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竹桃》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
2、指名說
3、自己練習有感情朗讀這段文字,讀出景象的奇妙有趣。如何才能讀出這份奇妙呢,老師教給你一個方法,要跟隨文字去想象,你只有想得奇妙,才能讀得入情入境。生自由練習。
4、指名有感情地朗讀,配樂。
5、紅白花開乃人間常事,可是因著作者的什么,這景象就顯得奇妙,有趣了?
6、交流,板書(想象)
7、齊讀。
(設計意圖:有些話不說不明,有些話說了也不明。譬如這里的第二小節。看過很多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感受,這景象如何奇妙,可是學生說得再奇妙,也不如作者寫得奇妙,不如去讀。而讀,如何體會奇妙,教師也教給了方法,借助自己的想象,想得奇妙,才能讀得入情。但教學到這里,并不是結束。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奇妙,還要思考作者是如何把它寫奇妙的。)
四、學習第四小節
1、理解“韌性”這個詞的意思。
2、默讀第四小節,你從哪句話哪些詞真正地讀出夾竹桃那份韌性的,圈畫并思考。
3、交流:
兩個“又”,你讀出了什么?
三個“在”,兩個“看不出”,你看出了什么?
“無日不迎風吐艷”什么意思?強調了什么?朗讀,讀出韌性
“無不奉陪”又是什么意思,強調了什么?朗讀,讀出韌性。
4、指名讀,讀出夾竹桃的韌性。
5、可是,作者是如何寫出夾竹桃的這份韌性的呢?這小節的語言很有特點,你讀讀,你有什么發現?
6、交流
7、指導:這小節作者用了許多內在的排比,事實上,作者在寫這小節時,反復用了許多相同的字詞,而這些字詞的反復使用,產生了一種節奏的美,同時也蘊含著一種氣勢。以詩行形式出現:
一朵花敗了
又開出一朵
一嘟;S了
又長出一嘟嚕
在和煦的春風里
在盛夏的暴雨里
在深秋的清冷里
看不出有什么特別茂盛的時候
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別衰敗的時候
無日不迎風吐艷
從春天一直到秋天
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
無不奉陪。
朗讀,配樂。
8、夾竹桃奉陪了哪些花呢?第三小節,作者花200余字一口氣寫了14種花之多,卻只字未提夾竹桃,這是在浪費筆墨嗎?下節課再交流。
(設計意圖:王曉春先生曾打過一個精妙的比喻:人家談生意,我當然也就跟著想生意;人家談家常,我當然就跟著想家常,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語文課不允許這樣,語文課要求你聽人家談生意,想得是“他是如何談生意的”;聽人家談家常,研究的是“他為什么用這種方法談家常”。這就是語文課的獨當之任。所以在感受過夾竹桃的“韌性”后,更不能忽視的是,作者如何寫出它的韌性的,并通過此來感受季老那獨特的語言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