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學與問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上下文說出詩句中帶點的字的意思,再解釋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二.教學時間:2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⒈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⒉學會本文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⒊初步閱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⒋指導書寫。
二.教學過程:
㈠談話導入
㈡檢查自學情況
⒈檢查生字詞
⑴出示:
雞蛋 五彩繽紛 瞬息萬變 觀察 芳菲 相輔相成 翱翔
⑵開火車讀。
注意:繽為后鼻音;瞬為卷舌音
⑶釋詞:五彩繽紛 瞬息萬變 觀察 芳菲 相輔相成 翱翔 大林寺 殿堂 奧秘 好奇 強健 日新月異
⑷再讀詞語。
⒉檢查讀書
⑴指名分小節讀課文,糾正讀錯的字音和句子。
⑵分小組輪讀,把課文讀通順。
㈢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⒈自由讀課文,思考:第一個自然段講什么意思?
⒉討論交流。
㈣指導書寫。
⒈出示生字。齊讀。
⒉請學生說說這些字的間架結構有什么特點。
⒊師邊講解邊示范:
⒋學生描紅。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課文圍繞“學”與“問”先寫什么?再寫什么?然后寫什么?最后寫什么?請連成一段話說一說。
(二)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大門的鋪路石。
2.指名讀,齊讀,問:這句話什么意思?
3.請自由讀課文第一、二兩節,以哥白尼為例說一說這句話的含義。
4.再讀該句。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引讀第三自然段。
2.師:我們面對的是怎樣的世界?
生:五彩繽紛的世界。
師:這個世界又怎樣?小學生呢?有了問題可以怎樣?又可以怎樣?只要怎樣?不管怎樣?都可以?……都應該……古人說……
(生略)
3.同桌互相引讀。
4.指名一組試讀。
(四)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我們有問題時可以請教別人,拜能者為師。我們還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請準備把沈括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2.指名講故事。
3.“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什么意思?為什么會形成這一現象?
4.沈括又是怎樣解開疑團的呢?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這段話。
2.“到那時,知識的天空將任你翱翔,宇宙的奧秘將任你探求,你將成為學習的主人。”這句話什么意思?
3.齊讀全段。
(六)總結全文。
1.讀了這篇文章,你的學習將產生怎樣的變化?
2.說一個古今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小故事。
板書設計:
23 學與問
勤學好問 問思結合 養成習慣
(下一頁是相關資料和教學反思)
[1] [2] 下一頁
教材解讀
《學與問》一課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緊緊抓住“勤學好問”這一點進行敘述。先寫“問”的重要性,再舉例子來證實;接著寫向誰“問”;然后寫“問”與 “思”要結合;最后有理有據的提出觀點: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任。整個課文敘述,言簡意明,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全文共有五個自然段,第一 自然段寫“問”的重要性,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坻。第二自然段寫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例如他對科學的不懈探求。第三自然段寫小學生有問題要請教別 人,拜能者為師。第四自然段寫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第五自然段寫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做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