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比例尺
進一步指出:像這樣的比例尺通常叫做線段比例尺。
提問:從這個線段比例尺來看,圖上的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多少米?圖上的2厘米、3厘米分別表示實際距離多少米?這與1:1000的含義相同嗎?
四、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先說說每幅圖中比例尺的實際意義。同樣長的實際距離在哪幅圖中畫得長?哪幅圖中1厘米的圖上距離表示的實際距離長?
2、做“練一練”第2題。讓學生各自測量、計算,再交流思考過程。
3、指出:
①比例尺與一般的尺不同,這是一個比,不應帶計量單位。
②求比例尺時,前、后項的長度單位一定要化成同級單位。如 2.5厘米:1o千米,要把后項的千米化成厘米后再算出比例尺。
③為了計算簡便,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項化簡成“1”,如果寫成分數形式,分子也應化簡成“1”。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計算一幅圖的比例尺時要注意什么?
六、課堂作業
做練習十一第1、2題,補充習題
板書設計:
比例尺
50米=5000厘米 3米=3000厘米
5:5000=1:1000 3:3000=1:1000
圖上1厘米的線段表示實際距離1000厘米的距離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或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0 10 20 30米
圖上的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