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和圓椎(十二冊數學全冊教案)
(一) 圓柱的認識教學內容:教材第3-4頁圓柱和圓柱的側面積,練一練,練習一第1-3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圓柱的特征,能正確判斷圓柱體,培養學生觀察,比較
和判斷等思維能力。
2、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側面,理解和掌握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一個長方體模型,大小不同的圓柱實物若干,圓柱模型,學生準備圓柱實物,剪下教材第143頁圖形,糨糊。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 提問:我們學過哪些立體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特征?
2、 引入新課。
出示事先準備的圓柱形的一些物體。提問學生,這些形體是長方體或正方體嗎?
說明:這些形體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的立體圖形圓柱體。通過學習要認識它的特征。
二、教學新課。
1、認識圓柱的特征。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圓柱形物體,仔細觀察一下,再和講臺上的圓住比一比,看看它有哪些特征。
2、認識圓柱各部分名稱。
(1) 認識底面
說明圓柱上下兩個面叫做圓柱的底面。
你認為這兩個底面的大小怎樣?
(2) 認識側面。
說明:圍成圓柱除上下兩個底面外,還有一個曲面,叫做圓住的側面。
(3) 認識圓柱圖形。
說明:圓柱是由兩個底面和側面圍成的。
(4) 認識高
說明: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3、 鞏固特征的認識。
(1) 提問:你見過哪些物體是圓柱形的?
(2) 做練習一第1題。
指名學生口答,不是圓柱的要求說明理由。
(3) 老師說一些物體,學生判斷是不是圓柱:
汽油桶、鋼管、電線桿、腰鼓……
4、 教學側面積計算
(1) 認識側面的形狀。
現在請大家拿出貼有商標紙的飲料罐(教師同時出示),沿著它的一條高剪開,(教師示范)然后展開,看看是什么形狀。
(2) 側面積計算方法,
① 提問:得到長方形的長和寬跟圓柱體有什么關系呢?請同學們看第4頁上面的“想一想”,并在橫線上填空。
② 得出計算方法。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3) 教學例1
出示例1:學生讀題。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4) 教學例1
出示例1,學生讀題。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三、鞏固練習
1、提問: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
2、做圓柱體。
讓學生按剪下的第127頁的圖行做一個圓柱體。
指名學生看著做的圓柱體說一說圓柱的特征,邊說邊指出圓柱的各個部分。
讓學生說一說圓柱的側面積怎樣計算。
3、做“練一練”第3題
指名兩板演,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出算式。
集體訂正,要求說一說每一步求的什么。
4、思考:
如果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相等,側面展開是什么形狀?
四、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一第2題
家庭作業:練習一第3題
教學后記:
(二) 圓柱表面積的計算
教學內容:教材第5-6頁例2、例3和“練一練”,練習一第4-8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柱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根據實際情況正確地進行計算,培養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認識取近似值的進一法。
2、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一個圓柱模型;學生準備一個圓柱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 復習圓柱的特征。
2、 計算下面圓柱的側面積(口頭列式)
(1) 底面周長4.2厘米,高2厘米。
(2) 底面直徑3厘米,高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