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和狼的故事》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大家好。接到要來上課的任務之后,我一直在想,這次到底是在哪個班上課呢?我在心底里盼著,這次要是在上次來上作文課的52班那該多好啊。今天來到學校,聽說果然是我們52班,我真是高興。我們已經是第三次見面了。岳陽有句熟話,一回生,兩回熟,三回就是好朋友。我們是老朋友了。老朋友今天來,沒有帶其他的禮物,只帶來了一份《中國兒童報》,上面有老師寫的一篇新聞,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師:今天我們學習《鹿和狼的故事》,沒有學過吧?
生:沒有。
師:沒有就好。(板書課題后)猜一猜,課文講的是什么呢?
生:我想課文是講鹿和狼之間發生的事情。
師:再具體一些,大致是講什么事情呢?
生:我想是講鹿和狼之間發生的一場浩劫。
師:我們的想象非常豐富。我們來讀課文,思考一個問題:課文是講故事還是講道理?請自由讀課文。
生:(讀課文,師板書詞語:難逃厄運、相悖、罪魁禍首、控制、茍延殘喘)
師:請大家讀一讀黑板上的詞語(指導名讀)。
師:請大家說說看,課文是講故事還是講道理?
生:我認為課文是講道理。
生:我認為課文既是故事,又講道理。
師: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了。綜合起來講會更準確些,課文是通過一個故事來講道理。下面請大家再說一說,課文到底是講一個什么道理呢?
生:課文講的是動物界是相互聯系的,必須遵守生物間的相互聯系。
師:說得很對。這種相互聯系到底是什么,我們來讀最后一自然段。
生:(讀最后一自然段)
師:我們就是要遵守動物乃至生物間的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這種關系,概括地說,就是要遵守客觀規律。(板書:遵守客觀規律)
師:我們再來讀故事。請大家讀1——6自然段,思考一個問題:你在讀哪里時感到最痛快,在讀哪里時又感到最痛心。
生:我讀第三自然段最痛快。
師:為什么呢?
生:因為狼兇狠,專門吃鹿,被獵人打死了,所以很痛快。
生:我讀第二自然段時最痛快,讀第三自然段時最痛心。
師:為什么呢?
生:為了讓鹿得到保護,不但宣布凱巴伯森林為全國狩獵保護區,還請獵人來消滅狼,所以我很痛快。讀第三自然段時我很痛心。因為,下令消滅狼后,最后的結果是植物減少,土地枯黃,連鹿也沒有得到真正的保護。
師:你也說到了第五六自然段。
生:我在讀第二三自然段時感到痛心。
師:你的意見與別人不同,請說說你的理由。
生:生物都是有生命的,我們不能根據自己的片面判斷來決定它們的生死。再說,消滅狼也會造成生物鏈的破壞。
師:二十一世紀的小孩水平就是高,比羅斯福總統的水平還要高。如果當時采納你的意見的話,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悲劇了。羅斯福總統為什么沒有想到呢?美國那么多專家為什么沒有想到呢?這是時代的差距。當時的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還不夠深,這也說明,我們人類認識自然也有一個逐漸提高的過程。
師:我有一個問題,槍殺狼一共花了25年時間,可是課文中卻只用了幾句話?
生:4句。
師:讀一讀這4句,我們發現了什么呢?平時我們的老師講,寫作文就是把故事寫具體,寫生動,這樣看來,課文的作者水平并不怎么高。
生:我有不同的意見。因為這篇課文是講道理的。所以故事就寫得非常簡潔。如果把它寫得很具體,那就變成寫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