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全冊教案3
教學難點:通過誦讀積累語言和語感,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部分。
1、教學第一部分。
(1)創設情景:學生分角色讀題
(2)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這是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拓展:小結已經學過的作文修改方法。
2、教學第二部分
(1)根據上一部分。
(2)讓學生思考“好文章是改出來的”的意思。(強調修改的意義)
(3)學生學習、領會作家老舍和葉勝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修改稿子不光要看,還要念,要看念的順不順?準確不?別扭不?邏輯性強不?
(5)小結。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感悟)
1、談話導入。
(由本單元所學課文導入)
2、誦讀《從巖縫里長出的小草》
(1)學生自由讀散文。
(2)教師示范讀,指導讀準字音。
(3)學生反復練習誦讀
(4)指名讀,齊讀
3、感悟
(1)指名讀問題:從巖縫里長出的小草,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結實?
(2)學生思考討論交流讀后感想。
(3)指名回答上面的問題
(4)師生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用鋼筆描紅一段話,注意整體布局。
2、通過口語訓練讓學生學會申訴。
3、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難點:通過口語訓練讓學生學會申訴。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讓學生讀這兩句話,指出這選自剛剛學過的課文《輪椅上的霍金》
中的第八節。
(2)引導學生讀貼
(3)通過觀察,讓學生說出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
距離以及每個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寫整齊,寫成一樣大小。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學生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3)教師及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并請學生說說好在哪里。糾正寫得不夠好的字。
(2)教師范寫。
(3)學生再次描紅臨寫。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審題
明確本次學寫的字
2、指導
(1)學生細心觀察著兩個筆畫比較簡單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方法
(3)學生初練,教師及時指導。
3、練習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
三、教學第四題
1、審題
(1)結合口語交際話題“學會申訴”作啟發談話
同學們,在生活中如果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應該及時想有關部門或學校申訴,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板書學會申訴
(2)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 的要求
2、指導
(1)教師引導學生讀題并思考
(2)集體討論:日常生活中哪些合法權益容易受到侵犯?應該怎樣傾訴?
(3)教師引導學生的出申訴的方法?
(4)學生分組練習說。
3、練習
(1)分組推薦代表上臺就某一侵權行為進行申訴
(2)其他學生可以針對前面學生聲速說出自己的申訴方法。
4、反饋
(1)教師引導學生對這一訓練內容做更深入的思考
(2)教師點評 ☆教學調整☆
教學反思:
課 題:12、姥姥 的剪紙
教材類型:蘇教版 所屬學科:語文>>第十一冊
主備教師:小學六年級組
教案內容: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