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教案
1.認讀聽寫生字詞。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上節課同學們圍繞著題目和課文內容提了很多問題,這節課我們就通過讀課文來探討這些問題,相信通過讀書我們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和更新的認識。
二、品讀感悟,全班研討
讀課文,看課文講了哪三個故事?分別是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 謝皮羅教授從洗澡水的漩渦中發現問題,通過反復的試驗和研究,發現水漩渦的旋轉方向和地球的自轉有關。 化學家波義耳偶然發現鹽酸會使花瓣變紅,繼而進行了許多試驗,終于發現了酸堿試紙。 奧地利醫生從兒子做夢時眼球轉動這個現象,經過反復觀察和分析,推斷出凡睡者眼球轉動時都表示在做夢。 三、細讀課文,找出規律。 1、這三個同學說的很對!這三個故事是多么有趣的生活現象啊!現在再請同學們仔細讀讀三個故事,看看這三個故事的介紹和內容,有什么相同點?可以在課文中畫一畫。 (學生邊讀書邊思考) 2、我看到有許多同學在書做了圈畫,有的還做了批注。很會學習。 3、現在請同學們在四人小組里交流交流自己的發現,討論存在的疑問。 (四人小組交流) 4、現在請同學說說交流后自己的認識。 三個故事都是講生活中的偶然發現的問題; 三個故事都是講科學家發現和發明的故事; 三個故事都是說明“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5、大家講的很好。有沒有人能把三個故事間的相同點分析透徹些? 三個故事中提到的科學家發現和發明的過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發現問題,不斷地追問;再進行反復的研究和試驗;最后解決了問題,得出了結論。 6、你真棒!課文讀的很仔細,分析的也很有道理。書上有一段話和你說的意思是一樣的,同學們看看是哪一段啊? (第二自然段) 投影(第二自然段) 7、齊讀第二段 8、是啊,“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問題、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這也是課文中的哪句話的意思?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9、一起讀這句話! 10、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這樣表達有什么好處? ?的含義是:看出問題,不斷發問、追根求源。 !含義是:不斷解決疑問,找到真理。 11、科學史上,能從生活的細小現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你還能舉出一個嗎? 魯班上山,手被植物葉劃傷,后來發明了鋸。 牛頓在樹下,被蘋果砸了頭,后來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雷達、風車…… 12、這么多的事例說明了科學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遙遠。但是真理的發現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是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