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中的謎底 教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組成的詞語。
3、了解雪松能夠在逆境生存的原因,初步體會要敢于抗爭,也要學會退讓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雪松能夠在逆境生存的原因,初步體會要敢于抗爭,也要學會退讓的道理。
前置性作業:
1、找出山谷中的謎和謎底。
2、搜集能屈能伸的事例和名言、俗語。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1、猜謎,理解“謎面”與“謎底”的含義。
2、過渡:大家反應真快,一下子就找到了答案。這個謎語比較簡單,同學們經過思考就能揭開謎底。不過在大千世界里,無奇不有。美麗的大自然除了讓我們欣賞之外,還隱藏著許許多多的謎。今天,就讓我們用自己敏銳的雙眼、智慧的頭腦跟隨兩位旅行者到加拿大的魁北克去感受、去領悟——《山谷中的謎底》(揭題,齊讀)。
(謎語激趣導入,既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又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
二、檢查預習,初識謎面。
1、通過預習,你知道山谷中的謎是什么呢?
根據交流,出示第一段:
這一自然段中有幾個字比較難讀。[出示:詞語]誰來領著大家讀一讀?
2、指讀,這個山谷的奇異之處在哪里?
3、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一奇異的景觀。[出示簡筆畫] 師介紹:瞧!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沒有什么特別之處,惟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長滿松、柏、柘、女貞等雜樹,而東坡--------只有雪松。
4、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個謎。
過渡:這一奇異的景觀始終是個謎,誰也不知道謎底。直到1983年的冬天,謎底終于被兩個旅行者揭開了。快速瀏覽課文,找找謎底。指名幾位學生概括說一說。
預設幾種答案:
a 謎底終于被揭開了:東坡雪大,其他那些樹,因為沒有雪松這個本領,樹枝被積雪壓斷了,漸漸地喪失了生機,而西坡雪小,樹上少量的積雪根本就壓不斷樹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貞之類的樹種,也都存活了下來。
b 找出兩個要點:
1 特殊風向。
為什么東坡的雪總比西坡大呢?是由于特殊的風向和特殊的地形。
[出示:圖2]一般寒流總是從西北席卷而來,直接侵襲的就是東坡,所以東坡的雪總比西坡的雪來得大。
2 雪松的本領
(這里擯棄了整齊劃一、尋找統一答案的“告知”教學,而是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去自主閱讀,通過朗讀、討論、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在談論中思考、感悟。教育不是告訴,也不是外塑,孩子們的心靈世界是自我建構和生成的。教學中,教著努力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釋放出巨大的學習潛能,從而讓語文教學成為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
三、探究謎底,得到啟示
1、過渡,剛才交流謎底時,老師聽出了一個重要的要點,那就是雪松有一個會彎曲,還會反彈的本領,關于這個本領,文中還有一段細致的描寫,出示句子:
“由于特殊的風向,山谷東坡的雪總比……不論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終完好無損。”
讓我們走進這一段語言文字,細細讀一讀。學生自由讀。
2、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一遍一遍的讀,一遍一遍地品,就是一個體會的過程,下面誰來自告奮勇讀一讀這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