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學案例(精選15篇)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學案例 篇1
第二課時教學思路設想:由上節(jié)課學習第一段感受巴金愛孩子入手,以問題(巴金愛孩子還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引入對文章第二——六段的學習。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能力,這一問題提出后,應能將2、5、6三個次要段解決,進而過渡至重點學習3、4兩段。這兩段既是巴金對自己一生的評價,同時暗含著對孩子的教育,對于作文,要用情為之,對祖國和同胞的愛使他成功,希望孩子們也能有對祖國和同胞的愛;對于做人,奉獻是根本,為社會、為他人奉獻自己的愛、同情、精力、時間,這是稱巴金為仁者的最根本原因,這也應該是我們在解讀文本、感悟文本的重點所在。一、導入新課1、激趣導入導語: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板書課題)請回憶: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你能簡單介紹他嗎?學習第一段,你體會到了什么?2、同學們回答得很好,請齊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巴金爺爺對孩子的喜愛之情。二、自讀課文,學習第2、5、6段。過渡語:巴金爺爺愛孩子并不僅僅體現(xiàn)在第一自然段中,文中許多語句都有體現(xiàn),你能找到這樣的語句嗎?1、帶著問題快速瀏覽課文,動筆圈畫。(第二、五、六段) 2、匯報交流(1) 學習第二段 1、終于:寫信不容易,但還是堅持寫信,體現(xiàn)了對孩子的喜愛。 a、巴金爺爺寫這封信的時候,已經(jīng)87歲了,寫字困難,手不聽指揮,寫信多不容易啊。朗讀課文第二段第一句,體會寫信的不容易。b、在這種情況下,巴金爺爺還是拿起了筆,給家鄉(xiāng)孩子寫信,這是為什么呢?c、讀出情感。2、(a)多么、多么:表達強烈的感情。理解“我多么想看見你們天真的笑臉,多么想聽見你們歌唱般的話語,但是我沒有體力和精力支持這樣一次長途的旅行”句子的意思,體會巴金爺爺思念孩子們,但力不從心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讀出無奈的語氣。(b)理解“多么……多么……”表達的強烈感情,并用“多么……多么……”練習說話。3、有感情朗讀第二段。(2)學習第五、六段a.交流句子,說出感受;b.用親切的語氣朗讀課文,把巴金爺爺對孩子們真誠關懷的情感讀出來。c、課堂小結從1991年到1995年的4年里,巴金先后8次給家鄉(xiāng)的孩子們或寫信或贈閱圖書,與孩子們建立了深厚的情誼,這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這位年邁的老人對孩子深深的愛!三、精讀課文第3、4段過渡語:除了對孩子的愛,巴金爺爺這封信還要告訴我們什么呢?讓我們靜下心來,默讀第3-4自然段,用“——”畫出使你最受感動的語句,并把你的感動簡單批注在旁邊,一個詞,一句話都可以。不動筆墨不讀書,這可是個良好的習慣啊! (2)小組交流:給同小組的同學讀一讀你畫的句子,說一說你為什么深受感動?
(3)集體交流:誰來讀讀你最受感動的句子?
指名讀,出示:
①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我用作品表達我的這種感情。
a.為什么受感動?(巴金爺爺是一個愛祖國、愛人民的人,他用作品表達祖國和人民的愛)b.誰來讀這一句?聽得出你把“無限”讀得很重,為什么?(從哪個詞中你體會出了巴金爺爺對祖國和同胞的愛很深?(無限))
突出這個詞,把巴金爺爺這種深刻的愛放到句子中讀一讀,學生練讀,指名讀。
師:讀得真好!那你知道巴金爺爺都寫過哪些作品嗎?
生答。
師:巴金爺爺?shù)淖髌凡坏故玖怂牟湃A,而且飽含著對祖國、對同胞深沉的愛。這也告訴我們,要想寫好文章,一定要有感情,這可是著名作家巴金爺爺?shù)膶懽髅卦E呀!誰還畫了其他的句子?
②我思索,我追求,我終于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學同學們的信中說:“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學習,重新工作,讓我的生命開花結果。”老師范讀,故意漏掉“終于”,引導學生談:強調巴金爺爺對生命意義的感悟是通過種種努力“思索”“追求”得到的。
師:從巴金爺爺?shù)脑捴校覀冾I悟到生命的意義是什么?(生答:在于奉獻)
你對“奉獻”怎么理解?你用身邊的事情說一說怎么做是“奉獻”?(生舉例說明)
師:巴金爺爺不僅奉獻了他的作品,而且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祖國和人民。年近九十的老人仍然在不斷思索、不斷追求,怎能不令我們感動和敬佩?請你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讀給同位聽一聽(評一評)
指名讀,評:將感動、敬佩讀出來了嗎?
讓我們再齊讀這兩句話,用心地體會一番吧!
你還畫了哪些感人的句子?指名朗讀(同時出示句子):
③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為別人花費了它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
師:為什么感動?(生答)
師:巴金爺爺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他一生不僅寫出了很多有名的作品,他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擔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全國文聯(lián)副主席等一些要職,但一生不拿國家一分錢工資,全靠自己的稿費生活。他不管是在年輕的時候,還是在年老的時候,都滿腔熱情地幫助別人,做過許多感人的事:他曾經(jīng)一次又一次不留姓名捐款給希望工程、受災難民;他曾經(jīng)將他的所有藏書都捐給了國家。巴金爺爺就是把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奉獻給別人的人。2003年,巴金老人被評為感動中國杰出人物,當時的頒獎辭是這樣的: 穿越一個世紀,見證滄桑百年,刻畫歷史巨變,一個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間燃燒的,點亮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在人生中真誠的行走,叩響多少人心靈的大門。他貫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熱情、憂患、良知,將在文學史冊中永遠閃耀著璀璨的光輝!巴金爺爺用他的一生、用他的作品來教育我們該怎樣做人,此時此刻,面對巴金爺爺,你想對他說些什么?(生思考)
(音樂起)生說:巴金爺爺,我……
在我們生活中,像巴金爺爺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的付出常常令我們感動不已,你都知道哪些人在默默奉獻?做了什么?(費俊龍、聶海勝、雷鋒的事跡……)
這些人都是把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獻給了祖國、獻給了人民,他們的生命才會燦爛無比!的確,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為別人花費了它們,我們的生命才會---(生齊說)開花。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你打算怎樣讓你的生命開花?(請2-3人回答)評價
讓我們一起合作讀一下這兩句話,再次領悟生命的意義吧!同學們,巴金爺爺?shù)男牛此破降x深刻啊,請再一次默讀全文,想一想,讀了巴金爺爺?shù)男牛愕玫搅四男┯幸娴膯⑹荆堪炎约焊惺茏钌畹膶懴聛怼V该故咀x。 三、課外拓展巴金爺爺?shù)脑S多語言都是可以作為座右銘來指導我們的人生的。老師記住了一句: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老師還搜集了一些巴金名言,選擇你喜歡的名言來讀一讀。四、總結
巴金爺爺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書,其實,他本人就是一本書,一本厚厚的書。我們今天的學習僅僅是打開這本厚厚的書的扉頁,希望在課余時間大家可以進一步與巴金交流,真正了解巴金。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可愛可敬的老人,以巴金爺爺為榜樣,帶著巴金爺爺?shù)南Mど衔覀兊纳贸蹋`放我們燦爛的生命之花吧!
五、作業(yè)
1、課外讀一讀巴金的書,如《鳥的天堂》、《海上日出》等;2、給你心中的巴金爺爺寫一封信,把你學習此文的感受告訴巴金爺爺。 板書設計: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
巴金 寫作 重在有情 做人 樂于奉獻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學案例 篇2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語文十一冊第十八課《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理解重點句的意思,說出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掌握書信的格式。
4、通過信中的語言文字,休會巴金爺爺對下一代的關懷,激發(fā)為社會添光彩、為別人奉獻愛、讓生命開花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理解重點語句,領悟“讓生命開花結果”的含義。
課前準備:收集巴金老人的相關資料。
教學時間: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十八課《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板書課題)
師導入: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87歲高齡的巴金爺爺收到家鄉(xiāng)孩子的40封來信后,心情十分激動,從內心感謝家鄉(xiāng)孩子給他帶來了溫暖。
師:他想回到家鄉(xiāng)嗎?(生:想)
師:哪句話知道的?生:(我多么想看見……多么想聽見……)
二、學習課文第三段:
師:他能回到家鄉(xiāng)嗎?(生一齊說:不能)為什么?指名回答。(生:因為他的體力和精力難以支持他完成回到家鄉(xiāng)的長途旅行。)
師:他給每位孩子回信了嗎?(生:沒有,他只回了一封信。)
師:是啊,因為身體不好,他無法返回千里之外的故鄉(xiāng);因為寫字困難,他也無法一一給孩子們回信,可他抵制不住內心的激動與興奮,仍然堅持通過一封信來與孩子們見面。他在信中說了些什么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三段。
思考:
(1)巴金是個普通人嗎?他為什么把自己當作普通人?
(2)巴金為什么而寫作?
(3)巴金在信中是怎樣評價自己的一生的?同時又表達了什么希望?(出示三個問題)(生自由朗讀課文第三段)
1、回答第一問:
師:巴金是個普通人嗎?他為什么把自己當作普通人?(邊說邊板書:巴金)(生1:不是普通人。巴金是個謙虛的人。)(生2:雖然巴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他很謙虛,一直認為自己是普通人、平凡人)
2、回答第二問:
(生: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我用……表達這種感情)出示這句話。
師:對祖國和同胞的無限熱愛是巴金創(chuàng)作的動力源泉,只有愛才能感動讀者,他創(chuàng)作的作品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是源于他心中的那份愛。“不是……而是……”是選擇關系的一對關聯(lián)詞,誰能用它來說句話?指名說。(生回答略)
3、回答第三問:
(生:今天回顧過去……走過這一生)
師:對,巴金一直認為自己是個老老實實、平平凡凡的人。(板書:老老實實、平平凡凡)
師:表達了什么希望?(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終于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出示兩句話,一個有終于,一個沒有終于。讓學生比較著讀。師:句中的“終于”能省略嗎?為什么?(指名回答)。師總結:不能,強調了巴金爺爺對生命的感悟是努力思索、追求之后得來的,去掉“終于”,語調則顯得平緩,失去了強調作用)
師:同學們,巴金在給和平街小學同學的回信中說:“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學習,重新工作,讓我的生命開花結果。”什么是生命開花結果?(邊問邊板書:生命開花結果)指名回答。
師總結:“生命開花結果”不是自然意義上的開花,是指人生放出光彩。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巴金接下來說的第二句話,討論:我們生存需要什么?要使自己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我們該怎么做?(出示,小組討論)指名回答。
生: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生命才會開花結果。師總結:為別人奉獻愛,(板書:愛),為別人付出精力,(板書:精力),同情別人,(板書:同情),為別人花費時間,(板書:時間)生命才會開花結果。(師邊總結邊板書。)
師:巴金爺爺把“愛”、“同情”、“精力”、“時間”都給予了別人,(加上大括號)他在不停地付出,不停地奉獻,他的精神讓人——(生一起說:敬佩)讓我們用崇敬的語調再來品讀第三自然段。(生齊讀)
三、學習課文第四段:
師:巴金爺爺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開花,可他不可能再活一次,只能怎么辦?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生自由讀第四段)
師:誰來讀這一節(jié)?(指名讀)生回答問題。(生1:他很珍惜時間。生2:不浪費一分一秒。)
師:是啊,時間是寶貴的,這對于步入晚年的巴金來說更是如此。一寸光陰一寸金——(生接:寸金難買寸光陰。)巴金快要走到路的盡頭,所以他十分珍惜時間,珍惜有限的分分秒秒,請同學們一起朗讀第四自然段。(生齊讀)
四、學習課文第五段: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五段,思考:巴金爺爺對家鄉(xiāng)的孩子們提出了什么希望?(生默讀)
師:對于家鄉(xiāng)的孩子們來說,可以說是前程似錦,巴金在信中對孩子們提出了什么希望?(板書:孩子們,指名回答)。
生1:希望孩子們也要珍惜時間,(師板書:珍惜時間)生2:希望孩子們好好學習。(師板書:好好學習)
師:這一節(jié)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生:親切)。
師:對,要讀出巴金對孩子們的真誠關懷之情。誰來試試?(指名讀這一段。)
師:在信的最后,巴金爺爺還給孩子們送上了真誠的祝福請同學們齊讀最后一段。(生齊讀)這是信的結尾,在結尾處常常要寫上祝福語。
五、復習書信格式:
師:我們剛才講的是信的正文部分,書信一般由五個部分組成:稱呼、正文、結尾、署名、日期。(出示書信格式)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對照格式,說說這封信的稱呼、正文、結尾、署名、日期分別是什么?(指名回答)
六、遷移訓練、拓展延伸:
1、讀了巴金爺爺寫給出孩子們的信,大家一定深受啟發(fā),請同學們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寫下來。(生練寫,然后交流)。
2、學習了課文,請同學們觀察巴金的肖像(出示巴金肖像),說說巴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生邊觀察邊思考)
生練習說話:巴金是位 的老人,因為 。
你還想對巴金說些什么?(指名回答)。
3、巴金是一位世紀老人,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2005年10月17日與世長辭,享年101歲。一位詩人曾寫過這樣一首詩:
《敬壽巴老百歲》
時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愛,深意深情。
在智大悟,舉重若輕。大作大家,淡泊寧靜。
……
這首詩也是巴金一生的真實寫照,反映了巴金不平凡的一生。(指名讀,齊讀)。
七、布置作業(yè):
1、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反復朗讀,并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2、課后請同學們選讀巴金的相關著作。
3、試著給家人、朋友或老師寫一封信,注意信的格式。
附:板書設計:
18、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
老老實實 平平凡凡
巴金 愛
生命開花結果 同情
精力
時間
孩子們 珍惜時間 好好學習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學案例 篇3
在讓我選擇一堂課進行公開教學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因為,我最敬佩的人就是巴金,這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卓越的文字,更在于他的真誠。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是作家巴金寫給家鄉(xiāng)孩子們的信。這封信感情真摯,表達了作家巴金對家鄉(xiāng)孩子關心、熱愛的思想感情。抒發(fā)了要讓自己的生命開花的美好情感,同時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
這篇文章的文字看似貧乏普通,其實不然,我覺得巴金將他所有的愛傾注其間,因此文字質樸感人,散發(fā)著濃濃的愛意和樸素的情懷,這倒是那些唯美文字所不具備。由此,巴老的愛的凝結,歸結為對生活的感恩,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對孩子的無限期待。
從課文內容而言,上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為文中講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要感悟這些比較深的做人道理,對這群小學生而言確是不太容易。
導入部分,出示巴金的圖片,誦讀詩人對巴金的評價,讓學生對文學大師有了直觀的感知,激發(fā)學生進一步走進巴金、了解巴金的欲望,為本課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
在感悟巴金爺爺對孩子們的愛,也就是第二小節(jié)時,我設計了兩個層次。巴金的這段文字包含真摯的感情, 怎樣有效地去體會這份愛呢?首先是“聽你”,教師范讀,讓學生想象巴金在寫信時的情形。通過文字,學生想象巴金寫作時因為身體不便帶來的艱難,感受巴金對下一代的一片真誠。但對他外貌、神態(tài)、動作的想象還是淺層次的。第二層次我設計了“讀你”。學生輕聲地讀課文,想象巴金爺爺?shù)膬刃氖澜纭W生在閱讀時,體會了“終于”、“多嗎……多么……”等詞語蘊含的情感。通過深入的閱讀,學生與文本對話,與巴金爺爺對話,讀懂了一個仁者、一個前輩對下一代的拳拳愛心。
文中第三小節(jié)中幾個重點句如何處理,一直是我心中存在的一大難點,既要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又要作適當?shù)囊I,不要讓學生的思想跑得太遠。既要讓學生感悟到重點句的意思,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又要上出語文課的特色。經(jīng)過反復琢磨,我選擇了學生讀悟在先,教師再引導抓重點詞句品讀,拓展,最后讓學生把自己感悟到的用“美讀”形式把它展現(xiàn)出來,從課堂效果看,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課堂中我還重視學生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如結合巴金爺爺闡述自己用感情來寫文章的句子,擴展巴金在介紹自己寫作時的心理感受,使學生懂得文學作品只有飽含深情,才能打動讀者的心。在組織學生探討巴金爺爺對生命的意義的論述時,我通過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感受、進行語言拓展訓練等方法,使學生在感受語言文字美的同時,感受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是享受,體會巴金爺爺對生命的理解和對我們的殷切期望。
對“生命開花”的理解是本文學習的難點。為更好地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在思路上采取直接進入重點段,引導學生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生命開花”的意思。然后設計一個小練筆“只有 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結果”,既培養(yǎng)了學生搜集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又讓學生通過閱讀明白了生命開花結果的內涵。巴金爺爺很謙虛地說要讓自己的人生開花結果,其實他的生命已然已經(jīng)開花結果了。怎樣讓學生獲得這樣的感知呢?我讓學生通過理解巴金爺爺?shù)囊簧冻龅膼邸⒕Αr間,通過補充課外資料,讓學生了解巴金爺爺在別人身上也花費了更多的同情,進一步體會“生命開花”的含義。最后通過課外資料的拓展,將學生情感激發(fā)到最高潮,懷著對巴金爺爺?shù)某缇磁c愛戴深入的體會到了“生命開花”的深刻含義。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學案例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會認1個生字。
2、通過自主讀書、相互討論,了解巴金爺爺信中的內容,領悟“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等重點句子的含義,體會巴金爺爺對孩子們寄予的希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從字里行間、從課外書以及網(wǎng)絡中了解巴金爺爺,受到巴金爺爺為人之道的感染,從而珍惜時間,學會做人,讓生命更有意義。
教學重點:
1、了解信的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希望。
2、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對文中重要句子的體會。
教學難點:
1、理解“生命開花”。
2、理解巴金爺爺是“杰出人物”同時又是“普通人”。
教學準備:搜集巴金的有關資料、圖片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題質疑,簡介巴金。
板書課題,讀題,質疑:誰給家鄉(xiāng)孩子寫的信?信中寫了些什么?他的家鄉(xiāng)在哪里?巴金是個什么人?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 歲。他1920年入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1923年從封建家庭出走,就讀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學。1927年初赴法國留學,寫成了處女作長篇小說《滅亡》,發(fā)表時始用巴金的筆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從事創(chuàng)作和翻譯。從1929年到1937年中,創(chuàng)作了主要代表作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夢》、《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等中長篇小說,出版了《復仇》、《將軍》,《神·鬼·人》等短篇小說集和《海行集記》、《憶》。《短簡》等散文集。
他曾說:“我不是文學家。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國家和人民,我有無限的愛,靠用作品來表達我無窮無盡的感情。如果我的作品能夠給讀者帶來溫暖,我就十分滿意了。
“生的目標是什么?是豐富滿溢的生命。一個人的生命應該為他人放射,在必要的時候還應該為他人犧牲……自我犧牲是人的天性,就像植物不得不開花。”
“我們的生活信條應該是:忠實地行為,熱烈地愛人民,幫助那需要愛的,應對那摧殘愛的;在眾人的幸福里謀個人的快樂,在大眾的解放中求個人的自由。”
二、初讀課文,自主預習。
1、自學生字,把課文讀正確。
2、利用工具書和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爭先恐后”、“辜負”的含義。
3、在文中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在感受深刻的地方作上批注。
4、整體了解課文大意,試著理清信中的主要內容。
三、檢查預習,互動交流。
1、檢查生字讀音。注意:“鬧”是鼻音。
2、交流信中的主要內容。
(1)感謝家鄉(xiāng)孩子的來信;
(2)克服困難回信;
(3)原諒不能回鄉(xiāng);
(4)寫作是為了表達感情;
(5)珍惜有限的時間;
(6)對孩子們的羨慕與祝福。
3、提出不懂的問題,小組或班級交流與解答。
四、回歸課文,練習正確、流利朗讀。
五、導析字形,練習書寫。
“添”右上為“天”,“福”左邊不要加點,
六、巡視指導,評價書寫。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引領“標”。
“信”,是由單人旁和“言”字組成。實際上就是指的人在說話。這封信是巴金爺爺對他的家鄉(xiāng)的孩子所說的話。我們讀來也很受教益。你對哪些話感受很深呢?從這些話中你看出巴金爺爺是個什么人呢?字里行間又表達了他的什么情感呢?
二、細讀課文,感悟“話”。
同學們,自由小聲朗讀或默讀全文,細讀給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補充完善批注。
小組交流自己對有關句子的所感所悟。
全班交流重點句子,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體會。
——“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一心為自己,一生為自己的人什么也不能得到。”
共三句話,三層意思:一是我們的愛、同情、精力、時間,除了維持自己的生存外,還有更多的可以奉獻別人;二是為別人奉獻了它們,生命才會有意義;三是一心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自己以及自己身邊的人舉例。
三、品讀話語,認識“人”。
1、品讀:“不要把我當成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個普通人。”
在矛盾處激發(fā)學生思維:“杰出”與“普通”是一對意思相反的詞,為什么都用在巴金爺爺身上?他杰出在哪里?普通又在哪里?
2、結合文本與課外資料,解讀巴金爺爺?shù)摹敖艹觥薄?/p>
(1)受愛戴;(2)作品多;(3)求奉獻;(4)惜時間。
相機理解“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和“生命開花”。
相機補充2003年感動中國頒獎詞:巴金:穿越一個世紀,見證滄桑百年,刻畫歷史巨變,一個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間燃燒的,點亮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在人生中真誠的行走,叩響多少人心靈的大門。他貫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熱情、憂患、良知,將在文學史冊中永遠閃耀著璀璨的光輝。
3、結合文本與課外資料,解讀巴金爺爺?shù)摹捌胀ā薄?/p>
相機理解“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我和別人一樣”等。
四、回讀全文,體會“情”。
1、再讀全文,體會巴金爺爺?shù)那楦校簮酆⒆印奂亦l(xiāng)、愛祖國、愛同胞、愛生命。
2、重點體會巴金爺爺對孩子的喜愛和希望。
五、總結全文,激發(fā)“行”。
1、師:巴金爺爺用真誠、樸實的話語,讓我們明白了時間的寶貴,更讓我們領悟到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正如巴金爺爺所說,同學們的面前有無比寬廣的道路,心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請大家好好學習吧!
2、請同學們把下面句子中的“你們”換成“我們”再讀讀吧!
——“你們面前有無比寬廣的道路,你們心里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愛惜你們的寶貴時間,好好地學習吧。希望在你們身上。”
六、課堂作業(yè),檢測“標”。
1、聽寫詞語:
熱鬧 無論 如何 原諒 無限 添彩 維持 羨慕 祝福
2、文中三次提到“生命開花”,每次是在說什么?你如何理解“生命開花”?
3、選做題:讀了這封信后,請給巴金爺爺寫一封寄往天堂的信。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學案例 篇5
一、走近巴金
1、時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愛,深意深情。大智大悟,舉重若輕。大作大家,淡泊寧靜……
指名讀。同學們,這是詩人眼中的巴金。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知道巴金是怎么評價自己的嗎?“不要把我當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個普通人。”齊讀
3、那么,在你眼中,巴金爺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再次走進這封信,找一找信中哪些句子給你啟示,劃下來,聯(lián)系上下文,細細品味一番,寫下自己的感受。
二、感悟巴金
根據(jù)學生交流隨時調整交流的板塊
(一)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我用作品表達我的這種感情。
1、學生自由交流感受。
2、巴金自己曾說:把心交給讀者。那在這封信中你們有沒有感受到他對家鄉(xiāng)孩子的感情之深呢?請同學們讀讀信的一、二小節(jié),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
3、“家鄉(xiāng)的孩子們,感謝你們給我這個老人帶來溫暖。”
(1)巴老在告訴你,讀文章應該全身心投入,他讀信時還想像孩子們都爭先恐后地站在他面前。
(2)那你也想像一下巴金當時的心情怎樣,讀出這種心情。
(3)信的開始,便讓人感受到了巴金對家鄉(xiāng)孩子的深情,還從哪能看出?
4、“無論如何,我不能使家鄉(xiāng)的孩子們失望,我終于拿起了筆。”
(1)同學們,這句話中哪個詞最吸引你眼球?為什么?
(2)從“終于”一詞中,你感受到什么?(一個詞語就能讓我們走進巴金老人的內心世界。)
(3)讀一讀上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補充:是啊,當時,巴金爺爺已87歲高齡,又患上了帕金森癥,講話、走路、吃東西、拿東西這些原本簡單的動作都會受到影響,最嚴重的癥狀就是肢體抖個不停,那支小小的筆怎么也比畫不到紙上去,他就急得用左手推著右手去寫。巴金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給孩子們回的信,這信里的每一個字都浸透了他對孩子的理解與關愛,把這種體會帶進去讀好這句話。指讀。齊讀至本節(jié)結尾。
5、把心交給讀者,巴金的每一部作品都是這樣創(chuàng)作的,我們來看:每天每夜熱情在我的身體內燃燒起來,好像一根鞭子在抽我的心,眼前是無數(shù)慘痛的圖畫,大多數(shù)人的受苦和我自己的受苦,它們使我的手顫動。我不停地寫著,我的手不能制止地迅速地在紙上移動,似乎許多許多人都借著我的手來傾訴他們的痛苦。我忘了自己,忘了周圍的一切。我就是這樣寫完我的長篇小說《家》和其他的作品的。
6、原來愛是巴金創(chuàng)作的動力,這就是“真心真愛,深意深情。”我們再來一齊讀這句話: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我用作品表達我的這種感情。
(二)我思索,我追求,我終于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
1、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這里又出現(xiàn)一個“終于”,這里的終于表示什么意思?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看一段介紹:巴金沒有領取過國家的工資,是中國作家中一位不要工資的人,全靠自己的稿費生活,但他始終沒有忘記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自1995年以來,巴金爺爺向希望工程捐款59萬5千7百多元,但從不宣傳、報道,即使在病重期間,他也沒有忘記叮囑他的兒女們,別忘了定期向希望工程捐款。
4、看了這段話,你有話要說嗎?再看這句話,讀出你的這種感受。
(三)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學習,重新工作,讓我的生命開花結果。
1、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讓生命開花結果是什么意思?讀讀巴金自己是怎么說的,能懂嗎?老師懂了,從這篇課文中懂了,請看
3、練筆:讓生命開花結果,就像穿越了一個世紀的巴金,用真誠的文字,鼓舞一代又一代的人。
讓生命開花結果,就像那些最可愛的解放軍叔叔,他們用鋼鐵般的意志,讓災難中的人們看到希望。
讓生命開花結果,就像
(伴隨輕音樂,學生練筆,提示寫一句兩句都可以)
4、讓我們再來讀這句話,至本小節(jié)結束。
三、頌揚巴金
1、同學們,你們認為巴金爺爺?shù)纳_花結果了嗎?可巴金自己卻這樣評價自己。出示:不要把我當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個普通人。今天回顧過去,說不上失敗,也談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實實、平平凡凡地走過了這一生。
2、你們怎么看巴金對自己的評價?(謙遜的姿態(tài)躍然紙上,這就叫“大作大家,淡泊寧靜。”)
3、我們再讀作家卡片中的第一小節(jié),他普通嗎?
4、再讀一讀兩位名人對他的評價,他平凡嗎?
他以充滿進步思想和富于藝術感染力的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和讀者,巴老杰出的文學成就,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寶貴財富,是中國文學界的驕傲。——金炳華
巴老是我國當代文學巨匠,是新文學的開拓者,是先進文化的實踐者和傳播者,在文學界德高望重,在海內外享有廣泛聲譽。巴老的文學作品是中國文學和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瑰寶。——
5、可他自己卻這樣評價自己,齊讀。
6、多么可敬的巴金爺爺呀,哪怕在信的結尾,都不忘鼓勵孩子們要珍惜時間,齊讀最后三小節(jié)。
7、于是這群孩子們的小學陳校長這樣回憶道:學校師生與巴金先生的情緣,始于90年代初學校“愛家鄉(xiāng)”系列少先隊活動。孩子們在自發(fā)尋訪家鄉(xiāng)名人的過程中,走近了巴金,認識了巴金,愛上了巴金。出于對巴金先生的崇敬,孩子們第一次給巴老寫信。沒想到巴老竟在重病中,捏著有些不聽指揮的筆,給孩子們回信了。這封飽含著巴老對家鄉(xiāng)、對家鄉(xiāng)孩子深情厚誼的來信現(xiàn)已被鐫刻在學校正門大廳,信中“讓生命開花”的話語早已成為每個東小師生的座右銘。
8、這就是巴金,出示:時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愛,深意深情。大智大悟,舉重若輕。大作大家,淡泊寧靜……齊讀。
四、永讀巴金
1、同學們,讀了巴金的這封信,留在你心里的是什么?
2、讀這封信,我們仿佛在聆聽老人的教誨,仿佛在與他交談。信中沒有過多華麗的詞藻,沒有過多優(yōu)美的語言,字里行間跳動的是老人真誠的情懷,天然去雕飾,這才是寫作的境界。他用樸實的文筆,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文學人生,巴金的一生,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太多。在20xx年感動中國晚會上給他的頒獎詞是這樣的:穿越一個世紀,見證滄桑百年,刻畫歷史巨變,一個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間燃燒的激情,點亮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在人生中真誠的行走,叩響多少人心靈的大門。他貫穿于文字與生命中的熱情、憂患、良知,將在文學史冊中永遠閃耀著璀璨的光輝。
3、現(xiàn)在我們回到感動中國的晚會現(xiàn)場,在座的各位就是頒獎的嘉賓,我們一起再次來給巴金頒獎。
4、最后讓我們瞻仰巴金一生的的照片,結束今天的課。(雖然這顆巨星已經(jīng)隕落,但光華依在,精神永在,正如一塊金子,永遠在歲月中閃閃發(fā)光。)可是日前,有兩位青年作家說巴金的“文筆很差”。不知大家怎么看待?課后我們讀完巴金的這些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隨筆集:《隨想錄》),再發(fā)表你們的看法。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學案例 篇6
讀著新課標,我聯(lián)想到了我上過的一節(jié)課。這篇課文是北師大版《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寫的是老作家巴金晚年身體很差,拿筆艱難,還熱情得給家鄉(xiāng)孩子進行回信,表達自己的人生觀和對孩子們的殷切期望。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我有病,寫字困難,提著筆的手不聽指揮,不要說給每個學生寫一封回信,或者像五年級郭小娟同學所要的那樣一句話,就只給你們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時候一枝筆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怎么辦呢?無論如何,我不能使家鄉(xiāng)的孩子失望,我終于拿起了筆。……”,在初讀課文時,有個小女孩當我走到他身邊時,她指著課本對我說:“老師,這個字(枝)不是用錯了?”我一看,心里一驚,心想:發(fā)現(xiàn)不錯,讀得認真!我沒有直接告訴她,而是說:“你認為是應該是什么呢?”……幾分種過后,大家把課文都讀好了,我們對課文中字詞理解進行了交流。對于一枝筆的“枝”還有幾個同學也提出了疑問,我就此讓學生們進行猜測。有的說,是巴金老爺爺無意用錯了,我點頭贊賞了他,有的說是編書的人把字寫錯了,還有的說,編輯課本人員不會搞錯,打字排版人能搞錯,為了證明是排版的錯誤,有同學竟找起了舊課本,并且如獲至寶地站了起來,說舊書就是用“支”!(新書與舊書的這個地方的細微變化,說真的,我還也沒注意!)是老作家用錯了?還是打印錯了?或是編者認為不妥,反復幫助修改呢?這時,我覺得再討論這個問題就不如討論究竟是“支”與“枝”哪字用得好了?我讓大家再把這段課文讀讀,或許會有更好的意見和體會。最后大家一致認為,“支”做量詞,可以用來表名像“筆”這類物件的多少單位。但文中為什么不用“支”而用“枝”,可見,用一支普普通通的筆寫字,在年老患病的巴金爺爺?shù)氖种校瑓s似拿著一枝沉重的樹枝去寫字。何等的艱難啊!這不正好照應了前文“我有病,寫字困難,提著筆的手不聽指揮。”巴金老人,年邁病重,為了不讓孩子們失望,堅持親筆給孩子們回信,這種精神多么難能可貴!關于這個字占用了很長的時間,而且也不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但我覺得語文課就要活上。還以老規(guī)矩要求一節(jié)課的目標和環(huán)節(jié)怎樣怎樣,還算什么改革啊!
打破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固定的的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時空,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大膽地想,積極地探究,正是新課標向我們提出的要求。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學案例 篇7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我們學的課文是一封信。信,有固定的格式,回憶一下,它分為幾個部分,誰來具體說說——稱呼、正文、祝福語、署名、日期。
師:《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從課題上,我們知道信是寫給——家鄉(xiāng)孩子的。通過預習,回憶一下結尾的署名,我們知道寫信人是——巴金。了解巴金嗎?
(簡單交流)
師:打開課本第150頁,默讀知識之窗,你會對巴金多一些了解。(巴金的家鄉(xiāng)在哪兒?)巴金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2005年去世。他是穿越百年的世紀老人。
1991年,巴金爺爺?shù)睦霞宜拇ǔ啥际袞|城根小學開展了“尋找家鄉(xiāng)名人”的活動。學生們紛紛寫信,給遠在上海的----巴金爺爺送去了祝福和問候。收到孩子們的信,巴金爺爺非常激動,5月15日,87歲的老人,飽含深情地給“東小”的全體師生回了一封信。
2、現(xiàn)在這封信選作了我們的課文,那這封信也是寫給我們的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讀這封信,走近這位經(jīng)歷了百年滄桑的世紀老人,好嗎?(齊讀課題)
二、初讀概括
1、請同學們讀讀這封信,看看巴金爺爺要告訴我們什么?
2、學習詞語
捏著筆辜負原諒杰出同胞享受花費
羨慕寶貴爭先恐后
·部分釋義
·學習書寫:捏辜諒途杰胞
三、感受巴金爺爺對家鄉(xiāng)孩子的濃濃的愛
師:金爺爺是享譽世界文壇的著名作家,他的人生和寫作最信奉的一句話就是:“講真話,把心交給讀者。”那么,在這封信,巴金爺爺流露出了對家鄉(xiāng)孩子怎樣的感情呢?(試著用一個詞來概括)——(生輪讀課文)匯報:愛
師:那這個愛,具體體現(xiàn)在文中的哪里呢?
·理解一段:
師:巴金寫給孩子們的這封書信文字質樸卻飽含深情,用心去讀才能讓我們走近這位老人。現(xiàn)在,請你用發(fā)現(xiàn)的眼光去閱讀書信第一自然段,在讀中哪些話語深深地打動了你,邊讀邊圈劃。
學生自讀圈劃,教師巡回指導并作提示:也許一個標點、一個字、一個詞或者一個看似平平常常的句子卻包含著濃濃的真情,深深地打動了我們。
師:讀信的第一段,你關注到了什么?
師:是呀,家鄉(xiāng)孩子的來信,勾起了老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孩子們可愛的小臉,孩子們真誠話語讓老人感動,覺得心里熱乎乎的,這種感覺就是“溫暖”。我們不妨來想象一下,家鄉(xiāng)的孩子們會在信中對巴金老人說些什么?
師:巴金老人遠離家鄉(xiāng),長期遭受著病痛的折磨,孩子們那一句句親切的問候,美好的祝福,熱情的邀請,深深的敬仰,真誠的企盼,深深感動了他,讓他覺得溫暖。
學生在充分感悟后朗讀書信的第一自然段。
·理解二段:
師:書信的第二自然段中,你又找到了哪些蘊涵真情的詞句,請你讀出來,說說你的理解和感受。
出示信的第二自然段的文字,并畫出句子。
師:請大家注意這句話,讀書有自己的思考才叫真正的讀書,指名讀一讀。說說你的感受。
師:怎么理解“終于”“無論如何”
師:可是對一位患病的老人來說,拿起一支筆的感受,如同在提千斤重的東西,這是我們正常人無法想象和體會到的。巴金老人自80年代初被確診患上帕金森氏癥后,仍然在病魔的折磨下堅持創(chuàng)作。他寫作時連筆都拿不穩(wěn),有時剛寫幾個字,手指就動不了了,要橫橫不出來,要撇撇不出去,老人只能用左手去推右手。
師:從“無論如何”中感受到什么?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讀到這封信,你認為這是一封怎樣的信啊?
師:是的,這是一封凝聚著濃濃的愛的信,因為上面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每一個筆畫都飽含深情;這是一封令人感動的信,因為上面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每一個筆畫都是老人忍著病痛寫下的。
師:信中,還提到讓他回家鄉(xiāng)四川成都去看看,那你們想想,此時的巴金
能回去了嗎?于是他說除了,請原諒——(指名讀3自然段)
師:繼續(xù)交流令你感動的句子。
交流:我多么想看見你們天真的笑臉,多么想聽見你們歌唱般的話語。”我從中讀到了巴金老人對家鄉(xiāng)孩子的思念和牽掛。
師:家鄉(xiāng)是巴金老人日思夜念的地方,孩子們的來信勾起老人深深的思念和濃濃的鄉(xiāng)情,他思念著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思念著家鄉(xiāng)的人們。老人心中一定還有許多許多的愿望,用上“多么……多么……”說一說。
師:然而,這一切的一切,對一個年老體衰的87歲的老人來說只能珍藏在心,直至老人離開人世,也沒再能回到那魂牽夢縈的家鄉(xiāng)。此后的10多年,老人是在上海華東醫(yī)院的病床上度過的。巴金爺爺對家鄉(xiāng)孩子的愛是深情的,他對孩子們的愛都滲透這前三個自然段的字里行間,我想此時朗讀是表達我們內心感受的最好的方式。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地讀前三個自然段吧。
學生朗讀,讀后老師讓學生評價,并說說聽后的感受。
生:他讀得很感人,打動了我。
師:打動我們的是質樸的文字背后蘊涵的真情,是書信背后一位可敬的老人。
師:正是這種愛讓巴金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出示巴金語錄中的一段話)
是什么東西把我養(yǎng)育大?首先在我頭腦里浮動的就是一個“愛”字。父母的愛,骨肉的愛,人間的愛,家庭生活的溫暖......我的確是一個被人愛著的孩子,我愛著一切的生物,我愿意擦干每張臉上的眼淚;我希望看見幸福的微笑掛在每個人的嘴邊。
---選自《巴金語錄》
師:今天,我們不僅走近了巴金,認識了巴金,而且給我們帶來無盡的思考,讓我們領悟生命意義的真諦。信還沒有讀完,我們的思考還將繼續(xù)。那么巴金的愛只體現(xiàn)在對家鄉(xiāng)孩子身上嗎?其實更多的是體現(xiàn)在對祖國,對人們,對同胞的身上,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交流這部分的愛。
布置作業(yè):讀信的后半部分的內容。
教學要求:
1正確朗讀課文,會認7個漢字,會寫5個。
2學習第一、二、三自然段,通過語言文字體會巴金爺爺對下一代關懷的情感。
3理解本課的詞語“爭先恐后、羨慕、奉獻”等。會用“多么……多么……”造句。
教學重難點:體會巴金爺爺對家鄉(xiāng)孩子們關愛的情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預習課文。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學案例 篇8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句理解感悟,提高閱讀能力.
2.通過信中的語言文字,體會巴金老爺爺對下一代的關懷,感悟巴金偉大的人格魅力,領悟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
一,導入:
1.復習:
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巴金爺爺?shù)摹督o家鄉(xiāng)孩子的信》,學習了第1,2自然段,你知道巴金是在什么情況下寫信的,你從這兩個自然段中認識了一個怎樣的巴金
2.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8課(學生齊讀課題):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讓我們再次走近巴金.一位詩人在《敬壽巴老百歲》中這樣寫道:
出示(指名讀):時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愛,深意深情.
大智大悟,舉重若輕.大作大家,淡泊寧靜.……
巴金是怎樣評價自己的,請同學們打開書,找出巴金評價自己的句子讀一讀,看看從這些句子中你能讀出一個怎樣的巴金.
二,學習第3自然段,感受巴金爺爺?shù)膼?感悟生命的意義.
1.學生默讀第3自然段.
2.組織交流:
(1)巴金是普通人嗎 結合搜集的資料談談你的看法.
(2)巴金一生寫了千萬字的作品, 他寫作的動力來自哪里
從這句話中你認識了一個怎樣的巴金.(愛祖國,愛同胞)
是的,巴金對祖國和同胞充滿了真愛,充滿了深情,他曾多次表達了他的這種感情,老師課前發(fā)現(xiàn)同學們收集的資料中就有這樣的內容,跟大家分享一下好嗎
你覺得巴金的一生是怎樣的一生 說說理由.
(3)巴金爺爺對生命的意義又怎樣的感悟
結合學生回答,出示句子:"我思索,我追求,我終于明白…"
引導學生體會"終于"能不能去掉,為什么
(出示課文插圖)教師深情敘述:這就是巴金爺爺,他生長在災難深重的舊中國,在文化大革命中身心也受到創(chuàng)傷,但在苦悶中,彷徨中卻一直在思索,在追求生命的真諦,87歲的高齡的巴金用一生的精力悟出"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這是一種深刻的感悟,是一種"大智大悟".
指導讀出巴金的不斷思索,努力追求. (指名讀,齊讀)
(4)生命開花結果的意思 (板書:生命開花結果)
教師引導:"花費"可以換成什么詞 (奉獻,給予,付出)
板書:奉獻
"花費它們"中的"它們"指什么
所有的這些,都凝成一個字,那就是——(板書:愛 )
指著黑板說:奉獻愛,就是巴金爺爺心目中的"生命開花結果".奉獻的人生才是開花結果的人生.
(5)你認為巴金爺爺?shù)纳_花而結果了沒有,結合我們剛才的學習談談自己的看法.
(獻出了愛和情感,為祖國和人民寫出了許多作品,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食糧,生命之花開遍了祖國大地.作品催人奮進,喚醒了一代青年……)
出示補充資料:(指名讀)
★巴金義務當了14年總編輯,幫助了一大批文學青年,壯大了文學隊伍.
★身為中國最杰出,著名的作家,巴金卻不愿意拿國家的一分錢工資.
★巴金曾不止一次不留姓名地給希望工程捐款,受災難民,慈善機構.
★巴金把自己幾萬冊的藏書全部無償捐獻給了國家.
結合補充資料,學生再談自己的想法.
教師小結:巴金爺爺?shù)纳缫验_花結果,可是巴金爺爺在信中,還希望自己的生命開花,要珍惜有限的一分一秒,想象這個"珍惜"背后的畫面!你看到巴金爺爺在干什么
(盡管疾病纏身,提筆困難,仍然堅持給孩子們寫信.不論坐在輪椅上,還是躺在床上, 90歲的巴金還要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
師:即使是一分一秒,巴金爺爺也要讓它——開花結果.珍惜的背后是巴金的永不滿足和博大的追求!)
三,學習第5自然段
輕聲讀讀第5自然段,巴金爺爺對孩子們提出了什么希望 你從這希望中讀出了什么
四,總結拓展
1.總結:讀了這封信,我們深深知道,巴金爺爺一直用行動告訴我們(引說):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他活著就是——為這個社會增添光彩,他的生命在不斷地——開花結果.
這是一個怎樣的巴金
巴金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了祖國和人民, 2003年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出示頒獎詞: ( 教師配樂朗誦)
穿越一個世紀,見證滄桑百年,刻畫歷史巨變,一個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間燃燒的激情,點亮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人生中真誠的行走,叩響多少人心靈的大門;他貫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熱情,憂患,良知,將在文學史冊中永遠閃耀著璀璨的光輝.
就是這樣一位有著偉大人格魅力的老人感動了許多人,也影響了許多人
圖片展示,師敘述: 汶川大地震中,展開雙臂舍身護學生的譚千秋老師;在抗擊非典的戰(zhàn)場上身先士卒的護士長葉欣;13年如一日無償照顧孤寡老人的社區(qū)民警徐兆華 ;中國首善陳光標,一位最有愛心的企業(yè)家……在音樂中播放一連串奉獻愛的畫面,教師旁白:這些都是普通人,還記得巴金爺爺說自己是普通人嗎,他是想告訴我們普通人的生命之花一樣可以絢麗奪目.
出示口頭填空:
當同學們碰到難題時,我 .
當好朋友心中煩惱時,我 .
當 ,我 .
五,小練筆
讀完《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同學們一定得到了不少有益的啟示,把感受最深的寫下來,可以談怎樣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可以談怎樣奉獻愛,讓生命開花,可以談怎樣寫好習作……
板書設計:
18,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
奉獻愛 生命開花結果
教后感言:
這次參加六年級語文高效課堂的研討活動,從設計教學方案到最后的課堂展示,感覺自己經(jīng)歷了一次洗禮,一次提升.回望整個活動的過程,我的心靈更是豐潤飽滿了許多,充盈心底的是對語文教學高效課堂的深深感悟!
1.提高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
教材是師生對話,生本對話的"橋梁",教師只有鉆透教材,才能合理地進行教學設計,有效地展開課堂教學.因此,教師要不斷錘煉自己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這次研討活動中,有老師們的說課,上課,每一次都能給人以啟發(fā).隨著研討活動的推進,我覺得自己對《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全面,這樣集思廣益,不斷推敲,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2.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高效課堂是以人為本的課堂,要多從學生的角度思考,讓學生在課堂中成長,獲得實實在在的進步.那么首先要做的是多給學生主動學習的空間,把學生推到學習的舞臺上,每一個問題都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去感悟,把教師的講解變成春風化雨,畫龍點睛式的指導,點撥,推動.這節(jié)課上,學生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感悟到巴金不是一個普通人,而是一個文學大師,一個功成名就的杰出人物,走過了輝煌而偉大的一生,讀出了人物謙遜的品質.從搜集到的巴金的話語中感受他內心對祖國和同胞熾熱的情懷,無私的大愛.教師沒有太多講解,只是在傾聽中點撥,引導,而學生的發(fā)言卻更加熱烈,見解更加豐富.我想,這是因為舞臺給了學生,學生感覺到自己是個主角,學習變得更加主動.
3.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課堂上,學生會學習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一個途徑.因為學生會學就愿意學,樂于學.作為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讀書做批注是個很好的學習方法,高年級對學生有這樣的讀書要求.課堂本就屬于學生,教師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閱讀,思考,批注,給予學生獨自與文本對話的機會,學生在靜靜地閱讀中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感悟.這次活動中,有的老師就引導學生采用了這樣的讀書方法,從學生的發(fā)言中明顯地感覺到學生讀得比較深入,教師再適當點撥,引導,學生理解得就更加深刻,透徹.這樣讀讀,寫寫,悟悟,說說,學生不僅學會了閱讀,同時也能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效率自然就能得到提高.
作為六年級學生,還要掌握搜集資料的方法,學會篩選,整理資料,有效地利用資料,要提出質疑并學會思考……這些都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實踐,在實踐中多指導,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學習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次活動,不僅收獲了對高效課堂的深深感悟,還被老師們不斷探索,不斷進取的精神深深地感動著,尤其是教研室吳老師始終與大家在一起,從對教材的解讀,到教學設計的修改,一直到最后的課堂展示,她總是耐心地帶領大家一起探討,研究,聽取大家的意見,提出了很多創(chuàng)造性建議,對提高課堂的有效性給予了極大幫助.她還鼓勵教師要敢于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多學習的空間,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更好地打造高效課堂.相信只要大家不懈努力,高效課堂的道路會越走越寬.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學案例 篇9
學習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本課詞語。會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通過信中的語言文字,體會巴金爺爺對下一代關懷的情感,激發(fā)為社會添光彩、為別人奉獻愛、使生命開花的愿望。
學習重、難點: 理解重點句的意思,說出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掌握書信的格式。
課時安排:兩課時
作者小資料: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從小他立志做社會活動家,卻成為小說家、散文家,創(chuàng)作小說《激流三部曲》、《愛情三部曲》。
預習導學案:
課前搜集:
巴金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習課文:
1、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畫出本課新詞。
2、巴金為什么寫這封信?信中寫了哪些內容,表達了他的哪些希望呢?
3、提出自己學文后不懂的問題,等待課堂上與老師、同學交流。
自學測試:
1、我會書寫:
duī fàng wēn hé kùn nàn niē zhù gū fù jié chū
( ) ( ) ( ) ( ) ( ) ( )
2、我會填合適的詞。
一( )信 一( )火車 一( )好意
一( )衣服 一( )星星 一( )春風
3、我會比較。
揮( ) 限( ) 惜( )
輝( ) 跟( ) 錯( )
4、我會仿寫句子。
我多么想看見你們天真的笑臉,多么想聽見你們歌唱般的聲音,但是我沒有體力和精力支持這一次的長途旅行,那么就讓這封信代替我同你們見面吧。
我多么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么想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指導案:
一、交流探究。根據(jù)你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完成以下探究任務,遇到苦難的在小組內共同解決,做好展示準備。
1.巴金爺爺寫這封信的時候,已經(jīng)石7歲了,寫字困難,手不聽指揮,寫信比較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巴金爺爺還是拿起了筆,給家鄉(xiāng)孩子寫信,這是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理解“多么……多么……”表達的餓強烈感情,并用“多么……多么……”聯(lián)練習說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巴金是個普通人嗎?巴金是五四以來著名作家,創(chuàng)作了二十幾部中、長篇小說,十二本散文、游記,大量的短片小說還有許多譯著,在國際上享有崇高的聲譽。但他卻為什么把自己當作普通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巴金為什么說自己的一生是老老實實、平平凡凡的一生?巴金思索、追求,明白了生命的意義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疑難點撥。
1、學法指導——采用不同形式的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批注,在讀中想象畫面,在情感朗讀中感悟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2、學法指導。
訓練測評案:
請你寫出帶有“信”字的四字詞語或成語。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學案例 篇10
佚名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理解重點句的意思,說出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掌握書信的格式。
4、通過信中的語言文字,體會巴金爺爺對下一代的關懷,激發(fā)為社會添光彩、為別人奉獻愛、讓生命開花的愿望。
重點難點:
理解重點語句,領悟讓生命開花的含義。
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巴金老人的資料。
教學時間:二教時
教學過程 :
第一教時
一、談話導入 ,簡介巴金。
1、你對作者巴金了解多少。
(巴金爺爺是四川成都人,"五四"以來著名的作家,在國際上享有崇高的聲譽。家鄉(xiāng)孩子想念他,都寫信給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87歲時寫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一封回信。)
2、質疑:引出課文。
二、自讀課文
1、默讀,說說這封信的主要內容。
2、自由讀課文。要求字字讀準,句句讀順,勾劃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指名讀生字,找新詞,理解詞語。
爭先恐后:搶著向前,唯恐落后。
奉獻:恭敬地交付,呈獻。
羨慕:看見別人有某種長處、好處或有利條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4、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寫孩子們的信給巴金爺爺帶來了溫暖。
寫為了不讓孩子們失望,巴金爺爺帶病寫了這封回信,代替他和孩子們見面。
寫巴金老人認為自己是一個平凡的人,但仍要讓自己的生命開花。
寫巴金老人認為自己的時間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
寫巴金老人希望孩子們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寫他對孩子們的祝福。
三、精讀第一段
1、指名讀。家鄉(xiāng)孩子寫40封信,給巴金怎樣的感受?文中找答案。
(……好像你們都站在我面前,爭先恐后,講個不停,好不熱鬧。)
2、朗讀巴金爺爺感謝孩子們的話,你有何體會?
(說明巴金爺爺對孩子們的愛是非常真摯的。)
四、精讀第二段
1、87歲的巴金爺爺寫容易嗎?自讀課文第二節(jié),找出有關句子。
(我有病,寫字困難,提著筆的手不聽指揮…………就只給你們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時候一支筆在我手里有千斤重。)
2、畫出最能表達巴金爺爺思念孩子們的情感的句子。
3、理解"我多么想看見你們天真的笑臉,多么想聽見你們歌唱般的話語,……"體會巴金思念孩子們但力不從心的思想感情。
4、理解"多么……多么"表達的強烈感情,并口頭造句。
5、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五、指導寫字
1、教師示范。
2、學生描紅
六、作業(yè)
1、朗讀課文,練習感情朗讀一至二自然段。
2、抄寫詞語。
第二教時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巴金多么想念孩子們呀,力不從心的他用書信和孩子們交談,他說了些什么?
二、精讀第三段
1、巴金是普通人嗎?他只把自己當作普通人說明了什么?
(我們從巴金爺爺?shù)慕榻B中已經(jīng)知道了他是"五四"以來的著名作家,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小說、散文、游記等文學作品,翻譯了許多外國作品,在國際上享有崇高的聲譽。
"要為社會添更多的光彩!""為別奉獻更多的愛",巴金爺爺雖然是享譽世界的文壇的名人,但他卻把自己當作普通人、平凡的人。他希望"再活一次"、"重新學習,重新工作"讓生命更有意義。可見他品德多么高尚啊!
2、巴金為什么寫作?理解課文后回答。
(以寫作來表達對祖國和同胞無限的愛。
用"不是……而是"造句)
3、巴金在信中怎樣評價自己的一生,同時雙表達了什么希望?
("我"只是老老實實,平平凡凡地走過了這一生。
"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學習,重新工作,讓生命開花結果。)
4、理解"讓生命開花"的含義。
("開花"并非指自然意義上的開花,而是指人生放出光彩。"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可以作為理解巴金爺爺這句話的最好注釋。“"愛”、“同情”、“精力”和“時間”為自己生存所花的能有多少,更多的時間都給予了別人,而為別人活著,生命才有意義。)
(1)我們生存需要什么?我們比生存需要多得多的是什么?
(2)文中哪一句表達了"讓生命開花"的意思。
(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
5、指導朗讀有關語句(讀出對老人的崇敬)
6、小結:讓生命開花說是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
三、精讀第四段
1、引讀:體會爺爺珍惜生活,讓生命開花結果的美好感情。
2、感情朗讀。
四、精讀第五段
1、用親切的語氣把巴金爺爺對孩子們真誠關懷的感情讀出來。
五、學習書信的格式
1、書信的格式分五個部分: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
2、對照課文,指明書信的五個組成部分。
六、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七、指名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八、作業(yè)
1、造句:
多么……多么……
不是……而是……
2、課后4
(1)巴金爺爺老老實實,平平凡凡地走過了這一生,在世界文壇上享有聲譽,但他認為自己浪費了不少時間,而87歲的他知道時間是有限的,他要重新學習,重新工作,讓自己的人生放出光彩,把"愛"、"同情"、"精力"和"時間"為自己生存所花的能有多少,更多的時間都給予了別人,而為別人活著,生命才有意義。
(2)為著社會,為著他人,活著才有光彩,正如巴爺爺一生恪守的信條: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他。正是這樣不斷地釋放自己的能量,貢獻自己的精力,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向社會提供了無限的精神食糧,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板書: 23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一封回信
巴金 讓生命開花結果
為社會添光彩
為別人奉獻愛
孩子們 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教學后記: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學案例 篇11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是一封書信,是作家巴金寫給家鄉(xiāng)孩子們的信。這封信感情真摯,表達了作家巴金對家鄉(xiāng)孩子關心、熱愛的思想感情,抒發(fā)了要讓自己的生命開花的美好情感,同時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課文的語言和故事情節(jié)都有趣味,貼近學生的生活,所以我在上課前以為學生自學時一定有話可說,我也就放心地把課堂交給學生。于是,整堂課都是在學生的自主活動中進行。
反思這堂課,沒有正確處理好課堂上的老師引導作用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是癥結所在。像這樣的課堂能不能“放任自流”?該如何理解"學生能悟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我覺得老師還是應該學會在課堂上“尋找矛盾”、“挑起矛盾”。這里給我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思考問題:給學生自主的空間了,老師是不是“就放心地把課堂交出去了呢?”在分組讀議的過程中,教師該提出怎樣的問題引導學生的討論更深入,以至于“能夠盡興”呢?這就是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應怎樣發(fā)揮才能既促進學生發(fā)展又不會降低任務水平,真正起到一個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呢?這個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將作更進一步的探索。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學案例 篇12
二、重點難點:
1、通過學習《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一封信》通過信中的語言和文字,體會巴金爺爺對下一代的親切關懷,激發(fā)自己為社會添光彩、為別人奉獻愛心,讓生命開花的愿望;重點理解一些語句的意思,說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通過學習《錢學森》這一課,體會科學家的拳拳報國之心,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通過學習《詹天佑》這一課,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經(jīng)過,認識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師,培養(yǎng)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感和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
4、通過學習《鞋匠的兒子》這一課,體會寬容是一種力量。學習林肯襟懷坦蕩、仁愛正義、寬容大度的品質。
三、詳細教學內容:
(一)《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
1、牢記重點字音:
原諒(liàng)羨慕(xiànmù)
2、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爭先恐后
3、了解書信的格式:
書信:是用書面形式交流思想、學習、工作、生活情況的應用文。書信的格式分為五個部分:稱呼、正文、結尾、署名、日期。書信要注意內容真實、具體、使收信人能看懂你寫信的目的和要求。書信還要求要用詞準確,注意對象,說話得體。
4、關于巴金:
巴金:原名李堯堂,又名李芾甘。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2005年辭世,是“五四”以來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十二本散文、游記和大量的短篇小說。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5、文章中心:
本文是一篇書信。作家巴金爺爺在這篇書信中,情真意切地表達了對家鄉(xiāng)孩子的真誠關懷、親切地勉勵、抒發(fā)了自己要讓生命開花的美好情感,給人生以啟迪。
6、問題探究:
(1)本文一共多少個自然段?都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答:文章一共六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孩子們的來信給巴金爺爺帶來了溫暖,巴金爺爺表示感謝。第二自然段寫為了不讓孩子們失望,巴金爺爺帶病寫了這封信,代替他與孩子們見面。第三自然段寫巴金爺爺對祖國的無限的熱愛和對同胞的熱愛,并說明他是一個很普通的人。但是他要讓自己的人生開花。第四自然段寫巴金爺爺認為自己的生命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第五自然段寫巴金爺爺希望孩子們能夠好好學習,珍惜時間。
(2)閱讀下面的句子,說說加點的詞語能不能省略。
1、無論如何,我不能使家鄉(xiāng)的孩子們失望,我終于拿起了筆。
2、我思索,我追求,我終于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
答:(1)中的終于是不可以去掉的。這表現(xiàn)了巴金爺爺筆耕不輟的情境。巴金在這時已經(jīng)一只手不聽使喚,但是還是堅持著給孩子們回信,表現(xiàn)了巴金對孩子們的喜愛和想念。
(2)中的終于也不可以去掉。因為這個結論是巴金反復思考之后得出的結論是巴金一生思索的結果。突出了巴金老人的勤勞。他的一生其實不平凡,為人民留下了一篇篇優(yōu)秀的作品,表達了自己對祖國和人民無限的熱愛。
3、理解下列句子的深意:
(1)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我用作品表達我的這種感情。
答:這句話寫出了自己無限的創(chuàng)作動力是源于作者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愛,只有愛才能感動讀者,撥動心弦。
(二)《錢學森》
1、牢記生字字音:
穩(wěn)健(wěn)步伐(fá)艙壁(cāng)眺望(tiào)袒露(tǎn)
富裕(yù)懇切(kěn)貢獻(gòng)額頭(é)
2、理解下列詞語的含義:
廣闊無垠劈波斬浪魂牽夢繞
3、文章中心:
本文生動地記敘了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在美國時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回國后為我國的運載火箭和導彈的研制及發(fā)射所作出的貢獻,贊揚了他時刻不忘祖國的美好情懷。
4、問題探究:
(1)本文有多少個自然段?分別講了什么內容:
答:課文有7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錢學森歷經(jīng)15天的航行,終于返回了祖國。第二自然段寫錢學森在美國留學時,念念不忘祖國。第三、四自然段講在美國留學的錢學森得知新中國成立之后,格外的興奮,渴望早日回國。第五、六自然段,寫錢學森在總理的關懷之下,終于踏上了回國的航程。第七自然段寫錢學森回國之后,為我國的運載火箭事業(yè)、導彈研發(fā)事業(yè)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2)仔細閱讀文章中的第三、四自然段,想想文中是如何表現(xiàn)錢學森的愛國心的?
答:每當中秋賞月的時候,吟誦王維的詩句,文中還有很多表現(xiàn)錢學森心情的語句:比如“埋藏……很久的愿望越發(fā)強烈起來”“早日回到祖國去”“袒露了心跡”等
(3)錢學森回國都有怎樣的意義呢?
答:通過閱讀第五、第六自然段,通過“無論”“抵得上”“決不能”等詞語表現(xiàn)出錢學森回國的重大意義。
(4)你從錢學森身上都學到了什么呢?
略
(三)《詹天佑》
1、牢記生字字音:
詹天佑(zhān)修筑(zhù)要挾(xié)深澗(jiàn)
勘測(kān)峭壁(qiào)隧道(suì)經(jīng)緯(wěi)竣工(jùn)
藐視(miǎo)泥漿(jiāng)蔑視(miè)
2、正確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輕蔑要挾毅然藐視經(jīng)緯儀
3、了解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中國鐵路工程專家,中國鐵路工程的先驅。號眷誠,字達朝。1872年赴美國留學,1881年畢業(yè)于耶魯大學。回國后參加了京張鐵路的修建工作。并且為中國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的工程師。
4、文章中心:
這篇文章記敘了我國優(yōu)秀的工程師詹天佑在修筑京張鐵路的過程中,不怕帝國主義者的要挾和嘲笑,不怕工程中的千難萬險,表現(xiàn)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5、問題探究:
(1)文章總共可以分為幾個部分,都主要講述了哪些內容:
答:全文一共有七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段:(1~3)講清政府在帝國主義國家爭奪京張鐵路修筑權的情況下,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主持修建京張鐵路。第二段:(4~6)重點敘述詹天佑帶領中國工人克服重重的困難修建鐵路的過程,說明詹天佑是一位愛國的工程師。第三段:(7段)講京張鐵路提前竣工給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
(2)一些帝國主義國家為什么要阻撓清政府用本國的工程師來修建鐵路?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之后,為什么帝國主義者認為是個笑話?
答:帝國主義者控制修筑權,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控制我國的北部。他們根本不把中國放在眼里,恃強凌弱,肆意妄為。他們完全低估了中國的力量和智慧,妄圖要挾清政府,達到最后還得求助于他們的目的。自然條件是十分艱險的,工程是十分艱巨的,正是在這種條件下,詹天佑完成了修筑的任務,體現(xiàn)了他的愛國精神。
(3)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愛國精神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答:首先表現(xiàn)在不怕吃苦,和工人們一起風餐露宿,身先士卒,躬親垂范。其次表現(xiàn)在人字形鐵路的創(chuàng)建上。
(4)在詹天佑身上都學到了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
略
(四)《鞋匠的兒子》
1、牢記生字字音:
尷尬(gāngà)卑微(bēi)羞辱(xiū)塌(tā)猶豫(yóu)
2、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卑微參議院
3、了解林肯:美國偉大的民主政治學家。他出身于社會的底層,具有勤勞簡樸,謙虛和誠懇的品格。他被公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tǒng)。他身上最偉大的品質就是不忘記自己是一位鞋匠的兒子,并為自己的父親而感到驕傲。
4、文章中心:
這篇文章以生動的筆調,敘述了美國總統(tǒng)林肯,雖然出身貧寒,但是面對態(tài)度傲慢、自恃是上流社會的“優(yōu)越的人”的譏諷與嘲笑時,憑自己的智慧和寬容,贏得了尊嚴和尊重。
5、問題探究:
(1)全文一共有多少個自然段?都寫了什么內容?
答:全文一共有六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林肯成為美國總統(tǒng)時那些所謂的上流社會的人,都有些尷尬。想要羞辱林肯。第二、三、四、五段寫林肯通過自己的寬容和才華贏得了所有人的尊敬。第六自然段寫林肯堅決反對國家分裂,領導人民獲得了統(tǒng)一。
(2)文中參議院的態(tài)度是怎樣變化的?
答:參議員們首先是對林肯的當選感到十分的羞辱、尷尬,接下來想在大會上羞辱林肯。接下來面對林肯以大笑的方式進行嘲弄,后來聽到了林肯的敘述后全體靜默,接下來是
對林肯支持的掌聲。
(3)林肯能贏得人民的愛戴,他靠的是什么?
答:林肯的偉大不但在于贏得了一場戰(zhàn)爭,維護了美國的統(tǒng)一,更在于他獨特的精神。
【典型例題】
1、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要挾——藐視——勉勵——杰出——
2、給下列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并將序號寫在下面的括號中:
a尷尬①處境困扃②神態(tài)不自然③害羞
b名門望族①名望②往遠處看③探訪問候
c卑微①自卑②謙虛③身份低下
答案:1、脅迫蔑視鼓勵優(yōu)秀2、①①③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40分鐘)
一、積累與運用:(18分)
1.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是(2分)
a.怠慢(dài)聆聽(líng)迥然不同(jiōng)
b.豐腴(yù)殲滅(jián)言簡意賅(gāi)
c.秀頎(qí)俯瞰(kàn)潛移默化(qián)
d.瑣屑(xiè)恐嚇(xià)浮光掠影(lüè)
2.文學常識搭配有誤的是(2分)
a.《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詩圣”
b.“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陳涉世家》——司馬遷
c.《家》《春》《秋》“激流三部曲”——巴金
d.《皇帝的新裝》《七顆鉆石》——安徒生——丹麥
3.文言加點詞注音和解釋完全正確的是(2分)
a.中間力拉崩倒之聲(jiān)嘗奏薦某人為官(曾經(jīng))
b.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cú)同舍生皆被綺繡(同“披”)
c.吏二縛一人詣王(yì)非常咨詢不窮其致(缺乏)
d.岸芷汀蘭,郁郁青青(tīng)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卑鄙)
4.改正下列成語中的四個錯別字。注意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2分)
乘風破浪中西合壁軒然大波契而不舍
無解可擊千錘百煉心往神弛開天辟地
5.某出版社要出版一套“中學生喜愛的中外名作”叢書,請你從下面所列篇目中選擇一部(篇)推薦給出版社,并寫出推薦理由。(3分)
《背影》《西游記》《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熱愛生命》《湯姆•索亞歷險記》《“諾曼底”號遇難記》
6.閱讀下面語段,從你的積累中也選擇一個妙用量詞的例子加以揣摩分析,將語段補充完整。(3分)
漢語中的一些量詞形象生動,極富韻味。比如一“刀”紙。剛剛制成的紙,張張鋪設整齊,未曾經(jīng)過剪裁,未染些許墨汁,手起刀落,厚實的一摞紙坯子旋即被劈開,毛邊都不飛,利落的聲線猶在耳畔。還有一“眼”井。是啊,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明眸嗎?再比如量詞,一個字用下去,就把事物的形態(tài)神韻描摹傳達出來了,這實在是中國人的智慧。_________________。
7.為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會,有關單位舉辦了“‘北京2008’全國大學生主題招貼設計大賽”,下面的組圖就是在這次大賽上獲金獎的作品。請你仔細觀察,對它的創(chuàng)意進行說明。(提示:招貼畫上的漢字依次是“高”“快”“強”)(4分)
二、閱讀現(xiàn)代文,完成8~17小題。(32分)
(一)話說海淀
①古時,海淀曾有大片水草叢生的淺湖水淀,故稱“海淀”。早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海淀區(qū)已有人類居住和活動。歷史上,這里一直是中原漢族和北方少數(shù)民族相互交往的重要通道,是北方民族南下和中原王朝北上的戰(zhàn)略要地。金時,海淀成為出中都正北門,經(jīng)居庸關、八達嶺通往蒙古高原的第一站,距城20里,是商旅歇息的理想地點,因此“海淀”被稱為“海店”。公元1267年,忽必烈下令在中都東北郊興建大都,原來從中都北上的大道也就隨之東移。因此元朝以后,“海店”就失去了它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這一名稱也就隨之消失,而以水鄉(xiāng)見稱的“海淀”一名卻流傳了下來。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學案例 篇13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語言文字,體會巴金老人的真誠情懷。
3.學習巴金爺爺?shù)姆瞰I精神和做學問的方法。
學習重點:了解并學習巴金爺爺?shù)姆瞰I精神。
課前準備:搜集巴金的有關資料。
學習方法:合作探究
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一位世紀老人,他見證了歷史的百年滄桑,為我們留下了千萬字的作品,他就是作家----巴金。
同學們對巴金還有那些了解?來和同學交流吧。
提示要點: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巴金爺爺?shù)摹督o家鄉(xiāng)孩子的信》。
二|、快速略讀課文,復習書信的格式:
1.請書法優(yōu)秀的學生板書三個生字,(認認真真寫字,堂堂正正做人):
諒 羨 慕
2.齊讀生字組詞。
3.合作完成書信格式,用紅筆板書:
稱呼 正文 結尾 署名 日期
三、研讀課文:
1.書信的主要部分是(正文),一般情況下,每一個自然段寫一件事,本文有幾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那幾件事?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學生評價
.指導朗讀:巴金看信的時候像是看到家鄉(xiāng)40多個孩子在說話,那么,我們讀巴金的這封信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像是巴金老人在娓娓訴說,要用什么語氣來讀?(親切的、深沉的、真誠的)
.齊讀第一段感悟
.會讀書的人,能把一段文字讀成一句話,會把一句話讀成一個詞,你來試試吧第一段概括成一個詞。
3.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學生評價
.比較閱讀“我終于拿起了筆”的“終于”可以去掉嗎?說說你的理解。
.“我多么想看見你們天真的笑臉,多么想聽見你們歌唱般的話語”中的“多么......多么”表達了什么樣的語氣?你能仿說一個句子么?
.概括段意
4.齊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想,合作完成:
.找出段中的三對反義詞。
.巴金爺爺為什么要寫作?
.“我終于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的“終于”能省略么?為什么?
.生命開花結果是什么意思?怎樣才能使生命開花結果?
.讀一讀讓你感動的句子,說說你的感受。
5.男生齊讀第四自然段
.你讀懂了什么?
.概括段意
6.女生齊讀第五自然段
.巴金爺爺?shù)南M鞘裁矗?/p>
.文章的題目是《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但僅僅是對家鄉(xiāng)孩子的希望么?(巴金爺爺對你對我,對我們祖國的下一代都寄予了希望啊,我們不要辜負了老人的希望)
7.師讀第六自然段
結尾一段一般寫祝福語,從信中文字我們感受到了巴金老人真誠的情懷,在此老師也真誠地祝福同學們。
8.齊讀署名和日期,注意書寫的位置。
四、課堂小結
讀了巴金爺爺?shù)男牛愀惺艿剿且晃辉鯓拥淖骷遥?/p>
五、拓展作業(yè)
讀了巴金爺爺?shù)男牛愕玫搅四切┯幸娴膯⑹荆拷o巴金老人寫一封回信吧,注意寫信的格式,注意回信的針對性。
板書設計: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 -------- 巴金
稱 呼:
----正文 1 感謝
2 代見 關愛
3 奉獻 奉獻
4 珍惜 謙虛
5 希望 真誠
----結尾(祝福語)
署 名
日 期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學案例 篇14
師:大家一起讀一讀課題。
沈:齊讀
師:這篇課文的作者是(生齊說:巴金)板書:巴金
師:你對巴金了解多少?
生:巴金是著名的作家
生:巴金原名李堯棠,四川成都人。
師:你是從哪知道的?
生:我是從書上的作家卡片上知道的。
師:預習課文時,注意留心書上的信息是一個很好的讀書習慣,要堅持做好。
師:巴金在年初收到了家鄉(xiāng)孩子的信,于是回了這封信,由于被選為課文,所以這封信也是寫給我們的。這封信寫了什么呢?讓我們打開課本,輕輕地讀一讀。
生:自由輕聲讀課文。(教師巡視)
師:(打斷同學)把課文中最長的那一節(jié)好好讀讀,剛才有同學讀錯了。
生:繼續(xù)讀(老師繼續(xù)巡視)
師:老師剛才聽了十幾位同學的讀書,大家的預習都很好。這篇文章巴金爺爺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生:巴金爺爺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
生:巴金爺爺告訴我們人活著不能白吃干飯。
生:巴金爺爺告訴我們人活著要給社會增添一點光彩。
……
師:看來大家剛才很認真地讀了第九小節(jié)。還告訴我們什么?
生:巴金爺爺告訴我們人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
師:讀一封信,就像和一個人在對話,我們要讀懂信,還要讀懂巴金爺爺?shù)男摹?/p>
師:巴金爺爺告訴我們這筆在他手上有(生讀:千斤重)。
師:請大家拿出筆來,好好讀讀文章的第二小節(jié),透過這個“千斤重”,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邊讀邊寫
師: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我體會到了巴金爺爺病得很重。
生:我體會到了巴金爺爺寫信時非常的不容易。
……
師:透過這“千斤重”,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情境?
生:我看到了巴金爺爺在努力地寫好這封信。
生:我看到了巴金爺爺在吃力地寫好這封信。
師:我看到了巴金爺爺在認真地寫好這封信。
師(深情述說):巴金爺爺在老年的時候得了很重的病,他的手一直在抖,有的時候只能用左手推著右手在紙上留下自己的思考。這哪是在寫信,而是在耗費生命啊!
課件出示:“我有病,寫字困難提著筆的手不聽指揮,不要說給每一個同學寫一封信,或者像五年級郭小娟同學所要的那樣一小段話,就只給你們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時候一支筆在我手里有千斤重。怎么辦呢?無論如何,我不能使家鄉(xiāng)的孩子失望,我終于拿起了筆。”
生自由讀
師:誰來讀?
生1:讀
師:剛才你為了讀出這筆在巴金爺爺有千斤重,你讀得很重,其實有時我們也可以重音輕讀。
生2:讀(讀得有感情)
師:學著他的樣子讀一讀。
師:是啊。這“千斤重”的筆是“千斤重”的情啊。
生:齊讀
師:這里“我終于拿起筆”中的“終于”能省略嗎?
生:不能,“終于”看出了巴金爺爺對孩子們的希望。
……
師:這封信主要談生命的意義的,用巴金的話說就是讓生命開花結果,怎樣才能讓生命開花結果呢?讀讀課文第三小節(jié)。讀出聲音來。
生自由讀(老師巡視)
師:這一次你第一個舉手,你來說一說。
生:人活著不是為了白吃干飯,而是要為這個社會作出貢獻。
生:人活著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別人。
……
師:這就是巴金爺爺說的,讓生命開花結果,讓生命開花結果,就是要付出更多的(愛)更多的(時間),只有為別人花費他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
師:巴金爺爺是這樣的人嗎?默讀課文,找出依據(jù)支持你的觀點。
生:我認為巴金爺爺?shù)纳情_花的。我思索……
生:我認為巴金爺爺?shù)纳鼪]有開花結果。如果讓我再來一次……
生:我認為巴金爺爺開花結果了,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祖國和人民……
師:簡介,巴金的創(chuàng)作成果。(巴金一生中創(chuàng)作與翻譯了1300萬字的作品……)
師:巴金爺爺在他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一段獨白
師配樂深情朗讀:每天每夜熱情在我的身體內燃燒起來,好像一根鞭子在抽我的心,眼前是無數(shù)慘痛的圖畫,大多數(shù)人的受苦和我自己的受苦,它們使我的手顫動。我不停地寫著。環(huán)境永遠是這樣單調:在一個空敞的屋子里,面前是堆滿書報和稿紙的方桌,旁邊是那幾扇送陽光進來的玻璃窗,還有一張破舊的沙發(fā)和兩個小圓凳。我的手不能制止地迅速在紙上移動,似乎許多、許多人都借著我的手來傾訴他們的痛苦。我忘了自己,忘了周圍的一切。我變成了一架寫作的機器。我時而蹲在椅子上,時而把頭俯在方桌上,或者又站起來走到沙發(fā)前面坐下激動地寫字。我就這樣地寫完我的長篇小說《家》和其他的中篇小說。這些作品又使我認識了不少的新朋友,他們鼓勵我,逼著我寫出更多的小說。”
師:現(xiàn)在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我想你會有更深的理解。
生齊讀:“人活著不是為了白吃干飯,我們活著就是要給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這個我們辦得到,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為別人花費它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一心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師:愿你把生命之花鐫刻在心里?自己再好好地讀讀這段話。
生自由讀。
師:誰來讀?
生1讀:“人活著不是為了白吃干飯,我們活著就是要給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這個我們辦得到,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一心為自己,一生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師:如果把四個“更多”讀好就更好了。
生2讀:(注意重讀了四個“更多”)讀好了
師:像他一樣讀好這四個“更多“。
生齊讀
師:巴金爺爺為別人花費他的愛,他的精力,他的同情,他的時間,所以他的生命開花結果了,巴金把它的體驗都濃縮到了這句話里
課件出示: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我用作品表達我的這種感情。
師:巴金怎樣才有這樣的感受的呢?
課件出示:我思索,我追求,我終于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
師:巴金爺爺虛懷若谷,現(xiàn)在他這樣回想過去:今天回顧過去,說不上失敗,也談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實實、平平凡凡地走過了這一生。
生齊讀
師:這里“我終于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終于”能去掉嗎?
生:不能師:這里巴金爺爺再次用了這個詞,是啊,巴金爺爺就是用自己許多的愛、許多的同情、許多的精力,許多的的時間,讓自己的生命開花結果。
師:2005年,巴金爺爺離開了我們,當這個消息傳到巴金爺爺?shù)募亦l(xiāng),傳到當年給巴金爺爺寫信的孩子們耳里時,他們會想對巴金爺爺說些什么?拿出筆寫出你想對巴金爺爺說的話。
播放音樂。生寫作。
生:巴金爺爺你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我們會永遠把你的信珍藏在心里,
生:巴金爺爺,我們會永遠銘記著你的教誨,成為祖國的棟梁。
師:你們讀懂了巴金爺爺?shù)南M徒馉敔數(shù)南M蛯懺谖恼碌淖詈螅覀円黄鹱x一讀。
生齊讀:親愛的家鄉(xiāng)孩子們,我真羨慕你們。你們前面有無比寬廣的道路,你們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愛惜你們可以使用的寶貴時間,好好地學習吧,希望在你們身上。
師:同學們,一個101歲的巴金爺爺,本身就是一個厚厚的書,讓我們一起走近他,一起去了解他。
課件出示(慢慢移動):
※“讓哦做一根火柴吧,我愿意把我從太陽那里受到的熱放散出來,我愿意把自己燒得粉身碎骨給人間添一點點點溫暖。
※生命在于付出。我的心里懷有一個愿望,這是沒有人知道的:我愿每個人都有住房,每張口都有飽飯,每個心都得到溫暖。我想擦干每個人的眼淚,不再讓任何人拉掉別人的一根頭發(fā)。
※我家鄉(xiāng)的泥土,我祖國的土地,我永遠同你們在一起接受陽光雨露,與花樹、禾苗一同生長。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們溫暖的腳印里。
……
師:化作泥土,留在人們溫暖的腳印里,讓我們一起走進巴金爺爺溫暖的心。
下課
《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教學案例 篇15
一、情感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位把自己的愛和熱情都奉獻給文學、奉獻給人類的世紀老人——巴金。他以不朽的作品和人品影響,感召了幾代人,為我們樹立了人生的目標、奮斗的航程。他曾說——“把心交給讀者”今天,我們在座的每一位都是讀者,讓我們打開這本智慧的大書,去感受他的心懷。
2、(出示:時光是水,巴金是金。真心真愛,深意深情。大智大悟,舉重若輕。大作大家,淡泊寧靜。……)這是詩人眼中的巴金。誰來給我們朗誦一下。
二、感悟形象
1、巴金的愛,情、悟在他的作品中隨處可見,默讀這封信的第3小節(jié),哪些句子飽含這些感情,找出來細細地品一品,在旁邊寫上你的感受。
2、交流感悟
過渡:讀完了第3小節(jié),讀出了巴金心中的愛和感悟了嗎?
a: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我用作品表達我的這種感情。
(1)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巴金?
(2)你讀過巴金爺爺?shù)氖裁醋髌罚?/p>
(3)他一生有1300多萬字作品,他的作品不但展示了卓越的才華,更包含著對祖國對同胞深沉的愛。
(出示配樂動情朗讀)巴金在創(chuàng)作《家》這部作品時有這樣一段內心獨自:每天每夜熱情在我的身體內燃燒起來,好像一根鞭子在抽我的心,眼前是無數(shù)慘痛的圖畫,大多數(shù)人的受苦和我自己的受苦,它們使我的手顫動。我不停地寫著,我的手不能制止地迅速在紙上移動,似乎許多許多人都借著我的手來傾訴他們的痛苦。我忘了自己,忘了周圍的一切。我就是這樣寫完我的長篇小說《家》和其他作品的作品的。”
(4)體會到巴老的感情了嗎?(他把一生的時間、精力都傾注在作品中)
(5)有了這樣的理解讀這句話會更有感覺。
巴金曾說過“我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個愛國者——我那一顆愛祖國、愛人民的心還是像年輕時候那樣熱烈,今天仍然如此。我過去所有的作品里都有從這顆心滴出來的血。這顆心就是打開我全部作品的鑰匙。”
師:正是緣于這種愛,巴金爺爺所理解的生命意義才會如此偉大。巴金寫作因為他對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他是用作品表達愛。愛是巴金老人寫作的動力、源泉。
2、師:巴金老人是怎樣看待生命的意義的?
學生讀出圈畫的重點句子,教師將文字出示在屏幕上。
•“我思索,我追求,我終于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
•“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學習,重新工作,讓我的生命開花結果。”
•“人活著不是為了白吃干飯,我們活著就是要給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這個我們辦得到,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比維持我們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為別人花費它們,我們的生命才會開花。一心為自己、一生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我思索,我追求,我終于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
(1)你又讀出了一個怎樣的巴金?(理解這句話)
(2)這是巴金老人窮盡一生的精力才悟出的深刻道理。
(3)巴金老人的奉獻不僅在于完成了很多的作品,還付出了同情和感受。
(4)(出示)巴金不是一位富翁,他是中國作家中唯一一個幾十年不要國家工資,而靠稿費生活的人。
(5)他盡其所能地奉獻著,多么可敬的巴金爺爺,年近九十還在思索、追求這樣的人生信條——
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學習,重新工作,讓我的生命開花結果。
什么是生命開花結果?(給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
說說生命開花的意義。你同意巴金的觀點嗎?(我們有更多的愛、同情、時間、精力,我們有能力給別人付出,在付出的同時,我們也能享受到快樂,這樣的生命才是最有意義的。)
巴金爺爺?shù)囊簧遣皇欠瞰I了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點句子)
(巴金年輕時拿著筆去戰(zhàn)斗,用他的熱情喚醒了一代青年;在他的創(chuàng)作旺期,義務當了14年總編輯,幫助了一大批文學青年,壯大了文學隊伍;晚年,當他那只顫抖的手再也無力握起筆時,他將他的稿費、將他的藏書,一一捐了出去。)巴金爺爺活了101歲,他用一生的時間去思索、去追求,他終于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他在回答同學的信中說——“我愿意再活一次……開花結果。”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這是一位老人用一生感悟到的人生哲理,值得我們用一輩子去感悟、去實踐。
(3)我們知道,梨花滿枝頭,為人們帶來清香,到了秋天,碩果累累,供人品嘗,我們人怎樣做才能讓自己的生命開花結果?
讓自己的生命為別人開一朵花:一次無償?shù)墨I血是一朵花,一句關切的問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評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為別人開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為別人生活絢麗而付出的人是不尋常的人。
(3)你覺得巴金的一生開花結果了嗎?
(4)讓我們再來讀讀他質樸的語言。
(5)他的真誠感動了所有的讀者,感動了全中國。
2003年,他成為中國古六大感動中國人物之一,讓我們聽了給他的頒獎牌(視頻)“穿越一個世紀,見證滄桑百年,刻畫歷史巨變,一個生命竟如此原重,他在字里行間燃燒的激情,點亮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在人生中真誠地行走,叩響多少人心靈的大門……”
三、聆聽期望,升華情感
1、越是成熟的稻穗,頭就埋得越低,奉獻者總是低調的,巴金是怎樣評價自己的?
師:巴金爺爺在信中還說,(朗讀:我和別人一樣,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開花。但是我不可能再活一次。)巴金爺爺是多么想再次延續(xù)自己的生命,繼續(xù)讓自己的生命開花結果,但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巴金爺爺把希望寄托在了我們身上。
師:巴金爺爺給我們提出了什么希望呢?同學們快到課文中看看。(出示第五節(jié),齊讀)
師:能用一句話概括老人對我們的期望嗎?
生: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師:珍惜時間是為了什么?
生:好好學習。
師:學習是為了什么?
生:為了將來能給社會做更大的貢獻,為了能給別人付出更多的愛心。
師:是啊,巴金爺爺希望我們也能像他那樣,把更多的愛,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時間花費在別人身上。
3、讓我們牢記巴金爺爺對我們的希望。
(1)你們前面有無比寬廣的道路,你們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愛惜你們可以使用的寶貴時間,好好地學習吧,希望在你們身上。
(2)我們應該自信地對巴金爺爺說:……(把你們改為我們)
師:捧讀著巴金爺爺那散發(fā)著墨香的信,感受著巴金爺爺親切的關懷,品味著他的謙虛,聆聽著他讓生命開花結果的殷切希望。你會說些什么?親愛的巴金爺爺——請你以這句話開頭,寫上幾句你最想說的話。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說出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正確掌握書寫格式;
3、通過信中的語言文字,體會巴金老爺爺對下一代的關懷,激發(fā)學生為社會添光彩,為別人奉獻愛、讓生命開花的愿望。
教學重點:通過信中的語言文字,體會巴金老爺爺對下一代的關懷,激發(fā)學生為社會添光彩,為別人奉獻愛、讓生命開花的愿望。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