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理想的風箏 教案2
22、理想的風箏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作者回憶了自己學生時代的一位年過五十的殘疾老師,贊揚了他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學生和藹可親,對生活無比熱愛的精神,表現了作者對老師尊敬、愛戴之情。全文以第一人稱敘述,采用倒敘的寫法,觸景生情,回憶了自己的親眼所見。文章語言生動,飽含深情。教學要求: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理解課文內容。弄清春天的景物和劉老師之間的關系。3、體會文中流露出來的師生情,受到劉老師人格魅力的影響和熏陶,熱愛生活、勇敢地面對生活。4、學習作者見物思人、列舉事例、邊敘邊議的寫作方法。教學重點:從作者含蓄的敘述中,體會文章表達的中心:熱愛生活,頑強地面對生活。教學難點: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教學準備:幻燈片教學時間:兩課時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1、我們常說,觸景會生情,何況是情感豐富的作家。每年春意盎然的時候,面對放飛的風箏,蘇叔陽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的老師,他的劉老師。2、讓我們打開課本,走進作者所期待的春天里。投影,音樂,師朗讀第一段3、你從剛才的文字中聽出了什么?(聽出了“我”對劉老師的思念,聽出了春天的美麗與活力)4、讓我們一起讀讀作者對劉老師的深情呼喚吧!投影:劉老師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5、說說自己的感受,結合疊詞和省略號(表達深深的思念之情,留給我們想象的余地,韻味無窮)5、當我們思念一個人的時候,眼前往往會浮現與這個人有關的許許多多的鏡頭。但文章的篇幅是有限的,能寫進去的必然是最有分量最為值得紀念的東西。那“我”究竟思念劉老師的什么呢?從第二段中找出特寫鏡頭。二、特寫鏡頭之一:笑談腿殘(誰為這個鏡頭來解說一下?)1、誰在笑,笑什么?(1)劉老師的笑:正視現實,坦然,化悲苦為快樂。感受到的是劉老師的樂觀—笑對人生。結合省略號(省略女媧造人的傳說內容)(2)我們的笑:劉老師說話風趣。沒有哪個殘疾人會這樣說,太新鮮了。2、笑過之后,又有一種怎樣的情感在心中升騰呢?投影:“但笑過之后,每個學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澀的感情,同時更增加了對劉老師的尊敬。”(1)“酸澀”:辛酸、難受——劉老師遭遇不幸令人同情。“泛”:涌,充盈內心(2)“尊敬”:劉老師笑對人生,堅強樂觀,怎不令人油然而生敬意?3、投影:劉老師啊,雖然您是一位殘疾老師,但是——,我深深地思念您!(板書——樂觀自信)三、特寫鏡頭之二:板書1、第二個鏡頭你找到了嗎?投影,讀一讀:“逢到要寫板書的時候……再轉向講臺。”2、隨著時間的消逝,劉老師寫在黑板上的板書在“我”的記憶中也許越來越模糊。惟獨這一個鏡頭,永遠地定格在了我的記憶深處。找一找,哪幾個動作讓你感觸多多?做一做,這一撐一離一轉中,你體會到的是什么?旁觀者呢?(憑著頑強的毅力,拖著殘疾的軀體辛勤上課,對摯愛的事業執著追求)3、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師,一天不知要這樣跳躍旋轉多少次!這根圓木拐杖,就這樣被劉老師撐得——油亮。這樣一根油亮的圓木棍,不僅撐起了劉老師殘疾的身體,更是撐出了他對學生的熱愛,對工作的熱愛。4、因此,劉老師的每轉一次,都會引起同學們一陣激動的心跳。投影:劉老師啊,雖然您是一位殘疾老師,但是——,我深深地思念您!(板書——執著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