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認識
(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和半徑的相互關系。
能力目標:通過分組學習,動手操作,主動探索等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活動的意義和作用。
(二)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圓及其特征。
教學難點:圓的特征的理解和運用。
(三)學習方式: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相結合的學習方式。
(四)教學方法: 引導發現式. 問題教學法、協作交流式。
(五)媒體應用:剪刀、尺、圖釘、線、圓規、多媒體課件、圓形物體(硬幣、瓶蓋等)
(六)教學過程
一、欣賞,走進圓的世界。
1、(課件播放石子入水的聲音)閉上眼睛仔細聽,這是什么聲音?你想到了什么?
(課件播放動態的水紋)
2、生活中,你在哪里見到過圓形?
3、圓不但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在大自然中也是隨處可見,一起來欣賞。(播放課件)
4、圓使我們的世界變得如此美麗。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探尋“圓”的奧秘。
二、摸圓,感受圓的特征。
老師準備一個布袋子,里面有學過的幾何圖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還有圓形。
師:老師這個袋里有各種形狀的圖形,現在請同學上來幫我把圓形摸出來,誰愿意上來試試?(要求學生閉上眼睛摸)
(讓幾位學生摸。)
師:咦!你是怎么摸到的呢?
生可能回答:圓是沒有棱角的,邊是彎的,圓的邊是一條曲線等。
(課件出示圓形和其他的幾何圖形)
師:那么圓形與我們學過的圖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從學生的回答得出: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讓學生動手摸一摸的游戲,既符合學生的學習特征,又新穎有趣,吸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探究,認識圓的特征
1、嘗試動手畫圓。
師:剛才同學們很快就發現了圓的這一特征,那你會畫圓嗎?
生:……
師:下面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可以利用手中的工具,也可以自己想辦法畫圓,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想到的辦法最多?
(學生分小組合作,分工畫圓。)
(接著學生小組反饋。)
教師注意將各種方法進行概括分類,可能會有以下答案:
①隨手描。
②利用硬幣或圓形物體輪廓描圓。
③利用圖釘和線畫圓。
④利用圓規畫圓。
……
師:這么多的方法都能畫圓,那么這些方法有什么優點、缺點嗎?
引導學生說一說各種畫法的缺陷,教師總結:
①隨手描的圓不夠美觀。
②利用硬幣或圓形物體輪廓描圓,方便,但圓的大小固定。
③利用圖釘和線畫圓,比較麻煩,但圓可大可小。
④利用圓規畫圓,方便,而且圓可大可小!
師:那你認為這么多方法中用哪種畫圓最科學最方便?
生:用圓規畫圓最方便。
(設計意圖:讓學生想出各種辦法畫圓,給學生一個廣闊的思維和想像的空間,同時學會與同學合作學習。)
2、剪圓。
用剪刀剪下你所畫的圓。
(設計意圖:既幫助學生再一次感知圓的特征,又為下面的探究活動準備素材。)
3、折圓。
(1)請同學們把剪好的圓形紙片,象老師這樣對折。打開,再換個方向對折、再打開,反復折幾次,你可以發現什么?(有許多折痕交于中間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