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案例
這一環節,通過學生跟隨機器人動手玩(切土豆)的游戲,引導學生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等,同時結合電腦的演示初步感知、體驗長方體、正方體面、棱、頂點的概念。
[這一環節加強了數學與生活的練習,充分利用了切土豆這一生活經驗,一刀出面,兩刀出棱,三道出頂點,引導學生多種感官參加活動,在操作中發現,建立了面、棱、頂點的概念。]
(二)探究長方體的特征。
第一環節:動手操作,直觀感知。
教師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動手動腦探究長方體的特征,同時出示溫情問題導向:1長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的大小、形狀一樣嗎?2長方體有幾條棱?每條棱的長短一樣嗎?3長方體有幾個頂點?每個頂點有幾條棱相交?4老師希望你能用實踐作說明以上問題。
第二環節:小組交流,達成共識。
學生在動手中,初步感知長方體后,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再請代表匯報。
[一、二環節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自主探究。學生在活動中感知長方體;在學生相互爭論、相互補充、相互啟發中建立長方體清晰的表象,同時教師的溫情提示,也體現實現的人文關懷]
第三環節:電腦演示、驗證認識。
當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能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出長方體特征后,教師利用電腦演示:一個長方體勻速轉動,清晰、有序地顯示長方體六個面,接著排開、分解;十二條棱也分組排開;八個頂點也進行閃爍;驗證了學生的認識:長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有的兩個面也是正方形)。
[通過電腦演示驗證學生的認識,促使學生形成新的知識結構,也突出了教學難點。]
(三)探究正方體的特征。
第一環節:電腦演示,學生觀察:正方體有什么特征?
第二環節:師生歸納。
這部分采用直接演示,學生觀察特征,讓學生在看一看、說一說的活動中,歸納、表述正方體的特征。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及初步邏輯思維能力。
(四)聯系本質,引導辨析
第一環節:讓學生分別找出生活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
第二環節:出示一些立體圖形,請學生用學過的知道說明哪些立體圖形是長方體、正方體?(先小組合作學習,在請小組代表匯報合作學習結果。)
[這一開放性問題的提出,引發了學生思考。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必須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關知識進行搜索、歸納、整理,讓學生在比較中進一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掌握學習方法,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第三環節:小結長方體和正方體特征。
三、實踐運用 鞏固新知
同學們已經拜訪了長方體和正方體,數學城堡主任機器人要帶同學們去認識一下,看看今天誰是數學城堡的能手。
活動一:想象冠軍。
根據一個長方體的一組長、寬、高,你能想象出這個長方體的形狀和各個面嗎?
活動二:操作能手。
1、拆裝比賽。(先把長方體、正方體拆開,然后再裝好,看看誰的方法最多。)
2、擺好長方體比賽。用12個小正方體擺成一個長方體,你有幾中擺法?
[這部分有兩組活動,才層次分明。通過電教媒體的優美情景的創設,形象直觀,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情景中,說一說、數一數、擺一擺、想一想,在從事“再創造”的學習活動中鞏固新知,發展了空間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