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學期課外閱讀指導教案
嘗試學習,
學會技巧。 1、請你閱讀莫伯桑短篇小說《米龍老爹》按下列要求進行:
①這篇小說主要寫了什么事情?寫作目的是什么?②文章通過什么刻畫了人物的性格?③體會環境描寫好在什么地方?。
2、組織交流,學習方法:①分析人物形象,挖掘小說主題。②分析情節內容,理解小說主題。③分析環境描寫,把握小說主題。
3、小結:小說有人物、情節、環境這三大要素,我們要讀懂一篇小說
,不但要分析情節內容,分析環境描寫,更要分析人物形象,從而弄明白作者的寫作目的。分析人物形象時,還要深入研究人物外貌、行為、語言、心理等描寫,這樣才能準確地把握人物形象,深刻理解小說主題。 1、學生自讀,按要求閱讀。并進行小組交流。
①描寫了老人奮勇殺敵、英勇就義的故事。②小說通過肖像、行為、語言刻畫了人物形象。
③豐收與安定生活的環境描寫烘托了人物形象。
2、班級交流說說閱讀小說的方法
深層訓練,
鞏固技巧。 1、 自選閱讀小說《三國演義》。
2、交流閱讀體會和方法。 1、學生閱讀。
2、參與全班討論。
課外拓寬,
培養習慣。 1、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閱讀《三國演義》要求寫好筆記。
2、開展小說閱讀筆會
學生閱讀散文完成讀書筆記,出小說小報。
-6-
課題 7、描寫與抒情 課型 實踐體驗型
教學目標 1、學生明確什么是描寫,什么是抒情。能正確分辨文中哪些部分是描寫,哪些部分是抒情,從而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2、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提示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課前準備 準備有關描寫 與抒情的句段。
教學過程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揭示課題明確題意 1、板題:描寫與抒情。
2、提問:什么叫描寫?什么叫抒情?
3、根據學生發言小結:學習分辨描寫與抒情,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同時還能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提高寫作能力。 學生討論回答。
描寫和抒情都是寫作中基本的表達方法。描寫就是用生動的語言對人物、事件和環境作具體的刻畫。抒情就是把自己對事物的感受和愛憎的感情,自然地流露在字里行間。
出示語段
了解分類 1、逐一出示語段,分辨描寫與抒情,說說你知道的描寫種類。
①炊事班長快40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了皺紋,兩鬢都斑白了。②這就是我們新中國的總理。我看到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勞苦,多么簡樸!
③兩岸,飄飄揚揚的垂柳枝條,頑皮地伸到河里,輕輕地拂著白花花、亮晶晶的水。
④從那以后,魯迅上學再也沒有遲到過,而且時時早、事事早,毫不松懈地奮斗一生。 1、學生齊讀語段,歸納分類。
①描寫是第①③句。
②抒情是第②④句。
③描寫有人物、景物、場面。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
閱讀訓練,感悟方法。 1、出示:《只揀兒童多處行》,組織學生閱讀。
2、在學生交流發言的基礎上小結:我們讀了冰心老奶奶寫的這篇文章,都被作者對少年兒童的發育內心的熱愛,把少年兒童看成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春天的真摯的感情所感染。 1、學生試讀,小組討論,哪些部分是描寫,哪些部分是抒情。①開頭作者描寫了頤和園門口的場面,抒發了作者“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行處。”的感想。②描寫玉瀾堂海棠花的景物抒發了“花和兒童一樣……”的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