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最大的麥穗》教學設計
…… f重點討論: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理解與體會。 師:是的,你很會概括!蘇格拉底雖然只講了三次話,但他講得少、引得巧、點得妙,效果好。他不愧為一位大學者! 請你們自由交流各自的讀書體會,好嗎? 生:我從中體會出一個道理:時間一去不回頭,機會失去難挽留。我們要好好地把握每一次機會。 生:課文啟示我們,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把握住現在,就掌握了未來。 師:你樸實的話語中蘊涵著深刻的道理。 生:人的一生仿佛是在麥地中行走,人人都在追求一個最高的理想,猶如在麥地中尋找那一株最大的麥穗。如果好高騖遠,不能腳踏實地,到頭來只會落得兩手空空。 師:你的感受很深刻,語言很流暢! 生:我認為,人的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抓住面前的每一次機會卻是最重要的。因為,通向理想的道路是眼前的每一次機會鋪成的。 師:理想是需要的,現實是客觀的,理想和現實的完美結合才是重要的…… …… 5、我們讀書可以質疑大師,你也可以向大師挑戰。 交流: a美中不足:第六節蘇格拉底直接告訴弟子們答案,而《哲學家的最后一課》哲學家沒有直接告訴,而是讓學生自己感悟。 b“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可以改為蘇格拉底讓學生找相對大的麥穗,不一定找最大的麥穗。 6、蘇格拉底的弟子雖然沒有找到最大的麥穗,但是經歷了一次體驗,聆聽了一次教誨,由此禪透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出示: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麥地里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地錯失良機。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a自由讀這段話,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b指名讀。 c說體會。 d“最大的麥穗”和“眼前的一穗”有什么聯系?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e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對于“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是如何理解的? f讓我們將這段話銘刻在我們心中,練習背誦。 7、激情總結,回味無窮 時間過得匆匆,我們興致勃勃地走進了《最大的麥穗》這座精神殿堂。我們徜徉其間,我們留戀忘返,突然間,我們發現自己變了,變得更加聰慧,變得更加富有。因為我們明白了:抓住機會,把握當前。 三、聯系實際,升華理解 1、請學生結合實際談談對文章的理解。 2、請學生將自己學完課文后的感想、體會用一句話概括出來,并寫下來,部分同學寫到黑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