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教學設計
3.這少年就這么輕松地一勸說,就能夠讓吳王打消念頭,你覺得他是個怎么樣的人?能夠用什么詞語來夸夸他嗎?(板書:機智勇敢)
從哪里看出來的呢?文中哪些語句告訴了我們呢?生交流。
生甲:“少年連露水打濕他的衣裳和鞋子,也不在意。還一連轉了三個早晨。”(師相機提問:少年為什么在那轉來轉去?還連續轉三個早晨?)
師:從這里可以感覺少年勸說吳王的決心很大,是個顧大局的人。連續轉三個早晨就是為了引起吳王對他的關注。他只是一個侍奉吳王的下人,這樣吳王才能注意到他啊!這個辦法想得真好、真聰明 !
生乙:他說:“我沒有打著鳥,卻見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妙在他說“一件挺有意思的事。”這樣,就把吳王給吸引過來了。因為既然是挺有意思的事,肯定人人都想聽,吳王當然不會例外的。
師:少年故意賣個關子,把吳王的好奇心給調起來。而且做得含而不露,確實高明。
生丙:“吳王問:‘你打著鳥了嗎?’少年說:‘我沒有打著鳥,卻見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吳王來了興趣,問:‘什么事啊?’”從這段對話可以看出少年確實是足智多謀。他表面上說是打鳥,好像很悠閑的樣子,我覺得這是他故意不讓吳王發現他勸說的用意,因為前面吳王已經下了死命令,不允許別人來勸他。
師:不動聲色、曉之以理
生。赫f故事巧。
師:故事從頭到尾都沒講到攻打楚國有危險,但是卻讓吳王取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真是妙,智慧啊!
師:還你發現了什么?你找到了什么?還有什么不同的意見?
生戊:少年善于觀察。有耐心。不是直接勸說吳王……
是少年的——巧妙勸說讓吳王恍然大悟的。
(三)品“死命令”,解吳王固執
1.過渡:這到底是個怎樣的吳王呢?我們可以從兩句話中去了解他。這兩句話都有一個“死”字,快速瀏覽課文找到它們。
吳王固執地說:“誰敢來勸阻我,我就處死他!”
可是吳王已經下了死命令,怎么辦呢?
2.這兩個“死”的意思一樣嗎?怎么不一樣?我們先來看看“死”的古文字是怎么樣的就明白了。(字理析字:死)
生自由答這兩句話中“死”的意思。(1)失去生命;(2) 不可更改。
3.由此可見吳王真的很固執。ò鍟汗虉蹋┻可以用什么詞語來形容他?(專橫 暴君 頑固 暴躁……)
我們來練讀這兩句,讀出這樣的感受。 指名讀。指導:在表現吳王的專橫時,要注意哪個字呢?(處死 死命令)
4.誰敢勸諫誰就——死!這個時候,一個少年卻巧妙勸說了吳王,更突出了他的——(勇敢愛國)(板書:勇敢)這就是大智慧、大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