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數學總復習專題講解及訓練5
8ⅹ = 120 4.5ⅹ = 7.2
ⅹ = 15 ⅹ = 1.6
(4)比例尺
①要點: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比例尺 = ,比例尺有兩種形式: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
②例題:在一幅某鄉農作物布局圖上,20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6千米。求這幅圖的比例尺。
16千米 = 1600000厘米
=
例題:說出下面比例尺表示的意思。
這是線段比例尺,它表示圖上1厘米的距離代表實際距離200千米。
例題: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城的距離是12.5厘米。甲、乙兩城實際相距多少千米?
方法1、12.5×500000 = 6250000(厘米)= 62.5(千米)
方法2、2.5×5 = 62.5(千米)
方法3、12.5 ÷ = 12.5×500000 = 6250000(厘米)= 62.5千米
解:設甲、乙兩城實際相距ⅹ厘米。
=
1ⅹ = 12.5 × 500000
ⅹ = 6250000
6250000(厘米)= 62.5千米
(5)面積變化
①要點:把一個平面圖形按照一定的倍數(n)放大或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一( )后,放大(或縮。┖笈c放大(或縮。┣皥D形的面積比是n²:1(或1:n²)。
②例題:下面的大長方形是由一個小長方形按比例放大后得到的圖形。分別量出它們的長和寬,算算大長方形與小長方形面積的比是幾比幾。
量得小長方形的長是2.5厘米,寬是1厘米;大長方形的長是7.5厘米,寬是3厘米。大長方形與小長方形長的比是7.5 : 2.5 = 3 : 1,寬的比是3 : 1。
= = × = 9 : 1 = 3² : 1
大長方形與小長方形面積的比是9 : 1。
3、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
(1)正比例的意義和圖像
①要點: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之間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
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別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正比例關系可以用這樣的式子來表示: = k(一定)用“描點法”可以得到正比例的圖像,正比例的圖像是一條直線。對照圖像,能根據一種量的值,估計另一種量相對應的值。
②例題:仔細觀察下表,思考表格中兩種量之間有關系嗎?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表格1
數量/本 1 3 6 8 10 20 ……
總價/元 4 12 24 32 40 80 ……
= 4, = 4, = 4 ……
因為 = 單價(一定),所以單價一定時,總價和數量成正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