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大集合
6、生:思考交流。(磁鐵能吸鐵)
第2課時
(復習上節課內容,完成第四部分)
四 用一用
1、師:拿出裝滿水的杯子,將一枚曲別針放入杯中。誰能取出別針而水不溢出來?
2、生:思考后演示。
五 想一想
1、師:上節課的學習和剛才的應用讓我們知道了磁鐵有吸鐵的特點。請同學們想想磁鐵還有什么特點嗎?根據平時的經驗,提出自己的推測。每提出一個推測就可涂亮一顆智慧星。
2、生:思考交流。
3、師:用準備的材料做演示實驗。
4、生:觀察現象并記錄,完成《課本》p54表格。然后小組討論:磁鐵吸物體有什么特點?記錄討論的共同結論。
5、師:小結(磁鐵兩端吸鐵最多。吸曲別針最多的兩端就是磁鐵的兩個磁極。)
六 試一試
師:平時放在鉛筆盒里的橡皮,在使用時經常會滾掉和遺失,大家能不能運用我們這兩節課所學的知識來解決這一問題?動手試一試吧!
布置作業
完成《課堂作業》二、三、四題。
板書設計
磁鐵玩具
磁鐵的形狀: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形磁鐵、小磁針
磁鐵的特點:能吸鐵,兩端吸的鐵多(南極用s表示,北極用n表示)
教學后記
17 玩小車
教材簡介
以玩小車(利用磁鐵的磁力使小車運動起來)活動引入,探究磁鐵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規律,以及磁鐵的方向性特點,在此基礎上,總結磁鐵的特點。最后,介紹指南針的歷史及磁現象在生產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認識磁鐵的南北極。
能畫出實驗示意圖,并能標出方向。
了解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以及現代磁懸浮列車。
科學探究: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
探究磁鐵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規律。
會做磁鐵指南北的實驗及磁鐵兩極相斥、相吸的實驗。
能用歸納的方法概括磁鐵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古代指南針,以及現代磁懸浮列車,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 探究磁鐵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規律。
教學難點
做磁鐵指南北的實驗及磁鐵兩極相斥、相吸的實驗。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玩具小車、小車模型、條形磁鐵、蹄形磁鐵、環形磁鐵、小磁針、支架、水槽、泡沫、細線、水;司南、羅盤、指南針、磁懸浮列車等圖片;磁吸、門阻、揚聲器、筆盒等實物。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前兩部分)
一 指導學生探究磁鐵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規律。
1、由玩小車引入,利用磁鐵的磁力使小車運動起來。不接觸小車,推著小車走或拉著小車走。
2、把兩根條形磁鐵分別固定在小車上,讓它們靠近,觀察小車的運動,并畫出示意圖,標明小車運動方向。再變換小車方向,用同樣的方法做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