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國標本第十一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
同學們, 我們讀到這里,說到這里,看到這里,不知道你又有什么樣的感受想說。
(生激動地抒發自己的情感,傾訴自己的肺腑之言。)
(5)你們都很氣憤,是不是?我們要對這些毀壞自然資源的人說理啊!再來讀書,看看作者是運用什么樣的語言,把他的這份著急、擔憂、氣憤的心情表達出來的,又是怎樣有理有據地講清道理的。來,我們跳過這些括弧讀,試試看。(括弧中都應是關聯詞,現在都有意空著。)
看來也是念得通的吧,可是,請加上這些關聯詞,大家再來讀,一定感覺不同。比較一下,作者運用這樣的語言表達,好在哪里呢?
對了,這些關聯詞,有助于使句子與句子之間表達得更嚴謹,有助于把道理表達得更清晰,也有助于作者把既氣憤又焦急的感情表達得更強烈!我們大家再一起來讀一讀,邊讀邊體會。
設計意圖:三、四段的教學,要引導學生不光了解內容,還要注意到表達方法,品味語言,積累語言。雖是說明文,但同樣具有語言的魅力,尤其是關聯詞的運用在此所起到的作用,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行文的嚴謹。層層推進,邏輯性強。而課外資料的補充,課件的渲染,都在這里起到了“補白”的作用,使這兩段說理充分的文字更感性了,內容更具體了,情感更豐富了。
2、上牽下連,聯系上文:
(1)3段和4段集中地講了人類的破壞,講了我們的地球是很容易破碎的。聯系上下文,看還有沒有哪些內容講到了地球是非常容易破碎的呀?
(生自然到讀第二段。)
我們一起把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讀一讀——
“這樣,人類生活的范圍就很小很小了。”
小到什么樣的程度?哪一句話形容了它的小?它在茫茫的宇宙中只像是一葉扁舟。你們來看這個比例圖,(課件上顯示比例圖)除去了海洋、除去了高山,除去了沙漠,我們人類生活的地方只有五分之一了!這么小,人又多,它當然怎么樣啊?(擁擠不堪。)
(2)這一擠,是不是也是容易破碎啊?同學們,作者在這一段里,運用了列數
字、打比方和比較的方法,使地球的小顯得更突出了。尤其是把地球比喻成“一葉扁舟”,這語言多妙啊!我們就是這扁舟上的乘客,船如果毀了,船上的人會怎么樣啊?(全船覆沒!船上的人會淹死!……)
總結:同學們,我們通過讀書,讀出了地球的可愛,也讀出了地球的容易破碎。
所以宇航員在遨游太空的時候,發出這樣的感嘆。(再回到這一句):
“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讀這類說明文,除了同朗讀敘事性作品一樣要注入自己的感情外,還要引導學生注意說明一個問題時,可以用上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舉例子的方法。緊扣這一句重點的句子,聯系上下文讀書,上牽下連,層層推進,學生的情感越來越投入,真正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四)上牽下連,聯系下文:
讀到這里,我很自然地想到一個問題,既然地球那么容易破碎,地球上的資源又是那么有限,這個星球不行,我們就到別的星球上去生活吧!行嗎?能不能就用你的讀來回答這個問題?誰來讀一讀?
(點三人分別讀5、6、7自然段)
是啊,地球被破壞了以后,我們是真的是別無去處。因為我們只有——
生齊答:一個地球!
(五)回到課題,升華情感
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別無去處!那么,我們又該怎么做呢?此時,你心里又想說些什么?(生自由表達)你們說的,正是課文最后一段呼吁我們的——要精心保護地球!來,我們一起向人們發出呼吁吧!(相機讀最后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