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竹桃》教學設計
④師引導后齊讀(出示):在和煦的春風里,夾竹桃——(無日不迎風吐艷);在盛夏的暴雨里,夾竹桃——(無日不迎風吐艷);在深秋的清冷里,夾竹桃——(無日不迎風吐艷)。
3、第三句:“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無不奉陪。”從這句話里你又品出了什么?
①(生談體會:花期長)
② “無不奉陪”“無不”是什么意思? “無不奉陪”呢?(又一次用了雙重否定,強調了不管什么季節夾竹桃都一一奉陪,突出了花期之長,沒有哪一種季節性的花可以與之相比,又一次表達了作者對夾竹桃韌性的贊美。)
③指讀,齊讀。
④出示:讓我們也來練一練。練習用“無……不……”和“無不”分別說個句子。
⑤小結過渡:夾竹桃的花期真長呀,所以作者不禁感嘆道——齊讀本段最后一句。
4、第四句:“這一點韌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來,不是顯得非常可貴嗎?”
這一句運用了——反問。語氣比陳述句更——強烈,更能表達作者的——感情。讓我們再一起來讀出反問的語氣,讀出其中的感情!
5、作者說,夾竹桃的這一點韌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來,顯得非常可貴。(板書:花期韌性可貴)院子里的花又是怎樣的花呢?生讀第三段。
6、真美,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院子里的花。(出示:展示十四種花)
7、小院的美景可用文中的哪些詞形容呢?(一百幾十個字,寫了十四種花,卻沒有一個字寫夾竹桃的。)
8、課文題目是夾竹桃,作者卻把小院里的花寫得這么美,是不是離題了?(這樣寫,其實是將其他的花跟夾竹桃作對比,襯托夾竹桃的花期之長。
9、細細品味,我們不得不佩服季老先生的獨具匠心:寫百花,只為一花。同學們,我們描寫一種事物,可以象第四段那樣直接描寫,也可以像第三段那樣進行對比襯托描寫,從而突出事物的特點。
10、讓我們再讀一讀這句反問句。
l想象花影迷人的“幻想”
1、夾竹桃的妙處還有什么呢?(板書:花影迷人的“幻想”)
2、月光下,一團模糊的花朵竟引起了作者這么多的幻想。讓我們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一下月光下的夾竹桃吧。(配樂讀)
3、奇妙的幻想,你記住了嗎?自己試著填一填。(出示:)
我幻想它是地圖,它( )。( )是亞洲,( )是非洲,( )是大海。碰巧有幾只( ),這就是遠渡重洋的( )。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現出( )。夜蛾飛過,( )就是游魚。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 )。微風( ),( ),這一幅畫竟變成活畫了。
4、你幻想它是什么?
(三)總結課文,升華感情。
1、于是,作者愛上了夾竹桃,齊讀最后一段。(板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