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和大樹》說課稿
說教材;
《小草和大樹》是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該單元有三篇課文《小草和大樹》《輪椅上的霍金》《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它們圍繞人生和奮斗這個主題為我們講述了一段段曲折的經歷,塑造了一個個不屈的靈魂,奏響了一首首生命的樂章,點亮了一盞盞人生的航燈。
《小草和大樹》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講述了出生于貧困家庭的夏洛蒂在沉重的生活壓力下,堅持學習,嘗試寫作。當滿懷希望得到大詩人指點時,卻遭到巨大打擊。后來自費出版詩集,卻幾乎無人問津。但她沒有失去信心,最后改寫小說,最終成為震動英國乃至世界文壇的作家。故事折射出主人公不屈的抗爭精神與不懈努力的堅強意志,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她們在保守觀念與陳腐偏見盛行的年代,敢于沖破舊勢力的勇氣。
說理念:
學生因為思考而質疑,因質疑而思考,從而理解課文。抓住文章關鍵語句品讀感悟,體驗文章主人公的生活,體察她的心緒;與作者對話,體味作者的情感,體悟表達的精妙。在學生自主學習、相互交流、智慧碰撞中,讀懂課文,使學生與主人公,與作者心靈貼近,受到震撼,產生共鳴,獲得啟迪。椐此,我將教學目標設定如下:
說目標:
1、正確理解感悟課文,學會用情用心朗讀。
2、理解部分詞語的色彩及含義,把握作者情感傾向,定位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領悟在逆境中只有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熱愛學習不甘命運驅使、富有理想的人才可能擁有精彩人生,并結合實際例子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
說課時:一課時
說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我確定本節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教師指導,引導他們積極思維,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另外,高年級課文比較長,我注意取舍,將重點段落拿出來反復讀,非重點段落用引讀一帶而過,既可節省時間,又幫助學生明確重點,
做到層次清晰、重點突出。
說學法:
1、情景設置法——激發感情,引起興趣。
2、勾畫圈點法——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3、討論法——積極參與,體現閱讀個性。
4、自主探究法——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5、感悟朗讀——學生品讀,感受形象。
說設計:
一、復習導入
導語:這是一顆矮小、柔弱的小草,它隨地而生,往往遭人踐踏、蹂躪,它歷經了生命的艱辛。而這棵大樹卻根深蒂固,枝繁葉茂,充滿活力,它的生命如此燦爛壯麗。與大樹相比,小草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可是啊,小草卻是能夠長成大樹的!
質疑:如果小草和大樹分別表示兩種不同地位、身份的人,那么你們認為,它們分別代表什么樣的人?
二、研讀課文,感受“不幸”遭遇
過渡:作者把夏洛蒂比作仙人掌花,那么夏洛蒂又是處于什么樣的逆境中艱辛的生存呢?
1、自主學習2.3.4自然段,
要求:①劃出主人公經歷逆境的句子。可以加上批注。
②小組討論:概括出分別遭遇哪幾次逆境?
2、交流反饋,品讀句子。
a、逆境一:家庭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