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冀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46、47頁。教學目標:
1、經歷動手操作、畫圖表示、推導、歸納等探索分數乘分數計算方法的過程。
2、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會正確進行分數乘分數的計算。
3、體驗分數乘分數計算方法的探索性,感受畫圖分析問題、研究問題的直觀性。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長方形彩紙。
教學方案:
教學環節
設計意圖
教學預設
一、折紙
教師說明折紙要求,讓學生動手操作,折出這張紙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課件演示折紙過程,幫助學生理解四分之一是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
二、種地問題
1、課件出示問題,根據題意出示圖示。
2、提出問題(1),繼續出示圖,使學生明白求西紅柿地占整塊地的幾分之幾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列出算式,并結合圖得出:
1/3×1/2=(1×1)/(3×2)=1/6.
3、提出問題(2),方法和過程同問題(1)。
三、總結計算方法
師生共同總結出計算方法: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完成“試一試”的四道題。
四、課堂練習
1、“練一練”第1題。
2、“練一練”第2題。
3、“練一練”第3題。
4、“練一練”第4題。
5、“練一練”第5題。
由折紙引入學習活動,既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是分數乘法問題的準備。
結合課件直觀演示,幫助學生弄清題意。
結合課件演示,使學生理解題意,明白求西紅柿地占整塊地的幾分之幾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用乘法計算。為總結計算方法作鋪墊。
先讓學生觀察兩個算式,自己總結方法,教師指導歸納,培養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
讓學生獨立嘗試計算。再交流。
分數乘分數問題的抽象描述,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其中的”指誰的?理解這個問題,學生就知道了是求1/4的2/5是多少。
通過面積計算,鞏固分數乘法計算方法。
關注比較方法,進一步理解分數乘法的抽象描述。
在已有知識基礎上,學生獨立完成。
師:請同學們拿出一張長方形紙,對折一次,再對折,折出的紙片面積是原來長方形紙面積的幾分之幾?
生:折出的紙片面積是原來長方形紙面積的1/4.
師:折出的紙片面積是原來長方形紙的一半的幾分之幾?
生:折出的紙片面積是原來長方形紙的一半的1/2.
師:也就是說四分之一是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利用課件演示說明)
師邊口述題意邊出示課件。
師邊口述題目邊演示課件。
師:求西紅柿地占整塊地的幾分之幾就是求什么?怎樣計算?
生:求西紅柿地占整塊地的幾分之幾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列式是1/3×1/2=(1×1)/(3×2)=1/6.
師:觀察兩道題的計算過程,分數乘分數,我們是怎么計算的?
生概括歸納。
師:大家用你們自己歸納的方法試著計算“試一試”的題目。
交流時說說計算方法和過程。
師:說說怎樣列式?
學生獨立計算,交流算法。
師:丫丫吃了其中的2/5,是誰的2/5?
理解后獨立完成,交流時說說列式的想法和計算過程。
理解題意,獨立完成。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時,注意學生比較的方法。對于好的方法給予表揚。并歸納總結比較方法。
集體訂正。注意得數后面要有單位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