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蕩漾著春意……——《孔子游春》教學實錄及互動評課(精選16篇)
這里,蕩漾著春意……——《孔子游春》教學實錄及互動評課 篇1
執教人:南京曉莊學院第一實驗小學 劉荃
點評者: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編輯部,特級教師 高林生
南京市建鄴區教研室主任 吳勝平
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學副校長,特級教師 潘文彬
【課堂回放】
師:(板書:春)同學們,看到“春”,你想起了哪些描繪春天的詞語、詩句或者是精彩的片段?
……
師:春天就是這樣生機勃勃、多姿多彩,充滿了詩情畫意,美不勝收。聽同學們這一說,我不禁想起了一段描繪春天的文字。(媒體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內容)請大家小聲地讀一讀,把語速放慢,用心去感受、體驗、品味這爛漫的春光。
生:(專心致志地小聲朗讀)
師:這段話中有你不認識的字嗎?(學生提出“眸子”的“眸”和“廣袤”的“袤”不認識。前者,教師讓認識該字的學生領讀,并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猜想意思;后者,教師領讀并釋義。)
師:掃除了“攔路虎”,相信大家一定能夠把這段話讀通得更加通順、流暢。但是,老師想給同學們提個更高的要求,行嗎?
生:(齊答)行!
師:好!請大家默讀這個段落,一邊讀一邊想象,把這段文字所描繪的美景在你的腦海里顯現出來。注意,讀的時候語速仍然要放慢一些。
生:(默讀想象)
師:看同學們這陶醉的神情,老師知道大家仿佛身臨其境,來到了泗水河畔,親眼目睹了這美妙的景象。有聲有色的朗讀有利于表達情感,就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把這段文字朗讀一遍,再一次去感受泗水河畔那如詩如畫的春景。
生:(聲情并茂地朗讀)
師:欣賞完了泗水河畔迷人的春景,下面讓我們來認識一位偉人(板書:孔子)。你們了解他嗎?
生:(略)
師:孔子是二千四百多年前春秋末期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和學說,為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隨同孔子一道去那風景秀麗、春光融融的泗水河畔游春(板書:游)。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的課文,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師:知道“游春”的意思嗎?
生:就是春游!
師:對,就是春游!只不過古人把這叫做“游春”或者是“踏青”。那么,《孔子游春》這篇文章究竟寫了些什么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地讀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翻看課后的生字表,要求認真讀,讀正確,讀流利。
生:(自由讀課文)
師:同學們剛才讀書非常用心,非常投入,讀書就應該這樣。下面請同學們拿出筆來,迅速給自然段標上序號。(稍后)現在,老師想請幾個同學來把課文讀給大家聽一聽,能滿足老師的這個愿望嗎?
生:(略)
師:同學們,會讀書的人往往善于抓住要點,把一段話讀成一句話,把一篇文章讀成很短的幾句話。下面請同學們瀏覽一下課文,看看誰能把文章讀成很短的幾句話?
生:這篇文章寫春天到了,孔子帶著弟子們到泗水河邊游玩,他從司空見慣的流水中悟出了一個深奧的道理,并把它講述給弟子們聽的事。
師:說得不錯!誰能說得再具體些?
生:這篇課文講述了孔子帶著弟子們到泗水河畔游賞春景,借水引導弟子們要做“真君子”,隨后與弟子們彈琴唱歌,在聽了子路和顏回的志向后竟手舞足蹈起來的事情。
師:(微笑著)你說得很具體!照你所說,你認為這篇文章當中哪一段最為重要?為什么?
生:我認為第八自然段最重要。因為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他游春論水,其實是在引導弟子如何做人。
師:大家同意嗎?同意的舉手!
生:(紛紛舉起手來)
師:同學們都有一雙慧眼!第八自然段正是全文的核心語段。哪位同學給大家讀讀這一段?其余的同學邊聽邊想,看看這段話主要說了什么?
生:這段話主要說水是真君子,因為它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
師:同學們,孔子論水的這一番話語蘊含哲理,水的這四個特性耐人尋味,引人深思。讓我們齊聲把這段話讀一遍。
生:(齊讀)
師:同學們,這段文字我特別喜歡,讀完一遍,我就忍不住讀第二遍、第三遍,每讀一遍感受就更深一層。其實,文章許多地方都與水的這四個特性有著緊密的聯系,如果我們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找到了這種聯系,那么,對于課文的理解就會更深入,感受也一定會更全面的。下面就請同學們靜下心來默讀全篇文章,細細地去探求,去挖掘,把你的發現和感受及時地圈劃、記錄下來。
生:(靜心閱讀,邊讀書邊圈畫有關語句,寫下自己的感受,時間長達10分鐘。)
師:好的,請大家停筆。剛才,教室里是靜悄悄的,這是課堂上最美妙的風景。我真不忍心打破這般沉靜!同學們剛才緊緊圍繞水的四個特性于全文當中去找聯系,大家靜心默讀,邊讀邊思,邊思邊寫,相信感受一定很多。下面就讓我們把自己的讀書收獲拿出來和大家一塊分享。發言的時候,首先要告訴大家你是把水的哪個特性和哪個詞語、句子或段落聯系起來思考的,然后說說你的理由。
生:我是把“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這句話與第二自然段聯系起來思考的。水是生命的源泉,如果沒有水的澆灌和滋潤,泗水河畔的景色能這么美麗嗎?大自然又怎能妙不可言,令人心馳神往呢?這都是水的功勞哇!
師:(興奮地)理解得多深刻啊!同學們,我提議,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他。
生:(由衷地鼓起掌來)
師:還有誰也是把水的德行與這一段聯系起來思考的?請你來補充。
生:我同意她的說法,但我想補充一點,我覺得水的德行不僅僅是表現在它滋養萬物、造福萬物,還表現在它不求回報。
師:(高興地)你真善于思考,補充得多好哇!是啊,水源源不斷地流淌,潤澤沿途中的萬物但不求回報,它德高蓋世。同學們,讀書就應該像這兩位同學一樣,要瞻前顧后,聯系著去閱讀思考。老師獎勵你,請你邀請一位同學來讀書,一個先讀“德行”句,然后另一個讀第二自然段,好嗎?
生:(邀請一位同學有感情地讀了起來)
師:(面對讀第二自然段的同學)你現在讀第二自然段,和起初讀時的感受一樣嗎?
生:不一樣。起初讀我覺得這段文字很美,現在讀不僅感覺到美,還體會出其中蘊含著的對水的贊美之情。
師:(微笑著面向大家)老師再請兩位同學讀一讀,不過順序調一下,一個先讀第二自然段,然后另一個讀“德行”句。你們再去細細地感受一番。
生:(動情地讀了起來)
師:你們的感受是否跟剛才的那位同學差不多?
生:(異口同聲)是的!
師:下面,我請男生讀“德行”句,女生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聽邊想象,腦海里要出畫。我想,此時畫面的主體應當是那哺育眾生、有如乳汁的水。
生:(略)
師:剛剛交流得很好,讓我們繼續。
生:我把水的有情義與第12和13自然段聯系起來思考的。子路愿意與朋友有福同享,顏回希望成為一個不為自己表功的人,這都說明他們是有情有義的人。
師:(滿意地點頭)你很聰明,思考得很深入。子路樂善好施,與朋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顏回溫文爾雅,謙遜沉穩,正如水的和順溫柔。這不正是有情義的一種具體表現嗎?咱們班誰是急性子?誰又溫文爾雅?(經推薦請了兩位學生分別讀子路和顏回的話。)
師:讀得真好!對于“有情義”這一點,還有誰要補充的?
生:第十自然段寫到孔子彈琴,弟子們圍在他的身邊跟著唱歌,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多么融洽和諧。∏檎x是多么深厚!
師:說得好!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和師生間濃濃的情誼相互交融,令人嘆為觀止。大家找找,文中還有一段也具體寫出了師生之間的情誼。
生:(讀第十六自然段)
師:你們看,身為老師的孔子沒有正襟危坐,而是與弟子們同娛共樂,唱歌跳舞,講求平等,使弟子們不僅沐浴在春風中,更是沐浴在師愛的陽光里,沐浴在美好的人生里。所以課文的結尾才會說——
生:(齊答)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
師:讓我們齊聲來讀讀這幾個自然段,去感受師生之間這種濃濃的情誼。
生:(感情朗讀)
師:讀得太好了。相信同學們都已弄明白了“有情義”的真正意思。下面讓我們圍繞“有志向”繼續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
生:我從子路、顏回所說的話語當中,覺察出他倆已經明白師父論水的目的,立下了人生的志向。
師:是的!立下了志向,就得認定目標走,咬定目標行。還可以聯系哪個句子來理解?(見無人舉手)老師請一個同學讀一讀第三自然段的第二句話,其余的同學注意聽,看看能否有所發現。
生:(讀)活潑歡快的泗水從大山滾滾而來,又不知疲倦地奔騰而去。
師:發現了嗎?
生:我認為這句話實際是說水的志向始終如一,它鍥而不舍,勇往直前,再累再苦也要往前奔流。
師:是的!立下了志向,就算明知山有虎,也得偏向虎山行!你真有悟性!這兩段話讓我想起了孔子在泗水觀瀾曾經說過的一句話:“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意思是說,時光像河水一樣流逝,日夜不停。同學們,你們由這句話想到了孔子心情不平靜的原因了嗎?
生:可能孔子覺得時光匆匆而逝,自己到現在還未實現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生:也有可能是孔子覺得,人應該胸懷大志,但是人生短暫,應該用這有限的時間做出無限的努力。
師:(動情地)是啊!人生苦短,譬如朝露;光陰似箭,年逝。我們正處在人生最美好的春天,更應該好好把握這寶貴的時光,立下壯志,勇往直前,去播種、耕耘,收獲美好的理想。否則,就會追悔莫及。讓我們齊聲讀讀這兩句話,好嗎?
生:(齊讀)
師:“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這句話和文章哪兒有著聯系?
生:我是把這句話和“意味深長”這個成語聯系起來思考的!耙馕渡铋L”的意思是含義深刻,耐人尋味。那么,孔子論水的這段話究竟有什么含義呢?他真正的目的不是在談水,而是借機教育弟子們,要他們學習水的品性,做“真君子”?鬃诱媸巧剖┙袒
師:(驚喜地)同意他的見解嗎?
生:同意!
師:給他掌聲!看來,大家都是孔子的知音。大師就是大師,他“善施教化”,沒有居高臨下地空洞說教,而是循循善誘。做他的弟子,聆聽他的教誨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讓我們一起來把這一段好好地讀一讀,牢記孔子的教誨,把握“真君子”的標準,學做“真君子”。
生:(齊讀)
師:同學們,學到這,不知你們想起我們上學期學過的哪兩篇課文?
生:我想起了《最大的麥穗》和《哲學家的最后一課》這兩篇課文。
師:是。√K格拉底巧借撿麥穗讓弟子們悟出要把握住人生的機遇,不要讓眼前的機會白白喪失;那位哲學大師妙用除草一事,讓弟子們悟出立德是做人、做學問的根本;而孔子以流水為喻,引導弟子們做“真君子”。他們都“善施教化”,不愧為大師!看看課文,“善施教化”句還和課文哪些地方有著聯系?
生:文中第七、第九自然段有這樣的兩個詞語,“遇水必觀”和“司空見慣”。正因為孔子“遇水必觀”,他才能從“司空見慣”的流水中看出深奧的道理?鬃由朴谙蛏磉叺娜f物學習,從平平常常的現象當中悟出道理,這種做法本身就給弟子們樹立了榜樣。我覺得這也能夠算作是“善施教化”。
師:你很有靈性!同學們,孔子的這一發現充滿了人生的大智慧,這不僅使他的弟子,也使我們得到了啟發:天地間有兩種書,一是有字書,二是無字書。無字書的內容十分廣博、深奧;ú輼淠尽w禽走獸、山川湖海、風云雷雨都是無字之書,都是活的知識寶庫。這部宏大、深邃的“無字書”,需要我們去勤奮努力地閱讀,仔細深入地思考,從中獲得種種教益。你們說,是嗎?
生:(齊答)是!
師:繼續交流。(全場寂靜)請同學們去讀讀文章的第一自然段。
生:(小聲讀)春天到了,孔子聽說泗水正漲春潮,便帶著弟子們到泗水河邊游玩。
師:發現了嗎?
生:(高興地)我知道了!孔子帶著學生外出游玩,實際上玩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只要我們注意觀察,用心感受,用智慧去發現,就能獲得許多課文本得不到的知識?鬃訌乃究找姂T的流水中悟出了道理,不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嗎?
師:你說得一點沒錯!孔子沒有把弟子們局限在課堂里學習,要知道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大家一定對孔子論水的這段話產生了豐富的感受和深刻的認識。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好不好?
生:(讀)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孔子游春》這篇課文,與孔子這位大圣人進行了零距離的接觸,感受到了他無上的智慧以及博大的思想。不知道同學們覺察到沒有,這濃濃的春意已悄悄地蕩漾開去,將我們緊緊包圍……
【互動評課】
一
高林生:古人說,“學貴有疑”。“疑”從何來?已知和未知之間的差異。劉老師深諳其道。先是以一個“春”字作引子,激活學生的已知,然后以“春天就是這樣生機勃勃……我不禁想起了一段描繪春天的文字”這么一句話架設走向未知的橋梁,引發了學生的好奇,點燃了學生的讀書欲望!皽毓省眮淼迷鷮崳爸隆弊匀粫d趣盎然。
潘文彬:教學其實是一種喚醒,是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情愫,建構知識,豐富經驗,獲取智慧的過程。上課伊始,劉老師很智慧地在黑板上板書課題中“春”字,點引學生由“春”字想開去,我們欣喜地看到,學生真的都被喚醒了。他們思緒飛揚,迅速地從自己的頭腦中調取有關“春”的信息,他們興致盎然地說有關“春”的詞語,吟詠有關“春”的古詩,背誦有關“春”的語段,課堂上“春”意濃濃,情意綿綿。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中,學生對“春”的認識深刻了,對“春”的情感濃厚了,對“春”的向往熱烈了,產生了“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藝術效果。在此基礎上,教師很自然地引出課文的第二自然段,這樣就使得學生學習這段文字有了一定情感的基礎,就能夠比較容易地走進文本的深處,體悟文本的情蘊。如此引入,可謂是機智、大氣!
吳勝平:由“春”而“孔子”再至“游”,這種與眾不同的切入,我理解為教者是在尋求一種突破,突破一種模式化的導入。這樣的導入不是標新立異,而是匠心獨運。雖然也是抓住課題,但這種對課題的解讀卻是和課文的內容緊密融為一體的,生動豐富,讓人耳目一新。劉老師從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的高度研讀課文,很好地發掘與把握文本提供的教學資源,較為準確地預測學生的已知和經過努力可能達到的未知,并針對這篇課文的特點和要點尋找到了一個有利于學生讀書、感知、領悟的切入口。這個切口緊緊地扣住題目,鎖定重要段落,將解題、識字、解詞、讀書有機地整合在一起,自然而然,本色無飾,引領著學生向重難點進發,真可謂“教材透則教法秀”!
潘文彬:在這個環節中,劉老師還就第二自然段進行了教學,其特點是“簡約而不簡單”:第一,生字教學,取舍得當。劉老師立足實際,教學生不會的生字,并且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教法靈活自然,凸現出漢字的文化特點,使得學生在音、形、義整合的過程中,自主建構生字的認知組塊。第二,讀書內化,自然恰當。在教學過程中,劉老師把讀書的方法教給學生,把讀書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寬松、自由的情境中,自主讀文想畫面,放聲朗讀抒情感。從學生聲情并茂的朗讀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學生已經走進了文本,融進了春天,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
二
高林生:《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二學段就提出了“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的要求。課文中的哪些詞句是“關鍵詞句”呢?課文的題目理所當然是“關鍵詞句”。就功能而言,課題一來有導向功能,二來有統領功能。劉老師提出的“《孔子游春》這篇文章究竟寫了些什么呢?”顯然利用了課題的統領功能。隨后,劉老師以“把一段話讀成一句話,把一篇文章讀成很短的幾句話”這么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不但給“瀏覽”和“文章的主要內容”以通俗的解釋,而且點明了操作的要領,真可謂“一石兩鳥,匠心獨運”。
吳勝平:在初讀的基礎上感知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如何將感知到的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出來?這里有一個方法的訓練。劉老師也在尋求一種突破,“會讀書的人往往善于抓住要點,把一段話讀成一句話,把一篇文章讀成很短的幾句話!倍嗝淳數狞c撥,多么智慧的引導!沒有套話,沒有俗語,沒有那些束縛學生思維的框架,沒有過多地強調“關于語文”的東西,就是幾句帶有引導的、指導的和激勵的話語就打開了學生的思維,讓孩子知道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原來并不復雜,真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由此我想到,語文真的是要簡單些,再簡單些。《易經》中說的“智者易簡,愚者繁難”很有道理。但課堂上的“簡”需要的是教師的豐富,教師的智慧。
高林生:從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入手,然后引導學生們將問題聚焦,直撲課文的重點——第八自然段,無疑是這一教學環節的精彩之所在。毛澤東同志在《矛盾論》中說過:“研究任何過程,如果是存在著兩個以上矛盾過程的話,就要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睉撜f,這樣的安排是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中,體悟“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哲學思想的例子。
吳勝平:課文中心段的提出不是由教師一錘定音,而是將主動權交給了學生。這一做法體現的是現代教育的思想,是在幫助學生形成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欲和進取精神。也許有學生會答錯或不敢回答,但不要緊,有了這種自主學習的精神和意識,就會有閱讀前行的動力。
三
潘文彬:語文課堂應該聆聽到學生心靈成長的拔節聲。我們欣喜地看到,由于劉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立足文本,尊重文本,很好地扮演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紅娘”,給予了學生充分的“沉浸濃郁,含英咀華”的靜思默想的時間,使得學生對文本了然于胸,積蓄了能量,豐厚了對話的資本。所以,課堂上才有了學生的“有感而發”和“靈感迸發”。我覺得,語文課在強調書聲瑯瑯的同時,也不能忽視鴉雀無聲,我們應該舍得花時間讓學生自己讀書感悟,走進課文。只有這樣,課堂上才會有高質量的對話,才會聽到來自學生心靈深處的聲音。
吳勝平:是的!靜下心來讀書太重要了,尤其是在高年級,這是“精讀”的必由之路。課堂教學要杜絕浮華,克服浮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既要重視朗讀,又要重視默讀,不能用朗讀取代默讀。要大力提倡用整塊的時間讓學生原原本本地讀,平心靜氣地讀,整體聯系地讀,步步深入地讀,讀書質量越高,學生的學習情緒越高,這樣才有可能讀出自己獨特的體驗。正如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所說的“學者讀書,須要斂身正坐,緩視微吟,虛心涵泳,切己省察”。
高林生:從抓課文的主要內容到重點段落的把握,從問題的聚焦到靜思默想去探求,直至學生們通過閱讀實踐,自己發現了重點段與其余段落之間的內在聯系,這實在是一次從提出問題,到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系,直到解決問題的思想旅行。
在這次思想旅行中,“讀”和“悟”融為一體,讀中有悟,以悟導讀;在這次思想旅行中,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融為一體,學生們是在邊讀邊聽邊想象的活動中,是在腦海里不斷地浮現與文字相應的畫面的過程中,完成對語言文字意義的理解與把握的;在這次思想旅行中,語言文字的把握與人文精神的熏陶融為一體,如果說“默讀”、“圈劃”、“記錄”、“發言”、“說說”是外顯的,是更多地讓學生掌握語言文字這個工具的話,那么,“想象”、“探求”、“挖掘”、“感受”、“思考”則是內隱的精神活動;在這次思想旅行中,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主動學習融為一體,學生的主動學習與教師的組織引導不但協調,而且互動。
吳勝平:這部分教學的確十分精彩,真正意義上落實了“對話”的理念。感觸有三點:第一,“對話”是真實的。師生抓住課文的中心段、中心詞,經歷了實實在在的對話過程,對文本價值取向做了較為深刻地探究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對“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真君子”、“善施教化”有了新的認識。第二,“對話”是生動的。在教師的組織和引領下,學生將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及情感與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相融合,聯系上下文,聯系曾接觸過的孔子的言論,聯系學過的課文,形成對文本意思的推測、理解和認知,“對話”成為了讀書內化活動,成為了加深理解、提升感受、欣賞評價的過程,不是一對一的問答,而是立體多元的,有著深度和廣度。第三,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皩υ挕边^程中,教師始終介入其中,呈現的是自然、平等的和諧氛圍。在這種氛圍中讀書,溝通、交流,我認為已經超越了單純意義上的學習,教師是在追求新一輪課改所要達到的一種美好境界。
潘文彬:《孔子游春》是一篇比較長的課文。那么,在高年段這樣的長文究竟如何來教呢?劉老師的這個處理策略無疑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極具探究價值的范例。我覺得,至少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們關注:其一,把握整體,聚焦部分。劉老師在讓學生弄明白文章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提出了“你認為這篇課文當中哪一段最為重要?為什么?”這個問題,一下子把學生的目光引向了課文的第八自然段,凸顯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其二,聚焦部分,輻射全文。其實,第八自然段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全息的。劉老師注意到了這一點,于是,他在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這一自然段內容的基礎上,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靜心閱讀文本,聯系上下文體會這一自然段的意蘊。這樣,又由這一自然段發散開去,使得學生的思維觸角伸向全文,觀照全文,體悟內涵。其三,緊扣詞句,體悟文本。學生在交流匯報自己的閱讀感悟的時候,劉老師始終不忘讓學生緊扣課文的詞句來說,這樣學生的感悟就有依傍,而這對感悟和理解文本語言無疑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四
高林生:什么樣的閱讀課是一節高效率的閱讀課,見仁見智。但有一條可以肯定,即在規定的40分鐘內,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在原有的基礎上朝著語文教學既定目標前進幅度的大小,當是衡量一節閱讀課效率非常重要的標準。通俗一點講,也就是學生在這節課上的所得是不是既定目標所要求的內容,所得的質量與數量是不是實現了盡可能的高和多。如果此說不謬,劉老師和他的學生共同演繹的這節課是不是一節高效率、有價值的閱讀課,也就不說自明了。
這里,蕩漾著春意……——《孔子游春》教學實錄及互動評課 篇2
《孔子游春》說課稿
本課是一篇游記,生動地描述了大教育家孔子在泗水正漲春潮之季帶領弟子們到泗水河邊游玩,并巧借河水教育弟子的故事,展現了孔子對弟子的關愛及師生之間濃濃的情誼。
一、(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
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考慮,確定以下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一、二、八自然段;
2、學會文中7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系上下文體會文中成語的意思,并任選兩個詞語造句;
3、理解孔子論水的話語所蘊含的道理,領會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及師生間濃濃的情誼;
4、從審美的角度,享受文章展現的不同層面的美。
二、(本文的)教學重、難點:
1、體會第二自然段關于春景美的描寫,并能有感情地誦讀;
2、體會第八自然段孔子關于水的意味深長的話的道理,并能有感情地誦讀;
三、教學本文需用三課時。
四、(下面我說說本文)第二課時教學設想:
。ㄒ唬ū菊n時的)教學目標及要點: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到泗水河畔春景之美,領悟第八自然段孔子論水話語蘊含的道理;
3、享受課文展現的其他層面的美。
(二)本課時的教學分:檢查導入——“美”的感悟——遷移寫作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檢查導入
1、上課伊始,教師導入:“在社會課上,咱們學習過關于孔子的情況,知道孔子很會教育他的弟子,他和弟子的關系非常密切,常常能抓住身邊的一些尋常的事物來教育弟子,《孔子游春》講述的是也是這么一個故事。”
▲板書課題:孔子游春
2、這篇課文大家已經初讀了,文中有一些優美的詞語,我把它們當作禮物送給大家:
▲ 投影映示:
陽光普照 奔流不息 有福同享
桃紅柳綠 和順溫柔 深思熟慮
草色青青 蕩滌污垢 從容不迫
3、請大家看,這些詞語是橫著讀,還是豎著讀?學生稍加思索便會發現價值,指生試讀后教師小結板書:春景、論水、志向
4、讓學生根據板書回憶一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以上的設計與一般課堂上出示的生字詞認讀不同。詞語有其內在的規律性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回顧;同時這些詞語也是本課時感悟課文的關鍵線索、意義建構的“支點”,可謂一石二鳥。
第二層次:“美”的感悟
這篇文章堪稱寓意深刻的美文,概括起來有:泗水春景美、孔子言論美、弟子志向美、師生情誼美等等。因此,這一課時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美”的感悟與享受。
1、感悟春景美(即課文第二自然段)
首先讓學生自由朗讀這一節,在字里行間感受一下春景美;
接著投影映示“泗水春景”的圖畫,同時播放在輕快舒緩音樂伴奏下課文配音,讓學邊聽邊看,盡情欣賞春景美;
然后 學生用朗(誦)讀展示、談體會或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感受到的美;
最后讓學生根據省略號,圍繞“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展開聯想,用“……是她的……”句式表達,拓展春景美。
★第二自然段描述的泗水春景美是學生感悟的重難點之一,在上面的設計中我主要有以下幾個意圖:
。1)、讓學生在主動地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建構、理解;
。2)、借助電教手段,通過聲音、圖像全方位刺激加深理解、感悟,實現美感的聯通;
。3)、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表達感受到的美,尊重了學生的選擇權,意在多角度地展示個性化的理解;
(4)、在對范文的理解與積累之后再對范文展開合理想象,培養了創新思維,錘煉了表達能力。
2、感悟言論美:
這一部分是課文3—9節,重點是讀懂孔子談水的言論。因此,設計了這樣幾個教學步驟:
。1)、師啟發:面對如此美景,孔子內心極不平靜,請大家朗讀這幾節,在讀的過程中把能讓你有所思考、有所啟發的地方找出來。
▲ 指生讀(根據實踐經驗,學生均指向第八節)
。2)、投示第八節文字后師啟發:
孔子遇水而觀,觀而沉思,從平常之水看出不尋常!這里的每個詞語,每句話都閃爍著智慧之光,可以說是一座精神的家園。請大家或高聲朗讀或靜思默讀,盡情享用她的精神營養!
。3)、(學生讀完后)指生讀,同時播放水的形態的動畫片(讓其他學生通過視覺、聽覺再次享受孔子的言論美。)
。4)、教師用三層面的問題組織學生談談理解、感受:
第一層面:孔子說水是真君子,依據是什么?
▲ 生說,師逐一板書后:“善施教化”后的省略號,省略了什么?能合理補充一些嗎?
第二層面:孔子對學生這么談水,其實他的目的是什么?
第三層面:你認為這樣的老師好嗎?好在什么地方?
3、感悟志向美
。1)、(學生充分交流、展示自己人的見解后)師啟發:泗水春景是美的,孔子論水也是美的,文章中還有許多的“美”等待我們去發現,相信大家讀10-17節一定會有收獲。
。2)、然后組織學生展示交流并相機點化;(如學生說到10、16節師點化:這是師生情誼美)
(3)、分角色演讀,表達感受到的美。
第三層次:遷移寫作表志向
1、師啟發:弟子們領悟了孔子的教誨后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同學們,你們學習這篇文章后該如何做一個好學善思、拼搏上進的學生呢?請在以下的題止中選擇 一個寫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2、投示:
《我的理想》《我的志向》《春》《水的遐想》《我愿……》
★ 在“感悟言論美”、“感悟志向美”、“遷移寫作”三塊的教學中有這樣幾個特點:
1、過程與方法的和諧。就過程而言,有學生與文本的充分對話,有學生與學生的交流,有學生與教師的溝通;這過程是讀書的過程、思考的過程、體驗的過程、實踐的過程。就方法而言,過程之中有方法,教師每一次的啟發談話都滲透了學法的點化、讓學生讀書發現,或朗讀或默讀等等
2、知識與能力的共振。在上面設計中,學生習得知識是不言而喻的。在習得知識的同時也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能力:思維能力(特別是直覺思維)、口語表達能力、朗讀能力、合作能力、欣賞能力等等,因此可以說是一堂實踐能力培養的課。
3、態度與情感的升華。閱讀教學只有讓學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才不至于失“魂”落“魄。教學中,感受言論美,感受志向美的過程是情感積淀的過程,教師組織表達感受的美(如省略號省去什么、孔子的真實目的)、遷移寫作表志向則實現了情感的升華。
總之,師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語文的實踐性與綜合性等新課程理念如春雨撒進了教學過程之中。這樣的教學,教給孩子的不僅僅是春景美、孔子言論美、弟子志向美,而且是孩子的幸福明天,祖國的美好未來,我想這也是在座各位的企盼!
(三)、板書設計:
春景
孔子游春 論水 有德行 有情義 有志向 善施教化……
志向
這里,蕩漾著春意……——《孔子游春》教學實錄及互動評課 篇3
妙扣一詞,事半功倍
寥寥數語,便將學生引進課文,讓學生運用朗讀的常識解讀課文,感悟語感,形成積淀。
一、閱讀第一節,通過教師三個層次的朗讀讓學生學會把“長句讀短”,后顧課題“孔子游春”,以名曉文章貴“簡明、精要”,不得繞圈丟陣。
二、感受第二節,以“泗水春景美。 睘轭},用美的姿態、美的聲音讀出春景的美,把“美景讀美”!這樣,水到渠成地拎出“比喻”、“擬人”、“排比”等句式的滲透訓練,再施以師生多形式地讀、背競賽,語感上口,語意進心,語段入腦。
三、學習“孔子論水”段時,我備課時注意了孔子“很不平靜”、“動情”、“意味深長”等一系列描寫心情、表情、語言的詞語,可在教學推進時,我卻意外地發現“沉思”這個詞的妙處,讓學生抓住“沉思”想“孔子可能在沉思什么呢?”學生有的說:“他可能在想這水到底有什么內涵?”有的說:“他可能在想這水有四性,人能有幾人具備水這品性?”有的說:“他可能在想水是真君子!”有的說:“我的學生有幾個能具有水這個真君子的品行呢?”有的說:“我怎樣教才能讓我的學生成為真君子呢?”
真沒想到,冗長且零散的幾段話通過“沉思”一詞渾然一體地凝聚起來;本應費口勞舌地“講、讀、悟、說”的教學程序則被這“沉思”一詞簡潔明快地濃縮起來。真有“妙扣一詞,事半功倍”之效果啊。
四、討論“師生論志”段時,由于前面“論水”鋪墊得厚實到位,對子路的“率直”有情義、顏回的溫文爾雅“歌言志”的理解就很深入透徹,孔子老師的用意、師生的情意、泗水的春意也就穿過紙面,蕩漾于文外了。最后施以“同學們情緒高昂,有滿腔的話語想表達,就讓我們拿起多情的筆來傾吐我們心中想要說的內容吧!”
“沙沙”的練筆聲似汩汩清泉在流淌,更似濃濃的情意在“滴答”:
李昕原:琴聲、歌聲、歡笑聲,聲聲入耳;春情、水情、師生情,情情溫馨。
韓夢:我覺得我們應該學顏回那樣做一個不為自己表功的人。那些有了一點點不足為奇的成績就四處張揚的人,是干不成什么大事的!
葉楚月:課題“孔子游春”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孔子帶著弟子們出去游玩,而當我們仔細閱讀課文時就感覺到孔子十分會教學,他不僅教弟子們求真知,而且教弟子們做真人。他以水為喻,讓弟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于樂,真不愧是個大教育家。
反思:現在有不少閱讀課都上成了“文化民俗課”、“地理常識課”、“戲劇表演課”、“風光旅游課”……語文課該還他的本真本位了。
這里,蕩漾著春意……——《孔子游春》教學實錄及互動評課 篇4
作者:常州市新北區圩塘小學 楊霞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70
《孔子游春》教學評析
常州市新北區圩塘小學 楊霞
這篇課文不僅有優美的景色描寫,還有富有哲理性的談話,確實是一篇很難得的佳作。整堂課,周建芬老師主要抓住兩個重點段進行教學。
第一是第二節,在學生充分讀的基礎上,教師就“大自然是一位怎樣的母親?”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我感覺學生都是有很大的潛能的,有很大智慧的,有的說大自然是位美麗的母親,她有與眾不同的秀發,神采飛揚的眼睛。有的說大自然是位慈祥的母親,她那甜蜜的絮語是對孩子們的諄諄教誨,是對孩子們細心的關懷的。有的說是無私的母親,那寬廣的胸懷,像溫暖的陽光,洋溢著盎然的春色。在此基礎上,教師又引導學生讀,讓學生再次感受“春之美”、“大自然之偉大”,并讓學生仿照書上的寫法完成填空( )是她( )的,學生思維活躍: “盛開的鮮花是她燦爛的笑容!薄傲魈实男∠撬侍鸬娜橹。”“飄浮的白云是她潔白的裙子”“輕輕的薄霧是她神秘的面紗”等。從多方面訓練了學生理解文本的能力。
在教學“孔子論水”這一重點段時,
師出示合作要求:
1、每小組任選其中一點理解。
2、各組員獨立思考,有自己的理解。
3、小組內交流,讓感受和想法走向深入。
教師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積極啟發,熱情激勵,體現了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緊扣“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其中一個方面,培養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和聯系生活經驗等方法去理解文本,發展思維。如理解水有德行時,學生抓住“哺育、一切、乳汁”等詞,明白水用自己去澆灌萬物,犧牲了自己,卻成長了別人,這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體會水有情義時,學生能結合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認為他是個能屈能伸的真君子。多形式、多角度,讓學生真真實實地明白孔子的一番話的道理。
美中不足的是,時間沒安排好,有些內容沒按教案上完。
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的關鍵字搜索!
這里,蕩漾著春意……——《孔子游春》教學實錄及互動評課 篇5
《孔子游春》教學設計四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47
《孔子游春》教學設計四
一、品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板書:春)讀。同學們,當看到“春”這個字眼的時候,你的腦海里閃現了些什么呢?想到哪些描繪春天的成語、詩句或者是精彩的片段了呢?
剛才這位同學所背誦的節選自現代著名散文作家朱自清《春》一文之中,請大家自由讀一讀,邊讀邊體會朱自清筆下美妙迷人的春天。
出示幻燈片1: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至腳都是新的,他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
操作提示:學生說到就展示幻燈,請大家齊讀。反之,則不出現。
2.同學們,春天就是這樣生機勃勃、多姿多彩、如詩如畫,我也給大家帶來了一段描繪春天的文字,我們一起來看看。
出示幻燈2:陽光普照著大地,泗水河邊桃紅柳綠,草色青青,習習的春風像優美的琴聲,在給翩翩到來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廣袤的大地是她寬廣的胸懷,茂密的森林是她飄逸的長發,溫暖的太陽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輕風是她甜蜜的絮語……
、僬埓蠹倚÷暤刈x一讀這段文字,用心去體驗、享受這美好的春光。
、谶@段話中有你不認識的字嗎?
▲知道“袤”是什么意思嗎?(南北的長度叫“袤”,“廣”是指東西的長度。)廣袤;指土地的長和寬。
▲“眸子”的“眸”雖然是一個生字,但是我相信同學們通過觀察它的字形一定會知道它的意思的?(本指瞳人,泛指眼睛。)
▲“飄逸”,灑脫,自然,與眾不同;“習習”,形容風輕輕地吹;“和煦”,溫暖;“絮語”,a、絮絮叨叨地說;b、絮叨(說話羅嗦)的話。
③掃除了這些攔路虎,相信大家一定能夠把這段話讀得更加通順、流暢。
同學們,這段文字我非常喜歡。讀完一遍,我就忍不住讀第二遍、第三遍,每讀一遍感受就更深一層,我多么想把自己讀后的體會拿出來與你們共同分享!你們有與我分享閱讀體會的愿望嗎?可得要準備充分吆!下面請大家再用心地讀讀這個段落,一邊讀一邊想象,把這段文字所描繪的美景在你的腦海里顯現出來,能做到嗎?
、芸吹侥敲烂畹木跋罅藛?你們也喜歡這段文字嗎?能把你們的閱讀感受拿出來一道分享嗎?
▲是啊,春天是五彩繽紛生機勃勃的!你們看,金色的陽光,粉紅的桃花,嫩綠的柔柳,青青的小草,再加上泗水的綠波,構成了一幅色彩絢麗的畫面,多迷人人啊。
(讀:你說得不錯,如果能把這句話讀好就更棒了,愿意試試嗎?再指名讀——齊讀)同學們發現了沒有這段話,在遣詞造句方面很有特色。
▲你真會閱讀欣賞。在這里,作者運用了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詞手法,這樣表達不僅能形象、生動地刻畫出大自然的壯美,而且還很好地抒發出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我們在閱讀的時候,就應該要向這位同學這樣,不僅要關注文章寫了些什么,還要關注文章是怎么寫的。
。ㄗx:請你來讀讀看,讓大家一起來體會這句話的表達形式——齊讀)
▲不知道同學們留意到沒有,在這段話的末尾有一個省略號,我想這個省略號的作用大家一定明白。那么,你能通過想象,把省略號省略的內容補充上嗎?請看幻燈,同桌的同學討論交流一下,我們可以把漫天的云朵、峻峭的山峰。絢麗的鮮花比作大自然這位偉大母親的什么?
(出示幻燈片3:)
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廣袤的大地是她寬廣的胸懷,茂密的森林是她飄逸的長發,溫暖的太陽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輕風是她甜蜜的絮語……
漫天的云朵是她潔白的裙子。
峻峭的山峰是她強勁的筋骨。(強勁的手臂、臂膀)
絢麗的鮮花是她迷人的微笑。(美麗的繡花鞋)
是她。(滔滔的江河是她流動的血液)
(評價:多么富有詩意的語言啊,真有靈性,太迷人了,真是童話般的境界)
▲同學們,你們看,一個小小的省略號竟能引發我們這么多美妙而又神奇的想象!看來,我們在讀書的時候還應該要關注文章的標點符號。≌l能把上面的文字和剛才想象補充的內容連起來說一說,讓大家來感受大自然這位偉大母親的形象。
。ㄔu價:你真的讓我們感受到大自然這位母親的偉大了,非常感謝你。
、莞星槔首x,引導背誦。
▲你能推薦一位同學把這段文字美美地讀給大家聽聽嗎?其余的同學注意靜靜地聆聽,細細地體會。一同來享受這美好的春光。你能評價一下她讀書的情況嗎?(自評、師評)還有誰愿意試試?(我想他是全班最好的了,沒有超過他的了吧?太棒了,聽了你的朗讀,泗水之濱的迷人春景又一次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同學們,這美妙的讀書聲是否也激起了你朗誦的興致了嗎?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段話,把泗水之濱那迷人春景給讀出來。
▲同學們,面對這不多得的精彩之作,我們有什么理由不把它保存在我們的記憶深處呢?請大家自由地試著背一背。(請一生背,其余跟背。)
二、研讀3—17自然段
1.背得不錯!我想他之所以背得這么快,這么好,是因為他用心了,動情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剛才我們欣賞了泗水河畔的迷人春景,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偉人,(板書:孔子)誰了解他的?還有誰補充?
2.教師補充介紹
孔子,二千四百多年前春秋末期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和學說,為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提到孔子,就不得不提《論語》,這是一部記錄他及其弟子言行的書籍,千百年來被人們所傳誦。能背誦幾句嗎?老師這里也帶來了兩句:
(出示幻燈片4:)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保ü鈱W習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收獲;反之,光思考而不學習,也會感到精神疲倦而無所得。)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光像河水一樣流逝,日夜不停。)
◎師讀,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希望同學們能夠在學中思,思中學,把學和思很好地結合起來,做到既會學習,又會思考!耙淮绻怅幰淮缃,寸金難買寸光陰”,告誡人們要珍惜時光。
◎齊讀
3.學到這里同學們或許會感到疑惑,“孔子”與“春”到底有什么聯系呢?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課文(板書:游),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下面就讓我們隨同孔子一道去那風景秀麗、春光融融的泗水河畔游春。
4.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地讀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查看課后的生字表,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同學們剛才讀書非常用心,非常投入,讀書就應該這樣。同學們,瑯瑯的讀書聲是課堂上最美妙的聲音了,我有一個小小的心愿,不知同學們能否滿足,想知道我的心愿是什么嗎?這個心愿就是想請幾位同學們來課文讀一讀。誰想讀的?(讓學生推薦兩位平時當眾朗讀機會比較少的同學讀,指名4人分工合作讀3—17自然段,1、2自然段集體讀。)
▲同學們,會讀書的人往往善于抓住要點,把一段話讀成一句話,把一篇文讀成很短的幾句話。我們已經把文章讀了兩三遍了,誰已經把文章讀成了很短的幾句話了呢?
▲同學們,會讀書的人不僅能善于抓住要點,把長文讀短,還能夠把短文讀長,把一句話讀成一段話。下面還是請同學們來讀書,要知道“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回讀請同學們靜下心來默讀,邊讀邊思,邊思邊寫,看看文章中的哪些語句能夠觸動你的情思,引發你的感慨,就請你在文章的空白處,寫下你的感悟與理解。
☆4、以文本為憑借,進行師生對話,生生對話
▲剛才,教室里是靜悄悄的,這是課堂上最美妙的風景。我真的不忍心打破這般的沉靜!同學們,通過靜思,文章中一定有不少語句觸動了你的情思,引發了你的感慨,我看你們都在文章的空白處寫下了許多閃爍著智慧的文字。愿意把你的讀書收獲拿出來和大家一塊分享嗎?誰先來。
a.觀水段
▲孔子觀水心情不平靜,你知道為什么嗎?同學們,如果你們能把孔子說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句話與這部分的文字聯系起來思考,相信你會產生更為深刻的感受。
▲是呀,“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人生苦短,光陰似箭,年逝。我們現在正處在人生最美好的春天,應該把握、珍惜這寶貴的時光,播種美好的理想。
出示幻燈片5: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他說:“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
●讀一讀,看看還有什么需要補充的?
●同學們注意到“意味深長”這個詞了嗎?孔子的這番宏論有哪些意味呢?
●面對司空見慣的流水綠波,孔子竟然能從中發現如此深奧的道理,并巧借流水教導弟子,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像水一樣,做真君子;孔子并沒有居高臨下的空洞說教,而是借水喻人,發人深思?鬃觽ゴ蟮娜烁窈透叱慕逃囆g于此可見一斑。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贊水”的這一段落。
▲他的弟子明白了老師的用意嗎?能具體說說嗎,還可以從那里看出來?
。ㄒ苫蟆@訝——抒發志向孔子的“贊許”)
●子路樂善好施,有如水的哺育眾生,有情有義,顏回希望成為不好表功的人,他的謙虛沉穩,正如水的和順溫柔。
●顏回把他的志向寫進了一首歌里,想知道嗎?請看幻燈。
○師生同讀。
○師釋義:顏回拿利劍、美玉、猛虎、鳳凰來自比,告訴我們他滿腹經綸,才華橫溢,他非常渴求建功立業,為國為民做出貢獻,但卻無用武之地?伤⒉槐^失望,也不高傲自負。正如他所說:“用之則行兮閃閃發光舍之則藏兮不卑不亢”。
出示幻燈片6:有利劍兮匿于鞘中,有美玉兮泥上深藏;⒙淦饺蕾夥床蝗缛,鳳凰落地兮被雞啄傷。生不逢時兮玉石不辨,不遇明主兮驥鎖廄房。用之則行兮閃閃發光,舍之則藏兮不卑不亢。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
●天地間有兩種書:一是有字書,二是無字書。無字書的內容十分廣博、深奧;ú輼淠尽w禽走獸、山川湖海、風云雷雨都是無字之書,都是活的知識寶庫。這部宏大、深邃的“無字書”,需要我們去勤奮努力地閱讀,仔細深入地思考。教室是個小課堂,自然是個大課堂。
b春意濃
●弟子們不僅沐浴在春風中,更是沐浴在師愛的陽光里,沐浴在美好的人生里。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和師生間濃濃的情誼相互交融,令人嘆為觀止。(春意濃)
●同學們,學到這里,你一定感受到孔子之所以是一個大教育家和思想家,不知你有沒有聯想到我們上學期學過的兩篇課文?對,就是《最大的麥穗》和《哲學家的最后一課》這兩篇文章。蘇格拉底巧借撿麥穗,讓弟子們悟出要把握住人生的機遇,不要讓眼前的機會白白喪夫:那位哲學大師妙用除草一事,讓弟子們悟出立德是做人、做學問的根本;而孔子以流水為喻,引導弟子們做“真君子”。我們不得不嘆服,蘇格拉底、那位哲學家以及孔子都是大師,他們“潤物細無聲”教育技藝令人折服,看來大師就是大師。同學們,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贊水”的這一段落,把握“真君子”的標準,學做“真君子”。
5.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孔子游春》,與孔子這位大圣人進行了零距離的接觸,觸摸到了他那顆偉大的靈魂,感受到了他的智慧以及博大精深的思想,不知道同學們覺察到沒有,這濃濃的才春意已悄悄地蕩漾開去,將我們緊緊地包圍著。
三、自主設計作業
1、同學們,這節課很快就要結束了,那么,課后你最想為自己設計一項什么作業呢,學生交流,教師點評。(引導“寫”:建議你們課后把這篇文章的生字新詞抄寫抄寫。)
2、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把自己設計的作業,完成得很出色,期盼著你們精彩作業。
早就聽說我們的新區實驗小學的同學十分喜歡語文這門學科,我今天有幸來到了富有人間天堂美譽的蘇州,來到來美麗如畫的蘇州新區實驗小學,看到了你們那一張張可愛的笑臉,頓時感覺到你們身上透發出一股濃濃的語文味。
咱們初次見面,你有什么想問問我嗎?
生:請問老師你貴姓?
師:真懂禮貌!真不愧是蘇州新區實驗小學的學生。想知道我姓什么,是嗎?你們猜過謎語嗎?請你們猜個謎語好,因為我的姓就是這個謎語的謎底。這是個字謎,這個字謎與一個成語有關,聽說過“三番五次”這個成語嗎?
猜得真準!會寫這個字嗎?誰來寫。
寫得真漂亮!
想知道我的名字嗎?
我的這個名字也與一條成語有關系的。這條成語已經很古老了,它出自一位圣人之口,也是去年高考的一道填空題。那就是“文質彬彬,然后君子”。我的名字就與“文質彬彬”這條成語有關?猜猜看我叫什么名字?會寫嗎?
我的姓名已經出現在黑板上了,咱們一起來喊一下,好嗎?
真親切!
姓名就是給人喊的,以前當眾喊過老師的姓名嗎?今大終于喊了一次,心里有什么感受呢?
你們感到我與你們的語文老師有什么不一樣呢?
蘇州新區小學的同學真有靈氣!都擁有了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
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的關鍵字搜索!
這里,蕩漾著春意……——《孔子游春》教學實錄及互動評課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憑借文字,入情入境,感受泗水河邊濃濃的春意。
2、體會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說的那段意味深長的話語所蘊含的道理,走進孔子高尚的精神世界。
3、營造濃郁的人文氛圍和藝術氣息,感受語文學習的博大和美麗。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吟春誦春,引入春景。
1.上課之前,我們先來聽首歌吧。會唱的跟在后面唱,不會的哼哼也行。
2.春天,仿佛是大自然的精靈,總是在我們不經意間,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妝點著世間萬物。你們能找到春天嗎?春回大地千山秀,中國還是一個文化的國度,你能從詩歌之中找到春天嗎?
3、在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中,也有一段寫春的語句,找出來讀讀看,看什么地方打動了你,撥動了我們的心弦。
4、出示:
陽光普照著大地,泗水河邊桃紅柳綠,草色青青,習習的春風像優美的琴聲,在給翩翩到來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廣袤的大地是她寬廣的胸懷,茂密的森林是她飄逸的長發,溫暖的太陽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輕風是她甜蜜的絮語
。1)說說,感動你的是什么?哪個詞?
。2)在作者的筆下,大自然是一位什么樣的母親?
引導想象,描述自己腦海中的形象。
。3)在你的想象中,大自然還是一位什么樣的母親?
導讀:這是一位美麗的母親這是一位多情的母親這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4)配樂朗讀。
(5)讀到這個地方,我不禁想起了我最喜愛的一首歌,或許,我們在欣賞完這首歌后,我們對這段話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歌曲:《多情的土地》
(6)再讀課文。
(7)過渡:這么美的春景,一定也激起了同學們對春天的美好回憶和無限向往,這位偉大的母親還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贊頌的地方。我們也能用這詩一般的語言贊美她嗎?
是她的
是她的
二、孔子論水
過渡:就在這美麗的泗水河畔,1510年前的一天,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帶著他的弟子們來這兒盡情地游玩。他們在游玩之時都談論了些什么呢?
(1)了解一個人的心靈世界,走進一個人的心靈世界,讀讀他的話,不失為一種好方法。讓我們憑借著孔子的話,走進孔子偉大的精神世界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說;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1)指名讀。
(2)你知道孔子的這番宏論是圍繞哪兩個字來展開的嗎?
(3)你又知道孔子的這段話是圍繞哪句話展開的嗎?
(4)為什么說水是真君子呢?孔子看出了水有哪四種精神?
(5)你能圍繞其中的一點說說你的理解嗎?
(6)相機指導朗讀,引導深入理解。
(7)同學們,孔子僅僅贊美的是這泗水河里的水嗎?他贊美的是水的精神,更準確地說是諸如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教化等等等等這樣被他稱之為君子所具有的精神。
(8)什么是君子?那是堂堂正正的人,那是壯懷激烈的人,那是虛懷若谷的人孔子一生都在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征程中完美著、踐行實自已這顆君子的夢。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9)同學們,孔子,這是單單說給學生們聽的嗎?不,他也是說給自己聽的呀,那也是對自己提出的要求啊。說這句話的時候,孔子47歲。一個四十七歲的人還對自己精神的修養提出了這樣的要求,是多么了不起啊。
(10)也正是孔子這偉大的精神,贏得了歷史的高度評價(出示)
此時此刻,你想說什么呢?
(11)還記得課前聽的《論語》嗎?這就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語錄的,這是我們中華兒女寶貴的精神食糧,想讀嗎?讓我們一起來讀。孔子還有一句話: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12)讓我們帶著對孔子的崇敬,再讀一遍。
這里,蕩漾著春意……——《孔子游春》教學實錄及互動評課 篇7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系上下文體會文中成語的意思,并任選其中兩個成語造句。
2、體會第8自然段孔子所說的那段話所蘊含的道理。
3、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領會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及師生間濃濃的情誼。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1、2、8自然段。
二、教具準備掛圖、投影片。
三、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名言導入揭示課題
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學們知道這是誰的名言嗎?
2、孔子是什么人?你們還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3、揭示課題:孔子游春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1)提出自學要求:
、僮x準字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通每句話。
、谟谩啊碑嫵霰菊n中的成語,用“——”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借助工具書,聯系上下文體會它們的意思。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適時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
(2)指名說課文中的成語有哪些。
出示成語:
桃紅柳綠意味深長司空見慣情不自禁
溫文爾雅深思熟慮從容不迫手舞足蹈
。3)指導書寫生字
、賹W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谝龑гu價,適當范寫。(突出字的各部分之間的比例及筆順)
、蹖W生用鋼筆描紅、臨寫。
四、默讀課文:
1、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大體上寫了幾部分內容?
2、小組討論,全班交流。(課文主要寫了三部分內容:泗水春景孔子論水、師生論志向)
五、選擇你所喜歡的那一部分讀給同桌聽。
六、作業
完成《語文補充習題》
第一、二題
這里,蕩漾著春意……——《孔子游春》教學實錄及互動評課 篇8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94
《孔子游春》之游玩
學習《孔子游春》10-17自然段“游玩”這部分內容時,首先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用說排比句來自主整體地逐步深入地把握、理解課文內容:
師:讀后,用這樣三個句式來描繪你所看到的泗水河畔美好的情景。一是:在泗水河畔,孔子和弟子們有時……有時……有時……;二是:在泗水河邊,弟子們有的……有的……有的……;三是:談論志向時,有的弟子說……有的弟子說……有的弟子說……。每個排比句并列的句子越多越好,可以把課文沒寫出來的,你看到的情景想象出來。
師:誰能用第一個排比句式來描繪一下你所看到的泗水河畔的美好情景?
生:在泗水河畔,孔子和弟子們有時唱歌,有時跳舞,有時讀書,有時彈琴,有時談論志向……
生:在泗水河畔,孔子有時唱歌,有時談論志向,有時彈琴,有時側耳傾聽,有時手舞足蹈……
生:在泗水河畔,孔子和弟子們有時看景,有時垂釣,有時捕碟,有時采花,有時戲水,有時放風箏……
學生自己練說。
師:誰能用第二個排比句式來描繪一下你所看到的泗水河畔的美好的情景?
生:在泗水河邊,弟子們有的蹲著,有的坐著,有的躺著,有的趴著,有的站著……
生:在泗水河邊,弟子們有的采花,有的捕碟,有的垂釣,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彈琴,有的說笑,有的看水……
學生自己練說。
師:誰還能用第三個句式來說說,弟子們的心聲?
生:談論志向時,有的弟子說:“我希望將來能夠為國家,為人民做點事情!庇械牡茏诱f:“我愿意把車馬、衣服拿出來跟朋友們一塊兒享用,就是用壞了、穿破了我也不會在意。朋友之間就應該有福同享嘛。”有的弟子說:“我希望成為一個不為自己表功的人!庇械牡茏诱f:“我想成為水一樣的陣君子!
生:談論志向時,有的弟子說;“我希望能成為一個有德行的人!庇械牡茏诱f:“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有情義的人。”有的弟子說:“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有志向的人!庇械牡茏诱f:“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善施教化的人!
生:談論志向時,有的弟子說:“我想做一個清官,為老百姓伸冤!庇械牡茏诱f:“我想學會溫、良、恭、間、儉、讓。”有的弟子說:“我想做一個孝敬父母的人!庇械牡茏诱f:“我想成為像老師那樣的人,去教育別人,培養人才。”
學生自己練說。
師:我們已經看到了泗水河畔美好的春景,看到了泗水河畔動人的情景,這時再來讀一讀課文10-17自然段,你覺得應該怎樣讀,才能表現出泗水河邊的一切呢?自己先試一試。
學生練讀。
師:弟子們的志向和孔子的論水有什么樣的關系呢?
生:弟子們是接受了孔子的教育,顏回和子路的志向就是水的一種美德。
師:孔子帶弟子們到泗水河邊春游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生:教育弟子做像水那樣的真君子。春游是假,教育是真。
師:孔子、子路、顏回分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你覺得他們分別是怎樣的人呢?能聯系課文內容來說一說嗎?
生:孔子是個善施教化的人,他為了教育弟子,特地帶弟子們來泗水河邊游玩,還用水來教育弟子們。
生:孔子是個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人,因為他和弟子們一起彈琴,唱歌,跳舞……
生:孔子是個很有學問的人,他能從水中看成許多美好的品質。
……
生:子路是個急性子,但是他樂于幫助人。
生:顏回是個溫文爾雅、愛思考、沉穩、謹慎的人。
師:在泗水河邊,弟子們和孔子一起他們玩得是多么的愜意啊,他們的關系是多么的融洽啊,是多么的親密啊。課文是怎樣贊美這樣一種美好的情景的呢?一起讀課文最后一句。
生: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
師:這句話描寫的是景色,實際上是在表達什么?
生:實際上是描寫師生之間的情誼更濃了。
師:這是在借描寫景色來抒發自己的感情,可以叫做“借景抒情”,一起再讀一讀這句話。
轉載自邑學教師博客
;isbest=1&page=3
這里,蕩漾著春意……——《孔子游春》教學實錄及互動評課 篇9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46
《孔子游春》教學片段
常州市新北區圩塘中心小學 陳靜
一“春景”部分
師:在你的眼中,大自然是一位怎樣的母親?先自己思考,再同桌互說。
學生交流
師: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
生:這位母親很美麗,她有著絲一般柔滑的秀發,微風吹來,烏黑稠密的頭發在天空中跳起舞來,而且她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那么得溫柔、明亮。
生:大自然多像一位慈愛的母親!那甜蜜的絮語是對孩子們的諄諄教誨,是對孩子們關懷的話語。她也許會說:“孩子們,學習要刻苦,要堅持不懈!”
生:這位母親很溫柔,她的頭發飄逸自然,她的話語十分甜蜜,如小溪如輕風一般溫和柔軟。
生:這位母親有著寬廣的胸懷,那無邊無垠的大地正是她那廣闊的胸襟。
師:你們的語言真是優美,老師仿佛看到了這樣一位美麗、溫柔、慈愛的母親,讓我們再次來讀一讀這一部分。
生齊讀。
二、“論水”部分
師出示合作要求:
1、每小組任選其中一點理解。
2、各組員獨立思考,有自己的理解。
3、小組內交流,讓感受和想法走向深入。
生:小組合作學習。
師:請同學們任選其中的一點說說自已的理解,你的感受和想法。
生:說水“有德行”,是說水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師:你從哪兒體會到的?哪些詞?
生:哺育、一切、乳汁。萬物的生長都離不開水,水用自己去澆灌萬物,犧牲了自己,卻成長了別人,這是一種多么偉大的精神!
師:你說得真好!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
生齊讀。
生:生:我來談水有志向。我體會到水有一種一往無前的精神。什么也阻擋不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不害怕,遇到山巖穿過去,遇到石壁,闖過去什么,都不能停止她前進的腳步。
師:說得多好啊,正所謂: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有風雨兼程!
生:我想談水善施教化。
師:就這一點,你能具體地說說嗎?
生:萬物入水之后,都能被水洗得干干凈凈。水犧牲了自己,卻純潔他人。這讓我想到了敬愛的老師,給我們諄諄教誨,教我們學會了做人……
生:我對水“有情義”感受很深。水好像很通人情,總能與周圍的事物和諧相處,有時是方的,有時是長的……
師:誰還能說一說?
生:水隨著周圍的形狀而變化,在一個正方體的容器里,它便是方的,在一個長長的水渠里,它便是長的,它總是順著地勢下流,水清澈透明,捧起水來,涼絲絲的,舒服極了,它好象有情義。
師:是呀,水能隨著周圍的形狀而變化,還有誰來說說自己的見解。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孔子的這段話。
生齊讀。
……
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的關鍵字搜索!
這里,蕩漾著春意……——《孔子游春》教學實錄及互動評課 篇10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一、二、八自然段。
2、理解生字詞,聯系上下文體會成語的意思。
3、體會第八節中孔子所說的那段意味深長的話語所蘊涵的道理,領會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及師生之間濃濃的情誼。
重難點
通過多媒體課件的適時自主使用,生動形象地展示水在大自然中不同的形態,使學生加深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孔子巧借水誘導弟子,教給他們做人道理。
一、揭題導入。
板書課題:孔子
師:孔子是誰?同學們課前搜集了資料,誰愿意上來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
師:同學們對孔子了解的還真不少!
。ǹ淳W件關于孔子的介紹)
師:現在春暖花開,正是出游的好季節。于是孔子便帶著他的弟子們去欣賞春天的美景啦!
板書完課題:孔子游春
學生活動:
生1: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是我國古代的大教育家和思想家……
生2:南京的夫子廟就是紀念孔子而建的……
生3:……
生n: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
生讀題。
二、教學活動。
1、學習第一段。
。1)、(看網件上泗水圖片)
現在我們隨著孔夫子的腳步來到泗水河畔,你們喜歡這兒的景色么?
。2)看來同學們很喜歡這兒的景色,我們來讀讀課文是如何描寫泗水河畔美景的。
。3)指導有感情朗讀,讀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引導學生朗讀“大自然多象一位偉大的母親!…”,體會排比句的用法。
部分學生試著在有感情的基礎上背誦。
你最喜歡文中哪句對春天的描寫,就先把他背下來。
(4)同學也很喜愛春天的美景,把它帶到了教室里。
2、學習第二段。
師:泗水河畔的美景讓人心曠神怡,可是孔子卻顧不上欣賞,原來是奔騰不息的河水引起了他的思考。由這司空見慣的河水會想到什么呢?
師:看完了你想到了什么?
師:我們來看看孔子想到了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如下:
哺育生靈——有德行
流必向下——有情義
穿石鑿壁——有志向
蕩滌污垢——善施教化
適時引導學生體會水的特點與孔子聯想到水的品質之間的聯系,思考孔子對學生講這段話的原因,明白孔子是在借水教育學生要做真君子。
指導有感情的配樂朗讀。
教學省略號。
這里的省略號省略了什么?
你還能由這千姿百態的水想到什么呢?
三、當堂總結課文。
1、隨孔老夫子去泗水河畔游春,大家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老師呢?
2、看來大家都覺得孔子關于水的論述很有哲理,那么我們一起來把他背誦下來,一起做真君子。
指導背誦。
學生活動:
生仔細看圖,說出圖中描寫的景物,表達自己的喜歡。
生自讀課文,體會哪些地方覺得寫的美?感受到什么?
。ㄉ鷱摹瓣柟馄照铡薄ⅰ疤壹t柳綠”、“習習的春風”等處體會,把大自然當作母親來寫)
學生朗讀,小組內評議再讀。
學生仿照句式“是她的”展開想象練習說話。
各小組創作的春景圖通過共享在班級中交流欣賞。
生欣賞表現水不同形態的視頻。
指名說。
生讀孔子的話,思考講了水的哪些特點?孔子由這些特點分別聯想到什么?
學生質疑。
生再看“水”的視頻。
在小組內討論對孔子話的理解。
小組匯報。
生第三次觀看“水”的視頻,補充省略號。
生1:……水好象很勇敢。
生2:……水好象很彬彬有禮。
生3:……水好象很寬容大度。
生4:……水好象……
…………
生1:他很有智慧,能夠從水里看出這么多做人的道理……
生2:他對學生和藹可親,有問必答……
生3:他在講水其實是想教育他的學生能作真君子……
………
生練習配樂背誦第八自然段。
這里,蕩漾著春意……——《孔子游春》教學實錄及互動評課 篇11
[教學內容]
江蘇教育出版社語文第12冊第23課
[教材簡析]
課文描述了孔子帶弟子到泗水河畔賞春,巧借河水教育弟子的故事,表現孔子對弟子的關愛及師生間的真摯情感。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
3、體會第八自然段孔子話語中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體會第八自然段孔子話語中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孔子游春,讀
2、游春是什么意思?(春游)
二、初讀感知
1.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期待的故事。課文很長,同學們自己先放聲朗讀,熟悉課文。開始吧!
2.交流初讀體會:
、倌阕x了課文,了解到什么?
、趲煾鶕䦟W生的回答板書:賞春、品水、論志
三、賞春
1.春天的泗水是個好地方,你還記得朱熹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一起來看看吧(播片子)
2.那么課文中描寫的泗水春景又是怎樣的呢?指名讀段。
3、學詞:
①廣袤的大地:出詞;問這里的廣袤可以換什么詞?或,還可以說怎樣的大地?
、陲h逸的長發:出詞;這里還有一個生詞,請全班女生一起來讀;點評讀得真美!
③寬廣的胸懷、飄逸的長發、明亮的眸子、甜蜜的絮語
出詞:文中還有一些類似的詞組,全班讀
師:這些詞一般用來描寫美麗的女子。下面我們把這些詞語送回課文再讀讀看師生接力讀
④你感受到了什么
、輨撟魈羁。
過渡:浪漫的春景令人賞心悅目。但是,孔子僅僅是帶著弟子去泗水河邊賞春嗎?
四、品水
1.默讀第一自然段,從中發現:聽說泗水漲潮是為了水去的
2.品水遇水必觀的孔子,究竟對水有著怎樣的心得呢?
3.指名讀,表揚:這段不好讀,你讀得很不錯!
4.自讀:其他同學也試著讀讀看。
5.能聽懂孔子的意思嗎?
、倭奶鞙p輕壓力:(不太懂)當然,孔子話里都包含著深刻的道理。
、谥笇Х椒ǎ翰贿^老師相信大家靜下心來,結合自己平時看到的、聽到的,細細地揣摩,就一定能讀懂。請大家靜下心,提起筆,細細品,寫出你對這些句子的理解,只品一句、一個詞也行。
③生品讀、批注。
6.交流點撥:
①有德行理哪些東西離不開水?(師點出水的無私)指名該生讀句。
、谟星榱x理你見過方的水嗎?但是把它裝進長的瓶子里,它就變成?
隨著地勢的不同,水的形狀又會發生哪些改變呢?句式拓展,
水流進湖泊,就成了( );水遇到懸崖峭壁,就化身為( );
遇到窄小的地勢,就成了( );匯合在一起,奔騰而去,就成了( )
師點:有形卻無形,水就是這樣謙恭溫柔。)請女生一起讀句。
③有志向不理。在學生談完體會后,直接請該生/男生讀出水的這種勇氣與毅力吧!
、苌剖┙袒磉萬物本真的面貌,讓萬物潔凈、美麗
7.再次鼓勵學生:同學們用心領悟,真會讀書。了不起!
五、論君感受水與君子之間的聯系
1.師:孔子僅僅是在談水嗎?他也是在抒發自己的情懷啊!為了讓大家走進孔子的內心,老師準備了一段介紹孔子的錄像看錄像(錄像可以配些關鍵字幕)
2.生結合錄像匯報:能從孔子的身上看到如水一般的美德嗎?
3.師:上善若水!
①智者樂水,在水中,孔子看到了君子所具有的所有美德。讓我們讀出對水由衷的欣賞!
、诰佑械,君子如水,孔子的一言一行,也讓我們看到了君子如水一樣的風范!讓我們讀出對真君子的敬佩!
③在這個生機勃勃的春天,孔子的話語如太陽般溫暖著我們,讀出我們對孔子的敬意吧!
六、拓展贊水(生讀時配樂)
你也來當回孔子,贊贊你心目中的水吧!
a、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著( );
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著( )。
你蕩滌萬物,是這樣的( );
你清澈透明,是這樣的( )。
b、你胸懷志向,( );
你浩浩蕩蕩,( )。
你( ),卻也能穿巖鑿壁;
你涓涓溪流,卻也能( );
c、我們贊美水啊,你是( )的源泉;
我們贊美水啊,你有( )的情懷
總結:孔子是一位善施教化的老師,他通過自己對水的感悟來啟發學生怎樣做一位真君子。那么他的弟子會從他的言行中受到怎樣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們在第二課時中繼續來感悟吧!
課后反思:
1.文學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不是直露的,而是隱蔽的;表達順序不是平鋪直敘,而是波瀾起伏的。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須循著作者思路進入情境細細體會。本篇課文,作者以孔子游春為線,以水為話題,敘物明理,內涵豐富、厚重,我在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了解其深層的人生哲理。
2.在本課教學中,我注意把握文本線與點的藝術。首先我留了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由讀整篇課文,為梳理整篇課文思路打下基礎,然后從重點句、段揭示了與全文的聯系,讓學生在境中品味。讓學生寫批注,談感受,體會水如君子,君子如水,最后通過學生作詩來贊水升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
3.在教學孔子品水,讓學生寫批注談感受的環節中,因對學生的發言預設不夠充分,以至自己在理答方面還存在不足。由于時間關系,在指導學生動情朗讀方面略顯不足。
點評:
1.課堂教學要體現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教師要全身心為學生的學服務,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妥善處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關系,追求二者的統一。
2.本節閱讀教學課,執教老師能較好地把握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教學中,教師語言形式,通過語句訓練,批注等手段,讓學生感悟到水是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的真君子。通過引導學生識水到寫水、品水,水的品性如甘泉流進師生的心田,使學生身心得到陶冶,精神得到了升華。
3.教學品水片段中,執教老師能通過引讀、學生寫批注,談感受、師生對話中,觸動學生的情感區域,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使學生的情感能自由流淌,自然傾瀉,而不是把君子如水的品性強加于學生。作者的情感,教師的情感與學生的情感,很自然地通過文本產生共鳴。教師給學生上了一節精彩的課,正如同孔子帶弟子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附:
1.教師簡介
陳山,女,小學語文高級教師。大學本科學歷。擔任福建師大附小學校語文教研組組長。熱忱參與語文課改,積極探索新教法。多次參加省市教學觀摩活動、錄像課比賽中獲
一、二等獎;多篇教學論文在CN刊物上發表,并指導青年教師參加省市教學觀摩獲獎。
2.課文
孔子游春
春天到了,孔子聽說泗水正漲春潮,便帶著弟子們到泗水河邊游玩。
陽光普照著大地,泗水河邊桃紅柳綠,草色青青,習習的春風像優美的琴聲,在給翩翩到來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廣袤的大地是她寬廣的胸懷,茂密的森林是她飄逸的長發,溫暖的太陽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輕風是他甜蜜的絮語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靜,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瀾起伏;顫姎g快的泗水從大山中滾滾而來,又不知疲倦地奔騰而去,孔子動情地望著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們不知老師在看什么,都圍攏過來。
子路問道:老師在看什么呢?
孔子說: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們都用疑惑的眼光望著老師。
子貢說:老師遇水必觀,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講給我們聽聽?
孔子凝望著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說: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們聽了老師的一番宏論,無不驚訝,誰能料想,從司空見慣的流水中,老師竟能看出如此深奧的道理!綠草如茵的河畔,弟子們圍在老師身邊,有的蹲著,有的坐著。老師撥動琴弦,弟子們跟著唱起歌來。歌聲融進溫暖的春天里。泗水河畔,洋溢著濃濃的師生情誼。
過了一會兒,弟子們三三兩兩散開了,有的采花,有的捕蝶,有的垂釣,有的戲水,只有顏回和子路在陪伴著老師?鬃诱f:可以說說你們的志向嗎?
子路是個急性子,老師的話音未落就開了腔:我愿意把車馬、衣服拿出來跟朋友們一塊兒享用,就是用壞了、穿破了我也不會在意。朋友之間就應該有福同享嘛。
溫文爾雅的顏回經過深思熟慮,從容不迫地說:我希望成為一個不為自己表功的人。
孔子用贊許的眼光看著他們,微微地點了點頭。
子路問道:老師能和我們說說您的志向嗎?
孔子微笑著說:我盼望著有那么一天,所有人在晚年的時候都能夠安享幸福,朋友之間都能夠相互信任,年輕的子弟們都能夠懷有遠大的理想。
顏回呀,聽說你把自己的志向寫進了一首歌里。何不唱給老師聽聽?
孔子說著,將琴推到顏回面前。顏回并不推辭,他調好琴弦,一邊彈一邊唱。孔子先是側耳傾聽,過了一會兒,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
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
(只認不寫的生字) s mo
泗袤
(會寫的生字) y zo dūn
逸鑿蹲
1、朗讀課文,背誦第
2、8兩個自然段。
2、用鋼筆描紅(逸鑿蹲)
3、畫出課文中的成語,聯系上下文體會它們的意思,然后選擇兩個造句。
4、聯系上下文,理解孔子論水那番話的含義。
5、課文中有孔子與子路、顏回談志向的一段對話,讀一讀,說說自己的看法。
這里,蕩漾著春意……——《孔子游春》教學實錄及互動評課 篇12
《孔子游春》這篇課文描述了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帶著弟子到泗水河畔游春,巧借河水教化弟子的生動一課,表現了孔子對弟子的關心,洋溢著師生間濃濃的情誼。其中,“孔子議水”和“師生論志”是課文的重點,同時也是思想教育的好載體。
在教學“孔子議水”這部分時,我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理解“君子”這個詞的,然后通過學生的自讀自悟了解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等都是君子的品質,讓學生對“君子”這一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接著,讓學生明確孔子說“水是真君子!”的真正用意,在學生明確孔子是在要求他的弟子做真君子后,我說:“孔子其實在要求我們每個人努力做個真君子,那么,你們愿意做真君子嗎?為什么?”學生們各抒己見,有的說:“我愿意,因為君子志向高遠,我也想做個志向高遠的人!庇械恼f:“我也愿意,因為君子心胸寬廣!薄瓕W生們都在表達自己做君子的愿望。
在教學“師生論水”這部分時,我先讓學生通過閱讀說說子路和顏回的志向,然后議一議:“他們的志向好嗎?”引導學生明白應“志向高遠”而舍“小我”,緊接著問:“你們的志向是什么呢?能具體說說嗎?”在學生充分回答后,我鼓勵他們:“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希望大家牢記自己的諾言,努力實現自己的志向!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自覺地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了思想教育,圓滿地完成語文教學中的思想教育任務,做到了“既教書,又育人”。
這里,蕩漾著春意……——《孔子游春》教學實錄及互動評課 篇13
教學要求: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領會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和師生間濃濃的情誼。
3.引導學生體會“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的涵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春天已經來到我們身邊了,你能用一個字來概括一下你對春天的印象嗎?兩個字呢?用個成語行嗎?
導讀過渡:春意盎然,孔子帶著弟子們來到了泗水河邊,那里的春天怎樣呢?
二、精讀課文:
。ㄒ唬┏鍪荆宏柟馄照罩蟮,泗水河邊桃紅柳綠,草色青青,習習的春風像優美的琴聲,在給翩翩到來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廣袤的大地是她寬廣的胸懷,茂密的森林是她飄逸的長發,溫暖的太陽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輕風是她甜蜜的絮語……
1、指名讀,相機指導,再指名讀;
2、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為什么說大自然是位“偉大的母親”?自由讀考慮;
3、學生交流,教師相機引導(聯系生活,重點在母親上:溫馨、舒適、甜蜜)
4、再進行有感情朗讀。
5、學了這小節,你有什么話要說嗎?
過渡:泗水河邊的春意很濃了,但是課文最后一節說: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從“春意更濃了”你又能讀出什么呢?
。ǘ、學生自由讀課文3-17小節,考慮:你又讀出來怎樣的“更濃的春意”?
1.學生自由讀課文,把自身有感受的句子畫下來,在旁邊寫上批注。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引導,朗讀。
(1)教師的循循善誘;
。2)教育的效果(子路、顏回的語言);
(3)、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4)師生的朋友般的和諧,濃濃情誼。
4、重點學習:教師教誨
(1)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說;“水奔騰不息,是撫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1)自由讀句子,仿照寫句子(讓學生上黑板寫);
(2)交流評點句子;
(3)句子應該怎么寫?學生交流;
(4)指導朗讀理解、體悟這段話,然后學生再寫句子,再交流;
(5)指導朗讀這一段話;
(6)練習背誦這一段話;
(7)讀了孔子的話,你想說什么嗎?(真君子的涵義,結合資料學生自由表達。)
三、總結:學到這里,你還想怎么樣?
四、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2、語文綜合實踐:收集有關孔子的故事,言論,做手抄報。
3、語文綜合實踐:孔子和蘇格拉底的異同點。
板書:
春意濃
孔子游春 真君子
春意更濃
這里,蕩漾著春意……——《孔子游春》教學實錄及互動評課 篇14
《孔子游春》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寫了孔子帶領他的弟子一起到泗水河邊游玩,孔子借河水來教育他的弟子們做人的道理,表達了孔子師生之間的真摯情感,同時也說明了孔子是一個善于教育弟子的名師。
我在本課的教學實現了由教會知識向教會學習、由內容分析向品味運用語言文字的轉變。
1.目標設定都能夠著眼語用,充分發掘文本中獨特的語言文字訓練點、實踐點。如對課文第2、8自然段的學習,挖掘出表達方法的妙密—聯想。
2.文本理解從“提問題”走向“學語言”,關注表達,把文本還給學生,引領學生在與文本直接對話的過程中去發現、感悟、運用語言文字,揣摩文章之法,文章之道?鬃诱撍墙虒W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就學生的年齡、知識水平來講,要由平常的水中悟出“水是真君子”的道理的確不容易。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真正來理解這段文字,理解這段文字中蘊含的深刻內涵呢?在學生自學第8自然段時,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可以聯系自己對水的認識、也可以聯系別人對水的評價,如成語、名言、詩句等來體會。學生通過聯想、推想、思考、分析,水“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的特點,在學生頭腦逐漸清晰,而且具體可感。由此,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真君子”。課堂上,教學第8自然段,針對水的四個特點,我設計了仿寫練習:水-------(看到的),她好像---------(想到的)。巧妙引導學生
運用聯想的表達方法寫話。通過寫話,不斷豐厚學生對“水”、對“真君子”的認識、理解。
這里,蕩漾著春意……——《孔子游春》教學實錄及互動評課 篇15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孔子游春》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一、二、八自然段;
2、學會文中7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系上下文體會文中成語的意思,并任選兩個詞語造句;
3、理解孔子論水的話語所蘊含的道理,領會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及師生間濃濃的情誼;
4、從審美的角度,享受文章展現的不同層面的美。
教學重、難點:
1、體會第二自然段關于春景美的描寫,并能有感情地誦讀;
2、體會第八自然段孔子關于水的意味深長的話的道理,并能有感情地誦讀;
教學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導入
1、在社會課上,咱們學習過關于孔子的情況,知道孔子很會教育他的弟子,他和弟子的關系非常密切,常常能抓住身邊的一些尋常的事物來教育弟子,《孔子游春》講述的是也是這么一個故事!
▲板書課題:孔子游春
2、這篇課文大家已經初讀了,文中有一些優美的詞語,我把它們當作禮物送給大家:
▲ 投影映示:
陽光普照 奔流不息 有福同享
桃紅柳綠 和順溫柔 深思熟慮
草色青青 蕩滌污垢 從容不迫
3、請大家看,這些詞語是橫著讀,還是豎著讀?學生稍加思索便會發現價值,指生試讀;
▲教師小結板書:春景、論水、志向
4、讓學生根據板書回憶一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享受春景美。
讓我們一起走進泗水的春天,欣賞如詩如畫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神韻——
請大家朗讀課文第二節,畫出你認為優美的語句,讀一讀,品一品。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完成學習任務。
2、教師出示投影:
。ㄕn文第二節)
這兒的春景和你們生活中、印象中的春景一樣嗎?請你們讀一讀,比一比,再品一品。
3、學生再讀文,教師巡視指導。
師:泗水的春天不僅景美,而且富有大自然的神韻,讓我們盡情地享受這美好的春景吧!
▲投放多媒體課件:
。ㄌ壹t柳綠、春風習習、碧波蕩漾的畫面配以歡快的輕音樂。)
4、學生觀看課件,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意境美。
師:從你們的微笑和眼神可以看出你們對春天的贊美,那就把你們的贊美之情融入到你們的讀書中。
5、學生齊讀課文第二節。
師:在這如詩如畫的意境中,你會用哪些方式來贊美如此美麗的春景呢?
——學生暢談個人見解,師給予評價。
過渡:在這里我們可以做游戲、唱歌、吟詩、漫談……孔子在做什么呢?請同學們朗讀課文3——9節。
三、領悟言論美。
1、面對如此美景,孔子內心極不平靜,請大家朗讀這幾節,在讀的過程中把能讓你有所思考、有所啟發的地方找出來。
▲ 指生讀(根據實踐經驗,學生均指向第八節)
2、投示第八節文字(略)
3、孔子遇水而觀,觀而沉思,從平常之水看出不尋常!這里的每個詞語,每句話都閃爍著智慧之光,可以說是一座精神的家園。請大家或高聲朗讀或靜思默讀,盡情享用她的精神營養!
4、指生讀,同時播放水的形態的動畫片(讓其他學生通過視覺、聽覺再次享受孔子的言論美。)
5、用三層面的問題組織學生談談理解、感受:
第一層面:孔子說水是真君子,依據是什么?
▲ 生說,師逐一板書;
▲“善施教化”后的省略號,省略了什么?能合理補充一些嗎?
第二層面:孔子對學生這么談水,其實他的目的是什么?
第三層面:你認為這樣的老師好嗎?好在什么地方?
四、體會志向美
1、泗水春景是美的,孔子論水也是美的,文章中還有許多的“美”等待我們去發現,相信大家讀10-17節一定會有收獲。
2、學生展示交流并相機點化;
。ㄈ鐚W生說到10、16節師點化:這是師生情誼美)
3、分角色演讀,表達感受到的美。
五、拓展延伸
1、模仿第二節的句式,續寫春景。
2、搜集孔子言論,選擇自己喜歡的背誦下來。
3、讀了“孔子論水”之后,你有什么感想,試寫一篇小文章表達自己的觀點。
4、設計一次春游計劃,進行一次有意義的春游。
板書設計:
春景
孔子游春 論水 有德行 有情義 有志向 善施教化……
這里,蕩漾著春意……——《孔子游春》教學實錄及互動評課 篇16
作者:邵弘一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2.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領會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及師生間濃濃的情誼。
3.體會第8自然段孔子所說的那段話所蘊含的道理。
一、復習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為幾部分?
二、精讀課文:
1.反復輕讀課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
2.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
出示:陽光普照著大地,泗水河邊桃紅柳綠,草色青青,習習的春風像優美的琴聲,在給翩翩到來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廣袤的大地是她寬廣的胸懷,茂密的森林是她飄逸的長發,溫暖的太陽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輕風是她甜蜜的絮語……
(1)自由朗讀。
(2)引導學生談感受:這段話美在哪兒?寫出了什么?
(3)展開想象,練習說話:
(4)指導朗讀這一段話。
(5)齊讀這一段話。
(6)練習背誦這一段話。
(7)泗水春景這么美麗,所以孔子帶弟子到河邊游玩。齊讀第一自然段。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說;“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1)自由讀,思考:
這一段話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
(2)水與真君子之間有那些相似的地方?
(3)“善施教化”后有個省略號,省略了什么?(水的其它特點)
那你覺得能合理的補充那些特點呢?(心地善良、胸懷寬廣、博學多才、孝親敬長……)
。4)從中你有什么體會嗎?
。ǹ鬃咏逃茏幼鋈,卻沒有直接進行說教,而是用水來打比方,巧妙地暗示弟子。孔子循循善誘、很聰明充滿了智慧。)
(4)指導朗讀這一段話。
(5)齊讀這一段話。
(6)練習背誦這一段話。
。8)分角色朗讀3---9自然段。
出示:子路是個急性子,老師的話音未落就開了腔:”我愿意把車馬、衣服拿出來跟朋友一塊兒享用,就是用壞了,穿破了我也不會在意。朋友之間就應該有福同享嘛!
溫文爾雅的顏回經過深思熟慮,從容不迫地說;“我希望成為——個不為自己表功的人!
(1)自由讀。
比較子路和顏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
你能不能聯系課文內容,說說“有福同享”的意思?
(2)分角色朗讀這兩段話。
(3)討論:子路和顏回的性格你欣賞誰,不欣賞誰?
(4)孔子對子路和顏回的志向持什么態度?設想一下,孔子為什么這樣做?(顏回、子路的志向表明了他們是一個真君子,孔子很滿意。)
(6)分角色朗讀課文10---17自然段
(7)孔子讓學生在游玩中談志向,你對這位大教育家又有何評價?
三、小結:
談談學了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四、作業 :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收集有關孔子的故事,言論。
板書: 12孔子游春
哺育生靈——有德行
流必向下——有情義
看水、議水 穿巖鑿壁——有志向 真君子
蕩滌污垢——善施教化