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兒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點:學會本課生字詞,在理解每個詞語意思的基礎上,理解詩句的意思。能結合當時的寫作背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力訓練點:背誦古詩《示兒》,進一步感悟理解古詩。
3.德育滲透點:體會詩人的愛國情懷,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4.美育滲透點:讓學生感受古詩的韻味美、意境美。
教學重點:吟誦古詩,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策略
對古詩進行整合,構建“主題式”、“立體式”的古詩教學框架。即以對南宋這一時代的整體觀照為核心,將三首詩組織納入這一個主題,再適量補充同時期的相關詩詞。建構起一個互相聯系、互相映襯、互相比照、互相延拓的立體課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情境,話愛國
1.師:古往今來,愛國都是永恒不變的話題,許多仁人志士用不同的方式抒發著心中的愛國情。而那一首首經過千年歲月積淀的愛國詩篇,更是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2.生交流課前積累的愛國名句:
生1: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生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生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
二、識作者,解詩題
1.這節課,我們將要學習的是南宋大詩人陸游的愛國名篇----《示兒》。(板書課題)
2.生交流課前對陸游及《示兒》的了解。
生1: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南宋山陰人。
生2:《示兒》是詩人陸游的臨終留詩。“示兒”就是告訴兒子的意思。
3.師相機補充:陸游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今尚存9300余首,是我國現存詩最多的人,此詩是他的絕筆詩,即遺囑。
4.生交流普通人的遺囑內容:分遺產,安排繼承人……
5.那么我們來看看被梁啟超譽為“亙古一放翁”的陸游的遺囑有何與眾不同之處。
三、讀古詩
1、(出示古詩)生自由朗讀。
2、指名讀,正音,齊讀。
3、師:古詩只讀通、讀準是不行的,我們還要讀出它的節奏美、韻律美。
4、播放范讀,生欣賞。
5、生仿讀、練讀、齊讀、賽讀。
四、解詩意
1、出示注釋(重點字詞意思)
元:同“原”,本來。
萬事空:什么都沒有了。
但:只。
九州:全中國。
同:統一。
王師:南宋軍隊。
北定:向北收復失地。
家祭:祭祀祖先。
無忘:不要忘記。
乃翁:你們的父親。
2、生借助注釋,小組合作學習詩意。
3、指名匯報
生1:本來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沒有了。
生2:只是為沒有親眼看到中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傷。
生3:朝廷的軍隊收復北方領土的那一天。
生4: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時候,不要忘記(把這件事情)告訴你們的父親。
4、說說整首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