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習作3和練習3
3、集體交流。
4、總結:笑有如此多的形態(tài),希望同學們以后在寫笑的時候多觀察多用心,把笑寫得生動形象。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誦讀與積累和齊天大圣孫悟空有關的12個詞語。
2、寫好鋼筆字。
課前準備: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寫好鋼筆字
1、審題。
2、讀一讀這段文字,從整體上觀察一下行款布局,看一看每一個字的字行。
3、從這段話中找出難寫的字,如“選、領、掌、能、幫、獲“,討論一下怎么寫才好看。
4、描寫鋼筆字,要一邊描紅一邊記憶,一氣呵成,注意字距、行距的安排,適當提高寫字的速度。
5、反饋。
二、誦讀與積累
1、審題
2、憑借工具書,讀準字音,了解大意。
3、交流,利用《西游記》的有關情節(jié),充分發(fā)揮想象,說說詞語的大體意思。
(第一組詞語,從情節(jié)上說是因?qū)O悟空大鬧天宮,從而獲得“齊天大圣”這一美譽;第二組詞語講的是孫悟空在護送唐僧西天取經(jīng)的路上,不避風險,不辭辛苦;第三、四、五組詞語講的都是孫悟空的通天本領;第六組詞語則告訴人們,除惡務盡,才能天下太平。)
4、整體吟誦,熟記成語。
5、用學習過的12個詞語填空。
孫悟空本領高強,會使筋斗云、(、 )、(、 );擁有七十二變,(、 )、(、 );一雙(、 )可以(、 )。他曾經(jīng)(、 ),贏得了“(、 )”的美譽,后來保唐僧去(、 )。
6、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口語交際:漫話三國英雄。
2、學寫毛筆字。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事先讓學生閱讀《三國演義》,并選擇好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英雄作重點準備。
教學過程:
一、口語交際
1、課前,老師請大家閱讀《三國演義》,或重溫看過的三國故事的電影、電視,并選擇好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英雄作重點準備,說說三國英雄,做好準備了嗎?
2、課堂交流,漫談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三國英雄。要注意聽,哪些地方講得精彩?哪些地方講得不夠生動?
3、評一評,誰漫談的人物最形象生動,栩栩如生?
4、讀一讀《三顧茅廬》中劉備、關羽、張飛之間的一段對話,邊讀邊分析、揣摩人物說話的語氣、表情和動作。
5、討論、交流一下人物說話的語氣、表情和動作,并分角色表演。
6、指名上臺分角色表演、評議。
7、小結:《三國演義》中塑造了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今天我們走進了“三國”,漫話心目中的三國英雄。希望大家回去再認真研讀《三國演義》,更加了解心目中的“三國”英雄。
二、學寫毛筆字
1、審題
2、觀察范字
“畫”字的三框兒呈下包上之勢,“畫”字的中間部分,須向下、向中間靠攏,外框取上展下收之勢,位置不要太高。
“鬧”字呈立長方形,“門”呈上包下狀,“鬧”字形稍闊,半包圍的下部略有向外展開之勢,“門”內(nèi)部分須向上靠攏。
3、練習臨寫。
4、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