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上《練習6》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在教學中就要從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出發,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動中探究了每個詞語不同讀音的意思,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詞語、運用詞語的效果,拓展了學生學習的知識面,增強了學生實踐應用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倒順詞的特點,明白倒順詞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詩文,熟讀成誦。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理解詩文的意思,讀出詩的節奏。
3、寫好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4、練習口語交際,鍛煉聽話能力、復述能力、講述能力等。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
認識倒順詞的特點,明白倒順詞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
教學難點:
練習口語交際,鍛煉聽話能力、復述能力、講述能力等。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 語文與生活
1、學生兩人一組分角色朗讀相聲片段
請大家打開課本,讀讀相聲片段。
了解倒順詞的特點。
2、積累與整合
自由讀六組詞語
指名讀,說一說這六個詞語的意思是否相同
歸納一下:“演講——講演、樣式——式樣、代替——替代”的意思相同,另外三組的意思不同。明白倒順詞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
讓學生再舉出意思相同、意思不同的例子。
3、應用與拓展
根據上面補充的內容,練習把補充的倒順詞,加入到相聲片段里續說。
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蘊藏著無窮的知識,因此,這就要求我們要處處留意生活,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
二、誦讀與欣賞
這是漢高祖劉邦在稱帝后第七年返回故鄉時所作,劉邦作為馬上得天下的開國君主,《大風歌》正是他英雄本色的顯露。
自由讀
范讀,注意詩歌的停頓
指名讀,讀出詩的節奏
理解詩歌的內容
講解:“兮”是古時候表示語氣的詞,相當于現在的“啊”
自由練讀,小組合作,邊讀邊體會詩歌的抑揚頓挫,做到熟讀成誦。
全班朗讀比賽
集體評議、交流
展開想象,體會詩歌的感情
三、寫好鋼筆字
本次練習的內容是《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中的一句話
學生練習有感情朗讀,激發學生描練興趣。
讓學生整體觀察、欣賞、感知這幾行字
提示注意點:要從字的布局、大小、形狀去觀察、揣摩,感受勻稱美。
指導學生按行書的運筆方法描練
評議:同桌互相比一比,哪個描練的字漂亮。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我喜歡的一句名言
(一)談話導入
我們在平時的閱讀中學習了不少名言。可以互相交流一下,你最喜歡哪句名言?這句名言給了你哪些啟發?
(二)學生討論交流
師創設情境。
1、 學生討論交流。小組討論交流。
2、 引導學生觀察書中插圖。
3、 指生交流,并說出自己從這則名言中所受的教益和啟示。
4、 學生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