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第15課凡卡導學案
教材分析:這篇課文通過凡卡給爺爺寫信這件事,反映了沙皇統治下俄國社會中窮苦兒童的悲慘命運,揭露了當時社會制度的黑暗。
學情分析:
《凡卡》一文篇幅較長,內容和形式對于剛剛接觸外國作品的學生來說比較復雜,要提高教學效率,教學必須突出重點和難點。通過快速初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和寫法有個大致的了解,理清課文“準備寫信----寫信----寄信”這一線索。然后,讓學生把文中信的內容和寫信過程中的回憶內容分別做上不同的記號。這樣,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和動手標記,就基本整體了解課文結構。
學習目標:
1.學會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饑餓、禮拜、生銹、揉皺、昏暗、瞇縫、聳肩、一縷、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凍僵、逗笑、竄過、逮住、孤兒、打攪、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誕樹、黑糊糊、笑瞇瞇、孤零零”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主要內容,了解凡卡悲慘的學徒生活,體會他極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課文的表達方法,體會敘述、信、回憶穿插來寫、苦樂對比的表達效果,體會課文結尾“夢”的含義。
學習重點:理解凡卡寫信的內容,了解凡卡的苦難生活,通過凡卡的神態、動作、聯想,了解凡卡的內心世界。
學習難點:作者的敘述、信的內容和凡卡的回憶交叉在一起,同時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這種復雜的穿插和變化人稱的寫法是學習上的難點。
學習準備:搜集契訶夫的相關資料、《凡卡》一文的寫作背景。
學習時數:2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饑餓、禮拜、生銹、揉皺、昏暗、瞇縫、聳肩、一縷、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凍僵、逗笑、竄過、逮住、孤兒、打攪、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誕樹、黑糊糊、笑瞇瞇、孤零零”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主要內容,了解凡卡悲慘的學徒生活。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簡介背景。
1.揭示課題:凡卡是故事中的人物,本文就是以故事中的人物來命題的。
2.介紹作者:交流契訶夫的資料。
二、課內自學,出示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及表達方式。
2.理清思路,給課文分段。
3.自學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三、檢查預習情況。
1.看漢字讀正確。
銹摩揉瑪蘸毒撇噎搓匣喳伊吭娜攪
2.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摩平(māmó)煙囪(cōngcóng)挨打(āiái)郵差(chàchāi)
3.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同學之間交流解決。
四、聽范讀錄音,疏通文章內容。
1.邊聽邊想,課文寫了凡卡的什么事?(凡卡給爺爺寫信的事)
2.理清文章脈絡。以信為線索,課文講了哪幾部分內容?試著分段。
3.匯報交流:按事情發展順序分段
課文分為三部分:寫信前(1——2)寫信(3——15)寫信后(16——21)
四、自學課文第一自然段,思考:
1.默讀第一自然段,讀后想想從中了解什么,體會到了什么?對凡卡的動作、神態描寫說明了什么?找句子讀一讀,體會一下。
2.交流學習體會。
3.熟讀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感受凡卡“美好”的鄉村生活,體會他內心的痛苦。
2.體會表達效果及其表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