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 >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精選11篇)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發布時間:2023-07-10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精選11篇)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掌握長方形特征的基礎上,理解周長的意義.

  2.通過抽象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推導.

  教具

  釘子板、繩子、尺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拿出準備好的幾何圖形,平放桌上,把長方形挑出,放在一邊.(觀察)

  提問:(1)長方形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相對的兩條邊相等)

  (2)相鄰的兩條邊有什么不同?(一條邊長,一條邊較短)

  二、學習新課.

  1.談話:同學們對長方形的特征掌握得很好,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有關長方形的知識.通過學習,理解長方形周長的意義,掌握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板書課題:)

  2.理解長方形的長和寬.

  請同學們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長邊,再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短邊.

  教師歸納出:長方形較長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長,較短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寬.

  請同學們在自己的長方形紙片上標出長和寬.

  3.學生動手操作,理解長方形的周長.

  教師出示圍在釘子板上的長方形.

  提問:什么叫做周長?(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請一位同學來指一指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其他同學互相看著摸一摸,自己的長方形紙片的周長.

  再請一位同學指一指釘子板上的長方形的周長.

  提問:你能知道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嗎?(能)一位同學把圍成這個長方形的線取下來測量,測得長度是60厘米.(回答: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大約是60厘米)

  4.設疑:比較小的長方形,要知道它的周長是多少,可以用量的辦法,如果要想知道大的長方形土地的周長是多少,用量的辦法就不行了.我們能不能根據它的長和寬計算出它的周長是多少呢?

 。1)出示例題:一個長方形,長6厘米、寬4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2)老師將學生不同的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6+4+6+4=20(厘米)

  6×2+4×2=12+8=20(厘米)

  (6+4)×2=10×2=20(厘米)

 。3)比較.

  小組討論:他們算得對嗎?為什么?哪種算法比較簡便?

  (4)反饋歸納:

  提問:誰能在圖上指出6×2和4×2分別表示哪部分?

  師歸納:長方形的周長就是兩個長與兩個寬的和.

  指名一同學在圖上指出6+4表示哪部分.(6+4表示一條長、一條寬的和)

  問:10×2表示哪部分.(一條長與一條寬的和的2倍,也就是長方形的周長)

  師歸納:長方形的周長還可以用兩個長和寬的和計算出來.現在,我們用這個方法求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5.小結.

  通過觀察、操作求長方形周長,同學們想出了3種方法,都對.一種是四條邊長連加的和,第二種方法是:用兩個長的和加上兩個寬的和.第三種方法是用兩個長加寬的和來求周長.第三種方法運用了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點,因此比較簡便.

  三、課堂練習(投影)

  1.算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2.一個長方形枕套,長50厘米,寬30厘米,四周縫上花邊,需要多少厘米花邊?

  3.量出下表中物體表面的長和寬,并計算出它們的周長.

  4.人民路小學足球場是一個長方形,長是90米,寬45米,小明沿著足球場的邊跑了一圈,他跑了多少米?

  板書設計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篇2

  教學內容:(實驗數學)第五冊、第118—120頁例1-例3。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長方形的特征的認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使學生初步建立周長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方法。

  3、通過對長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投影機、投影片、鐵絲等。

  教學過程 :

  一、準備

  教師出示動物園籃球場平面圖,提問:“動物園籃球場是什么形狀?”“長方形有幾條邊?有什么特征?”

  二、誘發

  投影:例1  動物園籃球場長26米,寬14米,小狗花花繞籃球場跑一圈,它跑了多少米?

  課件展示:小狗花花圍著籃球場走一周。教師:“它走了多少米?怎么計算出來?”(激發學生動腦筋想辦法)

  26+14+26+14=80(米)

  長 +  寬  +   長 +  寬  =長方形的周長

  三、釋疑

  1、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小狗花花走一周的長度就是這個長方形的四條邊的總和。教師板書:長方形四邊長度的和叫做長方形的周長。

  2、讓學生比劃周圍一些長方形的周長。例如:黑板、桌面、課本等。

  3、展示:長方形對邊相等。教師:“根據長方形的特征,我們能不能找出計算長方形周長的其他方法!睂W生推導出下面的計算方法(利用對邊相等)。

  26X2+14X2=80(米)

  長方形的周長= 長  X2+  寬  X2

  4、展示:小狗花花先走一個長,再走一個寬。提問:“這時它走了多少米?是長方形的周長的多少?”展示:小狗花花接著走完全程。教師提問:“剩下的路程是長方形的多少?長方形的周長還可以怎樣求?”學生進一步觀察后,推導計算長方形周長的第三種方法。

 。26+14)X2=14(厘米)

  長方形的周長=(  長  +  寬  )X2

  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板書幾種長方形周長計算的方法。讓學生觀察以上幾種計算方法,比一比發現第三種方法最簡便。最后師生共同總結:長方形的周長=(長+寬)X2

  5、讓學生議一議:要計算長方形的周長需要知道哪幾個條件?

  6、教師出示例2(投影),學生獨立解答。

  7、教學例3,學生讀題后,教師操作:拿一段長50厘米的鐵絲,先量出一個長,用鐵鉗擰成90度角,再量出一個寬,用鐵鉗擰成90度角……擰成一個長方形后,讓學生觀察并討論:剩下的部分等于什么?(鐵絲的長度-長方形的周長)然后讓學生根據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解答此題。

  8、投影:(讓學生在課堂獨立做兩道題)

  四、轉化和應用

  投影:

  1、數一數,下圖中有幾個長方形。

  2、量一量各個長方形的邊長,計算各個長方形的周長。

  課件:展示黃、紅、藍三個長方形。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掌握長方形特征的基礎上,理解周長的意義.

  2.通過抽象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推導.

  教具

  釘子板、繩子、尺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拿出準備好的幾何圖形,平放桌上,把長方形挑出,放在一邊.(觀察)

  提問:(1)長方形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相對的兩條邊相等)

  (2)相鄰的兩條邊有什么不同?(一條邊長,一條邊較短)

  二、學習新課.

  1.談話:同學們對長方形的特征掌握得很好,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有關長方形的知識.通過學習,理解長方形周長的意義,掌握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板書課題:)

  2.理解長方形的長和寬.

  請同學們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長邊,再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短邊.

  教師歸納出:長方形較長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長,較短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寬.

  請同學們在自己的長方形紙片上標出長和寬.

  3.學生動手操作,理解長方形的周長.

  教師出示圍在釘子板上的長方形.

  提問:什么叫做周長?(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請一位同學來指一指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其他同學互相看著摸一摸,自己的長方形紙片的周長.

  再請一位同學指一指釘子板上的長方形的周長.

  提問:你能知道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嗎?(能)一位同學把圍成這個長方形的線取下來測量,測得長度是60厘米.(回答: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大約是60厘米)

  4.設疑:比較小的長方形,要知道它的周長是多少,可以用量的辦法,如果要想知道大的長方形土地的周長是多少,用量的辦法就不行了.我們能不能根據它的長和寬計算出它的周長是多少呢?

 。1)出示例題:一個長方形,長6厘米、寬4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2)老師將學生不同的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6+4+6+4=20(厘米)

  6×2+4×2=12+8=20(厘米)

 。6+4)×2=10×2=20(厘米)

 。3)比較.

  小組討論:他們算得對嗎?為什么?哪種算法比較簡便?

  (4)反饋歸納:

  提問:誰能在圖上指出6×2和4×2分別表示哪部分?

  師歸納:長方形的周長就是兩個長與兩個寬的和.

  指名一同學在圖上指出6+4表示哪部分.(6+4表示一條長、一條寬的和)

  問:10×2表示哪部分.(一條長與一條寬的和的2倍,也就是長方形的周長)

  師歸納:長方形的周長還可以用兩個長和寬的和計算出來.現在,我們用這個方法求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5.小結.

  通過觀察、操作求長方形周長,同學們想出了3種方法,都對.一種是四條邊長連加的和,第二種方法是:用兩個長的和加上兩個寬的和.第三種方法是用兩個長加寬的和來求周長.第三種方法運用了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點,因此比較簡便.

  三、課堂練習(投影)

  1.算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2.一個長方形枕套,長50厘米,寬30厘米,四周縫上花邊,需要多少厘米花邊?

  3.量出下表中物體表面的長和寬,并計算出它們的周長.

  4.人民路小學足球場是一個長方形,長是90米,寬45米,小明沿著足球場的邊跑了一圈,他跑了多少米?

  板書設計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掌握長方形特征的基礎上,理解周長的意義.

  2.通過抽象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推導.

  教具

  釘子板、繩子、尺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拿出準備好的幾何圖形,平放桌上,把長方形挑出,放在一邊.(觀察)

  提問:(1)長方形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相對的兩條邊相等)

 。2)相鄰的兩條邊有什么不同?(一條邊長,一條邊較短)

  二、學習新課.

  1.談話:同學們對長方形的特征掌握得很好,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有關長方形的知識.通過學習,理解長方形周長的意義,掌握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板書課題:)

  2.理解長方形的長和寬.

  請同學們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長邊,再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短邊.

  教師歸納出:長方形較長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長,較短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寬.

  請同學們在自己的長方形紙片上標出長和寬.

  3.學生動手操作,理解長方形的周長.

  教師出示圍在釘子板上的長方形.

  提問:什么叫做周長?(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請一位同學來指一指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其他同學互相看著摸一摸,自己的長方形紙片的周長.

  再請一位同學指一指釘子板上的長方形的周長.

  提問:你能知道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嗎?(能)一位同學把圍成這個長方形的線取下來測量,測得長度是60厘米.(回答: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大約是60厘米)

  4.設疑:比較小的長方形,要知道它的周長是多少,可以用量的辦法,如果要想知道大的長方形土地的周長是多少,用量的辦法就不行了.我們能不能根據它的長和寬計算出它的周長是多少呢?

 。1)出示例題:一個長方形,長6厘米、寬4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2)老師將學生不同的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6+4+6+4=20(厘米)

  6×2+4×2=12+8=20(厘米)

 。6+4)×2=10×2=20(厘米)

 。3)比較.

  小組討論:他們算得對嗎?為什么?哪種算法比較簡便?

 。4)反饋歸納:

  提問:誰能在圖上指出6×2和4×2分別表示哪部分?

  師歸納:長方形的周長就是兩個長與兩個寬的和.

  指名一同學在圖上指出6+4表示哪部分.(6+4表示一條長、一條寬的和)

  問:10×2表示哪部分.(一條長與一條寬的和的2倍,也就是長方形的周長)

  師歸納:長方形的周長還可以用兩個長和寬的和計算出來.現在,我們用這個方法求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5.小結.

  通過觀察、操作求長方形周長,同學們想出了3種方法,都對.一種是四條邊長連加的和,第二種方法是:用兩個長的和加上兩個寬的和.第三種方法是用兩個長加寬的和來求周長.第三種方法運用了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點,因此比較簡便.

  三、課堂練習(投影)

  1.算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2.一個長方形枕套,長50厘米,寬30厘米,四周縫上花邊,需要多少厘米花邊?

  3.量出下表中物體表面的長和寬,并計算出它們的周長.

  4.人民路小學足球場是一個長方形,長是90米,寬45米,小明沿著足球場的邊跑了一圈,他跑了多少米?

  板書設計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篇5

  一、教學內容:原通用教材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五冊第69—70頁例1,練習二十五中的習題。

  二、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建立長方形周長的概念,理解長方形周長計算的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三、教具準備:長30厘米、寬18厘米的長方形吹塑紙一張;用兩根96厘米的鐵絲,分別圍成長30厘米、寬18厘米的長方形框架;剪刀一把;教師用釘子板一塊,細尼龍繩一根。學生準備火柴盒一個,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一張,細線一根。

  四、教學過程 :

  師:[出示小黑板,上面畫有5個標上序號的不同圖形]請同學們說一說,黑板上的哪幾號圖形是長方形?

  生:第2號和第5號圖形是長方形。

  師:其他的呢?

  生:其他的都不是。

  師:第1號圖形為什么不是長方形?

  生:因為它只有三條邊,三個角。

  師:對。長方形應該有四條邊,四個角,而它只有三條邊,三個角。那第3號圖形為什么不是長方形呢?

  生:因為長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而它的四個角不是直角。

  師:我們還可以怎么看?

  生:因為它的對邊不相等。

  師:第4號為什么也不是長方形?

  生:它的對邊雖然相等,但四個角不是直角。

  師:那么,長方形的特點是什么?

  (1):長方形的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2):還有,有四條邊。

  師:應該說,長方形有四條邊,對邊相等,有四個角,都是直角。[很多學生跟著教師說]

  師:[出示釘子板,演示]現在老師在這個釘子板上圍了一個長方形。誰來指一指,哪是長,哪是寬?

  [一學生上前指出長方形的長和寬]

  師:長方形有幾個長,幾個寬?

  生:有兩個長和兩個寬。

  師:你們知道不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長有多少厘米?

  生:[齊]不知道。

  師:怎樣才能知道呢?

  生:[齊]要用尺量。

  師:[用米尺量長方形的上面一條邊]現在老師量了這個長是28厘米,那這個長[指下面一條邊]是多少厘米?

  生:[齊]也是28厘米。

  師:寬是多少?

  生:[齊]不知道。

  師:現在老師也來量。[用米尺量左邊的一條邊]寬比長短7厘米,那寬是多少厘米?

  生:[齊]21厘米。

  師:今天,就要在這個基礎上來學習長方形的周長和方法。[板書:]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要知道什么叫做長方形的周長,還要知道長方形的周長是怎樣計算的。現在先來看,什么叫做長方形的周長。老師用一根細繩從這個長方形的一個頂點開始,繞著長方形圍一周。[邊說邊演示]這一周的長就是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板書]

  生:[齊][讀板書]長方形的周長就是繞這個長方形一周的長。

  師:[出示繞長方形一周長的細繩]那么,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呢?

  生:[齊]要量。

  師:[用米尺量這段細繩]現在老師量了,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98厘米。

  師:現在請大家拿出火柴盒放在桌上,用帶來的線沿著火柴盒的四周繞一圈,[教師演示指導繞的方法]然后量一量,看火柴盒面的周長是多少。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繞和量的方法。然后指名說出量的結果]

  生:火柴盒面的周長大約是17厘米。

  師:現在請同學們拿起課本。這課本面也是一個長方形,請大家沿著課本的四條邊摸一摸,這長方形的周長是從哪里到哪里。[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沿課本的邊摸了一周]這一周的長就是我們課本面的什么?

  生:[齊]周長。

  師:這課本面的長是哪條邊?[學生指出課本面的長]好,現在我們再來摸一遍。從長方形的這個長開始。

  生:[齊][用手沿著課本面的長、寬、長、寬的順序分段摸一周,邊摸邊說]長、寬、長、寬。

  師:是不是摸了一周?

  生:[齊]是的。

  師:大家想一想:這個長方形的周長,跟它的四條邊有什么關系?[見學生沒有反映,要求學生跟著老師再一起摸課本面的四條邊]這是一條長,這是一條寬,這又是一條長,這又是一條寬。這一周有幾個長,幾個寬?

  生:[齊]兩個長,兩個寬。

  師:這長方形的四條邊一共有多長,也就是這個長方形的什么?

  生:[齊]是這個長方形的周長。

  師:請你們把剪好的長方形紙拿出來,看能不能把你們帶來的線,繞著這個長方形紙圍一周?

  [學生用線沿長方形紙的周長想圍上一周,但圍了幾次都沒有成功]

  師:[注視幾個學生的操作]怎么樣,不容易圍吧?那就請你們用尺來量一量,看看長是幾厘米,寬是幾厘米。[學生們改用尺來量長方形紙的長和寬,紛紛回答:長是3厘米,寬是2厘米]

  師:現在用尺來量,就很快量出了長和寬。有的時候,我們要求長方形的周長,直接去量它的一周很困難,就可以利用長方形四條邊的長度跟周長的關系,量出長、寬,想辦法計算出周長來。

  師:[出示長方形吹塑紙教具,貼在黑板上]老師這里有個長方形,長是30厘米,寬是18厘米[在圖形的長、寬旁標出長度]。老師又用鐵絲圍成了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將鐵絲圍成的長方形框架比在長方形吹塑紙上]大家看,這一段[指長方形的長]鐵絲多少厘米?

  生:30厘米。

  師:這一段[指長方形的寬]鐵絲是多少厘米?

  生:18厘米。

  師:現在我們把這根鐵絲展開。[將鐵絲框粘在黑板上,逐段將鐵絲拉直,啟發學生說出每一段是長方形的長或者寬。教師在每段鐵絲下面分別板書:長、寬、長、寬]

  師:大家看,[指著拉直的鐵絲和下面的板書]這個長方形的周長也就是這個長方形的——

  生:[齊]長加上寬,再加上長,再加上寬。

  師:想一想: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應該怎樣列式計算呢?

  生:30加18加30加18,等于96厘米。[教師板書]

  師:[又出示一個用鐵絲圍成的長方形框架]老師又用鐵絲圍了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將鐵絲框架比在長方形的吹塑紙上]現在把它從對角剪開[用剪刀把長方形框架剪成和兩段,出示其中一段]看看這一部分鐵絲是這個長方形的幾個長和幾個寬?

  [齊]:一個長和一個寬。

  師:這一段鐵絲也就是這個長方形的長加寬的和。[將這段鐵絲展開,粘于黑板上,下面板書:長加寬的和]長方形的周長里面有幾個這樣的長加寬的和?

  生:[齊]有兩個。

  師:[將另一段鐵絲也展開拉直,粘于黑板上,并在“長加寬的和”后板書:“的2倍”]也就是說,長方形的周長等于長加寬的和的2倍。用這種方法計算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又該怎樣列式呢?注意,要把長加寬的和先求出來,要先算加。

  生:(30+18)×20。

  師:等于多少?

  生:等于96厘米。

  師:計算長方形周長可以有兩種方法:這是第一種方法[指“長+寬+長+寬”],這是第二種方法[指求長加寬的和的2倍]。這兩種方法都算了長方形的幾條邊的和?

  生:[齊]四條邊的和。

  師:哪四條邊的和?

  生:兩條長,兩條寬。

  師:計算結果呢?

  生:都相同。

  師:有什么不同?第一種方法是怎樣計算的?

  生:長+寬+長+寬。

  師:按照剛才摸的順序,把四條邊一條一條地加起來。那第二種方法呢?

  生:是把長和寬加起來,再乘以2。

  師:[出示長方形木板]這里有個長方形,請哪個同學來量一量,長是多少?寬是多少?

  生:[用尺量后說出]長53厘米,寬40厘米。[要求學生根據量出的數據計算出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教師巡視,并指名用不同方法計算的兩人板演。訂正后再了解用第一種方法或第二種方法計算的各有多少人。再指名一人用皮尺繞長方形木板一周,直接量出它的周長是多少,并報出結果]

  師:剛才用兩種方法計算出這個長方形的周長都是186厘米,F在這個同學用皮尺繞長方形木板一周,直接量出周長也是186厘米。說明這兩種方法的計算都是正確的。我們對這兩種算法進行比較,可以看出:用第一種方法,根據長方形周長的意義列出的算式容易懂,但計算比較繁。用第二種方法,先要算出長加寬的和,再乘以2,列式要用到小括號,但計算比較簡便,你們可以根據各人的情況來決定用哪種方法,F在請看課本第70頁練習二十五的第2題。先請你們量一量自己數學課本的長和寬。[學生量課本,有的說長是18厘米,有的說長是19厘米,有的說長是18厘米多一點,有的說長是19厘米不到一點。教師根據學生量的情況,統一成長是18厘米,寬是13厘米]再算出周長,填在書上的表格里。周長是多少?

  生:[齊]周長是62厘米。

  師:[再要求學生量練習本的長、寬,并統一成長是19厘米,寬15厘米,算出周長后填在書上的表格里]練習本的周長是多少?

  生:68厘米。

  師:[出示例1,指名學生讀題后]要求周長是多少厘米,應該先要知道哪兩個條件?

  生:長和寬。

  師:題目中告訴我們長是多少?寬是多少?[學生紛紛回答]請同學列式把周長算出來。

  (l):8+5=13(厘米),13×2=26(厘米)。

  (2):(8+5)×2=13×2=26(厘米)。

  師:[邊板書,邊說]能列綜合算式的,應盡量列綜合算式計算。這是道應用題,還應該答題。[學生補答,教師把例題解答板書寫完整]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69頁至第70頁。并說明課本上“也就是長加寬的2倍”這句話意思不清楚,應改成“也就是長加寬的和的2倍!苯處熢诤诎迳鲜痉,讓學生在課本第70頁第一行“加寬的”后面添上“和的”二字。并把修改后的這一節課文完整地讀一遍]

  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請大家想一想∶什么叫做長方形的周長?

  生:用繩子把長方形圍一周,這一周的長就是這個長方形的周長。

  師:長方形周長怎樣計算?

  (1):用長加寬,再加長,再加寬。

  (2):還有一種方法,用長加寬的和乘以2。

  師:要求長方形的周長,必須先要知道什么條件?

  生:[齊]長和寬。

  師:如果長和寬不知道怎么辦?

  生:[齊]可以量出來。

  師:如果只直接告訴其中的一個條件,還有一個條件沒有直接告訴,怎么辦?

  生:要把另一個條件先求出來。

  師:下面請同學們把練習二十五的第3題、第4題做在課堂練習本上。大家看第4題,問題是“小明沿著足球場跑了一圈,跑了多少米?”這實際上是要求什么?

  生:[齊]求足球場的周長。

  師:請把題目看仔細了,哪個條件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就先要把它求出來。

  [學生做作業 ,教師巡視輔導。做好作業 后下課]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篇6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掌握長方形特征的基礎上,理解周長的意義。

  2、通過抽象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3、掌握方法,能夠正確地計算長方形的周長。

  4、通過實際操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教學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推導。

  教學方法:觀察法、歸納法。

  教具準備:釘子板、繩子、尺子。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準備

  1.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圖形,平放桌上,把長方形挑出、放在一邊。(觀察)

  2.提問:(1)長方形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相對的兩條邊相等)

 。2)相鄰的兩條邊有什么不同?(一條邊長,一條邊較短)

  二、探索新知

  1.談話:同學們對長方形的特征掌握得很好,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有關長方形的知識。(板書課題:)

  2.理解長方形的長和寬。

  請同學們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長邊,再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短邊。

  歸納出:長方形較長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長,較短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寬。

  請同學們在自己的長方形紙片上標出長和寬。

  3.學生動手操作,理解長方形的周長。

  教師出示圍在釘子板上的長方形。

  提問:什么叫做周長?(……..)

  請一位同學來指一指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其他同學互相看著摸一摸,你自己的長方形紙片的周長。

  再請一位同學指一指釘子板上的長方形的周長。

  提問:你能知道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嗎?(能)一位同學把圍成這個長方形的線取下來測量,測得長度是60厘米。(回答: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大約是60厘米

  4.設疑:比較小的長方形,要知道它的周長是多少,可以用量的辦法,如果要想知道大的長方形土地的周長是多少,用量的辦法就不行了。我們能不能根據它的長和寬計算出它的周長是多少呢?

 。1)出示例題:一個長方形,長6厘米、寬4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2)老師將學生不同的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6+4+6+4=20(厘米)

  6×2+4×2=12+8=20(厘米)

 。6+4)×2=10×2=20(厘米)

 。3)比較。

  教師指著3個不同的算式問:他們算得對嗎?為什么?哪種算法比較簡便?(小組討論)

 。4)反饋歸納:

  提問:誰能在圖上指出6×2和4×2分別表示哪部分?(6×2表示兩個長的和,4×2表示兩個寬的和)

  歸納:長方形的周長就是兩個長與兩個寬的和。

  指名一同學在圖上指出6+4表示哪部分。

  問:10×2表示哪部分。(一條長與一條寬的和的2倍,也就是長方形的周長)

  歸納:長方形的周長還可以用兩個長和寬的和計算出來,F在,我們用這個方法求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5.小結:通過觀察、操作求長方形周長,同學們想出了3種方法,都對。一種是四條邊長連加的和,第二種方法是:用兩個長的和加上兩個寬的和。第三種方法是用兩個長加寬的和來求周長。

  第三種方法運用了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點,因此比較簡便。

  三、鞏固提高(投影)

  1.算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2.出示“做一做”第1題,讓學生獨立完成。

  3.一個長方形枕套,長50厘米、寬30厘米,四周縫上花邊,需要多少厘米花邊?

  四、課堂小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外練習

  找一件自己喜歡的表面是長方形的物品,想辦法算出這個長方形的周長。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掌握長方形特征的基礎上,理解周長的意義.

  2.通過抽象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推導.

  教具

  釘子板、繩子、尺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拿出準備好的幾何圖形,平放桌上,把長方形挑出,放在一邊.(觀察)

  提問:(1)長方形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相對的兩條邊相等)

 。2)相鄰的兩條邊有什么不同?(一條邊長,一條邊較短)

  二、學習新課.

  1.談話:同學們對長方形的特征掌握得很好,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有關長方形的知識.通過學習,理解長方形周長的意義,掌握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板書課題:)

  2.理解長方形的長和寬.

  請同學們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長邊,再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短邊.

  教師歸納出:長方形較長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長,較短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寬.

  請同學們在自己的長方形紙片上標出長和寬.

  3.學生動手操作,理解長方形的周長.

  教師出示圍在釘子板上的長方形.

  提問:什么叫做周長?(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請一位同學來指一指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其他同學互相看著摸一摸,自己的長方形紙片的周長.

  再請一位同學指一指釘子板上的長方形的周長.

  提問:你能知道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嗎?(能)一位同學把圍成這個長方形的線取下來測量,測得長度是60厘米.(回答: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大約是60厘米)

  4.設疑:比較小的長方形,要知道它的周長是多少,可以用量的辦法,如果要想知道大的長方形土地的周長是多少,用量的辦法就不行了.我們能不能根據它的長和寬計算出它的周長是多少呢?

 。1)出示例題:一個長方形,長6厘米、寬4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2)老師將學生不同的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6+4+6+4=20(厘米)

  6×2+4×2=12+8=20(厘米)

 。6+4)×2=10×2=20(厘米)

 。3)比較.

  小組討論:他們算得對嗎?為什么?哪種算法比較簡便?

 。4)反饋歸納:

  提問:誰能在圖上指出6×2和4×2分別表示哪部分?

  師歸納:長方形的周長就是兩個長與兩個寬的和.

  指名一同學在圖上指出6+4表示哪部分.(6+4表示一條長、一條寬的和)

  問:10×2表示哪部分.(一條長與一條寬的和的2倍,也就是長方形的周長)

  師歸納:長方形的周長還可以用兩個長和寬的和計算出來.現在,我們用這個方法求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5.小結.

  通過觀察、操作求長方形周長,同學們想出了3種方法,都對.一種是四條邊長連加的和,第二種方法是:用兩個長的和加上兩個寬的和.第三種方法是用兩個長加寬的和來求周長.第三種方法運用了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點,因此比較簡便.

  三、課堂練習(投影)

  1.算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2.一個長方形枕套,長50厘米,寬30厘米,四周縫上花邊,需要多少厘米花邊?

  3.量出下表中物體表面的長和寬,并計算出它們的周長.

  4.人民路小學足球場是一個長方形,長是90米,寬45米,小明沿著足球場的邊跑了一圈,他跑了多少米?

  板書設計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掌握長方形特征的基礎上,理解周長的意義.

  2.通過抽象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推導.

  教具

  釘子板、繩子、尺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拿出準備好的幾何圖形,平放桌上,把長方形挑出,放在一邊.(觀察)

  提問:(1)長方形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相對的兩條邊相等)

  (2)相鄰的兩條邊有什么不同?(一條邊長,一條邊較短)

  二、學習新課.

  1.談話:同學們對長方形的特征掌握得很好,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有關長方形的知識.通過學習,理解長方形周長的意義,掌握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板書課題:)

  2.理解長方形的長和寬.

  請同學們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長邊,再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短邊.

  教師歸納出:長方形較長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長,較短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寬.

  請同學們在自己的長方形紙片上標出長和寬.

  3.學生動手操作,理解長方形的周長.

  教師出示圍在釘子板上的長方形.

  提問:什么叫做周長?(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請一位同學來指一指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其他同學互相看著摸一摸,自己的長方形紙片的周長.

  再請一位同學指一指釘子板上的長方形的周長.

  提問:你能知道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嗎?(能)一位同學把圍成這個長方形的線取下來測量,測得長度是60厘米.(回答: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大約是60厘米)

  4.設疑:比較小的長方形,要知道它的周長是多少,可以用量的辦法,如果要想知道大的長方形土地的周長是多少,用量的辦法就不行了.我們能不能根據它的長和寬計算出它的周長是多少呢?

 。1)出示例題:一個長方形,長6厘米、寬4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2)老師將學生不同的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6+4+6+4=20(厘米)

  6×2+4×2=12+8=20(厘米)

 。6+4)×2=10×2=20(厘米)

 。3)比較.

  小組討論:他們算得對嗎?為什么?哪種算法比較簡便?

 。4)反饋歸納:

  提問:誰能在圖上指出6×2和4×2分別表示哪部分?

  師歸納:長方形的周長就是兩個長與兩個寬的和.

  指名一同學在圖上指出6+4表示哪部分.(6+4表示一條長、一條寬的和)

  問:10×2表示哪部分.(一條長與一條寬的和的2倍,也就是長方形的周長)

  師歸納:長方形的周長還可以用兩個長和寬的和計算出來.現在,我們用這個方法求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5.小結.

  通過觀察、操作求長方形周長,同學們想出了3種方法,都對.一種是四條邊長連加的和,第二種方法是:用兩個長的和加上兩個寬的和.第三種方法是用兩個長加寬的和來求周長.第三種方法運用了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點,因此比較簡便.

  三、課堂練習(投影)

  1.算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2.一個長方形枕套,長50厘米,寬30厘米,四周縫上花邊,需要多少厘米花邊?

  3.量出下表中物體表面的長和寬,并計算出它們的周長.

  4.人民路小學足球場是一個長方形,長是90米,寬45米,小明沿著足球場的邊跑了一圈,他跑了多少米?

  板書設計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篇9

  一、教學內容:原通用教材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五冊第69—70頁例1,練習二十五中的習題。

  二、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建立長方形周長的概念,理解長方形周長計算的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三、教具準備:長30厘米、寬18厘米的長方形吹塑紙一張;用兩根96厘米的鐵絲,分別圍成長30厘米、寬18厘米的長方形框架;剪刀一把;教師用釘子板一塊,細尼龍繩一根。學生準備火柴盒一個,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一張,細線一根。

  四、教學過程:

  師:[出示小黑板,上面畫有5個標上序號的不同圖形]請同學們說一說,黑板上的哪幾號圖形是長方形?

  生:第2號和第5號圖形是長方形。

  師:其他的呢?

  生:其他的都不是。

  師:第1號圖形為什么不是長方形?

  生:因為它只有三條邊,三個角。

  師:對。長方形應該有四條邊,四個角,而它只有三條邊,三個角。那第3號圖形為什么不是長方形呢?

  生:因為長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而它的四個角不是直角。

  師:我們還可以怎么看?

  生:因為它的對邊不相等。

  師:第4號為什么也不是長方形?

  生:它的對邊雖然相等,但四個角不是直角。

  師:那么,長方形的特點是什么?

  生(1):長方形的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生(2):還有,有四條邊。

  師:應該說,長方形有四條邊,對邊相等,有四個角,都是直角。[很多學生跟著教師說]

  師:[出示釘子板,演示]現在老師在這個釘子板上圍了一個長方形。誰來指一指,哪是長,哪是寬?

  [一學生上前指出長方形的長和寬]

  師:長方形有幾個長,幾個寬?

  生:有兩個長和兩個寬。

  師:你們知道不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長有多少厘米?

  生:[齊]不知道。

  師:怎樣才能知道呢?

  生:[齊]要用尺量。

  師:[用米尺量長方形的上面一條邊]現在老師量了這個長是28厘米,那這個長[指下面一條邊]是多少厘米?

  生:[齊]也是28厘米。

  師:寬是多少?

  生:[齊]不知道。

  師:現在老師也來量。[用米尺量左邊的一條邊]寬比長短7厘米,那寬是多少厘米?

  生:[齊]21厘米。

  師:今天,就要在這個基礎上來學習長方形的周長和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板書:長方形周長的計算]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要知道什么叫做長方形的周長,還要知道長方形的周長是怎樣計算的,F在先來看,什么叫做長方形的周長。老師用一根細繩從這個長方形的一個頂點開始,繞著長方形圍一周。[邊說邊演示]這一周的長就是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板書]

  生:[齊][讀板書]長方形的周長就是繞這個長方形一周的長。

  師:[出示繞長方形一周長的細繩]那么,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呢?

  生:[齊]要量。

  師:[用米尺量這段細繩]現在老師量了,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98厘米。

  師:現在請大家拿出火柴盒放在桌上,用帶來的線沿著火柴盒的四周繞一圈,[教師演示指導繞的方法]然后量一量,看火柴盒面的周長是多少。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繞和量的方法。然后指名說出量的結果]

  生:火柴盒面的周長大約是17厘米。

  師:現在請同學們拿起課本。這課本面也是一個長方形,請大家沿著課本的四條邊摸一摸,這長方形的周長是從哪里到哪里。[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沿課本的邊摸了一周]這一周的長就是我們課本面的什么?

  生:[齊]周長。

  師:這課本面的長是哪條邊?[學生指出課本面的長]好,現在我們再來摸一遍。從長方形的這個長開始。

  生:[齊][用手沿著課本面的長、寬、長、寬的順序分段摸一周,邊摸邊說]長、寬、長、寬。

  師:是不是摸了一周?

  生:[齊]是的。

  師:大家想一想:這個長方形的周長,跟它的四條邊有什么關系?[見學生沒有反映,要求學生跟著老師再一起摸課本面的四條邊]這是一條長,這是一條寬,這又是一條長,這又是一條寬。這一周有幾個長,幾個寬?

  生:[齊]兩個長,兩個寬。

  師:這長方形的四條邊一共有多長,也就是這個長方形的什么?

  生:[齊]是這個長方形的周長。

  師:請你們把剪好的長方形紙拿出來,看能不能把你們帶來的線,繞著這個長方形紙圍一周?

  [學生用線沿長方形紙的周長想圍上一周,但圍了幾次都沒有成功]

  師:[注視幾個學生的操作]怎么樣,不容易圍吧?那就請你們用尺來量一量,看看長是幾厘米,寬是幾厘米。[學生們改用尺來量長方形紙的長和寬,紛紛回答:長是3厘米,寬是2厘米]

  師:現在用尺來量,就很快量出了長和寬。有的時候,我們要求長方形的周長,直接去量它的一周很困難,就可以利用長方形四條邊的長度跟周長的關系,量出長、寬,想辦法計算出周長來。

  師:[出示長方形吹塑紙教具,貼在黑板上]老師這里有個長方形,長是30厘米,寬是18厘米[在圖形的長、寬旁標出長度]。老師又用鐵絲圍成了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將鐵絲圍成的長方形框架比在長方形吹塑紙上]大家看,這一段[指長方形的長]鐵絲多少厘米?

  生:30厘米。

  師:這一段[指長方形的寬]鐵絲是多少厘米?

  生:18厘米。

  師:現在我們把這根鐵絲展開。[將鐵絲框粘在黑板上,逐段將鐵絲拉直,啟發學生說出每一段是長方形的長或者寬。教師在每段鐵絲下面分別板書:長、寬、長、寬]

  師:大家看,[指著拉直的鐵絲和下面的板書]這個長方形的周長也就是這個長方形的——

  生:[齊]長加上寬,再加上長,再加上寬。

  師:想一想: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應該怎樣列式計算呢?

  生:30加18加30加18,等于96厘米。[教師板書]

  師:[又出示一個用鐵絲圍成的長方形框架]老師又用鐵絲圍了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將鐵絲框架比在長方形的吹塑紙上]現在把它從對角剪開[用剪刀把長方形框架剪成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和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兩段,出示其中一段]看看這一部分鐵絲是這個長方形的幾個長和幾個寬?

  生[齊]:一個長和一個寬。

  師:這一段鐵絲也就是這個長方形的長加寬的和。[將這段鐵絲展開,粘于黑板上,下面板書:長加寬的和]長方形的周長里面有幾個這樣的長加寬的和?

  生:[齊]有兩個。

  師:[將另一段鐵絲也展開拉直,粘于黑板上,并在“長加寬的和”后板書:“的2倍”]也就是說,長方形的周長等于長加寬的和的2倍。用這種方法計算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又該怎樣列式呢?注意,要把長加寬的和先求出來,要先算加。

  生:(30+18)×20。

  師:等于多少?

  生:等于96厘米。

  師:計算長方形周長可以有兩種方法:這是第一種方法[指“長+寬+長+寬”],這是第二種方法[指求長加寬的和的2倍]。這兩種方法都算了長方形的幾條邊的和?

  生:[齊]四條邊的和。

  師:哪四條邊的和?

  生:兩條長,兩條寬。

  師:計算結果呢?

  生:都相同。

  師:有什么不同?第一種方法是怎樣計算的?

  生:長+寬+長+寬。

  師:按照剛才摸的順序,把四條邊一條一條地加起來。那第二種方法呢?

  生:是把長和寬加起來,再乘以2。

  師:[出示長方形木板]這里有個長方形,請哪個同學來量一量,長是多少?寬是多少?

  生:[用尺量后說出]長53厘米,寬40厘米。[要求學生根據量出的數據計算出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教師巡視,并指名用不同方法計算的兩人板演。訂正后再了解用第一種方法或第二種方法計算的各有多少人。再指名一人用皮尺繞長方形木板一周,直接量出它的周長是多少,并報出結果]

  師:剛才用兩種方法計算出這個長方形的周長都是186厘米。現在這個同學用皮尺繞長方形木板一周,直接量出周長也是186厘米。說明這兩種方法的計算都是正確的。我們對這兩種算法進行比較,可以看出:用第一種方法,根據長方形周長的意義列出的算式容易懂,但計算比較繁。用第二種方法,先要算出長加寬的和,再乘以2,列式要用到小括號,但計算比較簡便,你們可以根據各人的情況來決定用哪種方法,F在請看課本第70頁練習二十五的第2題。先請你們量一量自己數學課本的長和寬。[學生量課本,有的說長是18厘米,有的說長是19厘米,有的說長是18厘米多一點,有的說長是19厘米不到一點。教師根據學生量的情況,統一成長是18厘米,寬是13厘米]再算出周長,填在書上的表格里。周長是多少?

  生:[齊]周長是62厘米。

  師:[再要求學生量練習本的長、寬,并統一成長是19厘米,寬15厘米,算出周長后填在書上的表格里]練習本的周長是多少?

  生:68厘米。

  師:[出示例1,指名學生讀題后]要求周長是多少厘米,應該先要知道哪兩個條件?

  生:長和寬。

  師:題目中告訴我們長是多少?寬是多少?[學生紛紛回答]請同學列式把周長算出來。

  生(l):8+5=13(厘米),13×2=26(厘米)。

  生(2):(8+5)×2=13×2=26(厘米)。

  師:[邊板書,邊說]能列綜合算式的,應盡量列綜合算式計算。這是道應用題,還應該答題。[學生補答,教師把例題解答板書寫完整]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69頁至第70頁。并說明課本上“也就是長加寬的2倍”這句話意思不清楚,應改成“也就是長加寬的和的2倍!苯處熢诤诎迳鲜痉,讓學生在課本第70頁第一行“加寬的”后面添上“和的”二字。并把修改后的這一節課文完整地讀一遍]

  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長方形周長的計算。請大家想一想∶什么叫做長方形的周長?

  生:用繩子把長方形圍一周,這一周的長就是這個長方形的周長。

  師:長方形周長怎樣計算?

  生(1):用長加寬,再加長,再加寬。

  生(2):還有一種方法,用長加寬的和乘以2。

  師:要求長方形的周長,必須先要知道什么條件?

  生:[齊]長和寬。

  師:如果長和寬不知道怎么辦?

  生:[齊]可以量出來。

  師:如果只直接告訴其中的一個條件,還有一個條件沒有直接告訴,怎么辦?

  生:要把另一個條件先求出來。

  師:下面請同學們把練習二十五的第3題、第4題做在課堂練習本上。大家看第4題,問題是“小明沿著足球場跑了一圈,跑了多少米?”這實際上是要求什么?

  生:[齊]求足球場的周長。

  師:請把題目看仔細了,哪個條件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就先要把它求出來。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篇10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掌握長方形特征的基礎上,理解周長的意義。

  2、通過抽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3、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計算長方形的周長。

  4、通過實際操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教學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推導。

  教學方法:觀察法、歸納法。

  教具準備:釘子板、繩子、尺子。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準備

  1.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圖形,平放桌上,把長方形挑出、放在一邊。(觀察)

  2.提問:(1)長方形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相對的兩條邊相等)

 。2)相鄰的兩條邊有什么不同?(一條邊長,一條邊較短)

  二、探索新知

  1.談話:同學們對長方形的特征掌握得很好,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有關長方形的知識。(板書課題: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2.理解長方形的長和寬。

  請同學們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長邊,再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短邊。

  歸納出:長方形較長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長,較短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寬。

  請同學們在自己的長方形紙片上標出長和寬。

  3.學生動手操作,理解長方形的周長。

  教師出示圍在釘子板上的長方形。

  提問:什么叫做周長?(……..)

  請一位同學來指一指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其他同學互相看著摸一摸,你自己的長方形紙片的周長。

  再請一位同學指一指釘子板上的長方形的周長。

  提問:你能知道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嗎?(能)一位同學把圍成這個長方形的線取下來測量,測得長度是60厘米。(回答: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大約是60厘米

  4.設疑:比較小的長方形,要知道它的周長是多少,可以用量的辦法,如果要想知道大的長方形土地的周長是多少,用量的辦法就不行了。我們能不能根據它的長和寬計算出它的周長是多少呢?

  (1)出示例題:一個長方形,長6厘米、寬4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2)老師將學生不同的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6+4+6+4=20(厘米)

  6×2+4×2=12+8=20(厘米)

 。6+4)×2=10×2=20(厘米)

 。3)比較。

  教師指著3個不同的算式問:他們算得對嗎?為什么?哪種算法比較簡便?(小組討論)

 。4)反饋歸納:

  提問:誰能在圖上指出6×2和4×2分別表示哪部分?(6×2表示兩個長的和,4×2表示兩個寬的和)

  歸納:長方形的周長就是兩個長與兩個寬的和。

  指名一同學在圖上指出6+4表示哪部分。

  問:10×2表示哪部分。(一條長與一條寬的和的2倍,也就是長方形的周長)

  歸納:長方形的周長還可以用兩個長和寬的和計算出來。現在,我們用這個方法求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5.小結:通過觀察、操作求長方形周長,同學們想出了3種方法,都對。一種是四條邊長連加的和,第二種方法是:用兩個長的和加上兩個寬的和。第三種方法是用兩個長加寬的和來求周長。

  第三種方法運用了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點,因此比較簡便。

  三、鞏固提高(投影)

  1.算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2.出示“做一做”第1題,讓學生獨立完成。

  3.一個長方形枕套,長50厘米、寬30厘米,四周縫上花邊,需要多少厘米花邊?

  四、課堂小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外練習

  找一件自己喜歡的表面是長方形的物品,想辦法算出這個長方形的周長。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篇11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掌握長方形特征的基礎上,理解周長的意義。

  2、通過抽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3、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計算長方形的周長。

  4、通過實際操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教學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推導。

  教學方法:觀察法、歸納法。

  教具準備:釘子板、繩子、尺子。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準備

  1.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圖形,平放桌上,把長方形挑出、放在一邊。(觀察)

  2.提問:(1)長方形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相對的兩條邊相等)

 。2)相鄰的兩條邊有什么不同?(一條邊長,一條邊較短)

  二、探索新知

  1.談話:同學們對長方形的特征掌握得很好,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有關長方形的知識。(板書課題: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2.理解長方形的長和寬。

  請同學們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長邊,再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短邊。

  歸納出:長方形較長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長,較短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寬。

  請同學們在自己的長方形紙片上標出長和寬。

  3.學生動手操作,理解長方形的周長。

  教師出示圍在釘子板上的長方形。

  提問:什么叫做周長?(……..)

  請一位同學來指一指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其他同學互相看著摸一摸,你自己的長方形紙片的周長。

  再請一位同學指一指釘子板上的長方形的周長。

  提問:你能知道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嗎?(能)一位同學把圍成這個長方形的線取下來測量,測得長度是60厘米。(回答: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大約是60厘米

  4.設疑:比較小的長方形,要知道它的周長是多少,可以用量的辦法,如果要想知道大的長方形土地的周長是多少,用量的辦法就不行了。我們能不能根據它的長和寬計算出它的周長是多少呢?

 。1)出示例題:一個長方形,長6厘米、寬4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2)老師將學生不同的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6+4+6+4=20(厘米)

  6×2+4×2=12+8=20(厘米)

  (6+4)×2=10×2=20(厘米)

  (3)比較。

  教師指著3個不同的算式問:他們算得對嗎?為什么?哪種算法比較簡便?(小組討論)

  (4)反饋歸納:

  提問:誰能在圖上指出6×2和4×2分別表示哪部分?(6×2表示兩個長的和,4×2表示兩個寬的和)

  歸納:長方形的周長就是兩個長與兩個寬的和。

  指名一同學在圖上指出6+4表示哪部分。

  問:10×2表示哪部分。(一條長與一條寬的和的2倍,也就是長方形的周長)

  歸納:長方形的周長還可以用兩個長和寬的和計算出來。現在,我們用這個方法求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5.小結:通過觀察、操作求長方形周長,同學們想出了3種方法,都對。一種是四條邊長連加的和,第二種方法是:用兩個長的和加上兩個寬的和。第三種方法是用兩個長加寬的和來求周長。

  第三種方法運用了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點,因此比較簡便。

  三、鞏固提高(投影)

  1.算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2.出示“做一做”第1題,讓學生獨立完成。

  3.一個長方形枕套,長50厘米、寬30厘米,四周縫上花邊,需要多少厘米花邊?

  四、課堂小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外練習

  找一件自己喜歡的表面是長方形的物品,想辦法算出這個長方形的周長。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精選11篇) 相關內容:
  •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教學內容:(實驗數學)第五冊、第118—120頁例1-例3。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長方形的特征的認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使學生初步建立周長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方法。...

  •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掌握長方形特征的基礎上,理解周長的意義. 2.通過抽象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推導. 教具 釘子板、繩子、尺子. 教學過程 一、復...

  •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掌握長方形特征的基礎上,理解周長的意義. 2.通過抽象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推導. 教具 釘子板、繩子、尺子. 教學過程 一、復...

  • 數學教案-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掌握長方形特征的基礎上,理解周長的意義。 2、通過抽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3、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計算長方形的周長。...

  • 第五冊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掌握長方形特征的基礎上,理解周長的意義。 2、通過抽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3、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計算長方形的周長。...

  • “長方形特點”教學設計與分析

    【教學目標】使學生認識長方形的邊、角特點。培養學生探索新知、小組合作、語言表達等方面的能力。使學生通過發現、驗證的過程對新知識得出結論,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并親自驗證知識的嚴謹的學習態度,同時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 幼兒園教案:認識長方形(通用2篇)

    教材分析: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現有水平,用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對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學習有關圖形的知識,在了解正方形特征的基礎上繼續學習長方形的特征,讓幼兒通過觀察、操作自主發現長方形的特征。...

  • 《長方形的周長》教學設計(精選13篇)

    1.知識與技能:認識長方形面,使學生初步理解由面組成體的意義;使學生在認識長方形面、掌握長方形特征的基礎上,通過操作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意義,會求長方形的周長。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實踐能力。...

  • 中班計算教案:長方形(精選3篇)

    一、 活動名稱:《認識長方形》 二、活動準備:1、課件長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介紹自己的錄音。2、長方形兩張(其中一張邊畫有四種顏色,一張對邊畫同一種顏色);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幼兒每人一張(長方形的寬與正方形的邊一...

  • 認識長方形教案(通用14篇)

    活動目標1、通過認一認、比一比,引導幼兒感知長方形的基本特征。2、啟發幼兒學習按圖形特征歸類,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3、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動手操作能力。重點、難點1、重點:感知長方形的特征。2、難點:會按圖形特征進行歸類。...

  • 《長方形的周長》說課稿范文(通用3篇)

    今天我們學習了《長方形的周長》這節課,在二年級學習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基礎上,孩子們對長方形與正方形的認識及特點都能很牢固地記得。在這節課上,我是借助孩子測量數學書課本封面的長和寬,這樣設計既復習了測量,同時也鞏固了長方形和...

  • 《長方形面積的計算》(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初步理解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能正確地計算長方形的面積.2.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中,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及動手操作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公式,能正確地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教學難點引導...

  • 三年級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教案(通用3篇)

    教學內容: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教材分析:本課是在學生知道了面積的含義,初步認識面積單位和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度量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引導學生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 長方形的周長(精選12篇)

    教學目標: 通過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循序漸進地理解“周長”通過實踐操作,概括推導出周長的公式聯系生活,能夠正確地計算。重點難點:“周長”的認識及其計算公式的推導。...

  • 長方形面積的計算(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初步理解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能正確地計算長方形的面積.2.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中,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及動手操作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公式,能正確地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教學難點引導...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6精品成人午夜51777 | 1000部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观看 | 国产一级一片 | 91麻豆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 韩日在线 | 日本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午夜在线不卡 | 日本在线视频WWW鲁啊鲁 | 一级黄色片日本 | 亚洲女久久久噜噜噜熟女 | 朝鲜女人大白屁股ass | 99热99色|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 | 亚洲图片日本V视频免费 | 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播放网 | 色视频线观看在线播放 | 黄瓜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 欧美乱偷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www.四虎影院在线观看 | 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九九 | 懂色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西西人体啪啪 | 亚洲免费网址 | 又黄又爽又猛午夜性色播 | 欧美午夜a级限制福利片 | 99re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 日韩jizz| 天天综合一区二区 | 色偷偷2019免费视频观看 | 青青草超碰| 成年免费A级毛片无码 |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在线影院 | 成全动漫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 久久艹网站 | 国产激情av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一道色欲综合网中文字幕 |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 5060网免费午夜8050 | 五月色婷婷亚洲精品制服丝袜1区 | 中文日韩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