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教案集體備課1
光源:正在發光,而且是自己發出的光
影子的特點:
影子會隨著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距離的關系……
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側面的關系……
2陽光下的影子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著太陽方向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
2、陽光下物體影子長短的變化是隨著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的,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太陽位置最低時,影子最長
3、人們很早就知道利用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來測定時間
過程與方法
1、推測陽光下物體影子怎樣變化
2、利用簡易的日影觀測儀,觀測陽光下物體的影子的長短和方向的變化,并收集相關的數據。
3、一天中影子長變化的數據作出影長隨時間變化的柱狀圖
4、根據觀察數據,發現陽光下物體影子在一天中的變化規律
5、運用陽光下物體影子變化的規律,解釋人們為什么能用影子計時。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斷變化的,事物的變化之間是有聯系和有規律的
2、能夠按活動要求堅持觀察如實記錄數據
3、能夠根據數據和現象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學準備
教師演示:日晷的圖片或課件
分組實驗:簡易的日影觀測儀、指南針
三、教學重、難點
探究影子的特點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
1)上節課我們學到了哪些知識?
2)陽光下物體的影子也有變化嗎?是怎樣變化的?
3)看書上第26頁,根據我們上節課的研究,推測一下大樹的影子在一天中發生的變化情況,并讓學生說說理由。
2、觀察陽光下影子的變化
1)讓我們通過實際的觀測來驗證我們的想法
2)學生認真閱讀科學書上的說明,明白觀察的目的和觀察記錄的方法
3)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但每個人都要記錄小組的觀測結果
3、整理我們的記錄
1)各小組匯報自己的觀測數據
2)教師講解如何把影長隨時間變化的數據整理成柱狀圖:縱軸表示影長,橫軸表示時間
3)每個學生自己將數據整理成柱狀圖
4)分析柱狀圖:一天中陽光下的影子是怎樣變化的?什么時候最長?什么時候最短?我們還有什么發現?
5)關于祖國西部地區,影子最短時不是12時的說明
4、日影觀測儀
1)古人曾經利用日影觀測儀計時,能說說其中的道理嗎?
六、作業設計
1、早晨,陽光下的影子指向哪里?
2、從早上到正午再到傍晚,陽光下同一物體影子的長短變化是什么?
七、板書設計
2.2陽光下的影子
鉛筆影子的變化
觀察時間 太陽位置和方向 影長
3光是怎樣傳播的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光是直線傳播的
過程與方法
1、有依據地推測光的傳播路徑
2、設計驗證光是直線傳播的實驗
3、通過實驗中的現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線傳播的
4、利用光的傳播規律解釋為什么會有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