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理想的風箏(第二課時)
(二),第5自然段:
1,對于一個身有殘疾的老師來講,上課是多么的不容易呀!劉老師上課時的哪些動作撥動了你的心弦
2,學生交流令自己感動的動作.
(出示)他只靠著健壯的右腿和一支圓木棍,一天站上好幾個小時,為我們講課.逢到要寫板書的時候,他用圓木棍撐地,右腿離地,身體急速地一轉,便轉向黑板.寫完了粗壯的粉筆字,又以拐杖為圓心,再轉向講臺.
"轉"得輕松嗎 老師覺得累嗎
( "轉"等詞語感受老師的板書的不容易,尤其是"急速"中不是輕松,而是竭盡全力的感覺.)劉老師很累,很吃力,他深愛著自己的工作,深愛著學生.即便是痛苦的,在他也是快樂的.
3,指導讀好這段話.
多么令人難忘的旋轉呀!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師一天(生讀)不知要這樣跳躍旋轉多少次, 一年(生讀)不知要這樣跳躍旋轉多少次, 一輩子(生讀)不知道要這樣跳躍旋轉多少次.
4,劉老師的每一次旋轉都撞擊著學生的心,引起學生們一陣陣激動的心跳,你能聽懂這一次次的心跳是為什么嗎 是他頑強的毅力,是他對摯愛的事業執著追求.板書:敬業執著
5,他轉動的是身軀,不轉的是頑強的毅力和對事業的執著追求,所以作者永遠無法忘記這獨特的板書——
生齊讀:他將永遠在我的記憶里行走,微笑,用那雙寫了無數粉筆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風箏.那些給了我數不清幻想的風箏,將陪伴著我的心,永遠在藍天上翱翔.
【教學理念】:放手讓學生學習,在學生自我咬文嚼字過程中的默讀思考,讀書批注,體會朗讀,悟文明情,對人物的行象的認識更為豐滿,更好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語文特點.
四,品味心聲,深化風箏
1,可是這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憶,因為作者已近30年沒有見到劉老師了
(引讀"倘若他還健在……他將永遠在我的記憶里行走,微笑,用那雙寫了無數粉筆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風箏.那些給了我數不清的幻想的風箏,將陪伴著我的心,永遠在藍天上遨翔.)
2,這"理想的風箏"究竟指什么呢 在作者的眼里,劉老師放飛的僅僅就是一只風箏嗎
劉老師自己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自由,快樂,和常人一樣地生活,做好自己工作,培養學生,讓自己的生命充實……)放飛自己的理想.風箏寄托了自己對事業的追求對生活的熱愛.
2,劉老師放飛的風箏更是影響了我一生.(出示)蘇叔陽是一位偉大的劇作家,有人這樣評價他——師讀.他自己這樣說——指名讀.
(出示)熱愛生活,挑戰自我,挑戰人生;笑對坎坷,面對困難勇往直前;對生活要有樂觀態度與不懈追求;要做有理想的人,要有凌云壯志,要志向高遠……
3,一只只自由翱翔的風箏成為作者心中最美的風景.雖然作者在自己的人生經歷中遇到過很多的挫折,關進了牛棚,甚至身患癌癥,可他的世界里永遠有那些數不清的風箏,伴他走過了30年,也將伴他走過一生.所以我深深地
(出示)劉老師啊,您在哪里 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朗讀
4,劉老師那(板書)將帶給我們什么呢 讓這一只只理想的風箏,飛入你我的心中,飛向我們更廣闊的藍天.
【教學理念】:再次回旋,緊扣主旨,讓學生深刻明確劉老師的行象,理解課題,放飛屬于我們自己的理想的風箏.
四,理解寫法的精當:
1,文中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很多,課后大家讀讀課文,議一議本文的寫作方法.
2,文中寫三件事時抓住劉老師的語言,動作,神態進行細膩的描寫,還寫了我和同學們的感受,這就是夾敘夾議.板書:動作,神態,語言 夾敘夾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