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級綜合實踐我們的生態環境教案
②確定具體的調查方法。可采用實地調查法、社會調查法(到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咨詢)、文獻調查法(通過圖書館、報刊雜志社、電視臺或互聯網站收集資料)、或三者相結合的方法。
③制定可行性的調查方案。調查方案一般包括調查目的、調查方法、調查結果等。調查方案一定要切實可行,才能有助于調查行動的順利進行。
學生活動:各組組長匯報自己的調查方案(投影展示),各小組之間互相交流、討論,取長補短,進一步完善調查方案。
教師:各小組的調查計劃基本符合要求。現在請看第二組的調查計劃,他們準備到郊區調查回民化工廠污水排放的情況,卻只寫了調查目的、調查方法和調查結果,大家思考一下,還應包括什么呢?
學生:第二組是實地調查,必須寫明調查時間、調查路線、結果分析、結論等內容。
教師:同學們外出活動時,應注意什么?
學生:要特別注意安全,定時與老師、家長進行聯系。
學生乙:不能什么事都讓組長一個人干。調查時全組成員要集體行動,服從組長指揮,做到分工明確,團結合作。
教師:同學們說得很好。我希望大家以科學家的嚴謹態度對待調查工作,相信大家通過調查活動會有許多收獲的。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共同就外出調查活動的具體內容進行了探討,初步學會了制定外出調查方案。調查方案一般包括調查目的、調查方法、調查結果等。如采用實地調查法,還應包括調查時間、調查路線、結果分析、結論等。外出調查一定要注意安全,全組同學要集體行動,做到分工明確、團結合作。
調查活動的類型
一般地說,多數人根據“調查方式”的不同,把調查活動分為下列三類:
(1)將要調查的內容,改變成許多可以回答的問題,印成卷子,發給被調查對象作答,然后收回卷子做分析和統計,這就是“問卷調查”。
(2)自己到實際地點去考察、測量,并向當地有關人員詢問,然后根據所得到的材料分析、總結,這就是“實地調查”。
(3)通過查閱互聯網、報刊、雜志、圖書等,收集所要調查問題的相關資料,進行分析、總結,這就是“文獻調查”。
八活動與探究
各小組外出完成對當地生態環境現狀的調查和有關的分析討論并提交調查報告。
第二課時
九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辛苦了,經過大家一段時間的努力,各小組都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圓滿結束了外出調查活動并寫好了調查報告。我在這里向大家表示祝賀。
這節課,我們就來個匯報演出。每小組選派兩名代表把你們組的活動情況、調查報告向大家匯報。其他同學做評委,對他們的匯報進行了評價,重點放在報告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上,我們看看哪組能被評上優秀報告。
[講授新課]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匯報活動。大家要有信心,不要緊張,自信源于雄厚的實力,你只要把你們的成果告訴大家就行啦。我們先請班里語言表達能力最強的同學進行匯報演講。
學生:我是第五組的。我們的調查題目是:本市城區生活固體廢棄物抽樣調查。調查目的是:為了了解本市目前生活固體廢棄物的成分及今后如何利用生活垃圾等問題。調查方法采用了實地調查法,調查時間為一個月。
學生活動:接著其他小組輪流進行匯報演講。
教師:大家的匯報都很成功,我們現在開始進行評比。請大家說說哪組的調查報告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