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應用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應用題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關系.
2、使學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解答應用題.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
2、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自己探索,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勇于探索的精神.
2、對學生繼續進行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3、使學生感悟到美源于生活,美來自生產和時代的進步,提高審美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應用題中的數量之間存在什么樣的比例關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來列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從而正確利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
教學難點
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列出等式.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課件演示:)
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成什么比例關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
2、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3、單價一定,總價和數量.
4、每小時耕地的公頃數一定,耕地的總公頃數和時間.
5、全校學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數和站的行數.
二、探究新知
(一)引入新課:我們已經學過了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還學過了解比例,應用這些比例的知識可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板書:)
(二)教學例1(課件演示:)
例1、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14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從甲地到乙地共行駛5小時.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多少千米?
1、學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獨立解答.
140÷2×5
=70×5
=350(千米)
2、利用比例的知識解答.
思考:這道題中涉及哪三種量?(路程、時間和速度三種量)
哪種量是一定的?你是怎樣知道的?(“照這樣的速度”就是說速度一定.)
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成什么比例關系?(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關系.)
教師板書: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
教師追問:兩次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什么相等?(比值相等)
怎么列出等式?
解:設甲乙兩地間的公路長x千米.
=
2x=140×5
x=350
答:兩地之間的公路長350千米.
3、怎樣檢驗這道題做得是否正確?
4、變式練習
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140千米,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35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從甲地到乙地需要行駛多少小時?
(三)教學例2(課件演示:)
例2 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70千米,5小時到達.如果要4小時到達,每小時要行多少千米?
1、學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獨立解答.
70×5÷4
=350÷4
=87.5(千米)
2、那么,這道題怎樣用比例知識解答呢?請大家思考討論:(投影出示)
這道題里的路程是一定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成__________比例.所以兩次行駛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__________是相等的.
3、如果設每小時需要行駛x千米,根據反比例的意義,誰能列出方程?
4x=70×5
答:每小時需要行駛87.5千米.
4、變式練習
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70千米,5小時到達.如果每小時行87.5千米,需要幾小時到達?
三、全課小結
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關鍵,是正確找出題中的兩種相關聯的量,判斷它們成哪種比例關系,然后根據正反比例的意義列出方程.
四、隨堂練習(課件演示:)
1、食堂買3桶油用780元,照這樣計算,買8桶油要用多少元?(用比例知識解答)
2、同學們做廣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3、先想一想下面各題中存在著什么比例關系,再填上條件和問題,并用比例知識解答.
(1)王師傅要生產一批零件,每小時生產50個,需要4小時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師傅4小時生產了200個零件,照這樣計算,__________?
五、布置作業
1、一臺拖拉機2小時耕地1.25公頃,照這樣計算,8小時可以耕地多少公頃?
2、用一批紙裝訂成同樣大小的練習本,如果每本18張,可以裝訂200本.如果每本16張,可以裝訂多少本?
3、某種型號的鋼滾珠,3個重22.5克,現有一些這種型號的滾珠,共重945千克,一共有多少個?
六、板書設計
例1 140÷2×5 例2 70×5÷4
=70×5 =350×4
=350(千米) =87.5(千米)
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 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成反比例
解:設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x千米 解:設每小時需要行駛x千米
4x=70×5
2x=140×5
x=350 x=87.5
答: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350千米. 答:每小時需要行駛87.5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