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實錄
師:計量單位會變嗎?(生:不會)科學定律能變呀?(生:不能)這就是跨越百年的美麗。一千年之后,就跨越——
生:千年。
師:鐳的作用只千年嗎?
生:不止
師:那多少年
生:永遠
師:換過一個詞來說
生:永恒
師:對,永恒的美麗。再讀一遍課題《跨越百年的美麗》。
生:《跨越百年的美麗》
師:這個美麗是永恒的呀,課文有一句話證明了“永遠”,哪句話?
生:第二自然中的“她那莊重、美麗的形象永遠定格在歷史上,定格在人們的心中。”
師:同學們,居里夫人值得我們一生好好地去讀。你們讀過《居里夫人傳》嗎?沒有,回去一定要讀,值得我們一生去品讀。
師:最后,有句話想送給我們班的同學,特別是我們班的女同學。(出示:你可以從外表的美來評論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你不能這樣來評論一個人——泰戈爾)。女同學來讀。(女生讀)
師:這句話富有哲學味,這句話值得在人生中慢慢地讀。同學們,課后在找一找梁衡老師寫這篇文章的秘決在什么地方。
教學解讀:
這堂課,我想向老師們闡釋:為什么這樣教?
為什么這樣教?一是要看教了什么?稍有課程知識的老師們會知道,教《居里夫人》和教“居里夫人”,其文本解讀取向和教學價值取向完全不同,前者是教語文,后者是教課文。我以梁衡老師的《跨越百年的美麗》文體特點,在讓學生認識居里夫人的人物特點基礎上,還讓學生了解課文是如何表達居里夫人科學精神的?即從作者創作“五訣要”的表達手法入手(此文是哲理性散文,有形的描寫、事的敘述、情的表達、理的闡釋……),解讀人物的形象。
為什么這樣教,二是要看怎么教?科學的教學,應要把課程內容轉化為教學內容,即如何將課文文本本身材料通過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來實現課程內容,其行為的核心是“用教材教”。筆者從“表達本位”的角度預設教學內容,策劃了三個活動:
活動一:變整體把握內容為整體把握文本個性特點。從文本整體的表達個性入手,再把握其課文內容。文中的形(瑪麗·居里的外貌)、事(提煉鐳)、情(鐳美麗的顏色)、理(淡泊名利)的合理運用,是區別其它一般性散文最主要特點。
活動二:變分析理解為以事切入,議事思形,見形說理。我重新處理、加工、重組教材,以居里夫人提煉“鐳”為切入口,再到居里夫人形象的變化,再感受居里夫的美麗,從而發現居里夫的偉大人格,最后,叩問作者,為何以“美麗”來表達。
活動三:變隨文練筆為不同角度寫居里夫人。“表達式教學”的隨筆教學,是創設另外一種語境,從另一種角度來寫居里夫的“美”,這種表達,學生寫的是自己內心情感。就這一課,學生可以從“淡泊名利美”、“科學執著美”“追求真理的美”等不同角度寫居里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