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認識
(2)量折痕。
再請同學們用直尺量一量剛才折的每一條痕的長度,你又發現了什么?(折痕長度相等)
(3)量點到圓上距離。
最后請同學們再用直尺量一量,中間這個點到圓任意一點的距離,你還可以發現什么?(距離也都相等)
4、自學課本,初知名稱。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動手發現圓里的知識還真不少,數學家們把這些知識都規定為不同的名稱,你們想知道嗎?請同學們自學課本。
交流消化,理解名稱。
師:圓里各部分的名稱有哪些?
(根據學生的回答師板書:圓心、直徑、半徑)
師:什么叫圓心?圓心就是我們剛才折圓時所發現的什么?
師:數學家又是如何規定圓的直徑的呢?
(隨生答,媒體同步演示直徑的過程,先后出示直徑d及直徑概念)
那么,直徑就是我們剛才折圓時的什么?(折痕)
師:什么叫半徑?圓上任意一點是什么意思?(隨生答,課件閃爍圓周上的許多點再動畫出半徑。)
半徑就是我們在量圓時所發現的什么?
(教師課件顯示出圓的圓心、直徑、半徑的整體圖及概念,學生齊讀概念一遍。)
5、找一找、折一折、量一量。
師:看來大家掌握得不錯!圓里究竟還藏有什么秘密呢?(神秘地說)下面請同學們拿出一張圓形紙片,請你找出它的圓心、半徑、直徑,并把它畫出來,折一折、量一量,看看你有什么發現,并把你的發現在小組里匯報。
(學生動手操作,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師:誰來告訴老師,你有哪些新發現?你是怎樣發現的?
從學生的反饋得出: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半徑和直徑,所有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都相等,直徑是半徑的兩倍,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師要準備兩個大小不同的圓,讓學生比較直徑半徑的倍數關系成立的條件一定是在同圓或等圓內。)(板書:d=2r r=d )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以動手操作為主線,通過折一折、量一量、指一指、比一比等活動,讓學生自主參與,合作探究、分組交流,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我和展開探究活動的空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發現新知,學生學習的過程是感知的過程,是體驗的過程,是感悟的過程,學生在感知、體驗、感悟中發現新知,掌握新知。)
四、課堂練習,鞏固深化。
師:同學們掌握得真好,下面讓我們來完成幾道挑戰題。
1、我會說:
(1) 一個圓的半徑是3.5厘米,它的直徑是……
(2) 一個圓的直徑是10厘米,……
(3) ……3分米……
2、判斷題。
(1)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 )
(2)直徑是半徑的2倍。 ( )
(3)直徑是5厘米的圓比半徑是3厘米的圓要小。 ( )
3、應用、拓展。
(1)車輪為什么做成圓形的,車軸應安裝在哪?如果車輪制成方形的、三角形的,我們坐上去會是什么感覺呢?
(2)你能用今天學習的圓的知識去解釋一些生活現象嗎?如:
舉行篝火晚會時,人們總是不知不覺會圍成一個圓形,為什么?
師:看來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蘊含著豐富的道理,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來認識它,解釋它、運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