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鄉孩子的信》教學構思及課堂實錄
另外,大量的課外補充,也充實了課堂,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會人物情感。在理解巴金老人創作動力這一部分中,教者插入了巴金老人創作《家》時的內心獨白,以更好的理解巴金老人對祖國、對同胞、對人民的愛,才是他創作的無窮動力和源泉。在理解巴金老人對生命的理解中,教者插入了巴金老人的三段話,加深學生對信中三段話的理解。在理解了“生命開花結果”的意義后,教者再次引讀巴金老人的詩句,讓學生再次感受巴金老人生命之花的幽芳。大量的閱讀,拉近了學生與巴金老人的距離,真正引領學生走進老人的內心世界。
四.以語言訓練升華情感。
課堂中我還重視學生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如結合巴金爺爺闡述生命意義的句子,我先通過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使學生在感受語言文字美的同時,感受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是享受,體會巴金爺爺對生命的理解。在教學完巴金老人對孩子們的期望一段后,我及時引導:“捧讀著巴金爺爺那散發著墨香的信,感受著巴金爺爺親切的關懷,品味著他的謙虛,聆聽著他讓生命開花結果的殷切希望。如果你就是四川成都東城根街小學的一名學生,讀完巴金爺爺的這封信,你會說些什么?親愛的巴金爺爺——請你以這句話開頭,寫上幾句你最想說的話。”學生的情感完全得以釋放,對老人高尚人品的理解,對書信內容的體會,在真摯的語言中流瀉出來,達到教學的高潮。
【課堂實錄】
一、分享資料,走近巴金
師:(出示圖片)他曾是一位世紀老人,生前凝聚畢生的激情與智慧,為我們留下了《家》《春》《秋》等數以千萬字的作品,他就是——巴金!
師:你們了解巴金嗎?課前收集資料沒有?
生:收集了。
師:誰來介紹一下。
生:巴金寫有長篇小說《滅亡》、《愛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和《抗戰三部曲》,中篇小說《春天里的秋天》、《憩園》、《寒夜》,散文集《新聲集》、《贊歌集》、《隨想錄》。譯作有長篇小說《父與子》、《處女地》,回憶錄《往事與隨想》。
師:你對巴金老人的作品了解的真多。
生: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F代文學家、出版家、翻譯家。同時也被譽為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是20世紀中國杰出的文學大師、中國現當代文壇的巨匠。
師:看來你對巴金老人的生平很了解。
生:我還了解到巴金1982年獲意大利國際但丁獎;1983年獲法國榮譽軍團勛章;198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85年獲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外國院士稱號;1990年獲蘇聯人民友誼勛章;200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師:你向大家介紹了巴金老人一生最重要的榮譽。
師:同學們善于收集資料、閱讀有用的信息,這是會學習的表現。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巴金是一種非常快捷的辦法。但要深入了解巴金老人最好的辦法是什么呢?
生:閱讀巴金的作品。
師:說得好!文字是用來表達作者思想和情感的,我們去讀巴金的作品才能真正走近這位老人,走進他的心靈世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巴金老人的作品。
二、整體感知,感受巴金
師:1991年,四川成都市東城根街小學開展“尋訪家鄉名人”的活動,孩子們紛紛給巴金爺爺寫信,87歲的巴金老人收到孩子們的信后,克服年老的衰微,提筆追述了他一生的信念和渴望,寫下了《給家鄉孩子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