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十一冊《只有一個地球》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只有一個地球》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三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這個單元的三篇課文有的介紹了一些科技新成就,有的揭示了宇宙的奧秘,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培養學生查閱工具書和收集資料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精神,團結合作的協作精神。《只有一個地球》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了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說明了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意。
教學目標:
根據課文內容和單元訓練重點,本課的學習目標確定如下:
認知目標:學會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渺小、礦產、恩賜、慷慨、枯竭、濫用、威脅、和藹可親等詞語;了解地球的污染情況。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道德目標: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明確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激發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點:課文內容淺顯易懂,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教學理念:
教學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每堂語文都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在設計和教學本課時,我在這種理念地指導下去思考實踐。
1、依托教材,超越教材。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是我們指導學生學會聽、說、讀、寫,提高語文素養的憑據和材料,我們要引導學生學習教材,卻不一定死讀教材。語文是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盡可能適宜地讓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才能迅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強學生學語文的意識。
在教學本課時,我讓學生結合課文,聯系生活實際和課外查閱的資料談對地球的認識,說服布什總統保護地球,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增強了學生語文的興趣,用語文的能力。
2、真誠互動,平等對話。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對話的語文,就是在課堂這個特定的情境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師生與文本之間的平行交談,平等溝通,真誠互動,民主協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引導學生暢所欲言,說對地球的認識,談對地球的喜愛。在說服布什的情境中抨擊布什,指責布什,教師和學生一起適時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表述自己的認識。在學生迷惑處輕輕一點,在學生通達時會心一笑,在與學生的對話中將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情融于其中,不露痕跡卻不忘指導,更不忘給學生真誠的贊賞。在這樣一種課堂氛圍中自主閱讀,才能還學生以真我性,原我性,個性。
3、加強實踐,提高素養。
感悟,體驗誠可貴,遷移運用價更高。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而我們教師就是要充分利用生活中,教材中的學習資源,抓住時機適宜地指導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使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增強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全面提高語文素養,課內讓學生談對地球的認識,與布什總統對話,目的就在于此。
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及報刊雜志、電影電視等媒體的宣傳已初步了解了地球環境的污染情況,對環境污染的危害也有一些淺表的認識,這為學習課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