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認識
師:學生根據老師的講解獨立畫圓。
師:大家畫的圓的位置都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為什么會不一樣?
生:因為剛針戳的位置不一樣,(或點的位置不一樣)
師:看來這個點能決定圓的位置,(板 能決定圓的位置)
師:請同桌再互相比較一下你們剛才畫的圓大小完全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為什么會不一樣?
生:因為我們圓規的開口大小不一樣。
生:圓規的兩腳開得越大,所畫的圓也就越大,圓規兩腳間的距離能決定圓的大小。(師板書:能決定圓的大小)
(評:建構主義認為,數學的知識、思想和方法,不應是通過教師的傳授獲得,而應是學生在
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師的引導,通過自身有意義的學習活動而主動獲得的,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探究新知識的活動中。)
三、自學圓的各部分名稱:
師:其實,圓和其它圖形一樣也有它各部分的名稱,像這些能決定圓的位置和大小的部分我們稱它們什么呢?請同學們自己認真的去看書,等一會兒老師檢查一下你們的自學能力怎樣。
生:看書自學。
師:通過自學,你知道了什么知識?
學生反饋圓心、半徑、直徑(讓學生上臺畫、板書)
師出示課件,那讓我們來判斷下面各條線段是不是圓的直徑或半徑。
(評:自學能力從心理學上講,既是一種優良的心理品質,又是一種個性特征。理論告訴我們:任何心理品質和個性特征的形成,都要經歷知、情、行、恒的心理過程才能形成和發展,我也注意按照這個規律去培養學生。)
2、第三次自主探索,折一折
師:看來大家掌握得確實不錯,下面請同學們拿出這樣的圓形紙片,請你找出它的圓心、半徑和直徑,并把它畫出來。
生折一折,找一找,畫一畫,反饋。
師:同學們真棒,你還能從剛才折的小圓片中發現什么知識嗎?
學生觀察反饋:①留下一條折痕;②折痕剛好通過圓心;③折痕將圓平均分成了兩半;
生:①各條折痕的交點剛好在圓心上;②通過圓心可以折無數條直徑和無數條半徑;③直徑是半徑的2倍;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d=2r r=d÷2
師:你有什么辦法來證明嗎?
生講證明的辦法。
師出示兩個大小不同的圓讓學生比較直徑半徑的倍數關系成立的條件。(學生明確應在同圓或等圓內)
(評: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內心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小學生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作為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讓學生動手操作去發現去總結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三、 課堂練習,鞏固深化
師:同學們掌握得真好,下面讓我們來完成幾道挑戰題。
1、判斷直徑和半徑。
2、你能用今天學習的知識來解釋一下為什么車輪子要設計成圓形而不設計成方形或其它形狀嗎?
3、你能量出硬幣的直徑嗎?
4、創作:可以畫出任意大小的圓,組合自己心中最美麗的圖案!(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播放輕音樂。)創作完成后在實物展臺上展示
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嗎?
師:同學們說得多好啊!數學中也有很多美,只要你認真探究,善于發現你就感受到美。
【自評:在這一環節中我努力幫助學生營造、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讓學生對學習材料感興趣;對學習目標任務明確,并在學習活動中有事想做、有事可做、活動有收獲。因此我選取生活中數學題讓學生去嘗試。如:讓學生在白紙上用圓規畫出不同的圓組合自己心中最美的圖案。學生在深思熟慮后每個人都動起來了,一個個富有創意、飽含深意的作品出爐了:含有XX年北京奧運字樣的五環旗、象征中國國寶的大熊貓等。學生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興奮極了,既創造了自己得意的作品,這樣的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創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