更是學習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1、識記生字,能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認讀。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懂得不懂就問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小朋友,我們在學校里學到了許多知識。而在古時候,人們把學校稱為“私塾”。

  板書并學習:私塾

  師:以前,孩子們在私塾里是怎樣讀書的呢?

  2、學生輕聲讀讀課文第二小節。

  (1)分句讀。

  做到字字音準,句句通順。

  (2)知道每句話的意思。

  3、交流讀后的感受。

  學習生字:誦

  音:平舌音

  形:右邊的筆順要書空;復習“言字旁”,課文中,還有一個生字也是“言字旁”,找一找,是哪個字?

  學習生字:詳

  音:三拼音、后鼻音

  形:用加部首的方法來識記。

  4、師小結:那時候的私塾老師一般都比較嚴厲,誰不聽話或不認真讀書的話,還會挨老師戒尺的打。上課時,學生大多不敢向老師提出問題。可是,孫中山卻敢于不懂就問。

  5、揭示課題。請1個學生讀課題。

  6、學習生字:懂

  音:后鼻音

  形:形聲字,部首表義,右邊表音

  義:查字典(知道、了解)

  “不懂就問”的意思就是:不知道的、不明白的就要問。

  7、齊讀課題。

  8、過渡:這個故事到底講了些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

  1、學生按照要求自學課文,教師巡視。

  2、指名學生讀課文,每人1小節,教師隨機正音。

  重點指導:

  糊涂:“涂”在詞語中念輕聲。

  詳、段:復習三拼音

  理解:糊里糊涂,詳細

  3、開火車讀詞語。

  4、選擇兩句句子指導學生朗讀,知道對話的形式:

  媒體出示:

  于是,他壯著膽子站起來問:“先生,您剛才讓我們背的這段課文是什么意思,請您為我們講講吧!”

  (提示語在前)

  “會背了。”孫中山說著,就把那段課文一字不漏地背了出來。

  (提示語在后)

  5、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認真讀好每一小節。

  指導方法:

  誰在什么時候干什么,結果怎樣?

  三、復習鞏固

  1、復習字詞:抽讀詞語。

  2、寫字指導:

  (1)分別指導。

  誦 :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斷 :左右結構,左右相當。

  涂 :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厲 :半包圍結構。

  詳: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2)重點指導“糊”:注意“左中右”三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

  (3)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進行描摹、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結。

  孫中山不懂就問,真是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

《不懂就問》(通用13篇) 相關內容:
  • 《不懂就問》(北師大版第四冊)

    知識與技能1.認讀本課12個生字,會寫本課10個生字。2.自由讀課文,學會質疑。善于提問,在提問中了解課文內 容。過程與方法1.通過自由拼讀、書寫掌握新字新詞。2.通過讀、問、議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 《不懂就問》教案范文(精選17篇)

    教學過程:一、導入。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不懂就問》(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對于這個課題,你是怎樣理解的?能談談你的想法嗎?有了不懂的問題就要及時地問,及時地解決。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看看課文中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 《不懂就問》教學設計與課后精煉(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思想教育:學習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學習他勤奮好學的精神。2、知識要點:認識本課的2個生字。3、能力訓練: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按照閱讀提示的要求獨立閱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 《不懂就問》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的2個生字。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按照閱讀提示的要求獨立閱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3.了解孫中山對待學問的態度,學習他勤學好問的精神。...

  • 《不懂就問》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3篇)

    之一文欣 教學目標:1. 認識本課17個生字,會寫9個漢字,用撲克憶喜歡的方法識字。在閱讀中獨立認字。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愛問、敢問、進而培養學生會問。...

  • 不懂就問教案(通用3篇)

    教學課題不懂就問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 認讀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2、 自主閱讀,粗知文章的主要內容3、 學會利用工具書,聯系圖畫或請教他人的方法理解新詞的意思。...

  • 《不懂就問》教案(精選15篇)

    教學過程:一、導入。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不懂就問》(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對于這個課題,你是怎樣理解的?能談談你的想法嗎?有了不懂的問題就要及時地問,及時地解決。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看看課文中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 不懂就問教學設計(精選5篇)

    課題不懂就問年級學科二年語文教材出版社北師大教者小蕾單元章節第一單元第一篇課文教學時間120分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認識本課17個生字,會寫9個漢字,用撲克憶喜歡的方法識字。在閱讀中獨立認字。...

  • 《不懂就問》教學設計(精選12篇)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不懂就問》(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對于這個課題,你是怎樣理解的?你能談談你的想法嗎?有了不懂的問題就要及時地問,及時地解決。...

  • 《不懂就問》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2篇)

    之一文欣 教學目標:1. 認識本課17個生字,會寫9個漢字,用撲克憶喜歡的方法識字。在閱讀中獨立認字。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愛問、敢問、進而培養學生會問。...

  • 《不懂就問》教案(精選13篇)

    教學課題不懂就問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 認讀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2、 自主閱讀,粗知文章的主要內容3、 學會利用工具書,聯系圖畫或請教他人的方法理解新詞的意思。...

  • 《不懂就問》聽課有感(精選13篇)

    本周向同行學習,聽了二(5)班蔣曉群老師一堂語文課《不懂就問》,下面談談體會。本課講述的是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讀書時,敢于不懂就問,大膽提問的故事。...

  • 《不懂就問》教學設計與課后精煉(通用16篇)

    教學目標1、思想教育:學習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學習他勤奮好學的精神。2、知識要點:認識本課的2個生字。3、能力訓練: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按照閱讀提示的要求獨立閱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 《不懂就問》教案及反思(通用5篇)

    這篇課文講的是孫中山小時侯在私塾讀書,為了弄懂書里的意思,大膽地 向先生提出問題的事。課文配有一幅插圖,畫的是課堂上孫中山提問時的情景。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帶來《不懂就問》教案及反思,供你參考。...

  • 《不懂就問》教案及反思

    這篇課文講的是孫中山小時侯在私塾讀書,為了弄懂書里的意思,大膽地 向先生提出問題的事。課文配有一幅插圖,畫的是課堂上孫中山提問時的情景。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帶來《不懂就問》教案及反思,供你參考。...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 亚洲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 | 97国产在线播放 | 国产激情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乱人伦偷精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偷伦免费视频观看的 |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 萍萍的性荡生活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 |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 欧美成人第一页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麻豆av网站| 久久中文字幕网 | 911久久久 | 免费嗨片首页中文字幕 |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 国产三级午夜理伦三级最新章节 | 亚洲国产色一区 | 8x最新网站入口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国产精品拍国产拍拍偷剧情 | 91网页视频入?在线?看 | 爆乳女仆高潮在线观看 | 老司机午夜免费精品视频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 亚洲狠狠爱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中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色戒 | 蜜臀69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妇女 | 无遮挡高潮国产免费观看 | 四虎影院中文字幕 | 鲁一鲁一鲁一鲁一av卡三 | 国产妇女馒头高清泬20P多毛 | 香蕉久久久久 |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97 | 免费日韩av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