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六年級上冊《數字的用處》教學設計
學生發言,如郵政編碼、汽車牌照、身份證、條形碼等等。
師:老師在課前也做了一些調查請看屏幕。(電腦出示)邊出現邊大聲讀出來。
“還有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數字電視、數字圖書館是利用數字編碼進行信息處理的高科技產品。”
師總結:是呀,數字的用處真大呀,數字可以用來表示數量,表示事物的順序,在數字化、信息化的今天,數字更是人們表達、交流和傳遞信息的重要手段。可以說在我們的生活中數字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數字的用處”。板書課題:數字的用處
活動二:郵政編碼:(5分鐘)
1、師:(出示課件)這是一個信封(出示),信封上“528300”是什么編碼?
生:郵政編碼。
師:這個郵政編碼表達了哪些信息呢?它是按照怎樣的規則編排的呢?各用了幾個數字表示?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5 2 8 3 0 0
省 市 區 投遞局
2、師:郵政編碼就是按照這樣的規則編排的。不同的地區,郵政編碼也不同。
師:課前同學們收集了學校和自己家庭居住地的郵政編碼,請大家拿出來看一看。和這個郵政編碼前四位(5238)一樣的同學舉手。 為什么一樣?
師:最后兩位可能不同,為什么?
生:因為所在的投遞局不一樣。
師:有沒有外地的郵政編碼,請你說一說這個編碼表達了哪些信息?
3、對“郵政編碼”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生問1:寄郵件時已經寫了收件人的詳細地址了,為什么還要填寫郵政編碼呢?
生答:分揀機可以根據郵政編碼快速分揀郵件。如果不寫郵政編碼、或郵政編碼寫得不規范,機器就分揀不出來,就需要人工分揀,這樣費時費力。
生問2: “信件是怎樣從寄信人手中傳到收信人手中的?”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請看錄象。
活動三:身份證。(10分鐘)
1、電腦出示:000112234466677899
問:誰知道這是什么編碼?(不知道)這串數字沒有規律,如果按照一定規則重新排列一下呢?請看:電腦再次出示:440623196901076827
問:現在知道了嗎?為什么現在很快就知道了?
師:老師布置大家“十一”假期收集和調查了一些身份證號碼,你調查的是誰的身份證號碼?身份證號碼的編排又有什么奧妙呢?從號碼中你能看出什么信息呢?在小組內交流課前你了解到的關于身份證編碼的知識。(課件配樂)
2、各小組同學匯報了解的有關身份證編碼知識,教師穿插提問,并板書。
4 4 0 6 2 3 1 9 6 9 0 1 0 7 6 8 2 7
地址碼 出生日期碼 順序碼 校驗碼
前兩個數字表示省份。(如44代表廣東省。)你還知道別的省的代碼嗎?
第3、4位上的兩個數字表示所在的城市。(如06表示佛山市。)
第5、6位上的兩個數字表示戶籍所在的縣(區)。(如23表示順德區)
第7—14位上的數字表示這個人的出生年、月、日。
師:提問:為什么1月用01表示而不直接用1呢?(0是占位)
15-17位上的三個數字順序碼,,順序碼是指在行政區代碼所表示的區域范圍內,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的順序號,奇數是男性,偶數是女性。
有了這個順序碼,即使是雙胞胎多胞胎,他們的編碼也是唯一的了。
身份證的最后一位數字是計算機根據前面17位數字按一定的公式自動生成的,叫做校驗碼。是用來識別身份證真偽的,只能用0—9和字母x中的一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