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3
課后,同學們都高高興興地寫起了作文,沒有了畏難的情緒,很快一篇篇習作就完成了,有的直接寫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有的編成了一篇童話故事……一篇枯燥的說明文在孩子們的筆下變得有聲有色。連家長也忍不住提筆寫道:“這種寫作方式太好了,有親身體驗,繼而有感而發,寫出的文章才最能打動人,才最有感染力……”
通過這次的教學,我更進一步地體會到:指導學生習作,不能脫離生活,不能脫離學生的親身體驗,否則,學生怕寫,寫出來的文章好似一杯無色無味的白開水,老師看了后,也怕改。感謝蘇教版給我們廣大師生提供了這些與生活相聯系的習作,讓孩子們能通過親身體驗來習作。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落葉喬木。嫩技、葉片及冬芽均有絨毛。葉橢圓形成卵圓形,邊緣有鈍鋸齒。4月一5月開花,花白色至淡紅色,雌雄同花,和梨一樣,雖然都是雌雄同花,但同一花朵內的雄蕊花粉傳授給本花的雌蕊(自花授粉)的結實率很低,以生產果實為目的的果園里,往往要種植一些傳粉樹,進行異花授粉,提高結果率。果實也是由雌蕊的子房和花托發育而成的梨果,子房發育為果心,花托發育為果肉,果實一般為扁球形,兩端微凹,果皮有紅、綠、黃等顏色。
蘋果原產歐洲中南部、中部和亞洲西部一帶。我國原產的蘋果稱蘋婆,1600年前已有栽培,目前我國栽培的大多數是西洋品種。蘋果喜光,抗寒力強,在遼寧、河北、陜西、山東等地種植最多。
蘋果果肉清脆香甜,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蘋果酸等。除鮮食外,可加工成果醬。蜜餞、果酒等,是我國常年供應的重要果品。
“一天一個蘋果”是人們熟知的健康口號。的確,蘋果含有豐富的糖類、有機酸、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多酚及黃酮類營養物質,被科學家稱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那么,到底是哪些保健作用讓它贏得了這樣的美名呢?
降低血脂:日本果樹研究所的人體試驗表明,每天吃兩個蘋果,3周后受試者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降低了21%,而甘油三酯水平高正是血管硬化的罪魁禍首。蘋果的果膠進入人體后,能與膽汁酸結合,像海綿一樣吸收多余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然后排出體外。同時,蘋果分解的乙酸有利于這兩種物質的分解代謝。另外,蘋果中的維生素、果糖、鎂等也能降低它們的含量。
降血壓:過量的鈉是引起高血壓和中風的一個重要因素。蘋果含有充足的鉀,可與體內過剩的鈉結合并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血壓。同時,鉀離子能有效保護血管,并降低高血壓、中風的發生率。英國著名藥理學家蘇珊·奧爾里奇博士發現,蘋果中所含的多酚及黃酮類物質能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預防癌癥:日本弘前大學的研究證實,蘋果中的多酚能夠抑制癌細胞的增殖。而芬蘭的一項研究更令人振奮:蘋果中含有的黃酮類物質是一種高效抗氧化劑,它不但是最好的血管清理劑,而且是癌癥的克星。假如人們多吃蘋果,患肺癌的幾率能減少46%,得其他癌癥的幾率也能減少20%。法國國家健康醫學研究所的最新研究還告訴我們,蘋果中的原花青素能預防結腸癌。
抗氧化作用: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小組把老鼠的腦細胞浸到含有櫟精和維生素c的液體中,發現腦細胞的抗氧化能力明顯增強。同其他蔬菜水果相比,蘋果里含有的櫟精是最好的,而紅蘋果又比黃蘋果和綠蘋果好。所以,對于老年癡呆癥和帕金森綜合征患者來說,蘋果是最好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