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廣玉蘭課例與反思
(花瓣的色彩是:…… 花瓣的質感是:……)
結合講解:“滲透、玉琢冰雕、柔韌、彈性”等詞語體會。
滲透:這里是顯露的意思。
b、有什么疑問產生嗎?
(作者明明已經把花瓣的色彩與質感寫得很清楚了,為什么還說無法用文字準確形容那花瓣的色彩、也無法用文字準確形容那花瓣的質感呢?)
生合作探究后交流:作者并不是真的無法用文字準確形容,文字已經把廣玉蘭花的特點寫得準確而生動,這樣寫是為了說明廣玉蘭的花太美了!美得無法形容!美得難以想象!
過渡:難怪作者會感嘆道:(出示句子讀)
4、讀句子:“總之,只憑幾個優美的詞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內涵的。”
結合課文說說“內涵”的意思:蘊含于廣玉蘭身上的內在美。
5、指導朗讀:(誰來讀一讀這兩句話,讀出你獨特的體會。)
“我無法用文字準確形容那花瓣的色彩,……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內涵的。”
6、同學們,通過剛才的閱讀,現在你能用一些詞句來形容你心中的廣玉蘭花嗎?(潔白無暇、冰清玉潔、高貴典雅、不可玷污……是呀,其實,這就是“潔凈、高雅”的意思,也就是廣玉蘭“純潔” 的特點。)
7、這段文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對廣玉蘭的贊美、喜愛之情。)你們能把體會到的情感讀出來嗎?(練讀——指名讀——評讀——指名讀——齊讀——試背)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廣玉蘭幽香、純潔的特點。課后請同學們自讀課文3—5自然段,畫出課文中表現廣玉蘭旺盛生命力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句子中的思想感情。
附板書:
幽香 沁人心脾
18、廣玉蘭
花朵 潔凈高雅
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教師要特別注重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引導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要注意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系,注意聽、說、讀、寫之間的聯系。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
古人云:“為學之道在于厚積而薄發。”細細想來頗有道理,但根據年級特點,其側重點又有所不同,低年級應著重于積累,而高年級則側重于如何引導學生學會表達,在積累與表達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學生將積累到的文化底蘊溢于紙上,從而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否則所積累到的知識始終是一潭死水。
《廣玉蘭》一文,是蘇教版教材第十二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此外還有兩篇課文分別是《夾竹桃》和《古詩兩首》,這三篇文章都是詠物抒情類的文章,學習本單元應著重引導學生學會自己去介紹熟悉的事物。《廣玉蘭》一文主要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去介紹自己所熟悉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