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應用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6~67頁的例1、例2,練習十八的第1~4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學會用比例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應用題,提高對正比例和反比例意義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一輛汽車行駛的速度不變,行駛的時間和路程
2.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行駛的時間和速度。
回答:
(1)各有哪三種量
(2)其中哪一種量是固定不變的?
(3)哪兩種量是變化的?這兩種量是按怎樣的規律變化的?
二.新課
教師:我們已經學習過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還學過解比例。應用這些比例的知識可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例的應用。(板書課題)
1.教學例1
出示例1:一輛汽車兩小時行駛14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從甲地到乙地共行駛5小時。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多少千米?
(1)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解答 140÷2×5=70×5=350(千米)
(2)用比例的知識解答
解:設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x千米 140/2=x/5
(3)改變題目的條件和問題,讓學生解答。
教師:已知公路長350米,需要行駛多少小時?該怎樣解答?
設需要行駛的小時數為x,列出的等式是140/2=350/x
2.教學例2
出示例2: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70千米,5小時到達。如果要4小時到達,每小時需要行駛多少千米?
① 學生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解答 70×5÷4=350÷4=87.5(千米)
② 這道題你能用比例的知識解答嗎?
想一想,題中有哪兩種相關聯的量?它們成什么比例關系?為什么?
解:設每小時需要行駛x千米 4x=70×5
③如果把這道題的第3個條件和問題改成“已知每小時行駛87.5千米,要求需要多少小時到達?”該怎樣解答?
設需要行駛的小時數為x,列出的等式是87.5=70×5
三.鞏固練習
1. 做第67頁“做一做”的題目。
2. 練習十八的第1~4題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如何用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識來解答以前學過的應用題。
創意作業:同桌二人出成正比例的應用題,交換解答批改不明確是否正確請教老師。
課后反思:比例應用于實際,使學生進一步提高對正、反比例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