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鄉孩子的信說課稿
一、說教材
《給家鄉孩子的信》是 三年級下冊第十一單元以書信為主題的 一篇重點閱讀課文。訓練重點是結合書信讓學生了解有關書信的知識,能夠正確書寫信封,掌握書信的格式。其次在教學時應抓住重、難點,引導學生抓關鍵詞語,體會含義深刻的 語句;同時應引導學生 聯系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邊讀邊想,體會信中流露的情感,使學生受到熏陶、教育。
《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是作家巴金寫給家鄉孩子的信。主要講了巴金給孩子回信的原因,回答孩子們的問題,對家鄉孩子的希望和祝福。這封信感情真摯,表達了作家巴金對家鄉孩子關心和喜愛。通過學習,可使學生了解有關書信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讀巴金爺爺的信領悟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本課緊密的與主題相聯系,以書信體的形式,用簡明、清楚的語言表達方式,傳達出寫信的基本格式和要求,為學生獨立寫信做好鋪墊。
二、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三年來的語言積累,可以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對文章所講的內容有一個概括的了解,能夠結合相關的詞語和句子談出自己的看法和體會其中的情感。由于學生已經學習了留言條和請假條的寫法,因此對寫信格式的掌握不是難點。相反,在學習巴金爺爺信中表達的思想感情方面,因為語言含義較為深刻,在理解“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的道理時,將會是一個重點和難點。
三、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教學活動的核心,他決定著教學內容的確立和安排,決定著教學方法、策略的選擇和運用。我對本課的目標確定是:
1、知識與技能:(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識記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展開合理想象、理解會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2.過程與方法:(1)學生自讀,讀通讀順,概述主要內容。(2)以讀為主,抓關鍵詞,邊讀邊想,引導想象,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感情。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信中的語言文字,激發學生對文學家巴金爺爺的崇敬和愛戴之情,激勵學生愛惜生命,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并使學生懂得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的深刻道理。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一方面必須有效地完成一定量的教學任務,另一方面必須集中主要精力解決重難點問題。教師圍繞重難點問題,組織學生適時開展合作學習,往往能使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產生“刻骨銘心”的記憶。本節課的重難點是:
四、教學重點:朗讀,抓重點詞語和語句體會內容。
五、教學難點:引導朗讀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方法決定教育質量,而學習方法的掌握和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很重要,對孩子今后的自主學習有導向作用,因而結合課文特點我 的教學方法是:
六、教學方法:以讀為主,抓關鍵詞和句子,邊讀邊想,引導想象,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感情。
七、教學過程
1.課前活動,組織教學
當我面對幾十個可愛而又陌生的孩子時,我想到的是怎么很快的拉近與他們陌生的距離。于是我想到了微笑,我要孩子們說出 最美的表情是什么?讓他們笑起來 !然后要他們說說 微笑代表什么?從他們的回答我知道他們懂得微笑的 魅力 ,然后 告訴他們我的微笑是對他們的鼓勵、欣賞、滿意、贊同、期盼,希望在這節課中我們能夠愉快學習。接著我 又送給孩子們三句話“聽得好!做得好!學得好!”做為本節課學習表現的要求 ,并說只要你努力相信你是最棒的!這是我利用了心理暗示的力量設計的組織教學,這個環節將為我在上課的過程中起到積極的溝通和無聲的組織教學的作用,也為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做好了情感鋪墊。(整節課我 感到同學們受到這樣的暗示后沒有了陌生的感覺,而整個學習過程中同學們的課堂紀律也很好,為我節省了時間,有了更充裕的時間進行引導學習,效果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