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語文專項訓(xùn)練
2.下面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__ _
⑴ 彌留之際 疾馳而去 針鋒相對
⑵ 深明大意 井然有序 節(jié)衣宿食
⑶ 寬容大渡 熟能生巧 顛沛流離
3.下面三組詞語中意思不相同的一組是_ _ _
⑴代替——替代 ⑵著名——名著 ⑵式樣——式樣
4.加點語句用得不恰當(dāng)?shù)木渥邮莀___
⑴ 幾個戰(zhàn)士趁著夜色,在院子里負隅頑抗,終于等來了增援的友軍,一
舉擊退了日寇。
⑵ 媽媽第一次照著菜譜燒酸菜魚,雖然很認(rèn)真,結(jié)果卻遠不是那個味兒,這真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啊!
⑶ 在回答鄰家小弟弟“作文寫得好靠什么”時,陳玥說:“古人說得好,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5.下面各句中沒有語病的是____
⑴ 改善我們的生活水平要依靠自己的辛勤勞動。
⑵ 近年來,我國大范圍地區(qū)陸續(xù)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空前旱災(zāi)。
⑶ 其實,投籃就跟剪紙一樣,只要多練習(xí),就會有準(zhǔn)頭的。
二、閱讀理解。
短文1: (一)詹天佑(片段)
居庸關(guān)山勢高,巖層厚,詹天佑決定采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山頂?shù)娜聺B,隧道里滿是泥漿。工地上沒有抽水機,詹天佑就帶頭挑著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們同吃同住,不離開工地。八達嶺隧道長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關(guān)隧道的三倍長。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決定采用中部鑿井法。先從山頂往下打一口豎井,再分別向兩頭開鑿,兩頭也同時施工,把工期縮短了一半。
1、詹天佑在開鑿居庸關(guān)隧道時采用 的辦法,原因是 ;在開鑿八達嶺隧道時采用 ,原因是 。
2、看看下面的圖,想想它們分別代表哪處山嶺,填寫在圖下括號內(nèi),然后在圖上畫出詹天佑開鑿隧道的示意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