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最大的麥穗》教學設計
全國中小學“教學中的互聯網搜索”優秀教學案例評選教案設計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 □中學 √小學 2,學科:語文 2、課時:2 3、學生課前準備: 一、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二、 自學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的讀音,想想詞的意思。
三、 自學課文,思考課后的問題。
四、 讓學生提出自學中遇到的問題。 二、 教學課題 教養方面: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并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體會詞語所包含的情感。 3、通過語言文字,領悟必須善于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教育方面:能夠聯系實際,說出自己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識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理解。 發展方面: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三、 教材分析 《最大的麥穗》是一篇借事說理的散文,揭示了人一生必須實實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機遇,而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四、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教學法,自學輔導法。 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啟發談話:蘇格拉底是古希臘的大哲學家。有一天,他讓他的學生們到麥地里去找最大的麥穗,想通過這件事教育他的學生們,那么,學生們是怎樣摘最大的麥穗的?蘇格拉底想教育他的學生懂得什么呢? 二、自由輕聲讀課文: 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邊讀邊想,爭取弄清上面的問題。 3、遇到比較難讀的句子、難懂的句子,多讀幾遍。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注意糾正學生讀錯的字音、讀得不準的字音。 找出下列詞語所在的句子讀一讀,說說詞語的意思。 定奪:對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決定。 嘲笑:用言語挖苦、取消人。 蒼老:這里指聲音顯得老態。 錯失良機:錯誤地失去了良好的機會。 四、自主閱讀,發現問題 1、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發現問題,動筆畫畫。 2、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所提問題。 3、學生提出問題,請學生自己將有價值的問題寫在黑板上。(在問題后面注上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