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關鍵妙手點化——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課堂實錄
(附圖 {圖})
生:長方體上面的面積是用長乘以寬,下面面積也是用長乘以寬。
生:求前面或后面的面積用長乘以高
生:求左面或右面的面積是用寬乘以高。
師:(出示例1)做一個長6厘米,寬5厘米,高4厘米的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紙板?
師:求做一個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紙板實質是求什么?
生:實質是求長方體紙盒六個面的總面積。
師:怎樣列式計算?并思考列式的根據。
學生邊討論邊列式計算,教師巡視,選擇兩種算法,指定兩名學生上黑板板書,并口述列式計算的依據。
生:6×5×2+6×4×2+5×4×2=60+48+40=148(平方厘米)
生:(6×5+6×4+5×4)×2=148(平方厘米)
6×5求出上面的面積,6×4求出前面的面積,5×4求出右面的面積,這三個面的面積加起來正好是 長方體紙盒表面積的一半,再乘以2就求出6個面的總面積。
學生口述時,教師用下面可抽動的幼燈片進行演示。
(附圖 {圖})
師:大家從長方體的特征和表面積的意義說明了這兩種解法的正確性,誰還能運用學過的運算定律由一種 解法導出另一種解法?比一比哪一種算法簡便一些?
生:(略)
4.指導學生閱讀課本。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是課本第24—26頁的內容,下面同學們看課本24頁倒數第二段,什么叫長方體 和正方體的表面積,一起讀一讀。
例1講的是求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例2講的是求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例2大家直接在書本上計算,并總結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四、鞏固練習、深化提高
1.一個長方體長4厘米、寬3米、高2.5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求下列各形體的表面積(單位:厘米)
(附圖 {圖})
[評:此題的練習,教師一系列提問,將學生思維活動引向深入。三種形體的棱長特征,表面積計算的算 式和規律都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自己發現]
看棱長、想形體、算表面積。(單位:分米)(用游戲方式進行)
長 寬 高 形體名稱 算式
4 2 3
3 2.5 1
3 3 3
2 2 5
[評:安排此項練習,既可鞏固,求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三種情況及算法,又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 逆向思維能力。]
4.把下面的面積與相乘的兩條棱用直線連接起來。
(附圖 {圖})
[評:練習中采用形與數結合,定性判斷與定量判斷結合,計算與說理結合,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分析、判 斷、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5.思考題:
下面是一段鐵皮水槽,它的用料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附圖 {圖})
[總評:楊老師這節新課引入貼切而緊湊,僅用3分鐘時間。接著,楊老師圍繞教學重點(長方體和正方 體表面積概念及其計算方法)逐步展示新課內容,層次分明,自然流暢,水到渠成。
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展開圖的操作過程中,楊老師抓住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特征及其異同點和 相互之間的位置關系,不斷發問,使學生在一堂課的黃金時間里一直處于興奮的心理狀態。在楊老師的啟發下 ,學生很快概括出了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