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青山不老
師:面對這樣一位可親可敬的老人,當作者和他一起看樹,當作者和他在村口道別時,作者有了怎樣的感慨?請找出來,談談自己的理解。
1、“是的,保住了這黃土,我們才有這綠樹;有了這綠樹,我們才守住了這片土。”你如何理解這句話呢?(黃土和綠樹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黃土提供了綠樹成長需的養料,而綠樹的根則扎緊、牽絆著黃土,使之不至于流失。這正如老農與青山是息息相關、不可分離的。這片青山養育了老農,而老農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創造了這片綠色的奇跡,作為對青山的回報。其實人與自然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2、“他以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另一種東西”指的是什么?(表面上指的是老農創造的這片綠洲,事實上還包含著開辟山林、綠化家園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懷。)
師:讀這個句子你明白了什么或讀懂了什么?老人真能與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嗎?(不能)?請聯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為什么這樣說?那是什么永存?
(預設:是老人創造的綠洲永存;石老人不怕苦的精神永存;是老人植樹造林、綠化家園、保護環境的奉獻精神永存;是造福人類的精神永存……)
師點撥深化:的確,是老人用勤勞和善良創造的這片綠洲永存;是老讓人綠化家園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懷永存;是老人用有限的生命創造了無限的價值永存。)
師:這綠洲、這精神、這價值將永遠不會消失,將一代一帶的傳下去,將鼓舞人們行動起來,所以作者發出了這樣的感慨——生齊讀(他以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板書:精神永存)
(小結:是啊,老農不僅留下了這片青山,還留下了更為寶貴的東西──與環境作斗爭的不屈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境的奉獻精神,造福人類的精神,這一切將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師:現在你明白了作者為什么說“青山是不會老的”了嗎?)
交流:作者為什么說“青山是不會老的”?
①引導:從貧瘠的山溝到如今蔥郁的青山,老人用自己的勤勞善良創造了這片綠洲,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了出來,他有限的生命創造了無限的價值,這也就是他生命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在茫茫青山中得到無限擴張,而且將隨著青山永垂不朽,這是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變老的,他的精神將永存,這位普通的老人讓我領悟到 ──(生齊讀)青山是不會老的!
②“青山是不會老的!”這一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是全文的中心句,點明文章所要表達的意旨。)
四、再讀全文,積累拓展
1.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語段。
① 閱讀,勾畫。② 同桌交流。③ 大聲誦讀。
2.交流讀后感受。
引導:你想對老農說什么?還想對別的什么人說點什么嗎?
板書設計:
大環境──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